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玻璃幕墻的組合型立柱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玻璃幕墻的立柱結構,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玻璃幕墻的組合型立柱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適應大跨度玻璃幕墻主要有幾大形式1、大截面的鋼結構梁;2、鋼桁架;3、 拉索;4、吊掛玻璃幕墻。以上幾種幕墻形式的均為非鋁合金立柱結構體系,現采用的組合型鋁合金立柱能很好的填補這一空白。首先大截面鋼梁及鋼桁架由于單品重梁一半噸以上安裝較為困難, 防腐性能不強,拉索幕墻由于對原土建結構的承載能力要求很高,且僅限于點式幕墻。吊掛玻璃幕墻由于板塊較大,材料運輸及安裝都較為困難,且保溫性能較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重量輕、安裝簡易、安全性高的用于玻璃幕墻的組合型立柱結構。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用于玻璃幕墻的組合型立柱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立柱和后立柱,所述的前立柱的后端與后立柱的前端固定連接。所述的前立柱的后端設有兩個凸塊,所述的后立柱的前端設有兩個凸塊,這四個凸塊上均設有螺栓孔。還包括緊固螺栓,該緊固螺栓依次穿過四個凸塊上的螺栓孔,來固定前立柱和后立柱。所述的前立柱前端設有矩形凹槽。所述的四個凸塊的厚度均為6 10mm。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1、重量輕,安裝較為簡易;2、適合于單跨8 10米之間的玻璃幕墻,左右分格可達到2. 1米,能很好的實現大板塊,大跨度的外觀尺度要求;3、材料用料更省,避免鋼鋁結合因溫差原因導致伸縮量不同而產生內應力問題, 提高了安全性。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的前立柱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的后立柱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實施例如圖1、圖2、圖3所示,一種用于玻璃幕墻的組合型立柱結構,包括前立柱1、后立柱2和緊固螺栓3,所述的前立柱1的后端設有兩個第一凸塊12,該第一凸塊上設有第一螺栓孔121,所述的后立柱2的前端設有兩個第二凸塊21,所述的第二凸塊上設有第二螺栓孔,緊固螺栓3依次穿過四個凸塊上的螺栓孔,來固定前立柱和后立柱。所述的前立柱前端設有矩形凹槽11。所述的四個凸塊的厚度均為6mm。前立柱1、后立柱2在交鉸處在車間按200mm的間距開好螺栓過孔后,并通過 M8X25的A4-70不銹鋼緊固螺栓進行機械連接,完成后運抵工地現場便可按裝。本發明立柱結構是一定加強型玻璃墻立柱,滿足常規鋁立柱不能適應在跨度幕墻的要求的一種而延伸出來的組合型鋁合金立柱。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玻璃幕墻的組合型立柱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立柱和后立柱,所述的前立柱的后端與后立柱的前端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玻璃幕墻的組合型立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立柱的后端設有兩個凸塊,所述的后立柱的前端設有兩個凸塊,這四個凸塊上均設有螺栓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玻璃幕墻的組合型立柱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緊固螺栓,該緊固螺栓依次穿過四個凸塊上的螺栓孔,來固定前立柱和后立柱。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玻璃幕墻的組合型立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立柱前端設有矩形凹槽。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玻璃幕墻的組合型立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個凸塊的厚度均為6 10mm。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玻璃幕墻的組合型立柱結構,包括前立柱和后立柱,所述的前立柱的后端與后立柱的前端固定連接;所述的前立柱的后端設有兩個凸塊,所述的后立柱的前端設有兩個凸塊,這四個凸塊上均設有螺栓孔。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重量輕、安裝簡易、安全性高等優點。
文檔編號E04B2/88GK102561564SQ20111045361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9日
發明者宋凌月, 張秀敏, 江鴻, 黃靈 申請人:上海玻機幕墻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