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空間結構體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853793閱讀:16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空間結構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在辦公室或展示場地等中構筑用來展示信息設備或面板等的空間的空間結構體,以及用于在該空間結構體中進行部件與部件的連接的連接裝置。
背景技術
為了便于許多人在辦公室等利用該空間,各種關于空間構筑方法的技術已被公開。例如,公開有這樣一種關于空間結構體的技術,即該空間結構體通過桿和框架部件的組合而形成,其牢固且不損傷辦公室等的房間(例如,參照日本專利公開2003-138771號公報。)。在該技術中公開了用三根桿和二根框架部件構成且框架部件所成內角為120度的最小共有空間結構體。并且,為了在辦公室等的空間中使用信息設備,為此的電源和信號線等的配線處理很重要。因此,公開有一種關于在辦公室等空間中用于使配線管和配線取出口都不需要的電源、信號線的取出裝置的技術(例如參照日本專利公開平10-271649號公報和 2004-140998號公報。)。在該技術中公開了由柱和梁構成的結構體,其中,在該柱和梁的內部裝有電源線和信號線,并且在該梁的中途設有用于與信息設備連接的連接器。此外,在日本專利公開2004-293082號公報中也公開了一種關于空間結構體的技術。當在辦公室或展示場地等中構筑使用信息設備的會議空間或展示空間等的共有空間的情況下,通常基于在那里所使用的信息設備等的尺寸和重量等的各參數進行空間結構體的設計。例如,即使采用作為信息設備的顯示器,其尺寸、重量、使用的個數等也會根據該空間的使用目的而各種各樣,所以空間結構體應該被設計具有分別與之對應的形狀。然而,由于最近的信息設備的快速發展,新的信息設備不斷出現,而且即使是以往的信息設備也通過附加新的功能或使其小型化而進行更新。其結果為,在使用這些信息設備的空間結構體中,必須根據因新的信息設備的出現等而引起的尺寸和形狀的變化來重新設計空間結構體。另外,如上所述,以往的空間結構體由于與特定的信息設備對應地設計, 所以其再設計非常困難。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使得在利用信息設備而構成的空間結構體中, 能夠靈活地應對新的信息設備的出現及該信息設備的更新等而容易地設計新的空間結構體。為了解決上述課題,在本發明中,在構成空間結構體的柱狀體和橫梁體中,在其內部設置沿軸心方向延伸的槽,并設置連接裝置,該連接裝置可在該槽內移動至任意位置并可固定在該位置。通過這樣構成空間結構體,能夠容易地適當調整該空間結構體的構成,從而能夠靈活地應對信息設備的更新。詳細地講,本發明是一種空間結構體,所述空間構造體通過從地面向上方延伸的一個或多個柱狀體與沿著該地面在水平方向延伸的一個或多個橫梁體相互連接,和/或該橫梁體彼此相互連接而構成,所述柱狀體具有一個或多個作為半閉空間的柱狀體槽部,該柱狀體槽部在軸心方向的局部或全部沿該軸心方向延伸,且在該柱狀體的截面上具有開口部;所述橫梁體具有一個或多個作為半閉空間的橫梁體槽部,該橫梁體槽部在軸心方向的局部或全部沿該軸心方向延伸,且在該橫梁體的截面上具有開口部;所述柱狀體和所述橫梁體的連接這樣進行,即連接裝置可在該柱狀體所具有的柱狀體槽部或該橫梁體所具有的橫梁體槽部的任一個的內部移動至其軸心方向的任意位置并且可固定在該位置,該連接裝置通過該連接裝置所位于的該柱狀體槽部或該橫梁體槽部的開口部而與不存在該連接裝置側的該柱狀體或該橫梁體連接;所述橫梁體彼此之間的連接這樣進行,即連接裝置可在任一橫梁體所具有的橫梁體槽部的內部移動至其軸心方向的任意位置并且可固定在該位置,該連接裝置通過該連接裝置所位于的該橫梁體槽部的開口部而與不存在該連接裝置側的該橫梁體連接。所述空間結構體通過將柱狀體和橫梁體組合而構成。該構成可以根據空間結構體的目的和要求結構體所具有的強度等適當調整。另外,整個空間結構體的形狀并不限于矩形體形狀,也可以為多邊形形狀、放射形狀等、直線形狀等各種形狀。在此,構成該空間結構體的柱狀體具有柱狀體槽部。該柱狀體槽部可以在柱狀體上設置多個,在該情況下,優選將柱狀體的橫剖面均等地分割為多個,并在分割后的每個部分上沿柱狀體的縱長方向設置柱狀體槽部。由此,在空間結構體中,能夠利用各柱狀體槽部規則地連接橫梁體,從而有助于空間結構體的單元化和設計性的提高等。并且,構成空間結構體的橫梁體也具有橫梁體槽部。該橫梁體槽部也可以與柱狀體槽部一樣,在橫梁體上設置多個。該柱狀體槽部和橫梁體槽部在它們的剖面上具有開口部,該開口部沿兩槽部的延伸方向相同地延伸。此外,該開口部不必在柱狀體和橫梁體的整個長度上存在,也可以在它們的縱長方向上局部地存在。由所述柱狀體和橫梁體構成的本發明的空間結構體的特征點在于它們的部件之間的連接方法。在本空間結構體中,其部件之間的連接通過連接裝置進行。此外,本空間結構體的部件之間的連接,有柱狀體和橫梁體的連接、或者橫梁體之間的連接這兩種。此外, 這不妨礙柱狀體和橫梁體以外的部件構成本空間結構體。而且,在本空間結構體上組裝信息設備及其他部件,從而構筑具有特定目的的空間等。在此,所述連接裝置可在柱狀體槽部或橫梁體槽部的內部移動至任意位置。另外, 可以移動并且固定在該位置。因此,構成空間結構體的柱狀體和橫梁體伴隨連接裝置的移動可以改變各自的位置,從而能夠隨機應變地應對信息設備的更新所引起的尺寸和形狀的變化。另外,通過在柱狀體槽部和橫梁體槽部設置新的連接裝置,可以在柱狀體上進一步增設橫梁體,在橫梁體上進一步增設橫梁體,從而能夠容易地進行本空間結構體的增設及其加固等。另外,存在開口部是為了在連接裝置處于固定在柱狀體槽部或橫梁體槽部的狀態時,要連接的柱狀體和橫梁體以與該連接裝置連接為目的而可以接入。因此,以充分滿足該目的作為最低限度的范圍來確定開口部的形狀和尺寸。另外,連接裝置可以通過該開口部設在柱狀體槽部或橫梁體槽部內,另外也可以從單獨設置的插入口配置在這些柱狀體槽部或橫梁體槽部的內部。在此,當從其他側面說明本發明的空間結構體時,該空間結構體具有柱狀體,所述柱狀體從地面向上方延伸并且具有一個或多個作為半閉空間的柱狀體槽部,該柱狀體槽部在軸心方向的局部或全部沿該軸心方向延伸,且在該柱狀體的截面上具有開口部;橫梁體,所述橫梁體沿著該地面在水平方向延伸并且具有一個或多個作為半閉空間的橫梁體槽部,該橫梁體槽部在軸心方向的局部或全部沿該軸心方向延伸,且在該橫梁體的截面上具有開口部;和連接裝置,所述連接裝置可在所述柱狀體所具有的柱狀體槽部或所述橫梁體所具有的橫梁體槽部的任一個的內部移動至其軸心方向的任意位置并且可固定在該位置, 在該空間結構體中,所述連接裝置在存在于所述柱狀體槽部時,通過該柱狀體槽部的開口部與所述橫梁體連接,和/或所述連接裝置在存在于所述橫梁體槽部時,通過該橫梁體槽部的開口部與所述柱狀體或不同于該橫梁體的橫梁體連接。與先前說明的空間結構體相同,該空間結構體根據其使用目的等適當組合柱狀體和橫梁體并連接,由此能夠設計特定的空間結構體。另外,利用構成該空間結構體的連接裝置進行這些柱狀體和橫梁體的連接。因此,連接裝置根據柱狀體和橫梁體、橫梁體和橫梁體的組合數量,來構成本發明的空間結構體。由于該連接裝置的存在,在所述的空間結構體中,構成空間結構體的柱狀體和橫梁體也能夠伴隨連接裝置在柱狀體槽部和橫梁體槽部內的移動來改變各自的位置,從而能夠隨機應變地應對信息設備的更新所引起的尺寸和形狀的變化。另外,通過在柱狀體槽部和橫梁體槽部設置新的連接裝置,能夠在柱狀體上進一步增設橫梁體、在橫梁體上進一步增設橫梁體,從而能夠容易地進行本空間結構體的增設及其加固等。在所述空間結構體中,還具有可選部件,所述可選部件是所述柱狀體和所述橫梁體以外的部件,并構成所述空間結構體的一部分,在此情況下,所述連接裝置在存在于所述柱狀體槽部時,通過該柱狀體槽部的開口部與所述可選部件連接,和/或所述連接裝置在存在于所述橫梁體槽部時,通過該橫梁體槽部的開口部與該可選部件連接。所述可選部件例如是用于固定、保持組裝在空間結構體上的信息設備或裝飾部件等的部件等,是最終可以作為空間結構體的一部分存在的部件。在將該可選部件組裝到空間結構體上時,也可以通過使用所述連接裝置把該可選部件與柱狀體或橫梁體連接起來。 即,連接裝置對直接或間接構成空間結構體的所有部件的連接有用。特別是也可以在所述可選部件是在鉛垂向下的方向上懸吊的部件;所述橫梁體具有所述開口部向鉛垂下方開口的橫梁體槽部時,所述連接裝置存在于所述橫梁體槽部,并通過該橫梁體槽部的開口部與該可選部件連接。作為這樣的可選部件,例如可以舉出把個人計算機畫面投射在屏幕上的投影儀、照明設備、液晶畫面等的顯示裝置等。在這樣的可選部件在鉛垂向下的方向上懸吊的特性上,要求支撐它們的橫梁體具有足夠的強度。因此,在本發明的空間結構體中,在該可選部件的重量變大等的情況下,可以在使與可選部件連接的橫梁體強度更強的的基礎上,容易地進行由連接裝置連接可選部件等適當的設計變更。在此,在所述的空間結構體中,所述連接裝置也可以具有可在所述柱狀體槽部或所述橫梁體槽部的內部移動的基座部件;和對所述基部向所述柱狀體槽部或所述橫梁體槽部的開口部附近施力的施力部件,其中,所述基座部件和所述施力部件可以相互分離。通過基座部件在柱狀體槽部內或橫梁體槽部內移動,可以使連接裝置移動至該槽部內的任意位置。另外,通過利用施力部件對基座部件向各自槽部的開口部附近施力,可以把連接裝置固定在該任意的位置。此外,通過由可分離的單獨的部件構成基座部件和施力部件,可以在兩者分離的狀態下,使基座部件在各自的槽部中順利地移動,在施力部件與基座部件接觸的狀態下,利用施力部件對基座部件施加力,從而能夠可靠地使連接裝置處于固定狀態。另外,在本發明的空間結構體中,所述連接裝置也可以是具有下述部分的結構,即具有第一接觸部,所述第一接觸部與形成所述柱狀體槽部或所述橫梁體槽部的開口部的一端的一端面相接觸;第二接觸部,其與形成與所述開口部的一端相對的另一端的另一端面相接觸;和按壓裝置,其在向所述一端面按壓所述第一接觸部的同時,向所述另一端面按壓所述第二接觸部。如上所述,由于開口部是沿柱狀體或橫梁體的軸心方向延伸的開口部,所以換言之,開口部是通過隔著柱狀體或橫梁體的開口的部分而相對的所述一端面和所述另一端面構成。因此,在連接裝置處于可在柱狀體槽部內或橫梁體槽部內移動的狀態時,按壓裝置不產生按壓作用,當處于固定狀態時,按壓裝置產生按壓作用。另外,在至此所述的空間結構體中,也可以使所述橫梁體具有所述開口部向鉛垂下方和鉛垂上方這兩個方向開口的至少兩個橫梁體槽部,所述兩個橫梁體槽部各自具有相對板,該相對板沿著所述橫梁體的軸心方向以從該橫梁體槽部突出的方式而彼此相對設置,此時向鉛垂上方開口的橫梁體槽部的相對板的高度可以高于向鉛垂下方開口的橫梁體槽部的相對板的高度。向鉛垂上方開口的槽部的相對板所夾有的空間中,可以收納組裝在本空間結構體上的信息設備等的配線。另一方面,向鉛垂下方開口的槽部的相對板所夾有的空間中,例如可以收納具有沿著橫梁體的形狀的照明設備。另外,通過使向鉛垂上方開口的槽部的相對板的高度高于向鉛垂下方開口的槽部的相對板的高度,能夠收納更多的配線而不損害外觀。在此,公開了在本發明的空間結構體中也作為連接部發揮作用的滑動連接裝置。 該滑動連接裝置是可在剖面內由內壁圍成且局部具有開口部的槽內沿該槽移動至任意位置并可固定在該位置的滑動連接裝置,其具有基座部件,該基座部件具有與外部部件進行連接的連接部;和施力部件,該施力部件與所述基座部件可分離地構成,且在所述槽內對所述基座部件向所述開口部附近的內壁施力,在向所述基座部件按壓所述施力部件時,所述連接部處于可通過所述開口部與所述外部部件連接的狀態。通過基座部件在槽內移動,可以使滑動連接裝置沿著槽移動至任意的位置。另外, 通過利用施力部件對基座部件向槽的開口部附近的內壁施力,可以把滑動連接裝置本身固定在該任意的位置。進而,通過由可分離的獨立的部件構成基座部件和施力部件,能夠在兩者分離的狀態下,使滑動連接裝置在槽內順利地移動,并在施力部件與基座部件接觸的狀態下,利用施力部件對基座部件施加力,從而能夠可靠地使滑動連接裝置處于固定狀態。另外,在滑動連接裝置處于該固定狀態時,連接部位于開口部,從而使基座部件的連接部可與外部部件連接。作為這里所說的外部部件,可以舉出上述的柱狀體、橫梁體和可選部件等。在所述的滑動連接裝置中,也可以使所述施力部件具有施力部,其對所述基座部件施加力;第一突起部,其從所述施力部向所述開口部側突出;第二突起部,其從所述施力部向位于所述開口部相反側的所述槽的深側突出,當所述基座部件位于所述施力部的所述第一突起部側時,該施力部向該基座部件施加力,當所述基座部件從所述第一突起部側的施力位置離開時,該基座部件成為被所述第二突起部限制在所述槽內的移動并可在該槽內移動的狀態。S卩,施力部件的施力部向第一突起部的突出方向施力。另外,通過使施力部件與基座部件分離,即基座部件從第一突起部側的施力位置離開,從而施力部件所產生的施加力不作用在基座部件上。這時,利用在開口部側突出的第一突起部,可以從外部通過施力部件調節基座部件的位置。另一方面,由于這時的基座部件不受到所施加的力,所以能夠比較自由地在槽內移動。根據情況,施力部件有可能從基座部件離開得較遠,以致妨礙作為滑動連接裝置來發揮作用。因此,通過設置第二突起部來限制基座部件在槽內的移動,從而防止基座部件距離滑動部件較遠。特別是當槽在鉛垂方向形成時,由于重力作用于基座部件,所以有可能始終向鉛垂下方下落。在這樣的情況下,第二突起部發揮作用。另外,在所述的滑動連接裝置中,當所述基座部件位于所述施力部的所述第一突起部側時,與不位于該第一突起部側時相比,所述施力部在所述槽內彎曲,由此向所述基座部件施力。此外,通過施力部所施加的力不限于該方式。另外,所述第一突起部可以沿所述槽的縱長方向隔著所述施力部而設置在所述第二突起部的相反側。由此能夠更可靠地防止從所述施力位置離開的基座部件在槽內的移動。在此,作為加固空間結構體的技術,以往使用支持件(加強筋)。支持件通過使兩端部與矩形框結構的對角線上的角部接合而能夠加強矩形框結構的強度。該支持件在交叉狀地位于鄰接的柱上的狀態下以兩個支架為一組來使用。即,支持件通過使兩端部與矩形框結構的對角線上的角部接合來使用,但是由于是交叉狀使用的結構,所以在與矩形框結構的角部接合時,需要使配置在近前側的支持件與配置在里側的支持件的固定位置錯開。 即,如果固定在柱上的兩個支持件的位置不以預定的間隔錯開地固定,則支持件互相接觸而磨損劣化,或者支持件發生變形而產生不能發揮支持件本來的功能,即發揮矩形框結構的加固性能的問題。另外,使用支持件的情況不限于所述的木制建筑物的柱之間或施工架以外。例如, 在近年來信息設備的更新比較快的情況下,使用柱或梁等部件配合信息設備的更新而再形成辦公室等的空間,但是要求再形成這樣的辦公室空間的各部件具有足夠的強度并且處理容易、設計性優異。關于要求形成所述辦公室空間的各部件的組裝,與例如施工架的組裝由專業人士來進行不同,由一般的使用者也能夠容易地進行。因此,在將支撐件固定在柱上時,需要將作為一對使用的兩個支持件各自錯開來固定以使其不互相接觸,因此希望開發消除該問題的支撐件結構或用于消除支撐件結構的問題的連接部件。本發明是鑒于所述問題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支持件結構和支持件所具有的用于消除所述問題的連接部件,從而能夠消除為了防止支持件互相接觸而需要使在柱上的固定位置以預定的間隔錯開所帶來的確定支持件的固定位置的麻煩,并且能夠充分發揮支持件本來的功能,即加固矩形框結構。因此,在本發明中,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采用以下裝置。即,一種配置在柱間的支持件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支持件結構具有交叉配置的一對支持件;與所述支持件的兩端連接的支持件連接部件;和與所述連接部件連接并且固定在所述柱上的支持件承受部件, 其中,所述支持件在兩端具有形成有螺旋槽的結合部;所述支持件承受部件具有固定在所述柱上的底座、和配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鉤;所述支持件連接部件具有掛在所述支持件承受部件的鉤上的掛鉤部;和與所述支持件的結合部連接,并能夠通過與該結合部連接的長度來調節所述支持件的軸長的長度調節部,所述鉤以預定間隔同向并列配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根據本發明的支持件結構,鉤以預定的間隔配置在固定于柱上的支持件承受部件上,通過支持件連接部件將支持件連接在該鉤上,由此能夠準確地進行支持件在柱上的定位。因此,防止支持件互相接觸而磨損劣化,或者支持件發生變形,從而充分發揮支持件本來的功能即矩形框結構的加固效果。此外,柱是指構成矩形框結構的柱。另外,本發明是一種把支持件安裝在柱上的支持件承受部件,其特征在于,該支持件承受部件具有固定在所述柱上的底座;和配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鉤,所述鉤以預定間隔同向并列配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這樣,在本發明的支持件承受部件中,用于與支持件連接的鉤以預定間隔同向并列配置在底座的上表面。因此,考慮將所述支持件承受部件分別配置在矩形框結構的四角的情況,對于位于對角的支持件承受部件例如使用近前側的鉤,對于位于另一對角的支持件承受部件使用里側的鉤,由此能夠將支持件容易地配置在構成矩形框結構的柱上。另外, 根據本發明的支持件承受部件,由于能夠容易地將支持件安裝在柱上并且準確地進行一對支持件的定位,所以能夠發揮足夠的強度,而不受組裝者的能力影響。并且,本發明的支持件承受部件優選是左右大致對稱的結構。由此,無需用左右的柱區分部件,另外只使上下固定的朝向相反就能夠使用,處理也變得容易。底座的形狀和材質沒有特別限定。即,材質只要具有不損害支持件的加固效果的足夠的強度即可。另外,與底座相同,鉤的材質只要具有足夠的強度即可,并不作特別限定。 另外,關于鉤的形狀也例如可以是以下構成。即,鉤具有設在底座上的基部、和從所述基部朝向前端部彎曲的彎曲部,并且,在所述基部和所述前端部之間,朝向彎曲部形成有開放部。通過例如將環狀部件的空洞部分插入所述前端部而可以掛住部件。此外,通過使所述鉤的前端部朝向底座傾斜10度至20度,而能夠防止掛在鉤上的部件脫開。此外,底座可以和鉤一體成形,也可以是單獨成形并使用緊固部件結合的構成。另外,可以在底座上形成預定數量的孔,使螺栓等緊固部件貫通所述孔并固定在柱上。可以根據需要設計預定數量的孔,以便能夠將支持件充分固定。鉤以預定間隔同向并列配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是指,鉤的前端部指向同一方向并且在鉤之間形成有間隔地將鉤配置在底座上。預定的間隔是指與鉤連接的支持件不接觸的距離,可以根據支持件的直徑來確定預定的間隔。即,通過使預定的間隔大于支持件的直徑而能夠防止支持件互相接觸。另外,本發明的支持件承受部件可以在所述底座的縱長方向端部的下表面形成片。
例如,在配置有支持件承受部件的柱的縱長方向以預定的間隔形成與所述片對應的凹部,由此能夠容易地確定配置在柱上的位置,即進行定位。因此,優選在柱的表面水平地形成凹部,并在與所述鉤的前端方向大致成直角的方向上形成與所述片對應的片。另外, 通過沿柱的垂直方向形成槽,能夠容易地進行配置在柱上的位置的定位。并且,本發明的支持件承受部件也可以在所述底座的縱長方向上部形成U字形的開放部。通過在底座的縱長方向上部形成U字形的開放部,能夠實現支持件承受部件的輕型化。另外,通過使所述鉤的前端方向與形成所述U字形開放部的位置一致,能夠容易地判斷支持件承受部件固定在柱上時的朝向。進而,通過這樣的構成而成為設計性也優異的支持件承受部件。另外,本發明是一種用于連接所述支持件承受部件和支持件的支持件連接部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件在兩端具有形成有螺旋槽的結合部,所述支持件連接部件具有掛在所述支持件承受部件的鉤上的掛鉤部;和與所述支持件的結合部連接,并可以通過與該結合部連接的長度來調節所述支持件的軸長的長度調節部。在支持件的兩端連接有所述支持件連接部件,該連接部件掛在所述支持件承受部件的鉤上,進而利用調節部調節支持件的軸長,由此能夠進行配置有支持件的矩形框結構的加固。所述掛鉤部只要是能夠掛在所述支持件承受部件的鉤上的形狀即可,作為最簡單的構成例如可以構成為環狀。另外,例如也可以是在一對板狀部件之間將棒狀部件與所述板狀部件結合成直角的構成。在該情況下,通過把所述鉤掛在所述棒狀部件上,能夠將所述支持件和所述支持件承受部件連接起來。此外,支持件連接部件的材質沒有特別限定,只要具有不損害支持件的加固效果的足夠的強度即可。所述調節部調節所述支持件的長度。預先將包含所述支持件連接部件的支持件的長度設定為比對角線上的鉤之間的距離長,在把鉤掛在與所述支持件的兩端連接的所述支持件連接部件的掛鉤部的狀態下,為了對所述調節部進行操作從而縮短支持件的長度以加固矩形框結構,而調節為所需的適當長度。此外,所述調節部的操作能夠通過使所述支持件和所述支持件連接部件相對旋轉而進行調節。另外,在本發明的支持件連接部件中,所述結合部的螺旋槽可以形成在所述支持件的外側面,所述支持件連接部件的長度調節部可以是所述結合部所插入的孔,與所述結合部的螺旋槽對應的螺旋槽可以形成在所述孔的內側面。通過這樣的構成,通過使所述支持件和所述支持件連接部件相對旋轉而能夠調節支持件的長度。另外,在本發明中是在支持件兩端的外側面形成螺旋槽的構成,所述支持件連接部件的調節部是與此對應的構成,但是并不限定于該構成,也可以是相反的構成。艮口, 可以是在支持件的兩端沿軸向形成孔,并在該孔的內側面形成螺旋槽的構成,也可以是與此相對應地將所述支持件連接部件的調節部形成為棒狀,并在該棒狀的外側面形成螺旋槽的構成。此外,所述結合部的螺旋槽優選使在所述支持件的兩端形成螺旋槽的朝向相反。根據本發明,能夠防止支持件的相互接觸從而準確地進行在柱上的固定,從而能夠充分發揮支持件本來的功能即加固矩形框結構。在此,有時要求在空間結構體上安裝玻璃面板等平板狀的物體。這時,在辦公室等空間中形成新的空間結構的情況下,要求能夠自由改變壁或分割件的固定位置。這是由于, 考慮了例如在使用柱作為結構部件并將平板部件等固定在柱上從而形成空間結構的情況下,如果能夠不改變柱的固定位置而通過改變平板的固定位置來形成新的空間結構,則省去了移動柱的麻煩并且也提高了空間設計的自由度。另外,在配合信息設備的更新而再形成空間結構的情況下,有時也由于后來的狀況而想改變例如作為壁或分割件發揮作用的平板的固定位置。后來的狀況可以舉出各種各樣的理由,例如雖然該壁的移動只有幾厘米左右,但是在不具有調節功能的部件構成中,根據情況每個柱都要移動,很麻煩。本發明是鑒于所述問題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形成能夠自由改變固定位置的空間結構的平板部件的固定裝置。在本發明中,為了解決所述課題,采用以下的裝置。即,一種平板固定裝置,其將平板固定在柱上,其特征在于,該平板固定裝置具有平板保持部件,其用兩張板保持所述平板;托架,其固定在所述柱上,并通過所述平板保持部件保持所述平板;和調節器,其連接在所述平板保持部件和所述托架之間,用于調節從所述柱至所述平板的距離,所述平板保持部件具有配置在所述平板的表面的表面板;和配置在所述平板的背面的背板,在所述背板上設有用于調節所述平板的固定位置的調節裝置。根據本發明的平板固定裝置,能夠利用所述調節裝置和所述調節器自由改變固定在柱上的平板的固定位置。另外,由于所述調節裝置、所述調節器和所述托架是分別獨立的部件,所以能夠自由改變所述平板的固定位置而不改變固定在柱上的托架的位置。此外,柱的形狀并沒有特別限定,但例如通過使剖面形狀為大致矩形,則能夠以柱面為基準改變平板的固定位置。本發明的平板是形成空間結構的部件,起到作為壁或分隔件的功能。構成平板的材質也沒有特別限定,在處理時需要特別注意的玻璃面板也適合。本發明的平板保持部件由兩張板即配置在所述平板的表面的表面板和配置在所述平板的背面的背板構成。例如,將所述兩張板以夾入的方式配置并固定在所述平板的上端角部的兩面。在所述兩張板上形成有用于使螺釘等緊固部件貫通的孔,在平板上也形成有與此對應的孔,由此可以固定平板保持部件和平板。構成所述保持部件的背板具有用于調節平板的固定位置的調節裝置。通過具有調節裝置能夠自由改變平板的固定位置。另外,在本發明的平板固定裝置中,利用固定在柱上的托架來支撐平板,但是由于平板保持部件和托架是分別獨立的部件,所以保持將托架固定在柱上的狀態,換言之,不改變托架的固定位置也能夠改變平板的固定位置。調節裝置調節與所述背板連接的調節器的連接位置,從而能夠通過改變與該調節器的連接位置來使調節器沿與軸向垂直的方向移動。因此,在調節器的軸向與連接有所述托架的柱的橫面平行的情況下,被所述背板和所述表面板保持的平板可以在與所述柱的前表面平行的方向上,即橫向上移動。此外,調節裝置可以設定基準并階段性地固定位置,也可以可滑動地固定在任意的位置。例如,在階段性地調節平板的固定位置的情況下,只要預先以預定的間隔在背板上形成孔來作為調節裝置即可。使用設在背板上的孔并使用螺栓等緊固部件而與調節器連接,由此能夠固定平板。另一方面,在可滑動地固定在任意位置的情況下,在背板的縱長方向設置直線的裂紋,并使螺栓等緊固部件貫通所述裂紋,只要所述背板通過所述緊固部件能夠滑動即可。由此,可以將玻璃面板固定在任意的位置。托架通過所述保持部件支撐所述平板,例如可以是以下的構成。即,可以是具有固定在柱上的固定部、與其他部件連接的連接部、和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連接部之間形成的臂部的構成。另外,通過在所述臂部設置直角部或者將臂部與連接部垂直配置,可以沿固定有所述托架的所述柱面的垂直方向固定所述平板。即,在沿所述柱的橫向固定所述托架的情況下,可以將所述平板固定在所述柱的前表面。此外,所述托架的臂部和連接部成為T字構成,并且,以臂部為軸,連接在該臂部的前端的連接部是左右對稱的結構,此外,與臂部連接的所述固定部也是以所述臂部為軸的上下對稱結構,由此可以與向柱連接時的朝向無關地使用托架。通過在所述托架的固定部形成用于使螺栓等緊固部件插入的孔而可以與所述柱進行固定。另外,通過在所述柱的垂直方向或/和水平方向形成槽,并在所述固定部與柱接觸的面側設置與所述槽對應的凸部,從而能夠容易地進行向柱的定位。托架的連接部例如是圓筒形,并可以在圓筒形的中心軸形成孔。將螺栓等緊固部件插入圓筒形的孔中,通過調節器將所述緊固部件的前端部件緊固在所述平板保持部件上,由此能夠固定平板。另外,可以利用所述平板保持部件的調節裝置相對地改變所述托架的連接部分與所述平板部件的固定位置。其結果為,能夠改變平板部件的固定位置。調節器連接在所述平板保持部件和所述托架之間。通過改變調節器的軸向長度, 能夠在將所述托架固定在所述柱上的狀態下,改變平板的位置。在調節器主體上可以具有可調節軸長的軸長調節機構,但是通過準備軸長不同的多種調節器可以使構成簡單,同時能夠調節從所述柱至所述平板的距離。調節器的形狀沒有特別限定,但是例如如上所述,在所述托架的連接部是圓筒形的情況下,優選是相同的形狀。另外,在使用螺栓等緊固部件來固定所述托架和所述平板保持部件的情況下,在所述調節器的中心軸也形成用于使所述緊固部件插入的孔。可以在所述調節器的表面設置凸部。通過在所述托架的連接部設置與所述調節器的凸部對應的凹部,使所述托架與所述調節器的連接的定位變得容易。此外,也可以使形成在調節器的表面的凸部是凹部,而在托架的連接部設置凸部的構成。另外,在本發明中,可以是,所述托架固定在所述柱的橫面上;被所述托架支撐的所述平板與所述柱的前表面大致平行地配置,所述調節裝置具有使所述平板的橫向端部配置在所述柱的前表面的第一固定位置;和使所述平板的橫向端部配置在所述柱的橫向的第二固定位置。這樣,本發明的平板保持部件具有可將固定位置至少改變為兩階段的調節裝置, 從而能夠改變平板的位置,而不改變固定在所述柱上的托架的位置。在此,在本發明中,將托架固定在柱的橫面上并且將平板配置為與柱的前表面大致平行,因此可以利用調節裝置來改變位置從而使平板橫向移動。此外,為了將托架固定在柱的橫面并且將平板配置為與柱的前表面大致平行,只要在所述臂部設置直角部或者將臂部與連接部垂直配置即可。為了將平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位置,只要使從所述背板的一端至連接有所述調節器的位置的距離與從所述柱的中心軸至所述調節器的中心軸的距離一致即可。使所述平板的橫向端部與所述保持部件的橫向端部的位置一致,并使所述背板與調節器連接的位置如上所述那樣,由此能夠將平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位置。
為了將平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位置,只要使從所述背板的一端至連接有所述調節器的位置的距離比從所述柱的中心軸至所述調節器的中心軸的距離短即可。更具體地講,通過使從所述背板的一端至連接有所述調節器的位置的距離比從所述柱的中心軸至所述調節器的中心軸的距離至少短等于柱的寬度的尺寸,能夠將平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位置。另外,在本發明中,可以根據所述調節裝置的固定位置來確定從軸長不同的多種調節器中選擇哪個作為所述調節器。所述調節裝置可以在與平板的面垂直的方向上移動,與此相對,所述調節器可以在平板的面方向上移動。因此,通過組合所述調節裝置和所述調節器,可以使平板沿前后左右移動。例如,為了將平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位置,只要使調節器的軸長比從所述背板與調節器的連接面至所述托架與所述調節器的連接面的距離長即可。另外,為了將平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位置,只要使調節器的軸長比從所述背板與調節器的連接面至所述托架與所述調節器的連接面的距離短即可。這樣,通過預先準備軸長確定的調節器,使其與所述保持部件的調節裝置的固定位置對應,能夠改變平板的固定位置而不改變托架的位置。另外,在本發明中,所述調節裝置可以是在所述背板的橫向中心軸上設置多個的貫通孑Lo將貫通孔作為調節裝置,并使用螺栓等緊固部件與調節器固定,由此能夠根據貫通孔的位置來固定平板。因此,為了將平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位置,只要使從所述背板的一端至連接有所述調節器的位置的距離與從所述柱的中心軸至所述調節器的中心軸的距離一致,并在該位置形成所述貫通孔,并使用所述緊固部件進行固定即可。另外,為了將平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位置,只要使從所述背板的一端至連接有所述調節器的位置的距離比從所述柱的中心軸至所述調節器的中心軸的距離短,并在該位置形成所述貫通孔,并使用所述緊固部件進行固定即可。另外,本發明可以在所述背板的與所述平板接觸的面側設置預定數量的凸部,該凸部貫通所述平板并用于支撐平板,且截面是大致矩形。如上所述,所述背板與所述調節器連接,因此平板的負荷傳遞至所述背板,并通過調節器最終被托架支撐。所述背板通過設置預定數量的貫通平板的凸部而與所述表面板以夾入的方式保持平板,能夠分散向所述背板的加重負擔。另外,在本發明中,所述平板保持部件的橫向端部的形狀可以在兩端不同。通過這樣的構成,可以容易地判斷所述平板保持部件的朝向。例如,在所述平板保持部件整體是大致長方形的情況下,通過使另一端為半圓形,而能夠容易地判斷平板的朝向。根據本發明的平板固定裝置,在形成空間結構的部件中,可以自由改變作為壁或分隔件發揮作用的平板的固定位置。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空間結構體的簡要構成的圖。圖2是構成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空間結構體的縱桿的外觀圖。
圖3是圖2中示出的縱桿的剖面圖。圖4是構成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空間結構體的橫梁的外觀圖。圖5是圖4中示出的橫梁的剖面圖。圖6是構成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空間結構體的小橫梁的外觀圖。圖7是圖6中示出的小橫梁的剖面圖。圖8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空間結構體的角部的一根縱桿和兩根橫梁的連接的狀態的圖。圖9是表示在圖8所示的連接中使用的接頭的結構的圖。圖10是圖8中示出的縱桿和橫梁的連接的剖面圖。圖1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空間結構體的縱桿的下部的縱桿和小橫梁的連接的狀態的圖。圖12是表示在圖11所示的連接中連接在縱桿下部的兩個接頭的狀態的圖。圖13是表示在圖11所示的連接中與小橫梁連接的接頭的結構的圖。圖14是表示在圖11所示的連接中與小橫梁連接的接頭的結構的圖。圖15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空間結構體的橫梁之間的連接的狀態的圖。圖16是表示在圖15所示的連接中使用的第一接頭的結構的圖。圖17是表示在圖15所示的連接中使用的第二接頭的結構的圖。圖18是表示在圖15所示的連接中使用的第三接頭的結構的圖。圖19是表示圖17中示出的第二接頭和圖18中示出的第三接頭協動發揮作用的狀態的第一圖。圖20是表示圖17中示出的第二接頭和圖18中示出的第三接頭協動發揮作用的狀態的第二圖。圖21是表示在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空間結構體中使用滑動連接裝置連接橫梁和縱桿時的狀態的圖。圖22是表示在圖21所示的連接中使用的接頭的結構的圖。圖23是表示構成在圖21所示的連接中使用的滑動連接裝置的施力部件的結構的圖。圖對是表示構成在圖21所示的連接中使用的滑動連接裝置的基座部件的結構的圖。圖25是說明在圖21所示的連接中使用的滑動連接裝置在槽內的運動的第一圖。圖沈是說明在圖21所示的連接中使用的滑動連接裝置在槽內的運動的第二圖。圖27是表示在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空間結構體中使用滑動連接裝置連接小橫梁和縱桿時的狀態的圖。圖觀是表示在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空間結構體中懸吊并連接在橫梁上的投影儀的狀態的圖。圖四是表示在圖觀所示的連接中使用的兩個接頭的結構的圖。圖30是表示在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空間結構體中將玻璃面板連接在縱桿上的狀態的圖。圖31是表示在圖1所示的空間結構體中在投影儀更新時對構成進行了調整的該空間結構體的簡要構成的圖。圖32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第二空間結構體的簡要構成的圖。圖33是表示在圖32所示的空間結構體中使用的支撐件的圖。圖34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第三空間結構體的簡要構成的圖。圖35是表示在圖34所示的空間結構體中使用的支撐件的圖。圖36是表示本實施例的支持件承受部件、支持件連接部件和使用它們的支持件結構的配置狀況的圖。圖37是表示本實施例的支持件承受部件的立體圖。圖38是表示本實施例的支持件承受部件的圖。圖39是表示本實施例的支持件連接部件的圖。圖40是表示本實施例的支持件結構的放大圖。圖41是表示將本實施例的平板固定裝置連接在縱桿上的狀態的立體圖。圖42是表示將本實施例的平板固定裝置連接在縱桿上的狀態的俯視圖。圖43是表示構成本實施例的平板保持部件的表面板的圖。圖44是表示構成本實施例的平板保持部件的背板的圖。圖45是表示本實施例的托架和調節器的立體圖。圖46是詳細表示本實施例的托架的圖。圖47是詳細表示本實施例的調節器的圖。圖48是說明本實施例的平板固定裝置的圖。圖49是表示本實施例的平板固定裝置分解后的狀態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第一實施例〉這里,根據附圖對本發明的空間結構體的實施例進行說明。圖1是表示空間結構體1的整體概要的圖。空間結構體1主要由多個作為柱狀體的縱桿加 2j (以下,也總稱為“縱桿2”)、多個作為橫梁體的橫梁3a 3i (以下,也總稱為“橫梁3”)、小橫梁如 如(以下,也總稱為“小橫梁4”)組合而成。縱桿2自地面向鉛垂上方延伸以支撐空間結構體1,橫梁3和小橫梁4沿地面水平延伸并將縱桿2之間或者橫梁3之間連接。具體而言,圖1所示的空間結構體1為矩形體,在其四個角和長邊中間附近具有六根縱桿h 2f。然后,這些縱桿加 2€的頂部由七根橫梁3a 3g連接。進而,以與圖 1近前的縱桿加相對的方式設置縱桿2g,在該縱桿加和縱桿2g之間張設有支持件5。該縱桿2g連接于橫梁3a的中途。此外,在縱桿加和縱桿2g的下部,連接有沿地面水平延伸的小橫梁4a。通過該小橫梁4a、縱桿h、2g、橫梁3和支持件5來實現空間結構體1的強度的提高。此外,以與縱桿2e相對的方式設置縱桿池。該縱桿池連接于橫梁北的中途。然后,在縱桿2e和縱桿池之間連接兩根小橫梁4b,在小橫梁4b和縱桿加、池所圍成的空間內設置層架6。進而,在縱桿2c、2d之間設置連接于橫梁3d中途的兩根縱桿2i、2j。然后, 在縱桿2c、2i、2j、2d的下部,將各自之間通過小橫梁如連接起來。并且,在縱桿2i、2j之間形成有屏幕7。該屏幕7是懸吊設置于橫梁3g上的投影儀8的投影面。而且,考慮到該投影儀8的重量給橫梁3g帶來的負荷,為了起到加強的效果而在橫梁3g和橫梁3d之間設置橫梁!3h、3i。此外,該投影儀8的信號由收納于層架6上的計算機提供。這樣,空間結構體1是組裝有計算機和投影儀8等信息設備,并根據其使用目的適當地組合縱桿、橫梁和小橫梁而構成的結構體。因此,本發明的空間結構體1不限定于圖1 所示的結構,而是可根據各自的使用目的來適當地設計。下面,對縱桿、橫梁、小橫梁的詳細結構以及它們的連接方法進行說明。首先,根據圖2和圖3進行縱桿2的說明。圖2是縱桿2的外觀圖,圖3是縱桿2 的剖面圖。縱桿2的截面具有均等地分成四部分的形狀。隔板21從中心部20向四方呈放射狀延伸,并形成縱桿4的剖面中的正方形的頂點P。然后,板面22從一個頂點P向相鄰的頂點P延伸。從一個頂點P延伸的板面22和從與該頂點P相鄰的其他頂點P延伸的板面 22延伸至接近于兩頂點P的中間,但兩者并不接觸。因此,在相對的板面22、22(以下稱為 “一對板面22”)之間形成開口部23。此外,由一對板面22、隔板21和中心部20形成槽部對。如圖2所示,這些開口部23和槽部M沿縱桿2的軸心方向在整個長度范圍內延伸。進而,在縱桿2的剖面的各頂點P設有兩個外板面25,該外板面25從各頂點P向縱桿2的外方向延伸出來,并分別與接合在該頂點P的兩板面22正交。其結果是,從一個頂點P延伸出的外板面25和從與該頂點P相鄰的其他頂點P延伸出的外板面25相對。然后,通過該相對的外板面25和與它們接合的一對板面22,在縱桿2的表面上形成是半封閉空間的配線用槽部26。在該配線用槽部沈中可收納在空間結構體1中使用的信息設備的電源線和信號線。并且,若在配線用槽部沈中收納線纜,則外觀的美觀性降低,所以還可以設計成用圖3所示的配線蓋覆蓋配線用槽部26。下面,根據圖4和圖5進行橫梁3的說明。圖4是橫梁3的外觀圖,圖5是圖3的剖面圖。橫梁3的剖面形狀與縱桿2的剖面形狀大致相同。橫梁3的中心部30、隔板31、 板面32 ( 一對板面32)、開口部33、槽部34、頂點Q分別對應于縱桿2的中心部20、隔板21、 板面22( —對板面2 、開口部23、槽部對、頂點P,所以省略這些部分的詳細說明。在橫梁3中,用于收納在空間結構體1中使用的信息設備的電源線和信號線的配線用槽部的結構與縱桿2的情形不同。如圖5所示,在橫梁3中,僅在鉛垂上方向和鉛垂下方向兩個方向上形成配線用槽部36、38。這里,設計成構成鉛垂上方向的配線用槽部36的外板面35的高度(從頂點Q開始的外板面35的高度)高于構成鉛垂下方向的配線用槽部 38的外板面37的高度(從頂點Q開始的外板面37的高度)。這是由于優選在將橫梁3組裝于空間結構體1中時,配線用槽部36在鉛垂上方向開口才能收納更多的線纜。當然,鉛垂下方向的配線用槽部38中也能收納線纜,但外觀的美觀性降低,所以此時還可以設置圖 5所示的配線蓋以覆蓋配線用槽部38。而且,在橫梁3的水平方向的表面上不設置相當于外板面35、37的板面,不存在配線用槽部。下面,根據圖6和圖7進行小橫梁4的說明。圖6是小橫梁4的外觀圖,圖7是小橫梁4的剖面圖。小橫梁4的剖面形狀為,與橫梁3的橫向相同而壓縮橫梁3的縱向所成的形狀。即,小橫梁4是比橫梁3薄的橫梁。小橫梁4的中心部40、隔板41、板面42(—對板面42)、開口部43、槽部44、頂點R分別對應于橫梁3的中心部30、隔板31、板面32 ( —對板面32)、開口部33、槽部34、頂點Q。此外,在小橫梁4上沒有設置相當于上述配線用槽部 26、36、38的空間。
在此說明構成空間結構體1的縱桿2、橫梁3和小橫梁4的連接。首先,基于圖8、 圖9和圖10說明空間結構體1的各角部的各要素的連接。圖8是表示角部的兩根橫梁3和一根縱桿2的連接的狀態(例如空間結構體1的縱桿加和橫梁3a、3b的連接)的圖。圖 9,10是詳細表示縱桿2和橫梁3的連接的圖。該角部的縱桿2和橫梁3的連接通過接頭10進行。接頭10具有在設置于縱桿2 時與縱桿2的端面相接觸的設置面10a,在該設置面IOa的中央設有貫通孔10d。當設置面 IOa設置在縱桿2的端面上時,該貫通孔IOd位于與設在縱桿2的中央部20的螺紋孔相對應的位置。另外,如圖10所示,利用螺釘把接頭10和縱桿2連接起來。此外,接頭10具有在設置于橫梁3時與橫梁3的端面相接觸的設置面10b,在該設置面IOb的中央設有貫通孔10e。當設置面IOb與橫梁3的端面接觸時,該貫通孔IOe位于與設在橫梁3的中央部30的螺紋孔相對應的位置。另外,如圖10所示,利用螺釘把接頭10 和橫梁3連接起來。進而,橫梁導向部IOc設在接頭10上,當設置面IOb與橫梁3的端面接觸時,該橫梁導向部IOc嵌入到橫梁3的配線用槽部38的端部。如圖10所示,通過使橫梁導向部IOc嵌入到配線用槽部38中,使橫梁3連接在接頭10上時的作業變得容易。該設置面10b、橫梁導向部IOc和貫通孔IOe根據縱桿2的形狀而在接頭10上設置有四處。此外,在用螺釘把接頭10連接在縱桿2上的情況下,如圖9所示,將螺釘從接頭10 的上部的開口部插入來進行連接作業。另外,在用螺釘把接頭10連接在橫梁3上的情況下,也將螺釘從接頭10的上部的開口部插入來進行連接作業,或者也可以使用位于與用于連接的貫通孔IOe相對位置的貫通孔10e。在這樣通過接頭10把縱桿2和橫梁3連接后,如圖8所示,用調節器支撐件12蓋住接頭10的上部的開口部。在該調節器支撐件12上設置切削有內螺紋的筒部,并設有覆蓋該筒部的調節器蓋13、和具有與筒部旋合的螺紋部的調節器14。該調節器14用于調節空間結構體1與放置該空間結構體1的辦公室等的頂部之間的距離。接下來基于圖11 圖14說明連接縱桿2的下部之間的小橫梁4的連接。圖11 是表示縱桿2的下部的縱桿2和小橫梁4的連接的狀態(例如空間結構體1的縱桿加和小橫梁如的連接)的圖。圖11 13是詳細表示縱桿2和小橫梁4的連接的圖。該縱桿2和小橫梁4的連接通過接頭50、51、52進行。如圖11所示,接頭50是連接在縱桿2的端部的接頭。該接頭50具有接觸面50a,該接觸面50a具有與設在縱桿2的中央部20的螺紋孔相對應的貫通孔50b。另外,在接頭50設有四組與縱桿2的相對的外壁面25相同的相對的外壁面50c。另外,在相對的外壁面50c之間沒有像縱桿2的開口部23 那樣的開口部,而是設有后述的接頭51的固定用的螺紋孔。當把接頭50連接在縱桿2的端部時,如圖12所示,利用上述的設在接頭50上的接頭51固定用的螺紋孔和接頭51側的貫通孔把接頭51連接在接頭50上。該接頭51具有作為后述的接頭52與接頭50的中介的作用。在接頭51上設有用于支撐接頭52的支撐部51a和用于把接頭52連接在該支撐部51a上的螺紋孔51b。下面基于圖13說明接頭52。接頭52預先與小橫梁4連接。如圖13所示,接頭 52由平行的兩個腿部5 和與該腿部5 連接的基部52b構成。在該基部52b的上部中央設有貫通孔52c。另外,該平行的腿部5 插入小橫梁4的槽部44中并由小螺釘固定。如圖14所示,使這樣固定有接頭52的小橫梁4連接在固定有接頭51的縱桿2和接頭50上。這時,在螺紋孔51b和貫通孔52c重合的狀態下,用螺釘進行接頭51和接頭52的連接。這樣通過接頭50、51、52把縱桿2和小橫梁4連接之后,如圖11所示,設置調節器蓋53和調節器M。該調節器M用于調節空間結構體1與放置該空間結構體1的辦公室等的地面之間的距離,調節器蓋53用于覆蓋調節器M的一部分。接下來基于圖15 圖20說明空間結構體1的橫梁3和橫梁3的連接。圖15是表示橫梁3之間連接的狀態(例如空間結構體1的橫梁3d和橫梁池的連接)的圖。圖 16 圖18是表示用于橫梁3之間的連接的各接頭的構成的圖。圖19、20是詳細表示由接頭連接橫梁3之間的圖。如圖15所示,橫梁3之間的連接通過接頭60、61、62進行。在此,如圖15所示,接頭60是與橫梁3的端部連接的接頭。在圖16中表示接頭60的詳細結構。接頭60具有在設置于橫梁3時與橫梁3的端面相接觸的設置面60a,在該設置面60a的中央設有貫通孔 60b。當設置面60a設置在橫梁3的端面上時,該貫通孔60b位于與設在橫梁3的中央部30 的螺紋孔相對應的位置。另外,為了使接頭60容易與橫梁3的端面定位,在與橫梁3的槽部34相對應的設置面60a上設置四個突起部60c。另外,如圖15所示,利用螺釘把接頭60 和橫梁3連接起來。進而,橫梁導向部60d設在接頭60上,當設置面60a與橫梁3的端面接觸時,該橫梁導向部60d嵌入到橫梁3的配線用槽部38的端部。通過使橫梁導向部60d嵌入到配線用槽部38,使橫梁3連接在接頭60上時的作業變得容易。另外,在橫梁導向部60d的內側設有用于將后述的接頭62和該接頭60連接起來的螺紋孔60e。在圖17中表示接頭61的詳細的結構,在圖18中表示接頭62的詳細的結構。這些接頭是協動發揮作用的接頭,其狀態在圖19、20中表示。接頭61具有平板狀的基部61a ; 從基部61a的一端向上方突出的爪部61b ;從該基部61a的另一端向該爪部61b的相反側的下方延伸的導向部61c。另外,在基部61a上設有螺紋孔61d。接頭62在基部62a的上部中央附近設有四角形的貫通孔62b。該貫通孔62b的橫向寬度是可收納接頭61的寬度。另外,在該貫通孔62b的下部設有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導向槽62c,在更下部設有下部基部62d。該下部基部62d比導向槽62c向前面探出,在該下部基部62d的表面設有貫通孔62e。另外,在貫通孔62b的上部設有突起部62f,在該突起部 62f的內部設有在上下方向延伸的貫通孔62g (參照圖20)。此外,在接頭62的基部62a的背面設有向下方突出的爪部62h(參照圖20)。這些接頭61、62的協動作用的發揮如圖19所示。即,接頭61的爪部61b和接頭 62的爪部6 插入橫梁3的側面側的槽部34中,然后爪部61b與形成該槽部34的上側端面32卡合,爪部62h與形成該槽部34的下側端面32卡合,由此將兩接頭固定在橫梁3的側面側的任意位置。基于圖20詳細說明該接頭61、62協動發揮作用的狀態。如圖20(a)所示,在接頭61的爪部61b與貫通孔62b相對的狀態下,將接頭61插入貫通孔62內。這時,在爪部61b和爪部6 收納于橫梁3的槽部34內的狀態下,將接頭 61插入至使接頭61的導向部61c與接頭62的導向槽62c接觸的位置。然后,接頭61的螺紋孔61d和接頭62的貫通孔62g成為在上下方向位于一條直線上的狀態。因此,將螺釘從貫通孔62g朝向螺紋孔61d插入,并且該螺釘的前端成為與導向槽62c的端部接觸的狀態。 因此,當使該螺釘旋轉時,在導向部61c在導向槽62c上滑動的狀態下,接頭61相對于接頭62在上下方向進行相對移動。其結果為,通過螺釘的旋轉來調節爪部61b和爪部62h的間隔,從而控制兩爪部與槽部34(形成槽部34的端面32)的卡合狀態。附加一句,如果調節螺釘使兩爪部與槽部34的卡合力變弱,則接頭61和接頭62 協動地在橫梁3的側面側的槽部34的開口部33中滑動,從而可以移動至任意位置。另外, 在該任意位置,通過調節螺釘使兩爪部與槽部34的卡合力增強,可以將接頭61和接頭62 相對于橫梁3固定在該位置。即,該接頭61和接頭62充當本發明的連接裝置。使這樣固定在一根橫梁3上的接頭61、62與設置在其他橫梁3上的接頭60連接, 由此進行該一根橫梁與該其他橫梁的連接。具體來講,通過接頭60的螺紋孔60e和接頭62 的貫通孔6 將兩接頭螺紋固定,由此實現橫梁之間在任意位置的連接。接下來基于圖21 圖沈說明縱桿2連接在空間結構體1的橫梁3的中途的方法。圖21是表示橫梁3和縱桿2連接的狀態(例如空間結構體1的橫梁3a和縱桿2g的連接)的圖。圖22 圖沈是表示用于橫梁3和縱桿2的連接的接頭和滑動連接裝置的構成的圖。如圖21所示,橫梁3和縱桿2的連接通過接頭70和滑動連接裝置71進行。在此, 如圖21所示,接頭70是與縱桿2的端部連接的接頭。在圖22中表示接頭70的詳細的結構。接頭70具有在設置于縱桿2時與縱桿2的端面相接觸的設置面70a,該設置面70a構成接頭70的下部的基部70b。在該基部70b設有貫通至設置面70a的貫通孔(未圖示)。 另外,在接頭70的具有該設置面70a的基部70b上設有支撐部70d,該支撐部70d的中央部開口且隔著該開口部分別具有貫通孔70c。此外,經過該開口部可以進入上述的設于基部70b的貫通孔,而且,當設置面70a設置在縱桿2的端面上時,該貫通孔位于與設于縱桿 2的中央部20的螺紋孔相對應的位置。因此,可以利用螺釘來連接接頭70和縱桿2。另外,設于接頭70的支撐部70d的貫通孔70c與設于滑動連接裝置71的螺紋孔 (左右兩端的兩個螺紋孔)相對應,利用螺釘通過這些孔將接頭70和滑動連接裝置71連接起來。另外,在滑動連接裝置71比接頭70較小的情況下,也可以把兩個滑動連接裝置71 連接在一個接頭70上。在此,以下詳細說明滑動連接裝置71。滑動連接裝置71由圖23中示出的施力部件72和圖M中示出的基座部件73構成。這兩個是完全獨立的部件。施力部件72由具有輪廓形狀的施力部72a、從施力部72a向一個方向突出的突起部72b、和從施力部72a向與突起部72b相反的方向突出的突起部72c構成。施力部7 被形成為關于連接設有突起部 72b和突起部72c的各點的線軸對稱。施力部72a的具體形狀是在各突起部附近(圖中 Rl所示的區域)是大致沿著軸對稱的中心線的形狀,進而隨著接近施力部72a的中央(圖中R2所示的區域)而成為從軸對稱的中心線離開的圓弧狀,在施力部72a的中央附近(圖中R3所示的區域)成為幾乎與軸對稱的中心線平行的形狀。施力部7 通過采用這樣的形狀,使R3所示的區域的施力部容易以Rl所示的區域的施力部為軸,向與圖面垂直的方向彎曲,從而施力部7 可以利用該彎曲向與圖面垂直的方向施力。另外,突起部72c具有大致圓柱形的突起形狀,突起部72b具有橫向寬度略大于突起部72c的形狀。此外,該橫向寬度略微小于縱桿2和橫梁3的開口部23、33的寬度。如圖28所示,基座部件73在基部73a的中央設有三個螺紋孔73b。此外,在基部 73a的一端面側沿基部73a的縱長方向設置有階梯部73c。此外,該階梯部73c的寬度(圖中上下方向的寬度)略微小于縱桿2和橫梁3的開口部23、33的寬度。基于圖25說明上述施力部件72和基座部件73作為縱桿2和橫梁3的槽部24、 34內的滑動連接裝置71發揮作用的情況。在圖25中表示橫梁3內的滑動連接裝置71的狀態,由于在縱桿2內也相同,所以省略其說明。如上所述,橫梁3的槽部34通過從中心部 30延伸的隔板31和板面32的各自的內板面而形成,其剖面形狀為大致六角形。在此,如圖 25所示,槽部34的剖面的大致六角形的頂點稱為Sl S6,并且構成開口部33的頂點稱為 T1、T2。首先,如圖25(a)所示,使施力部件72從開口部33向槽部34中滑入。這時,突起部72c位于槽部34的深處部(頂點S3、S4的附近),突起部72b位于開口部33的附近(頂點Tl、T2之間)。另外,施力部72a的位于區域R3的部分位于槽部34的頂點Si、S2之間和頂點S5、S6之間的內板面附近。這時,由于在施力部7 和該內板面之間存在微小的間隙,所以施力部7 不成為彎曲的狀態。在圖25 (a)所示的狀態下,可以通過突起部72b使施力部件72在橫梁3的槽部34 內自由移動。在施力部件72移動至槽部34的任意位置后,如圖25(b)所示,將基座部件73 插入槽部34內。這時,在基座部件73中,在施力部件72的施力部72a的突起部72b所突出側的面上,接觸有基座部件73的沒設置階梯部73c的面,該階梯部73c位于開口部33。在圖25(b)所示的狀態下,由于施力部件72的施力部7 被基座部件73壓入到槽部34的深處部,所以施力部72a的位于區域R3的部分與由隔板31形成的內板面(頂點 S2、S3之間和頂點S4、S5之間)接觸。該內板面越是進入槽部34的深處部,其寬度越小。 因此,在圖25(b)所示的狀態下,施力部件72的施力部7 如上所述地彎曲,由于該彎曲, 使得對基座部件73施加向開口部33附近的壁面32按壓基座部件73的力。其結果為,由施力部件72和基座部件73構成的滑動連接裝置71固定在橫梁3內的任意位置。另外,用螺釘把連接有該接頭70的縱桿2與固定在橫梁3內的滑動連接裝置71 的螺紋孔73b以夾有設在接頭70的支撐部70d的貫通孔70c的方式連接,由此能夠像圖1 所示的空間結構體1那樣,將縱桿2設置在橫梁3的任意位置。以上,滑動連接裝置71充當本發明的連接裝置。在此,基于圖沈說明使曾經固定在任意位置的滑動連接裝置71的固定位置改變時的狀態。首先,如圖26(a)所示,使被施力部件72施力的基座部件73向箭頭的方向偏移至完全不受到施力部件72的力的位置。這時,從剖面方向觀察到的槽部34如圖26(b)所示。當基座部件73被取下時,施力部件72成為圖26(b)所示的狀態。這時,基座部件73 在槽部;34內存在于施力部件72所存在的空間以外的空間內。然而,如圖26 (b)所示,基座部件73成為在槽部34內與施力部件72的突起部72c 干涉的狀態。這意味著基座部件73即使成為從施力部件72所施加的力解放出來的狀態, 也不能在槽部34內自由移動,而是被施力部件72限制移動。這特別在滑動連接裝置71在縱桿2內的槽部M中使用時具有重要的意義。由于縱桿2從地面向鉛垂方向延伸出來,所以在不受所施加的力的基座部件73上作用有重力。因此,基座部件73有可能下落至縱桿 2的下部。然而,當以突起部72b側為下方且突起部72c側為上方的方式在槽部M內使用滑動連接裝置71時,基座部件73的移動如上所述地被突起部72c所限制,由此能可靠地防止基座部件73下落。
此外,當基座部件73從施力部件72所施加的力中解放出來后,從開口部33取下基座部件73,使施力部件72移動至新的位置,然后再次將基座部件73插入槽部M、34內, 由此進行滑動連接裝置71的固定。下面基于圖27說明在空間結構體1的縱桿2的中途連接小橫梁4的方法。如圖 27所示,縱桿2和小橫梁4的連接通過上述接頭51、52和滑動連接裝置71進行。S卩,如上所述地將滑動連接裝置71插入縱桿2的槽部24內,并在預定位置成為固定狀態。在此處, 利用接頭51側的貫通孔和滑動連接裝置71的螺紋孔7 來把連接有接頭51和接頭52的小橫梁4連接在滑動連接裝置71上。接下來基于圖28、四說明空間結構體1中的投影儀8與橫梁3的連接。如圖觀所示,投影儀8通過接頭80、81與橫梁3連接,這時在橫梁3的鉛垂下方側的槽部34中設有上述滑動連接裝置71。S卩,針對在槽部34內處于固定狀態的滑動連接裝置71的螺紋孔 73b安裝接頭80、接頭81,并進一步將該接頭81與投影儀8連接,由此該投影儀8以懸吊于橫梁3的狀態而被連接。在此,基于圖四說明接頭80、81的結構。接頭80是T字形,在上部的水平部80b 的兩端側設有貫通孔80a。此外,從水平部80b的中央向下方延伸的垂直部80d是棱柱形狀, 在其四個表面的中央部設有螺紋孔80d,在其四個表面的下部設有螺紋孔80e,共計設有八個螺紋孔。另外,在接頭81中,在與投影儀9的上部連接的底座81a上設有平行的兩張角度調節板81b。在該角度調節板81b上分別設有圓弧狀開設的調節槽81c。另外,在調節槽 81c的下部設有支撐槽81d。在這樣構成的接頭80、81中,接頭80的垂直部80c插入在兩張角度調節板81b之間。然后,把螺釘通過接頭81的調節槽81c旋合在設于垂直部80c的中央部的螺紋孔80d 中。此外,把螺釘通過支撐槽81d的深處部旋合在設于垂直部80c的下部的螺紋孔80e中。 在此,通過使接頭80的姿勢相對于接頭81以螺紋孔80e為軸旋轉,能夠改變兩者的相對姿勢,從而能夠利用螺釘保持任意的姿勢。然后,通過把滑動連接裝置71固定在調整為任意姿勢的接頭80、81上,能夠在調節投影儀8的傾斜角度的基礎上,把投影儀8懸吊地固定在橫梁3上。另外,在垂直部80c的四個表面分別設有螺紋孔80d、80e。因此,在接頭80和接頭 81的連接中,通過選擇垂直部80c的兩組表面,也能夠如圖28 (a)、(b)所示的那樣,以90度為單位調節投影儀8的朝向。另外,當想要在縱桿2和橫梁3上連接屏幕8或玻璃等板狀的面板的情況下,也可以如圖30所示地進行。即,用螺釘把夾有面板以進行固定的固定件(背板)91和固定件 (表面板)92中的一個通過托架90固定在滑動連接裝置71上,該托架90可相對于在縱桿 2和橫梁3的槽部M、34內處于固定狀態的滑動連接裝置71的螺紋孔7 進行固定。由此,可以在縱桿2和橫梁3的任意位置連接板。此外,關于該屏幕8或玻璃等板狀面板的連接將在后邊進行詳細說明。在如上構成的空間結構體中,通過使用滑動連接裝置71可以將新的縱桿2連接在橫梁3上,或者容易地改變已經連接的縱桿的位置。這對于縱桿2與小橫梁4的連接也相同。另外,關于使用接頭60、61、62來連接橫梁3彼此的情況也相同。作為具體例子,在圖1所示的空間結構體1中,伴隨作為信息設備的投影儀8的更新,假定將其換成新的投影儀800。該投影儀800是焦距比投影儀8長且重量比投影儀8重的設備。在這樣的情況下,在空間結構體1中,使用接頭60、61、62把新的橫梁300架在橫梁北和橫梁3f之間。此外,為了加固,還利用滑動連接裝置71在支撐橫梁300和橫梁3f 的連接部的位置增設縱桿310。這樣,在本發明的空間結構體1中,為了更新信息設備或由于其他原因而對構成該空間結構體1的縱桿2、橫梁3和小橫梁4進行適當的增設和位置調節能夠容易地進行。如上所述,通過組合上述的縱桿2、橫梁3和小橫梁4,也可以形成圖1中示出的空間結構體1以外的結構體,在圖32 圖35中表示這樣的例子。在圖32中表示由一根縱桿 2形成的空間結構體100。在空間結構體100上連接有顯示器101和平臺102。在這些連接中,也可以通過使用上述滑動連接裝置71來把顯示器101和平臺102固定在縱桿2的任意位置。另外,在圖33中表示作為縱桿2的下部的支撐件的圓形的底座103。底座103的大小根據縱桿2的長度和固定在縱桿2上的物體的負荷確定。另外,在圖34中表示由兩根縱桿2和兩根小橫梁4構成的平面的空間結構體200。 在縱桿2的上部與小橫梁4的連接中使用上述的滑動連接裝置71。另外,在縱桿2的下部與小橫梁4的連接中使用錨底座201。錨底座201是安裝在縱桿2的端面上的接頭,是還能夠通過上述接頭51連接安裝有上述接頭52的小橫梁4的接頭。并且,由于像空間結構體200那樣的平面結構體容易翻倒,所以使用錨底座201中不用于與小橫梁4連接的部分連接圖35中示出的支撐部件202。通過使該支撐部件202與縱桿2連接,能夠防止空間結構體200翻倒。〈第二實施例〉接下來基于

可應用于在第一實施例中示出的空間結構體1的支持件。圖36是本發明的支持件承受部件、支持件連接部件和使用它們的支持件結構5 的配置狀況的圖。如該圖所示,本發明的支持件結構5由交叉狀配置的兩個支持件430a、 430b、與上述支持件430a、430b的兩端連接的支持件連接部件420a、420b和與上述支持件連接部件420a、420b連接的支持件承受部件410構成,上述支持件承受部件410與矩形框結構的縱桿等連接。另外,更詳細地觀察支持件430a、430b的配置,支持件430a通過支持件連接部件420a、420b與位于紙面近前的支持件承受部件410的鉤411a連接(紙面左上); 支持件430b通過支持件連接部件420a、420b與位于紙面里側的支持件承受部件410的鉤 411a連接(紙面左下)。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在支持件承受部件410中,使在端部形成有開放部的一側朝上,使左側的鉤為411a,右側的鉤為411b。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形成在支持件430a、430b的兩端的螺旋槽分別以不同的朝向形成,由此根據螺旋槽的方向也準備兩種與支持件430a、430b連接的支持件連接部件,且為了使外觀容易區別,在一個支持件連接部件420a的側面形成有線。這樣,本實施方式的支持件結構5通過設置具有并列配置的鉤411a和411b的支持件承受部件410,而使支持件430a與430b不接觸地配置,并可以加固矩形框結構。以下基于附圖對構成上述支持件結構5的支持件承受部件410和支持件連接部件 420a、420b進行更詳細的說明。圖37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支持件承受部件410的立體圖。如該圖所示,本實施方式的支持件承受部件410由底座415、配置在底座415上的鉤411a和411b構成。鉤411a和411b以預定的間隔d同向并列配置。通過這樣的構成,關于位于對角的支持件承受部件410例如使用近前側的鉤411a,關于位于另一對角的支持件承受部件310使用里側的鉤 311b,由此能夠以防止支持件430a、430b接觸的方式將其容易地配置在矩形框結構中。另外,根據本發明的支持件承受部件410不僅能夠容易地把支持件330a、330b安裝在矩形框結構上,而且還由于能進行交叉狀使用的一對支持件430a、430b的定位,所以能夠發揮足夠的強度而不受組裝者的技能的影響。另外,如圖37所示,本實施方式的支持件承受部件410是還具有使螺栓等的緊固部件貫通的孔413、片412和U字形的開放部416的結構。使螺栓等緊固部件貫通在孔413 中從而能夠將支持件承受部件410固定在縱桿等上。例如預先在固定支持件承受部件410 的縱桿的縱長方向以預定間隔形成與上述片412對應的凹部,由此能夠容易地進行片412 在縱桿上的固定位置的定位。另外,如該圖所示,通過在底座415的縱長方向上部形成U字形的開放部416,能夠實現支持件承受部件410的輕型化。此外,通過使上述鉤411a和411b 的前端方向與形成上述U字形的開放部416的位置一致,來確認開放部416的位置,由此能夠容易地判斷支持件承受部件410的朝向,即鉤411a和411b的朝向。圖38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支持件承受部件410的圖。圖38(a)是俯視圖,(b)是側視圖,(c)是沿(a)的A-A線的剖面圖。如圖(a)和(b)所示,鉤411a和411b以預定的間隔d配置在底座415上。上述間隔d優選大于支持件430a、430b的直徑的值,通過取為這樣的值能夠防止支持件430a與支持件430b接觸。另外,觀察鉤411a和411b的形狀,如圖(b)所示,具有設在底座415上的基部41 Ial、和從上述基部41 Ial朝向前端部41 la3彎曲的彎曲部411a2,在上述基部41 Ial和上述前端部411a3之間,朝向彎曲部411a2而形成有開放部411a4。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使用緊固部件414將鉤411a、411b與底座415結合,并使緊固部件414的背部比底座415的背面突出。通過預先在固定支持件承受部件410 的縱桿的表面上形成與上述緊固部件414的背部對應的凹部,能夠和片412 —起更正確地進行在縱桿上的定位。圖39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支持件連接部件420a、420b的圖。(a)是本實施方式的支持件連接部件420a、420b的立體圖,(b)是剖面圖。如圖(a)所示,本實施方式的支持件連接部件420a、420b具有用于與支持件承受部件410的鉤411a、411b連接的掛鉤部421 ; 和與支持件430a、430b連接并且調節支持件430a、430b的長度的長度調節部423。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是在一對板狀部件42h、422b之間使由棒狀部件構成的掛鉤部421與上述板狀部件42h、422b結合成直角而構成的。另外,如圖(b)所示,長度調節部423在孔的內側面形成有與形成在上述支持件430a、430b的兩端表面的螺旋槽對應的螺旋槽,以便能夠與形成在支持件430a、430b的兩端表面的螺旋槽(結合部)連接。通過這樣的構成,支持件 430a、430b與支持件連接部件420a、420b相對旋轉,由此能夠容易地調節支持件430a、430b 的長度。此外,為了應對形成在支持件430a、430b的兩端表面的螺旋槽以不同的朝向形成, 形成在長度調節部423的螺旋槽在支持件連接部件430a、430b中以不同的朝向形成。在此,在圖40中表示將本發明的支持件結構5應用于圖1所示的空間結構體1時的支持件結構5的放大圖。如圖1所示,本實施方式的支持件結構5可以用于辦公室的空間結構體1,通過用于上述空間結構體1來發揮該空間結構體1的加固效果。另外,在本實施方式的支持件承受部件410的鉤411a、411b上分別通過支持件連接部件420a、420b連接支持件430a、430b,由此能夠使支持件430a、430b不接觸地進行配置。接下來基于圖36、圖37和圖40說明本實施方式的支架結構5的組裝方法。首先, 在縱桿h、2g的表面固定四個支持件承受部件410。優選在縱桿h、2g的表面以預定的間隔預先形成與片412(參照圖37)對應的凹部。由此,可以通過使片412與上述槽配合而容易地進行定位。此外,能夠使用螺栓等緊固部件進行向縱桿加、28的固定。支持件承受部件410向縱桿的固定方向為,使得固定在縱桿h、2g的上側的支持件承受部件410的鉤的前端方向朝上來進行固定,使得固定在縱桿的下側的支持件承受部件410的鉤的前端方向朝下來進行固定。換言之,在對角即支持件430a、430b的兩端使支持件承受部件410上下相反地固定于縱桿2a、2g上。此外,由于本實施方式的支持件承受部件410設有開放部416, 所以也能夠通過開放部416容易地判斷上下的朝向。在支持件承受部件410向縱桿h、2g的固定結束之后,接著將支持件430a、430b 與支持件承受部件410連接。在交叉狀配置的支持件430a、430b中,使配置在紙面里側的支持件430b的一端通過支持件連接部件420a、420b的掛鉤部421與紙面左上的支持件承受部件410的鉤411b連接,使另一端通過支持件連接部件420a、420b的掛鉤部421與紙面右下的支持件承受部件410的鉤411b連接。在支持件430b的連接完成后,以相同的順序連接紙面近前側的支持件430a。此外,預先將包含上述支持件連接部件420a、420b的支持件430a、430b的長度設定成比對角線上的鉤之間的距離長,并在連接于上述支持件430a、 430b的兩端的上述支持件連接部件420a、420b的掛鉤部421掛在鉤411a、411b上的狀態下,使支持件430a、430b與上述支持件連接部件420a、420b進行相對旋轉從而縮短長度,以調節成對具有縱桿h、2g的矩形框結構進行加固所需的適當長度。能夠以這樣非常簡易的工序,使支持件430a與支持件430b不接觸,并且組裝具有足夠加固效果的支持件結構5。以上說明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本發明的支持件承受部件、支持件連接部件和使用它們的支持件結構不限于此,而能夠盡可能地包含這些的組合。〈第三實施方式〉接下來詳細說明使用平板固定裝置在第一實施方式中示出的空間結構體1的縱桿2和橫梁3上連接屏幕8或玻璃等板狀的面板的情況。圖41是表示將平板固定裝置連接在縱桿2上的狀態的立體圖,圖42是表示將平板固定裝置連接在縱桿2上的狀態的俯視圖。如圖41所示,平板固定裝置由平板保持部件 510、固定在縱桿2上的托架90、和連接在上述平板保持部件510和上述托架90之間的調節器530構成。在此,使用玻璃面板540作為平板,玻璃面板540被平板保持部件510保持。 平板保持部件510與調節器530連接,調節器530與托架90連接。此外,托架90與縱桿2 的兩橫面分別連接,兩張玻璃面板540在縱桿2的前表面以橫向端部彼此鄰接的方式固定。另外,如圖42所示,平板保持部件510由表面板92和背板91構成,并以通過上述兩面板夾持的方式保持玻璃面板M0。在構成平板保持部件510的背板91上形成有多個貫通孔,該貫通孔用于使螺栓貫通從而將背板91與調節器530連接,通過改變使螺栓貫通的貫通孔能夠改變與調節器530的連接位置。關于背板91的詳細情況將在后邊進行說明,貫通孔相當于本發明的調節裝置。根據該平板固定裝置,通過改變背板91和調節器530的連接位置和上述調節器 530的軸長,能夠自由地改變玻璃面板540的固定位置,而不改變固定在縱桿2上的托架90的固定位置。更詳細地講,通過改變背板91和調節器530的連接位置,能夠使玻璃面板MO 自由地進行橫向移動。另外,通過改變調節器530的軸長,能夠使玻璃面板MO自由地進行前后方向的移動。接下來基于附圖對構成平板固定裝置的平板保持部件510、托架90和調節器530 進行更詳細的說明。圖43是構成平板保持部件510的表面板92的圖。(a)是表面板92的主視圖,(b) 是表面板92的后視圖,(c)是沿(a)的B-B線的剖面圖。如圖(a)所示,表面板92在縱長方向中心線附近以預定的間隔形成有兩個孔512,該孔512用于使作為緊固部件的螺釘貫通從而將表面板92與玻璃面板MO固定。另外,表面板92的一個端部形成為半圓形。通過這樣的構成,可以容易地判斷橫向的朝向。如圖43(b)、(c)所示,在表面板92的背面形成有多個凹部。由此可以提高表面板 92的輕型化和強度。另外,形成與螺釘的頭部形狀對應的頭部用孔512a,以使插入孔512 中的螺釘的頭部不比表面板92的表面突出。圖44是構成平板保持部件510的背板91的圖。(a)是背板91的主視圖,(b)是背板91的后視圖,(c)是沿(a)的C-C線的剖面圖。此外,(a)是背板91的主視圖,換言之, 是表示與玻璃面板540接觸的面側的圖。如圖(a)所示,背板91在與上述的表面板92對應的位置形成有兩個孔512,該孔512用于夾入玻璃面板540并用螺釘固定玻璃面板M0。 另外,貫通孔5Ha、514b、5Hc是用于使用螺栓與調節器530連接的孔并且相當于本發明的調節裝置。即,在將貫通孔51 設定在與調節器530的連接位置的情況下,可以以玻璃面板MO的橫向端部彼此鄰接的方式將玻璃面板540配置在縱桿2的前表面(參照圖41)。 另外,在將貫通孔514b設定在與調節器530的連接位置的情況下,可以在縱桿2的橫向上固定玻璃面板540 (參照圖49 (a))。另外,貫通孔5Hc用于將縱桿2的橫向的、即玻璃面板 540的端部d之間的間隔設定得比貫通孔514b更寬的情況。這樣,通過改變相當于本發明的調節裝置的貫通孔5Ha、514b、5Hc的設定位置, 能夠使玻璃面板MO自由地進行橫向移動。這在例如在柱的前表面設置其他部件的情況下等非常有效。即,對在設計初期做成玻璃面板540的橫向端部鄰接的一片的板狀,但是根據后來的狀況例如想把顯示器等設置在柱上的情況等有效。另外,在背板91上形成有多個用于貫通玻璃面板540從而支撐玻璃面板540的凸部515a、515b、515c、515d。在玻璃面板540上也設有與上述凸部515a、515b、515c、515d對應的孔,并以由背板91與表面板92夾入的方式保持玻璃面板M0,由此能夠分散作用于背板91的加重負擔。此外,上述凸部515a、5Mb、515C、515d優選是大致矩形,且高度h與玻璃面板540的厚度一致。進而,在背板91上形成有多個凹部518。由此能夠實現背板91的輕型化并提高強度。圖44(b)是背板91的后視圖,(c)是沿(a)的C_C線的剖面圖。如該圖所示,背板91設有貫通孔514a、514b、514c,這些貫通孔5Ha、514b、5Hc用于使用孔512和螺栓將背板91與調節器530連接起來,該孔512用于將背板91與玻璃面板MO固定。進而,設置有與形成在后述的調節器530的連接面上的凸部532的寬度和高度對應的槽部519。由此使槽部519和調節器530的凸部532接合時的定位變得容易。另外能夠防止調節器530在連接后旋轉。此外如(c)所示,通過把孔部91al 91cl分別設在貫通孔91a 91c中,能夠將螺栓的頭部或螺母收納在孔部中。圖45是表示托架90和調節器530的立體圖,圖46是詳細表示托架90的圖,圖47 是詳細表示調節器530的圖。此外,說明圖46和圖47,圖46(a)是主視圖,(b)是沿(a)的 D-D線的剖面圖,(c)是從(a)的紙面左側觀察的側視圖。另外,圖47(a)是俯視圖,(b)是主視圖。如圖45 (a)所示,托架90是具有固定在縱桿2上的固定部523、與調節器530連接的連接部521、和形成在固定部523和連接部521之間的臂部522的結構。另外,如圖 46 (a)、(b)所示,托架90的臂部522和連接部521是T字結構,與臂部522的前端連接的連接部521是以臂部522為軸的左右對稱結構,此外,與臂部522連接的固定部523也是以臂部522為軸的上下對稱結構,由此可以與向縱桿2連接時的朝向無關地使用托架90。此外,連接部521是圓筒形,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另外,在固定部523設有用于使螺栓等緊固部件貫通從而固定在縱桿2上的孔 525。另外,孔5 用于使螺栓貫通從而使連接部521與調節器530連接,在連接部521形成有四個用于使孔5 與形成在調節器530的連接面上的凸部532配合的凹部524。此外, 在本實施例中,連接形成在兩連接面上的凹部而形成貫通孔。另外,連接部521也能夠與其他部件連接。其他部件例如橫梁,在該情況下,通過在橫梁的連接剖面上形成與凹部5M對應的凸部,也可以使連接部521與橫梁等其他部件連接。另外,如圖46(a)、(c)所示,在固定部523形成有凸部527。通過在縱桿2的垂直方向或/和水平方向形成與凸部527對應的槽,可以容易地進行在縱桿2上的定位。圖 46(c)的標號5 是凹部,由此能夠提高固定部523的輕型化和強度。如圖45(b)所示,調節器530由軸長為D的調節器主體531a構成,在調節器主體 531a的中心軸周圍形成有用于使螺栓等緊固部件插入從而與背板91連接的孔533。另外, 在調節器主體531a的連接面上形成有用于與托架90的連接部521和背板91的槽部519 配合的凸部532,從而使連接時的定位變得容易。通過改變調節器530的軸長D,可以使玻璃面板540前后移動。在本實施例中,使軸長D的值比從背板91與調節器530的連接面至托架90與調節器530的連接面的距離長。 由此可以將玻璃面板540配置在縱桿2的前表面。以下基于

平板固定裝置的其他方式。此外,對于同一構成要素標注與已經說明的要素相同的標號,并省略其詳細說明。圖48是說明本方式的平板固定裝置的圖。(a)是表示平板固定裝置與縱桿2連接的狀態的立體圖,(b)是(a)的俯視圖,(c)是表示調節器530的立體圖。與已經說明的平板固定裝置的不同點在于玻璃面板540的固定位置。即,在先前的方式中,在縱桿2的前表面以玻璃面板討0的橫向端部鄰接的方式固定玻璃面板M0,但是在本方式中,玻璃面板 540配置在縱桿2的橫向上的這點不同。通過這樣的構成,例如可以在縱桿2的前表面連接其他部件。另外,在先前的方式中,玻璃面板的前表面比縱桿2的最前表面突出,但是在本方式中,能夠將縱桿2的最前表面和玻璃面板540的前表面收納在大致相同的位置,能夠實現由玻璃面板540分隔的有限空間的有效利用。為了使玻璃面板540的固定位置為縱桿2的橫向,在本方式中,使調節器530的軸長比先前的方式短并且使調節器530和背板91的連接位置在縱桿2附近。更具體地講,在背板91中使用貫通孔514b,并使用由調節器主體531b構成的調節器530,該調節器530的軸長D比從背板91與調節器530的連接面至托架90與調節器530的連接面的距離短。準備多個這樣預先確定軸長的調節器530,并與平板保持部件510的調節裝置所采用的固定位置組合,由此能夠改變玻璃面板MO的固定位置而不改變托架90的固定位置。接下來基于圖49說明本發明的平板固定裝置的使用方法。此外,圖49是表示先前的方式的平板固定裝置分解后的狀態的立體圖。首先,在縱桿2的各個橫面上將托架90固定為預定的高度。此外,平板固定裝置的特征在于,能夠改變玻璃面板540的固定位置而不使固定在縱桿2上的托架90的固定位置和縱桿2本身移動。因此,以下的說明以不改變托架90的固定位置為原則,但是,當然能夠通過改變托架90的固定位置來改變玻璃面板MO的上下方向的固定位置。在玻璃面板540的上端角部使用螺釘505以由表面板92和背板91夾入的方式固定玻璃面板M0。然后將調節器530配置在背板91和托架90的連接部521之間,并使螺栓 507貫通各個部件以進行固定,然后蓋上蓋508。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背板的貫通孔選擇 14a,并使用調節器主體531a作為調節器530。由此,玻璃面板540能夠在縱桿2的前表面以玻璃面板540的橫向端部鄰接的方式配置(參照圖41)。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從紙面里側插入沒有頭部的特殊螺栓507,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從背板91的與玻璃面板540 接觸的面側(紙面近前側)將螺栓507插入并固定在貫通孔51 中。接下來說明將玻璃面板540的固定位置變更為縱桿2的橫向的情況。首先,取下螺栓507使背板91、調節器530和托架90分別分離。然后選擇514b作為背板的貫通孔,調節器530選擇調節器主體531b。然后把調節器530配置在背板91和托架90的連接部521之間,并使螺栓507貫通各個部件從而再次固定。通過這樣非常簡易的工序能夠自由地改變玻璃面板的固定位置。此外,在從背板91與玻璃面板540接觸的面側插入并固定螺栓507 的情況下,從一端玻璃面板540上取下背板91,并將螺栓7插入貫通孔514b中然后通過調節器530來與托架90固定,最后再次與玻璃面板MO固定即可。以上說明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本發明的平板固定裝置不限于此,而能夠盡可能地包含這些的組合。工業實用性通過以上所述,在使用信息設備而構成的空間結構體中,能夠靈活地應對新的信息設備的出現和該信息設備的更新等,能夠容易地設計新的空間結構體。
權利要求
1.一種滑動連接裝置,在剖面內由內壁圍成且局部具有開口部的槽內,該滑動連接裝置可沿該槽移動至任意位置并可固定在該位置,所述滑動連接裝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滑動連接裝置具有基座部件,該基座部件具有與外部部件進行連接的連接部;和施力部件,該施力部件與所述基座部件可分離地構成,且在所述槽內對所述基座部件向所述開口部附近的內壁施力,在所述施力部件按壓所述基座部件時,所述連接部處于可通過所述開口部與所述外部部件連接的狀態,所述槽越是進入深處部該槽的寬度越小,所述施力部件通過在越是進入深處部寬度越小的所述槽內彎曲而對所述基座部件施力。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動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部件具有施力部,該施力部對所述基座部件施力;第一突起部,該第一突起部從所述施力部向所述開口部側突出;以及第二突起部,該第二突起部從所述施力部向位于所述開口部相反側的所述槽的深側突出,當所述基座部件位于所述施力部的所述第一突起部側時,該施力部向該基座部件施力,當所述基座部件從所述第一突起部側的施力位置離開時,該基座部件成為被所述第二突起部限制在所述槽內的移動并可在該槽內移動的狀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動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當所述基座部件位于所述施力部的所述第一突起部側時,與不位于該第一突起部側時相比,所述施力部在所述槽內彎曲,由此向所述基座部件施力。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動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起部沿所述槽的縱長方向隔著所述施力部而設置在所述第二突起部的相反側。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空間結構體,該空間結構體由柱狀體和橫梁體構成,柱狀體具有作為半閉空間的柱狀體槽部,該柱狀體槽部在軸心方向上沿該軸心方向延伸且在該柱狀體的截面具有開口部,橫梁體具有一個或多個半閉空間的橫梁體槽部,該橫梁體槽部在軸心方向沿該軸心方向延伸,且在該橫梁體的截面具有開口部,柱狀體和橫梁體的連接這樣進行連接裝置可在該柱狀體所具有的柱狀體槽部或該橫梁體所具有的橫梁體槽部的任一個的內部移動至其軸心方向的任意位置并可固定在該位置,該連接裝置通過該柱狀體槽部或該橫梁體槽部的開口部與該柱狀體或該橫梁體連接。由此能夠靈活地應對新的信息設備的出現及該信息設備的更新等,并能夠容易地設計新的空間結構體。
文檔編號E04B1/58GK102409765SQ201110371990
公開日2012年4月11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18日 優先權日2005年11月11日
發明者國下超, 寺田尚樹, 松田哲也, 立川秀樹 申請人:株式會社內田洋行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偏关县| 灵寿县| 黑龙江省| 沾化县| 石柱| 日喀则市| 樟树市| 鸡泽县| 镇康县| 清丰县| 司法| 娄底市| 公主岭市| 新野县| 白朗县| 大丰市| 深圳市| 阿勒泰市| 尤溪县| 都匀市| 长治县| 革吉县| 楚雄市| 额尔古纳市| 海丰县| 札达县| 左贡县| 基隆市| 墨竹工卡县| 察雅县| 岑巩县| 白水县| 尖扎县| 迭部县| 宜州市| 太保市| 济南市| 漠河县| 永宁县| 奉化市| 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