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線鋸系統用的導向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線鋸系統用的導向輥,更為詳細地涉及一種在導向輥的側面滑動固定有平衡部件,隨著導向輥的旋轉,便于以旋轉軸為中心使重量平衡,且保持導向輥同心度的線鋸系統用的導向輥。
背景技術:
一般來說,在錠塊的成長(growth)工序結束之后,為了將錠塊制成 晶片,進行按單片單位切割錠塊的切片工序。這種切片工序有多種形式,其中典型的是線鋸(Wire Saw)方式,即為在腔室內使鋼琴線或高張力線高速往返移動,并在其上噴灑淤漿(slurry)溶液,通過沾在線上的淤漿和單晶錠塊之間的摩擦而進行切割的方式。線鋸方式可將錠塊同時切割為多個晶片,從而能夠提高單位時間的生產收率,因此目前被廣泛地應用。韓國專利第887494號公開一種用于切割錠塊的線鋸系統。韓國專利第887494號所公開的線鋸系統在主輥上纏繞有300 400圈的線,由于主輥的旋轉,線作高速運行。而且用于固定錠塊的固定單元下降,由高速運行的線切割錠塊。此時,限定了固定單元的結構。為了保持這種主輥的穩定的旋轉,隨著主輥的旋轉,需要以旋轉軸為中心使主輥的重量平衡。然而,現有技術根據在主輥的旋轉時所測定的偏差值,用鉆頭等切削主輥,因此每當產生偏差值時均需要進行切削作業,有所繁雜。此外,還具有由于反復的切削作業,降低主輥的強度,損壞主輥外觀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上述以往的問題,提供一種線鋸系統用的導向輥,防止根據在主輥的旋轉時所測定的偏差值進行切削作業的麻煩,隨著主輥的旋轉便于以旋轉軸為中心使重量平衡,保持主輥的同心度。此外,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線鋸系統用的導向輥,防止反復的切削作業,并防止主輥強度的下降,能夠使主輥的外觀優美。上述目的通過本發明的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線鋸系統用的導向輥,為了切割錠塊而在外周面上纏繞有線,并以旋轉軸為中心進行旋轉,所述線鋸系統用的導向輥包括導槽,在所述導向輥的兩個側面中的至少一個側面上凹陷而形成;至少一個平衡部件,嵌設于所述導槽,沿所述導槽滑動;以及固定件,在所述導槽中固定所述平衡部件。其中,所述導槽的側面優選構成導向斜面,使得所述導槽的深度越深,所述導槽的寬度越寬。其中,所述平衡部件的側面優選對應于所述導槽的側面而形成有支承斜面。
其中,所述導槽優選沿著入口側邊緣形成有止擋部。上述目的通過本發明的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線鋸系統用的導向輥,為了切割錠塊而在外周面上纏繞有線,并以旋轉軸為中心進行旋轉,所述線鋸系統用的導向輥包括導軌,在所述導向輥的兩個側面中的至少一個側面上突出而形成;至少一個平衡部件,形成有供所述導軌嵌入的插槽,且沿所述導軌而滑動;以及固定件,在所述導軌上固定所述平衡部件。其中,所述固定件優 選由貫穿所述平衡部件而與所述平衡部件螺栓結合的固定螺栓構成。其中,所述平衡部件優選凹陷形成有間隔槽,以形成相互隔開的支承部,所述固定件由通過所述間隔槽且貫穿所述支承部而與所述平衡部件螺栓結合的固定螺栓構成。其中,所述固定件優選包括支承突部,突出設置在所述平衡部件的至少一側;以及彈性件,設置在所述平衡部件和所述支承突部之間,用于彈性支承所述支承突部。其中,所述導槽優選進一步在側面形成有供所述支承突部嵌入的支承槽。其中,所述固定件優選包括支承突部,從所述平衡部件的插孔突出而設置;以及彈性件,設置在所述平衡部件和所述支承突部之間,用于彈性支承所述支承突部。其中,所述導軌優選進一步在側面形成有供所述支承突部嵌入的支承槽。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防止根據在主輥的旋轉時所測定的偏差值進行切削作業的麻煩,隨著主輥的旋轉便于以旋轉軸為中心使重量平衡,保持主輥同心度的線鋸系統用的導向棍。此外,提供一種無需進行反復的切削作業,能夠節省反復的切屑作用所需的維修費用的線鋸系統用的導向輥。此外,提供一種操作簡便,能夠防止導向輥的強度下降,且能夠使導向輥的外觀優美的線鋸系統用的導向輥。
圖I是表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線鋸系統的圖。圖2是表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導向輥的立體圖。圖3是表示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在圖2的“A”部分中平衡部件被結合的狀態的剖視圖。圖4是表示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在圖2的“A”部分中平衡部件被結合的狀態的剖視圖。圖5是表示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在圖2的“A”部分中平衡部件被結合的狀態的剖視圖。圖6是表示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在圖2的“A”部分中平衡部件被結合的狀態的剖視圖。圖7是表示根據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在圖2的“A”部分中平衡部件被結合的狀態的剖視圖。符號說明F :固定單元GR:導向輥WR:卷取輥
M:電動機P:電源部C:控制器W :線I :錠塊B :稱合器10:旋轉軸I :導槽11:支承槽12:導向斜面2 :導軌5 :止擋件51 :止擋部3 :平衡部件31 :支承斜面32:插槽3a:支承部33 :間隔槽4:固定件6:固定螺栓8:支承突部9 :彈性件
具體實施例方式進行說明之前需要說明的是,在多個實施例中,對于具有相同的結構的結構要素使用相同的符號,并在第一實施例中進行代表性的說明,在其他實施例中對與第一實施例不同的結構進行說明。下面,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線鋸系統用的導向輥。圖I是表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線鋸系統的圖。參照圖1,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線鋸系統是通過運行的線W切割錠塊I的裝置,包括固定單元P、導向輥GR和卷取輥WR,且進一步包括斷線感測單元。固定單元P用于安裝錠塊I,向所運行的線W按規定的速度使錠塊I移動。優選地,固定單元P隔開配置在導向輥GR的上側,并按規定的速度下降。導向輥GR是供線W纏繞而被支承的輥輪,配置有至少兩個即可。導向輥GR可設置為其中至少一個由另行設置的電動機(未圖示)的旋轉力而旋轉,隨之能夠使線W高速運行。卷取輥WR用于向導向輥GR供給線W或用于回收纏繞在導向輥GR的線W的輥輪。卷取輥WR可分為供給側的卷取輥WR,在外周面上纏繞有線W,并將被纏繞的線W供給至導向輥GR ;以及回收側的卷取輥WR,回收纏繞在導向輥GR的線W,并將線W纏繞在外周面上。卷取輥WR可設置為連接在電動機M,通過電動機M進行旋轉,電動機M可通過將在后面描述的控制器C或另行配置的控制部(未圖示)受到控制。斷線感測單元與線W電連接,對線W施加預先設定的設置電壓,并檢測所施加的電壓而感測線W的斷線與否。斷線感測單元可包括以下結構而構成電源部P,對線W施加預先設定的電壓;傳導體A,將電源部P和卷取輥WR電連接;以及控制器C,檢測所施加的電壓,以感測線W的斷線與否。附圖標記B表示用于連接電動機M和卷取輥WR的耦合器,其能夠使電動機M和卷取輥WR之間絕緣,防止電動機M受到損傷。附圖標記N表示在切割錠塊I時噴灑淤漿的噴嘴。這樣一來,隨著供給側的卷取輥WR通過電動機M而旋轉,纏繞在供給側的卷取輥WR的線W以單向解開,經由多個輥輪配置結構(未圖示)后,纏繞在導向輥GR上。纏繞在導向輥GR上的線W隨著導向輥GR的旋轉而運行,切割通過固定單元P下降的錠塊I。此時,通過噴嘴N噴灑淤漿,穩定地進行錠塊I的切割。在錠塊I的切割中使用的線W再次經由多個輥輪配置結構(未圖示)后,纏繞在通過電動機M的旋轉而旋轉的回收側的卷取輥、WR上。其中,電源部P、控制器C、傳導體A、卷取輥WR和線W形成電連接,若斷線感測單元通過電源部P施加預先設定的設置電壓,則通過傳導體A和卷取輥WR,設置電壓被施加到線W上,控制器C檢測所施加的電壓,從而可通過所檢測到的電壓變化而感測線W的斷線與否。下面,詳細說明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導向輥。圖2是表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導向輥的立體圖,圖3是表示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在圖2的“A”部分中平衡部件被結合的狀態的剖視圖。參照圖2和圖3,本發明第 旋轉而使線W高速運行。在導向輥GR高速旋轉時,需要保持旋轉的導向輥GR的重量平衡,因此導向輥GR包括導槽I、平衡部件3和固定件4。導槽I是在導向輥GR的兩個側面中的至少一個側面上凹陷而形成的槽,在導向輥GR的一側面沿著圓周方向形成為圓形。導槽I也可在導向棍GR的至少一個側面形成為三角形或四邊形等的多邊形。平衡部件3是嵌設于導槽I中,沿導槽I滑動的重量物,在導槽I中能夠嵌設至少一個即可。在此,平衡部件3的重量可根據在導向輥GR的旋轉時所測定的偏差值而改變,不限定其重量。固定件4將嵌設在導槽I中的平衡部件3固定于導槽I。尤其在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中,平衡部件3可形成有間隔槽33,以形成相互隔開的支承部3a,固定件4可由貫穿支承部3a且通過間隔槽33與平衡部件3螺栓結合的固定螺栓6構成。這樣一來,為了使導向輥GR的重量平衡,根據所測定的偏差值將至少一個平衡部件3嵌入導槽I中并使之移動。此時,平衡部件3也可在導槽I的深度方向移動。若固定螺栓6與平衡部件3螺栓結合,則相互隔開的支承部3a之間的間隔減小,由此至少使導槽I的側面和平衡部件3的側面貼緊,從而能夠將平衡部件3固定于導槽I。此時,也可以使導槽I的底面和平衡部件3的底面貼緊。而且,若從平衡部件3解除固定螺栓6的螺栓結合,則支承部3a之間的間隔恢復原狀,從而能夠使平衡部件3移動。在另一個實施例中,若固定螺栓6與平衡部件3螺栓結合,則平衡部件3被膨脹,由此至少使導槽I的側面和平衡部件3的側面貼緊,從而能夠將平衡部件3固定于導槽I。此時,也可以使導槽I的底面和平衡部件3的底面貼緊。而且,若從平衡部件3解除固定螺栓6的螺栓結合,則平衡部件3縮回原狀,從而能夠使平衡部件3移動。固定螺栓6只要與平衡部件3螺栓結合,從而將平衡部件3固定于導槽1,當與平衡部件3之間的螺栓結合被解除時,能夠使平衡部件3在導槽I中移動即可。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易于進行平衡部件3的裝卸。接下來,說明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導向輥。圖4是表示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在圖2的“A”部分中平衡部件被結合的狀態的剖視圖,圖4的(a)表示平衡部件3為可移動狀態,圖4的(b)表示平衡部件3固定于導槽I的狀態。參照圖4,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導向輥GR至少配置為兩個,是供線W纏繞而被支承的輥輪,能夠以旋轉軸10為中心進行旋轉而使線W高速運行。在導向輥GR高速運行時,需要保持旋轉的導向輥GR的重量平衡,因此導向輥GR包括導槽I、平衡部件3和固定件4。導槽I是在導向輥GR的兩個側面中的至少一個側面上凹陷而形成的槽,其可在導向棍GR的一側面上沿著圓周方向而形成為圓形。導槽I也可在導向棍GR的至少一個側面上形成為三角形或四邊形等的多邊形。平衡部件3是嵌設于導槽I且沿導槽I而滑動的重量物,在導槽I中能夠嵌設至少一個即可。在此,平衡部件3的重量可根據在導向輥GR的旋轉時所測定的偏差值而改變,不限定其重量。固定件4將嵌設于導槽I中的平衡部件3固定于導槽I。
尤其是,在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導向輥GR中,導槽I的側面可形成有導向斜面12,從而導槽的深度越深,其寬度越寬。此外,平衡部件3的側面對應于導槽I的側面而形成有支承斜面31。此外,固定件4可構成為貫穿平衡部件3并與平衡部件3螺栓結合的固定螺栓6。這樣一來,為了使導向輥GR的重量平衡,若根據所測定的偏差值,使至少一個平衡部件3在圖4的(a)狀態下移動,且在固定螺栓6螺栓結合于平衡部件3,則如圖4的(b)所示,固定螺栓6的末端被支承在導槽I的底面,導向斜面12和支承斜面31相接并貼緊,從而能夠將平衡部件3固定于導槽I。而且,若從平衡部件3解除固定螺栓6的螺栓結合,則如圖4的(a)所示,導向斜面12和支承斜面31相互隔開,從而能夠使平衡部件3沿導槽I移動。固定螺栓6只要與平衡部件3螺栓結合,從而將平衡部件3固定于導槽1,當與平衡部件3之間的螺栓結合被解除時,能夠使平衡部件3在導槽I中移動即可。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能夠將平衡部件3穩定地固定于導槽I。接下來,說明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導向輥。圖5是表示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在圖2的“A”部分中平衡部件被結合的狀態的剖視圖,圖5的(a)表示平衡部件3從導槽I分離的狀態,圖5的(b)表示平衡部件3結合于導槽I的狀態。參照圖5,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導向輥GR至少配置為兩個,是供線W纏繞而被支承的輥輪,能夠以旋轉軸10為中心進行旋轉,從而使線W高速運行。在導向輥GR高速旋轉時,需要保持旋轉的導向輥GR的重量平衡,因此導向輥GR包括導槽I、平衡部件3和固定件4。導槽I是在導向輥GR的兩個側面中的至少一個側面上凹陷而形成的槽,在導向輥GR的一側面上沿著圓周方向形成為圓形。導槽I也可在導向棍GR的至少一個側面上形成為三角形或四邊形等的多邊形。平衡部件3是嵌設于導槽I中,沿導槽I滑動的重量物,在導槽I中能夠嵌設至少一個即可。在此,平衡部件3的重量可根據在導向輥GR的旋轉時所測定的偏差值而改變,不限定其重量。固定件4將嵌設于導槽I中的平衡部件3固定于導槽I。尤其是,在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導向輥GR中,導槽I沿著入口側邊緣形成有止擋部51。止擋部51可由止擋件5結合于導槽I的邊緣而形成。此外,固定件4可包括在平衡部件3的至少一側突出設置的支承突部、設置在平衡部件3和支承突部8之間且用于彈性支承支承突部8的彈性件9。此外,導槽I在側面可進一步形成有供支承突部8嵌入的支承槽11。這樣一來,為了使導向輥GR的重量平衡,若根據所測定的偏差值,如圖5的(a)所示在平衡部件3從導槽I分離的狀態下將至少一個平衡部件3嵌入導槽1,則如圖5的(b)所示,平衡部件3被支承在止擋部51,并可在導槽I中滑動。此外,若將平衡部件3嵌入導槽I中,則如圖5的(b)所示,支承突部8嵌入支承槽11中,平衡部件3可在導槽I中滑動。在平衡部件3移動后,由于彈性件9彈性支承支承突部8,支承突部8能夠貼緊并固定于支承槽11。 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能夠易于進行平衡部件3的裝卸,且能夠同時實現平衡部件3的移動和固定。接下來,說明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導向輥。圖6是表示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在圖2的“A”部分中平衡部件被結合的狀態的剖視圖,圖6的(a)表示平衡部件3從導軌2分離的狀態,圖6的(b)表示平衡部件3結合于導軌2的狀態。參照圖6,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導向輥GR至少配置為兩個,是供線W纏繞而被支承的輥輪,以旋轉軸10為中心旋轉而,從而能夠使線W高速運行。在導向輥GR高速旋轉時,需要保持旋轉的導向輥GR的重量平衡,因此導向輥GR包括導軌2、平衡部件3和固定件4。導軌2是在導向輥GR的兩個側面中的至少一個側面上突出形成的軌道,可在導向棍GR的一側面上沿圓周方向形成為圓形。導軌2也可在導向棍GR的至少一個側面上形成為三角形或四邊形等的多邊形。平衡部件3是形成有供導軌2插入的插槽32的重量物,至少一個能夠沿導軌2滑動即可。在此,平衡部件3的重量可根據在導向輥GR的旋轉時所測定的偏差值而改變,不
限定其重量。固定件4將嵌設在導槽I中的平衡部件3固定于導槽I。尤其是,在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導向輥GR中,固定件4可由貫穿平衡部件3并與平衡部件3螺栓結合的固定螺栓6構成。這樣一來,為了使導向輥GR的重量平衡,若根據所測定的偏差值,如圖6的(a)所示在平衡部件3從導軌2分離的狀態下使導軌2嵌入平衡部件3的插槽32,則平衡部件3可沿導軌2滑動。在使平衡部件3沿著導軌2移動后,如圖6的(b)所示,若使固定螺栓6與平衡部件3螺栓結合,則固定螺栓6支承導軌2的一側面,導軌2的外表面和插槽32的內表面貼緊,從而能夠將平衡部件3固定于導軌2。而且,若從平衡部件3解除固定螺栓6的螺栓結合,則平衡部件3可沿導軌2移動。此外,如圖6的(a)所示,能夠從導軌2分離平衡部件3。固定螺栓6只要與平衡部件3螺栓結合,從而將平衡部件3固定于導軌2,在與平衡部件3之間的螺栓結合被解除后,能夠使平衡部件3在導軌2上移動或分離即可。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易于進行平衡部件3的裝卸。接下來,說明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導向輥。
圖7表示根據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在圖2的“A”部分中平衡部件被結合的狀態的剖視圖,圖7的(a)表示平衡部件3從導軌2分離的狀態,圖7的(b)表示平衡部件3結合于導軌2的狀態。參照圖7,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導向輥GR至少配置為兩個,是供線W纏繞而被支承的輥輪,能夠以旋轉軸10為中心進行旋轉,從而使線W高速運行。 在導向輥GR高速運行時,需要保持旋轉的導向輥GR的重量平衡,因此導向輥GR包括導軌2、平衡部件3和固定件4。導軌2是在導向輥GR的兩個側面中的至少一個側面上突出形成的軌道,可沿導向輥GR的圓周方向形成為圓形。導軌2也可在導向輥GR的至少一個側面上形成為三角形或四邊形等的多邊形。平衡部件3是形成有供導軌2插入的插槽32的重量物,至少一個能夠沿導軌2滑動即可。在此,平衡部件3的重量可根據在導向輥GR的旋轉時所測定的偏差值而改變,不
限定其重量。固定件4將嵌設在導槽I中的平衡部件3固定于導槽I。尤其是,在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的導向輥GR中,固定件4可包括從平衡部件3的插槽32突出設置的支承突部8以及設置在平衡部件3和支承突部8之間且用于彈性支承支承突部8的彈性件9。此外,導軌2在側面可進一步形成有供支承突部8嵌入的支承槽11。這樣一來,為了使導向輥GR的重量平衡,若根據所測定的偏差值,如圖7的(a)所示在平衡部件3從導軌2分離的狀態下使導軌嵌入至少一個平衡部件3的插槽32,則如圖7的(b)所示,支承突部8嵌入支承槽11中,平衡部件3可沿導軌2滑動。在平衡部件3移動之后,由于彈性件9彈性支承支承突部8,支承突部8能夠貼緊并固定于支承槽11。根據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能夠易于進行平衡部件3的裝卸,且能夠同時實現平衡部件3的移動和固定。
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僅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所附上的權利要求書中記載的內容基礎上能夠實現為多種形式的實施例。在不脫離權利要求書所要求保護的本發明宗旨的范圍內,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一般知識的人都能變更的各種范圍也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線鋸系統用的導向輥,為了切割錠塊而在外周面上纏繞有線,并以旋轉軸為中心進行旋轉,所述線鋸系統用的導向輥包括 導槽,在所述導向輥的兩個側面中的至少一個側面上凹陷而形成; 至少一個平衡部件,嵌設于所述導槽,沿所述導槽滑動;以及 固定件,在所述導槽中固定所述平衡部件。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線鋸系統用的導向輥,其特征在于, 所述導槽的側面構成導向斜面,使得所述導槽的深度越深,所述導槽的寬度越寬。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線鋸系統用的導向輥,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衡部件的側面對應于所述導槽的側面而形成有支承斜面。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線鋸系統用的導向輥,其特征在于, 所述導槽沿入口側邊緣形成有止擋部。
5.一種線鋸系統用的導向輥,為了切割錠塊而在外周面上纏繞有線,并以旋轉軸為中心進行旋轉,所述線鋸系統用的導向輥包括 導軌,在所述導向輥的兩個側面中的至少一個側面上突出而形成; 至少一個平衡部件,形成有供所述導軌嵌入的插槽,沿所述導軌而滑動;以及 固定件,在所述導軌上固定所述平衡部件。
6.根據權利要求I到5中的任何一項所述的線鋸系統用的導向輥,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件由貫穿所述平衡部件并與所述平衡部件螺栓結合的固定螺栓構成。
7.根據權利要求I到4中的任何一項所述的線鋸系統用的導向輥,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衡部件凹陷形成有間隔槽,以形成相互隔開的支承部, 所述固定件由通過所述間隔槽且貫穿所述支承部并與所述平衡部件螺栓結合的固定螺栓構成。
8.根據權利要求I到4中的任何一項所述的線鋸系統用的導向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 支承突部,突出設置在所述平衡部件的至少一側;以及 彈性件,設置在所述平衡部件和所述支承突部之間,用于彈性支承所述支承突部。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線鋸系統用的導向輥,其特征在于, 所述導槽進一步在側面形成有供所述支承突部嵌入的支承槽。
10.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線鋸系統用的導向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 支承突部,從所述平衡部件的插孔突出而設置;以及 彈性件,設置在所述平衡部件和所述支承突部之間,用于彈性支承所述支承突部。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線鋸系統用的導向輥,其特征在于, 所述導軌進一步在側面形成有供所述支承突部嵌入的支承槽。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線鋸系統用的導向輥,為了切割錠塊而在外周面上纏繞有線,并以旋轉軸為中心進行旋轉,所述線鋸系統用的導向輥的特征在于,包括導槽,在所述導向輥的兩個側面中的至少一個側面上凹陷而形成;至少一個平衡部件,嵌設于所述導槽,沿所述導槽滑動;及固定件,在所述導槽中固定所述平衡部件。由此提供一種能夠防止根據在主輥的旋轉時所測定的偏差值進行切削作業的麻煩,隨著主輥的旋轉便于以旋轉軸為中心使重量平衡,保持主輥同心度的線鋸系統用的導向輥。此外,提供一種無需進行反復的切削作業,能夠節省反復的切屑作業所需的維修費用的線鋸系統用的導向輥。
文檔編號B28D7/00GK102632556SQ201210029558
公開日2012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2月8日
發明者張石俊, 樸泰仁, 趙商植, 趙昌錫, 郭范錫, 金海硯 申請人:五星Lst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