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多規格單元幕墻組合的幕墻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多規格單元幕墻組合的幕墻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幕墻,尤其是一種成本適中的適用于高樓的多規格單元幕墻組合的幕墻,屬于建筑行業中的幕墻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社會的進步,城市化也日益加快,城市中的高樓也越來越多,同時由于采用幕墻作為外墻的房子,比較時尚,美觀,很是受到市場的青睞,于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樓采用幕墻裝修外墻。目前,同一高樓的外墻通常只采用一種規格的單元幕墻,造成的結果是, 要么成本低,但幕墻氣密性、水密性差;要么幕墻氣密性、水密性符合要求,但成本高。實用新型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種成本適中的適用于高樓的多規格單元幕墻組合的幕墻。[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方案是一種多規格單元幕墻組合的幕墻,包含第一單元幕墻、第二單元幕墻、第二單元幕墻的下橫梁、第一單元幕墻的上橫梁;所述第一單元幕墻的上橫梁設置在第一單元幕墻的上部;所述第二單元幕墻的下橫梁設置在第二單元幕墻的下部;在所述第一單元幕墻與第二單元幕墻的連接處,所述第二單元幕墻的下橫梁與第一單元幕墻的上橫梁配合,通過螺釘固定。[0005]優選的,所述第一單元幕墻,包含第一公立柱、第一母立柱、第一型材、第二型材、 第一玻璃、粘膠;所述第一型材通過螺釘固定在第一公立柱的側面上;所述第二型材通過螺釘固定在第一母立柱上;所述第一玻璃通過粘膠設置在第一公立柱、第一母立柱的下部; 所述第一公立柱與第一母立柱配合,并通過螺釘固定。[0006]優選的,所述第二單元幕墻,包含第二公立柱、第二母立柱、第三型材、第四型材、 第二玻璃、粘膠;所述第三型材通過螺釘固定在第二公立柱的側面上;所述第四型材通過螺釘固定在第二母立柱上;所述第二玻璃通過粘膠設置在第二公立柱、第二母立柱的下部; 所述第二公立柱與第二母立柱配合,并通過螺釘固定。[0007]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0008]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多規格單元幕墻組合的幕墻,采用多規格的單元幕墻,解決了高樓的高層需要氣密性、水密性好的幕墻,高樓的低層要求幕墻的氣密性、水密性較低;通常情況下,幕墻的厚度越大,型材的厚度越大,其氣密性、水密性越好,本實用新型在不同規格單元幕墻的連接處設置一種特殊的第一單元幕墻的上橫梁,使其可以與其上部的單元幕墻的下橫梁相配套;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降低了成本,非常適合于實際使用需要。
[0009]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0010]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多規格單元幕墻組合的幕墻的不同規格幕墻的幕墻的連接處的示意圖;[0011]附圖2為附圖1的A-A剖視圖;[0012]附圖3為附圖1的B-B剖視圖;[0013]其中1、第一單元幕墻;2、第二單元幕墻;3、第二單元幕墻的下橫梁;4、第一單元幕墻的上橫梁;11、第一公立柱;12、第一母立柱;13、第一型材;14、第二型材;15、第一玻璃;16、粘膠;21、第二公立柱;22、第二母立柱;23、第三型材;24、第四型材;25、第二玻璃; 26、粘膠。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如附圖1-3所示的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多規格單元幕墻組合的幕墻,包含第一單元幕墻1、第二單元幕墻2、第二單元幕墻的下橫梁3、第一單元幕墻的上橫梁4 ;所述第一單元幕墻的上橫梁4設置在第一單元幕墻1的上部;所述第二單元幕墻的下橫梁3設置在第二單元幕墻2的下部;在所述第一單元幕墻1與第二單元幕墻2的連接處,所述第二單元幕墻的下橫梁3與第一單元幕墻的上橫梁4配合,通過螺釘固定。[0015]所述第一單元幕墻1,包含第一公立柱11、第一母立柱12、第一型材13、第二型材 14、第一玻璃15、粘膠16 ;所述第一型材13通過螺釘固定在第一公立柱11的側面上;所述第二型材14通過螺釘固定在第一母立柱12上;所述第一玻璃15通過粘膠16設置在第一公立柱11、第一母立柱12的下部;所述第一公立柱11與第一母立柱12配合,并通過螺釘固定。[0016]所述第二單元幕墻2,包含第二公立柱21、第二母立柱22、第三型材23、第四型材對、第二玻璃25、粘膠沈;所述第三型材23通過螺釘固定在第二公立柱21的側面上;所述第四型材M通過螺釘固定在第二母立柱22上;所述第二玻璃通25過粘膠設置在第二公立柱21、第二母立柱22的下部;所述第二公立柱21與第二母立柱22配合,并通過螺釘固定。[0017]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0018]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多規格單元幕墻組合的幕墻,采用多規格的單元幕墻,解決了高樓的高層需要氣密性、水密性好的幕墻,高樓的低層要求幕墻的氣密性、水密性較低;通常情況下,幕墻的厚度越大,型材的厚度越大,其氣密性、水密性越好,本實用新型在不同規格單元幕墻的連接處設置一種特殊的第一單元幕墻的上橫梁,使其可以與其上部的單元幕墻的下橫梁相配套;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降低了成本,非常適合于實際使用需要。[0019]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應用范例,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構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變換或者等效替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權利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多規格單元幕墻組合的幕墻,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單元幕墻、第二單元幕墻、 第二單元幕墻的下橫梁、第一單元幕墻的上橫梁;所述第一單元幕墻的上橫梁設置在第一單元幕墻的上部;所述第二單元幕墻的下橫梁設置在第二單元幕墻的下部;在所述第一單元幕墻與第二單元幕墻的連接處,所述第二單元幕墻的下橫梁與第一單元幕墻的上橫梁配合,通過螺釘固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規格單元幕墻組合的幕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單元幕墻,包含第一公立柱、第一母立柱、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一玻璃、粘膠;所述第一型材通過螺釘固定在第一公立柱的側面上;所述第二型材通過螺釘固定在第一母立柱上;所述第一玻璃通過粘膠設置在第一公立柱、第一母立柱的下部;所述第一公立柱與第一母立柱配合, 并通過螺釘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規格單元幕墻組合的幕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單元幕墻,包含第二公立柱、第二母立柱、第三型材、第四型材、第二玻璃、粘膠;所述第三型材通過螺釘固定在第二公立柱的側面上;所述第四型材通過螺釘固定在第二母立柱上;所述第二玻璃通過粘膠設置在第二公立柱、第二母立柱的下部;所述第二公立柱與第二母立柱配合, 并通過螺釘固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規格單元幕墻組合的幕墻,包含第一單元幕墻、第二單元幕墻、第二單元幕墻的下橫梁、第一單元幕墻的上橫梁;所述第一單元幕墻的上橫梁設置在第一單元幕墻的上部;所述第二單元幕墻的下橫梁設置在第二單元幕墻的下部;在所述第一單元幕墻與第二單元幕墻的連接處,所述第二單元幕墻的下橫梁與第一單元幕墻的上橫梁配合,通過螺釘固定;本實用新型解決了高樓的高層需要氣密性、水密性好的幕墻,高樓的低層要求幕墻的氣密性、水密性較低;通常情況下,幕墻的厚度越大,型材的厚度越大,其氣密性、水密性越好,本實用新型在不同規格單元幕墻的連接處設置一種特殊的第一單元幕墻的上橫梁,使其可以與其上部的單元幕墻的下橫梁相配套;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降低了成本,非常適合于實際使用需要。
文檔編號E04B2/88GK202248417SQ201120364478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7日
發明者周潤毅, 朱靜, 楊文杰, 桑姚, 梁秉業, 沈裕, 浦建明, 蔡青, 袁鑒, 閆俊忠, 陳銘 申請人:蘇州金螳螂幕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