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鋼管柱環梁梁柱節點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ー種建筑結構工程中的節點結構,特別地,涉及ー種鋼管柱環梁梁柱節點結構。
背景技術:
在建筑結構工程中,對鋼管柱環梁梁柱節點施工一般根據設計形狀、尺寸,將四周梁主筋焊接在鋼管柱環梁環板上,再通過加工直徑逐漸増大的環形鋼筋在鋼管柱環梁上下環板上環繞鋼管柱安裝,且進行機械連接或焊接封閉處理。請參見圖1及圖2,分別為現有鋼管柱環梁梁柱節點平面示意圖及剖面示意圖,該節點結構常見的施工方法為,根據設計形狀、尺寸,在鋼管柱10環梁梁柱節點四周,將梁主筋11焊接在鋼管柱環梁環板12上,再通過加工直徑逐漸増大的環形鋼筋13作為抗剪環筋在鋼管柱環梁上下環板上環繞鋼管柱安裝,且進行機械連接或焊接封閉處理,利用鋼管柱環梁上下環板預留孔洞,穿U型箍筋14、腰筋15以及拉鉤16綁扎后再封閉,最后采用小夾板拼裝定型圓木摸,面覆光滑的薄膠合板,澆筑混凝土完成鋼管柱環梁梁柱節點施工。一方面,這種施工方法對環繞鋼管柱的外圈大直徑環形鋼筋加工精度要求高,機械連接或焊接連接后易發生側向翹曲變形,不利于安裝施工;另ー方面,這種施工方法鋼筋安裝施工難度大,模板支設困難,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時極易發生漲模、漏漿、露筋等現象,嚴重影響鋼管柱環梁梁柱節點施工質量,同時影響施工進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現有的鋼管柱環梁梁柱節點施工方法,避免加工精度較高的大直徑環形鋼筋,并克服了環形模板支設困難的問題,簡化了節點的施工,提高了施工質量和保證了施工進度。本發明的鋼管柱環梁梁柱節點施工方法為在鋼管柱環梁梁柱節點的上下環板上焊接復數根梁主筋;環繞所述鋼管柱安裝復數圈環形鋼筋,并將所述環形鋼筋分別固設于所述上下環板上;在所述上下環板上穿設箍筋,且在所述箍筋上分別捆扎拉鉤與腰筋;在所述環形鋼筋外圈設置復數斜向加腋鋼筋,并將所述斜向加腋鋼筋錨定于相鄰梁之間。優選地,所述箍筋采用L型穿過后現場機械彎折成U型,捆扎完環梁內部腰筋及拉鉤后,采取焊接的方式對上述U型箍筋進行封閉處理。本發明施工完成后的鋼管柱環梁梁柱節點結構為包括ー鋼管柱,與鋼管柱呈垂直設置的上下環板,及與鋼管柱同樣呈垂直設置的焊接在上下環板上的復數根梁主筋,環繞所述鋼管柱設有復數圈環形鋼筋,所述環形鋼筋分別固設于所述上下環板上,復數箍筋穿設固定于所述上下環板,且所述箍筋上分別捆扎有復數拉鉤與腰筋,所述環形鋼筋外圈設置有復數斜向加腋鋼筋,所述斜向加腋鋼筋穿設于相鄰梁之間。優選地,斜向加腋鋼筋錨入梁中的長度符合Lae長度要求。優選地,在一塊環板上,環繞所述鋼管柱的環形鋼筋設為三圏,所述斜向加腋鋼筋設為兩根。優選地,環繞鋼管柱環形鋼筋直徑不超過25mm。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用加腋鋼筋取代環繞鋼管柱的加工精度要求高的外圈大直徑環形鋼筋,避免機械連接或焊接連接后發生側向翹曲變形。模板支設相對簡單,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時不易發生漲模、漏漿、露筋等現象,保證了正常的施工進度。
圖1為現有鋼管柱環梁梁柱節點平面示意圖;圖2為現有鋼管柱環梁梁柱節點剖面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的鋼管柱環梁梁柱節點平面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的鋼管柱環梁梁柱節點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圖3-4詳細描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該鋼管柱環梁梁柱節點的施工方法如下首先按照設計要求在鋼管柱20環梁梁柱節點正常焊接復數根梁主筋21于鋼管柱環梁上下環板22上,上述上下環板22及梁主筋21均與鋼管柱20呈垂直設置,焊接長度滿足規范要求,隨后支設梁底模板支撐架體。其次環繞鋼管柱安裝復數圈直徑逐漸增大的鋼管柱環梁上下環形鋼筋23,環形鋼筋23均固設于上下環板上,本發明中,只安裝復數圈環繞鋼管柱直徑較小的環形鋼筋23, 同時在鋼管柱環梁上預留孔位置(圖中未示)穿復數個第一箍筋M及復數個第一拉鉤25。優選地,為方便施工操作,第一箍筋M采用L型穿過后現場機械彎折成U型,待后續焊接封閉。再次,對于固設于環板上原有的環繞鋼管柱直徑較大的環形鋼筋,在本發明中采用在相鄰兩道互相垂直的梁間穿復數根斜向加腋鋼筋26代替,分別錨入相鄰兩端梁中,錨入梁中的加腋鋼筋26的長度符合Lae長度(Lae是抗震錨固長度)要求,這樣上述的直徑較小的環形鋼筋23處于加腋鋼筋沈的內部,上述第一箍筋M封閉環繞上下環形鋼筋23 及加腋鋼筋沈進行錨定,第一拉鉤25對上下環筋23及加腋鋼筋沈進行錨定。然后安裝復數個環梁內部腰筋27及復數個第二拉鉤觀并與已穿過的U型第一箍筋M進行綁扎處理。然后,采取焊接的方式對U型第一箍筋M進行封閉處理,隨后綁扎梁端加密區復數個第二箍筋四。最后,支設鋼管柱環梁梁柱節點側向模板,清除模板內焊渣、鋼筋頭、木屑等雜物后澆筑混凝土,配合采用振搗棒振搗密實,完成本發明鋼管柱環梁梁柱節點的施工。本發明的鋼管柱環梁梁柱節點施工完成后,鋼管柱20環梁梁柱節點結構包括垂直于鋼管柱的上下環板22,焊接于上下環板22上的復數根梁主筋21,環繞鋼管柱且固設于上下環板22上的直徑較小的復數圈上下環形鋼筋23,在一塊環板上,相鄰兩道互相垂直的梁間穿設復數根斜向加腋鋼筋26,環形鋼筋23處于加腋鋼筋沈的內部,穿過鋼管柱環梁的第一箍筋M及第ー拉鉤25,梁端加密區第二箍筋四,環梁內部腰筋27及第ニ拉鉤觀,與已穿過鋼管柱環梁的上述箍筋M呈綁扎關系。優選地,在一塊環板22上,直徑較小的環形鋼筋23設為三圏,相鄰兩道互相垂直的梁間穿設的加腋鋼筋26設為兩根,如圖3所示。優選地,本發明中繞鋼管柱直徑較小的上下環形鋼筋23直徑不超過25mm。這樣的設計方案用加腋鋼筋沈取代了原先的大直徑環形鋼筋,避免了加工大直徑環形鋼筋,便于安裝,且因加腋鋼筋26呈自然的筆直狀,在澆筑混凝土前也無需支設環形模板。雖然本發明的鋼管柱環梁梁柱節點及施工方法已參照當前的具體實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認識到,以上的實例僅是用來說明本發明,在沒有脫離本發明精神的情況下還可作出各種等效的變化和修改都將落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鋼管柱環梁梁柱節點結構,包括ー鋼管柱,與鋼管柱呈垂直設置的上下環板,及與鋼管柱同樣呈垂直設置的焊接在上下環板上的復數根梁主筋,環繞所述鋼管柱設有復數圈環形鋼筋,所述環形鋼筋分別固設于所述上下環板上,復數箍筋穿設固定于所述上下環板,且所述箍筋上分別捆扎有復數拉鉤與腰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鋼筋外圈設置有復數斜向加腋鋼筋,所述斜向加腋鋼筋穿設于相鄰梁之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管柱環梁梁柱節點結構,其特征在干,所述斜向加腋鋼筋錨入梁中的長度符合Lae長度要求。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管柱環梁梁柱節點結構,其特征在干,在一塊環板上,環繞所述鋼管柱的環形鋼筋設為三圏,所述斜向加腋鋼筋設為兩根。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管柱環梁梁柱節點結構,其特征在干,環繞鋼管柱環形鋼筋直徑不超過25mm。
5.一種鋼管柱環梁梁柱節點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干,包括 在鋼管柱環梁梁柱節點的上下環板上焊接復數根梁主筋;環繞所述鋼管柱安裝復數圈環形鋼筋,并將所述環形鋼筋分別固設于所述上下環板上;在所述上下環板上穿設箍筋,且在所述箍筋上分別捆扎拉鉤與腰筋;在所述環形鋼筋外圈設置復數斜向加腋鋼筋,并將所述斜向加腋鋼筋錨定于相鄰梁之間。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鋼管柱環梁梁柱節點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干,所述箍筋采用L型穿過后現場機械彎折成U型,捆扎完環梁內部腰筋及拉鉤后,采取焊接的方式對上述U型箍筋進行封閉處理。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鋼管柱環梁梁柱節點的施工方法,一種鋼管柱環梁梁柱節點結構,包括一鋼管柱,與鋼管柱呈垂直設置的上下環板,及與鋼管柱同樣呈垂直設置的焊接在上下環板上的復數根梁主筋,環繞所述鋼管柱設有復數圈環形鋼筋,所述環形鋼筋分別固設于所述上下環板上,復數箍筋穿設固定于所述上下環板,且所述箍筋上分別捆扎有復數拉鉤與腰筋,所述環形鋼筋外圈設置有復數斜向加腋鋼筋,所述斜向加腋鋼筋穿設于相鄰梁之間。
文檔編號E04G21/14GK102535648SQ20121005853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7日
發明者亓立剛, 劉飛, 周志健, 崔愛珍, 楊明, 王東 申請人: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