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攪拌主機的清洗控制方法、清洗控制系統及攪拌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攪拌主機清洗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攪拌主機的清洗控制方法、清洗控制系統和一種攪拌站。
背景技術:
由于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混凝土在公路、橋梁、城市建設等工程施工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對混凝土的質量也要求越來越高,這就意味著對生產混凝土攪拌站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而攪拌主機作為攪拌站的一個重要部件,直接影響著混凝土的質量。在相關技術中,清洗攪拌主機都是人工進行的,主要由操作手對進水、清洗、泄水等過程進行手動控制,并且是通過使用一個預設的、固定時間進行泄水操作的,而隨著攪拌站的使用,在出水速度、攪拌主機容量等方面往往會發生變化,這就使得一直使用同一個固定時間時,將 導致無法準確釋放洗機污水,影響混凝土質量;如果污水傾瀉而下,造成場地環境污染。因此,需要一種新的攪拌主機的清洗控制技術,能夠智能地、準確地對攪拌主機進行清洗。
發明內容
本發明正是基于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新的攪拌主機的清洗控制技術,能夠智能地、準確地對攪拌主機進行清洗。有鑒于此,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攪拌主機的清洗控制方法包括步驟102,在利用所述攪拌主機進行物料的攪拌過程中,記錄指定工作參數,以在對所述攪拌主機進行清洗時,對清洗參數進行控制。在該技術方案中,對于攪拌主機的清洗過程,包括進水、泄水等,而攪拌主機在對物料進行攪拌的過程中,也會涉及到進水、卸料等過程,兩者之間的過程相似。因此,為了排除長時間的使用帶來的誤差,可以由時間相隔比較近的一次物料攪拌過程中的參數,作為對清洗攪拌主機過程中的參數設置的參考。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步驟102具體包括步驟1002,在利用所述攪拌主機進行物料的攪拌過程中,記錄卸料門從關閉狀態移動至完全開啟狀態的完全開啟時間;步驟1004,根據所述完全開啟時間,控制所述卸料門的實時開度,以控制所述物料的卸料速度及對清洗所述攪拌主機的廢水的泄水速度。在該技術方案中,在攪拌主機進行物料攪拌時,就記錄下卸料門從關閉到完全開啟的完全開啟時間,然后根據本次記錄的時間對卸料門進行控制,而不是使用預定的時間對卸料門進行控制,通過此方法避免了器械長期使用磨損風化造成原本設置的參數與實際情況之間出現偏差,進而避免對卸料門的控制出現誤差的情況。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步驟1002還包括在所述關閉狀態與所述完全開啟狀態之間設置至少一個指定開啟狀態,所述關閉狀態、所述完全開啟狀態和所述指定開啟狀態將所述卸料門的開啟過程分為至少兩個部分,則分別記錄所述開啟過程中的每個部分的開啟時間;以及所述步驟1004還包括根據所述每個部分的開啟時間,控制所述卸料門的實時開度,以控制所述卸料速度及所述泄水速度。在該技術方案中,由于實際操作中,卸料門的開關速度可能并非勻速,所以若通過對整個開關過程的時間進行記錄,而去控制卸料門的中間狀態,則可能產生較大誤差;因而通過將完全開啟狀態至關閉狀態之間分為多個部分,并分別對每個部分的時間進行記錄,以此減小誤差。如設置一個半開啟狀態,該狀態時,卸料門處于整個開度的一半;卸料門從關閉狀態到半開啟狀態時間為2. 2秒,從半開啟狀態到完全開啟狀態時間為I. 8秒,若需要卸料門達到3/4開啟狀態,則在不設定半開啟狀態時,控制卸料門運行(2. 2+1.8) X3/4=3秒,在設定半開啟狀態時,控制卸料門運行2. 2+1. 8/2=3. I秒,可見提高了卸料門的運行精度。當然,顯然還可以設置更多的中間狀態,從而實現更為精準的控制。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還包括根據接收到的設置命令,對所述卸料門在所述關閉狀態、所述完全開啟狀態和/或每個所述指定開啟狀態下的停留時間進行設置。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設定卸料門在每個狀態的停留時間,使得可控性進一步加強,比如可以在待泄廢水較多時,控制卸料門至較小開度,在一段時間后,待泄廢水減少后,在控制卸料門適度增大開度,這樣可以對整個泄水過程中的泄水速度進行控制,從而避免過大的泄水速度造成廢水的傾瀉,污染場地,或過小的泄水速度影響工程進度。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還包括在所述攪拌主機中設置水位儀,以控制所述攪拌主機的清洗進水量。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在攪拌主機中添加水位儀,可以對攪拌主機中的水位進行準確地實時地觀測,用戶能夠更加方便精確地控制攪拌主機的進水量。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步驟102具體還包括步驟2002,在所述攪拌主機的打料過程中,記錄向所述攪拌主機中添加清水時的進水速度;以及步驟2004,根據所述進水速度,確定清洗進水時間,以控制所述攪拌主機的清洗進水量。在該技術方案中,由于打料和清洗時的進水口為同一個口,相應的進水速度在一段時間內也往往變化不大,因而可以將打料過程的進水速度用作清洗時的進水速度,那么根據進水速度V和進水時間t就可以確定進水量m=vt,實現對清洗時的進水量的準確、簡單地控制。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攪拌主機中設置有稱量裝置,用于在打料的過程中對添加至所述稱量裝置中的裝水量進行稱量,則所述步驟2002具體包括獲取所述稱量裝置中的裝水量;將所述稱量裝置中的水放至所述攪拌主機中,并記錄放水時間;根據所述裝水量和所述放水時間,得到所述進水速度。在該技術方案中,由于打料和清洗時,均通過該稱量裝置進水,具體地,向該稱量裝置中進水,并從該稱量裝置的出水口將水放至攪拌主機中,因而在打料過程中就可以根據稱量裝置的裝水量、放水時間計算出進水速度,并將該出水速度作為清洗時的進水速度,實現精準控制。如稱量裝置裝水1000千克,在打料時的放水時間為50秒,那么就可以計算出放水速度v=m/t=20千克/秒,在稱量裝置對攪拌主機進行放水清洗時,攪拌主機的進水速度就是20千克/秒,再通過控制進水時間,就可以控制達到所希望的進水量。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還包括將所述進水速度作為歷史進水速度進行存儲;以及在獲取了新的進水速度時,利用所述新的進水速度替換所述歷史進水速度。在該技術方案中,對歷史進水速度進行實時更新,避免清洗時使用較長時間之前的歷史進水速度、由于時間間隔過長而導致產生了較大的誤差,從而使得計算出的進水時間和進水量更加精確。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還包括記錄每次獲取的所述進水速度;以及根據接收到的選擇命令,選用對應的進水速度控制所述清洗進水量。在該技術方案中,最近的進水速度不一定就更加精準,或者某些情況下,需要對之前的進水速度進行檢測,因而可以將每次的進水速度都進行存儲,從而在需要時選取合適的進水速度,提高了可操作性。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稱量裝置上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口,通過連接至所述進水口的進水泵向所述稱量裝置中裝水,通過連接至所述出水口的出水泵向所述攪拌主機中放水,則在所述步驟2004中,同時開啟所述進水泵和所述出水泵,并使得所述進水泵的第一速度不小于所述出水泵的第二速度。在該技術方案中,在利用稱量裝置進行清洗前的進水時,由于并不需要利用稱量裝置進行稱量,因而可以將“向稱量裝置進水”和“從稱量裝置向攪拌主機放水”同時進行,不需要稱量裝置每次進滿水后再向攪拌主機放水,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清洗效率。而稱量裝置的進水速度大于或等于出水速度,是為了避免稱量裝置中出現水流光的情況,確保測得的進水速度的精準度。根據本發明的又一方面,還提出了一種攪拌主機的清洗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參數記錄單元,用于在利用所述攪拌主機進行物料的攪拌過程中,記錄指定工作參數;參數控制單元,用于根據所述參數記錄單元記錄的所述指定工作參數,以在對所述攪拌主機進行清洗時,對清洗參數進行控制。在該技術方案中,對于攪拌主機的清洗過程,包括進水、泄水等,而攪拌主機在對物料進行攪拌的過程中,也會涉及到進水、卸料等過程,兩者之間的過程相似。因此,為了排除長時間的使用帶來的誤差,可以由時間相隔比較近的一次物料攪拌過程中的參數,作為對清洗攪拌主機過程中的參數設置的參考。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參數記錄單元具體包括第一感應裝置,用于在所述攪拌主機進行物料的攪拌過程中,對卸料門是否處于關閉狀態進行感應;第二感應裝置,用于在所述攪拌主機進行所述物料的攪拌過程中,對所述卸料門是否處于完全開啟狀態進行感應;第一計時器,連接至所述第一感應裝置和所述第二感應裝置,用于記錄所述卸料門從所述關閉狀態移動至所述完全開啟狀態的完全開啟時間;所述參數控制單元具體包括開度控制器,連接至所述第一計時器,用于根據所述完全開啟時間,控制所述卸料門的實時開度,以控制清洗所述攪拌主機的廢水的泄水速度。在該技術方案中,在攪拌主機進行物料攪拌時,就記錄下卸料門從關閉到完全開啟的完全開啟時間,然后根據本次記錄的時間對卸料門進行控制,而不是使用預定的時間對卸料門進行控制,通過此方法避免了器械長期使用磨損風化造成原本設置的參數與實際情況之間出現偏差,進而避免對卸料門的控制出現誤差的情況。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參數記錄單元還包括至少一個其他感應裝置,用于感應所述關閉狀態與所述完全開啟狀態之間的至少一個指定開啟狀態,所述關閉狀態、所述完全開啟狀態和所述指定開啟狀態將所述卸料門的開啟過程分為至少兩個部分;所述第一計時器還用于分別記錄所述開啟過程中的每個部分的開啟時間;以及所述開度、控制器還用于根據所述每個部分的開啟時間,控制所述卸料門的實時開度,以控制所述泄水速度。在該技術方案中,由于實際操作中,卸料門的開關速度可能并非勻速,所以若通過對整個開關過程的時間進行記錄,而去控制卸料門的中間狀態,則可能產生較大誤差;因而通過將完全開啟狀態至關閉狀態之間分為多個部分,并分別對每個部分的時間進行記錄,以此減小誤差。如設置一個半開啟狀態,該狀態時,卸料門處于整個開度的一半;卸料門從關閉狀態到半開啟狀態時間為2. 2秒,從半開啟狀態到完全開啟狀態時間為I. 8秒,若需要卸料門達到3/4開啟狀態,則在不設定半開啟狀態時,控制卸料門運行(2. 2+1.8) X3/4=3秒,在設定半開啟狀態時,控制卸料門運行2. 2+1. 8/2=3. I秒,可見提高了卸料門的運行精度。當然,顯然還可以設置更多的中間狀態,從而實現更為精準的控制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開度控制器還用于根據接收到的設置命令,對所述卸料門在所述關閉狀態、所述完全開啟狀態和/或每個所述指定開啟狀態下的停留時間進行設置。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設定卸料門在每個狀態的停留時間,使得可控性進一步加強,比如可以在待泄廢水較多時,控制卸料門至較小開度,在一段時間后,待泄廢水減少后,在控制卸料門適度增大開度,這樣可以對整個泄水過程中的泄水速度進行控制,從而避免過大的泄水速度造成廢水的傾瀉,污染場地,或過小的泄水速度影響工程進度。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參數記錄單元還包括水位儀,設置在所述攪拌主機中,用于對所述攪拌主機中的實時水位信息進行檢測;所述參數控制單元還包括第一進水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實時水位信息,并根據所述實時水位信息,控制所述攪拌主機的清洗進水量。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在攪拌主機中添加水位儀,可以對攪拌主機中的水位進行準確地實時地觀測,用戶能夠更加方便精確地控制攪拌主機的進水量。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參數記錄單元還包括速度獲取裝置,用于在所述攪拌主機的打料過程中,記錄向所述攪拌主機中添加清水時的進水速度;以及所述參數控制單元具體包括第二進水控制器,用于根據所述進水速度,確定清洗進水時間,以控制所述攪拌主機的清洗進水量。在該技術方案中,由于打料和清洗時的進水口為同一個口,相應的進水速度在一段時間內也往往變化不大,因而可以將打料過程的進水速度用作清洗時的進水速度,那么根據進水速度V和進水時間t就可以確定進水量m=vt,實現對清洗時的進水量的準確、簡單地控制。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參數記錄單元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攪拌主機中的稱量裝置,用于在打料的過程中對添加至所述稱量裝置中的裝水量進行稱量,則所述速度獲取裝置具體包括裝水量獲取單元,用于獲取所述稱量裝置中的裝水量;第二計時器,用于在將所述稱量裝置中的水放至所述攪拌主機時,記錄放水時間;速度計算單元,用于根據所述裝水量和所述放水時間,計算出所述進水速度。在該技術方案中,由于打料和清洗時,均通過該稱量裝置進水,具體地,向該稱量裝置中進水,并從該稱量裝置的出水口將水放至攪拌主機中,因而在打料過程中就可以根據攪拌主機的稱量裝置的裝水量、放水時間計算出進水速度,并將該出水速度作為清洗時的進水速度,實現精準控制。如稱量裝置裝水1000千克,在打料時的放水時間為50秒,那么就可以計算出放水速度v=m/t=20千克/秒,在稱量裝置對攪拌主機進行放水清洗時,攪拌主機的進水速度就是20千克/秒,再通過控制進水時間,就可以控制達到所希望的進水量。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參數控制單元還包括第一存儲控制器,用于將所述進水速度作為歷史進水速度進行存儲,并在獲取了新的進水速度時,利用所述新的進水速度替換所述歷史進水速度。在該技術方案中,對歷史進水速度進行實時更新,避免清洗時使用較長時間之前的歷史進水速度、由于時間間隔過長而導致產生了較大的誤差,從而使得計算出相應的進水時間和進水量會更加精確。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參數控制單元還包括第二存儲控制器,用于記錄每次獲取的所述進水速度,以及根據接收到的選擇命令,將對應的進水速度發送至所述 第二進水控制器。在該技術方案中,最近的進水速度不一定就更加精準,或者某些情況下,需要對之前的進水速度進行檢測,因而可以將每次的進水速度都進行存儲,從而在需要時選取合適的進水速度,提高了可操作性。根據本發明的又一方面,還提出了一種攪拌站,包括上述任一技術方案所述的攪拌主機的清洗控制系統。通過利用攪拌主機攪拌物料時的工作參數來設置清洗攪拌主機的各項參數,可以智能地、準確地對攪拌主機進行清洗,并且避免水資源的浪費。
圖I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清洗控制方法的流程圖;圖2是圖I所示的實施例的清洗控制方法中控制泄水速度的流程圖;圖3是圖I所示的實施例的清洗控制方法中控制清洗進水量的流程圖;圖4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攪拌主機的清洗控制系統的框圖;圖5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攪拌站的框圖;圖6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攪拌主機和稱量裝置的示意圖;圖7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清洗控制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8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控制攪拌主機的卸料門開度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發明,但是,本發明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來實施,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圖I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清洗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如圖I所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攪拌主機的清洗控制方法包括步驟102,在利用攪拌主機進行物料的攪拌過程中,記錄指定工作參數,以在對攪拌主機進行清洗時,對清洗參數進行控制。在該技術方案中,對于攪拌主機的清洗過程,包括進水、泄水等,而攪拌主機在對物料進行攪拌的過程中,也會涉及到進水、卸料等過程,兩者之間的過程相似。因此,為了排除長時間的使用帶來的誤差,可以由時間相隔比較近的一次物料攪拌過程中的參數,作為對清洗攪拌主機過程中的參數設置的參考。通過圖I所示的技術方案,在對清洗攪拌主機后的廢水進行泄水時,可以對泄水速度進行精確控制,具體如圖2所示,其中,圖2為圖I所示的實施例的清洗控制方法中控制泄水速度的流程圖。如圖2所示,步驟102具體包括步驟1002,在利用攪拌主機進行物料的攪拌過程中,記錄卸料門從關閉狀態移動至完全開啟狀態的完全開啟時間;步驟1004,根據完全開啟時間,控制卸料門的實時開度,以控制物料的卸料速度及對清洗攪拌主機的廢水的泄水速度。在該技術方案中,在攪拌主機進行物料攪拌時,就記錄下卸料門從關閉到完全開啟的完全開啟時間,然后根據本次記錄的時間對卸料門進行控制,而不是使用預定的時間對卸料門進行控制,通過此方法避免了器械長期使用磨損風化造成原本設置的參數與實際情況之間出現偏差,進而避免對卸料門的控制出現誤差的情況。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步驟1002還包括在關閉狀態與完全開啟狀態之間設置至少一個指定開啟狀態,關閉狀態、完全開啟狀態和指定開啟狀態將卸料門的開啟過程分為至少兩個部分,則分別記錄開啟過程中的每個部分的開啟時間;以及步驟1004還包括根據每個部分的開啟時間,控制卸料門的實時開度,以控制卸料速度及泄水速度。在該技術方案中,由于實際操作中,卸料門的開關速度可能并非勻速,所以若通過對整個開關過程的時間進行記錄,而去控制卸料門的中間狀態,則可能產生較大誤差;因而通過將完全開啟狀態至關閉狀態之間分為多個部分,并分別對每個部分的時間進行記錄, 以此減小誤差。如設置一個半開啟狀態,該狀態時,卸料門處于整個開度的一半;卸料門從關閉狀態到半開啟狀態時間為2. 2秒,從半開啟狀態到完全開啟狀態時間為I. 8秒,若需要卸料門達到3/4開啟狀態,則在不設定半開啟狀態時,控制卸料門運行(2. 2+1.8) X 3/4=3秒,在設定半開啟狀態時,控制卸料門運行2. 2+1. 8/2=3. I秒,可見提高了卸料門的運行精度。當然,顯然還可以設置更多的中間狀態,從而實現更為精準的控制。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還包括根據接收到的設置命令,對卸料門在關閉狀態、完全開啟狀態和/或每個指定開啟狀態下的停留時間進行設置。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設定卸料門在每個狀態的停留時間,使得可控性進一步加強,比如可以在待泄廢水較多時,控制卸料門至較小開度,在一段時間后,待泄廢水減少后,在控制卸料門適度增大開度,這樣可以對整個泄水過程中的泄水速度進行控制,從而避免過大的泄水速度造成廢水的傾瀉,污染場地,或過小的泄水速度影響工程進度。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還包括在攪拌主機中設置水位儀,以控制攪拌主機的清洗進水量。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在攪拌主機中添加水位儀,可以對攪拌主機中的水位進行準確地實時地觀測,用戶能夠更加方便精確地控制攪拌主機的進水量。此外,通過圖I所示的技術方案,還可以在清洗攪拌主機時,對放至攪拌主機中的清水的進水量進行控制,具體如圖3所示,其中,圖3為圖I所示的實施例的清洗控制方法中控制清洗進水量的流程圖。如圖3所示,步驟102具體還包括步驟2002,在攪拌主機的打料過程中,記錄向攪拌主機中添加清水時的進水速度;以及步驟2004,根據進水速度,確定清洗進水時間,以 控制攪拌主機的清洗進水量。在該技術方案中,由于打料和清洗時的進水口為同一個口,相應的進水速度在一段時間內也往往變化不大,因而可以將打料過程的進水速度用作清洗時的進水速度,那么根據進水速度V和進水時間t就可以確定進水量m=vt,實現對清洗時的進水量的準確、簡單地控制。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攪拌主機中設置有稱量裝置,用于在打料的過程中對添加至稱量裝置中的裝水量進行稱量,則步驟2002具體包括獲取稱量裝置中的裝水量;將稱量裝置中的水放至攪拌主機中,并記錄放水時間;根據裝水量和放水時間,得到進水速度。在該技術方案中,由于打料和清洗時,均通過該稱量裝置進水,具體地,向該稱量裝置中進水,并從該稱量裝置的出水口將水放至攪拌主機中,因而在打料過程中就可以根據稱量裝置的裝水量、放水時間計算出進水速度,并將該出水速度作為清洗時的進水速度,實現精準控制。如稱量裝置裝水1000千克,在打料時的放水時間為50秒,那么就可以計算出放水速度v=m/t=20千克/秒,在稱量裝置對攪拌主機進行放水清洗時,攪拌主機的進水速度就是20千克/秒,再通過控制進水時間,就可以控制達到所希望的進水量。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還包括將進水速度作為歷史進水速度進行存儲;以及在獲取了新的進水速度時,利用新的進水速度替換歷史進水速度。在該技術方案中,對歷史進水速度進行實時更新,避免清洗時使用較長時間之前的歷史進水速度、由于時間間隔過長而導致產生了較大的誤差,從而使得計算出的進水時間和進水量更加精確。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還包括記錄每次獲取的進水速度;以及根據接收到的選擇命令,選用對應的進水速度控制清洗進水量。在該技術方案中,最近的進水速度不一定就更加精準,或者某些情況下,需要對之前的進水速度進行檢測,因而可以將每次的進水速度都進行存儲,從而在需要時選取合適的進水速度,提高了可操作性。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稱量裝置上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口,通過連接至進水口的進水泵向稱量裝置中裝水,通過連接至出水口的出水泵向攪拌主機中放水,則在步驟2004中,同時開啟進水泵和出水泵,并使得進水泵的第一速度不小于出水泵的第二速度。在該技術方案中,在利用稱量裝置進行清洗前的進水時,由于并不需要利用稱量裝置進行稱量,因而可以將“向稱量裝置進水”和“從稱量裝置向攪拌主機放水”同時進行,不需要稱量裝置每次進滿水后再向攪拌主機放水,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清洗效率。而稱量裝置的進水速度大于或等于出水速度,是為了避免稱量裝置中出現水流光的情況,確保測得的進水速度的精準度。圖4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攪拌主機的清洗控制系統的框圖。
如圖4所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攪拌主機的清洗控制系統300包括參數記錄單元302,用于在利用攪拌主機進行物料的攪拌過程中,記錄指定工作參數;參數控制單元304,用于根據參數記錄單元記錄的指定工作參數,以在對攪拌主機進行清洗時,對清洗參數進行控制。在該技術方案中,對于攪拌主機的清洗過程,包括進水、泄水等,而攪拌主機在對物料進行攪拌的過程中,也會涉及到進水、卸料等過程,兩者之間的過程相似。因此,為了排除長時間的使用帶來的誤差,可以由時間相隔比較近的一次物料攪拌過程中的參數,作為對清洗攪拌主機過程中的參數設置的參考。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參數記錄單元302具體包括第一感應裝置3020,用于在攪拌主機進行物料的攪拌過程中,對卸料門是否處于關閉狀態進行感應;第二感應裝置3021,用于在攪拌主機進行物料的攪拌過程中,對卸料門是否處于完全開啟狀態進行感應;第一計時器3022,連接至所述第一感應裝置3020和所述第二感應裝置3021,用于記錄卸料門從關閉狀態移動至完全開啟狀態的完全開啟時間;參數控制單元304具體包括開度控制器 3044,連接至第一計時器3022,用于根據完全開啟時間,控制卸料門的實時開度,以控制清洗攪拌主機的廢水的泄水速度。在該技術方案中,在攪拌主機進行物料攪拌時,就記錄下卸料門從關閉到完全開啟的完全開啟時間,然后根據本次記錄的時間對卸料門進行控制,而不是使用預定的時間對卸料門進行控制,通過此方法避免了器械長期使用磨損風化造成原本設置的參數與實際情況之間出現偏差,進而避免對卸料門的控制出現誤差的情況。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還包括至少一個其他感應裝置3023,用于感應關閉狀態與完全開啟狀態之間的至少一個指定開啟狀態,關閉狀態、完全開啟狀態和指定開啟狀態將卸料門的開啟過程分為至少兩個部分;第一計時器3022還用于分別記錄開啟過程中的每個部分的開啟時間;以及開度控制器3044還用于根據每個部分的開啟時間,控制卸料門的實時開度,以控制物料的卸料速度。在該技術方案中,由于實際操作中,卸料門的開關速度可能并非勻速,所以若通過對整個開關過程的時間進行記錄,而去控制卸料門的中間狀態,則可能產生較大誤差;因而通過將完全開啟狀態至關閉狀態之間分為多個部分,并分別對每個部分的時間進行記錄,以此減小誤差。如設置一個半開啟狀態,該狀態時,卸料門處于整個開度的一半;卸料門從關閉狀態到半開啟狀態時間為2. 2秒,從半開啟狀態到完全開啟狀態時間為I. 8秒,若需要卸料門達到3/4開啟狀態,則在不設定半開啟狀態時,控制卸料門運行(2. 2+1.8) X3/4=3秒,在設定半開啟狀態時,控制卸料門運行2. 2+1. 8/2=3. I秒,可見提高了卸料門的運行精度。當然,顯然還可以設置更多的中間狀態,從而實現更為精準的控制。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開度控制器3044還用于根據接收到的設置命令,對卸料門在關閉狀態、完全開啟狀態和/或每個指定開啟狀態下的停留時間進行設置。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設定卸料門在每個狀態的停留時間,使得可控性進一步加強,比如可以在待泄廢水較多時,控制卸料門至較小開度,在一段時間后,待泄廢水減少后,在控制卸料門適度增大開度,這樣可以對整個泄水過程中的泄水速度進行控制,從而避免過大的泄水速度造成廢水的傾瀉,污染場地,或過小的泄水速度影響工程進度。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參數記錄單元302還包括水位儀3024,設置在攪拌主機中,用于對攪拌主機中的實時水位信息進行檢測;參數控制單元304還包括第一進水控制器3040,用于接收實時水位信息,并根據實時水位信息,控制攪拌主機的清洗進水量。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在攪拌主機中添加水位儀3024,可以對攪拌主機中的水位進行準確地實時地觀測,用戶能夠更加方便精確地控制攪拌主機的進水量。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參數記錄單元302還包括速度獲取裝置3025,用于在攪拌主機的打料過程中,記錄向攪拌主機中添加清水時的進水速度;以及參數控制單元304具體包括第二進水控制器3048,用于根據進水速度,確定清洗進水時間,以控制攪拌主機的清洗進水量。在該技術方案中,由于打料和清洗時的進水口為同一個口,相應的進水速度在一段時間內也往往變化不大,因而可以將打料過程的進水速度用作清洗時的進水速度,那么根據進水速度V和進水時間t就可以確定進水量m=vt,實現對清洗時的進水量的準確、簡單地控制。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參數記錄單元302還包括設置在攪拌主機中的稱量裝置3026,用于在打料的過程中對添加至稱量裝置3026中的裝水量進行稱量,則速度獲取裝置3025具體包括裝水量獲取單元30252,用于獲取稱量裝置中的裝水量;第二計時器30250,用于在將稱量裝置中的水放至攪拌主機時,記錄放水時間;速度計算單元30254,用于根據裝水量和放水時間,計算出進水速度。在該技術方案中,由于打料和清洗時,均通過該稱量裝置進水,具體地,向該稱量裝置中進水,并從該稱量裝置的出水口將水放至攪拌主機中,因而在打料過程中就可以根據攪拌主機的稱量裝置的裝水量、放水時間計算出進水速度,并將該出水速度作為清洗時的進水速度,實現精準控制。如稱量裝置裝水1000千克,在打料時的放水時間為50秒,那么就可以計算出放水速度v=m/t=20千克/秒,在稱量裝置對攪拌主機進行放水清洗時,攪拌主機的進水速度就是20千克/秒,再通過控制進水時間,就可以控制達到所希望的進水量。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參數控制單元304還包括第一存儲控制器3046,用于將進水速度作為歷史進水速度進行存儲,并在獲取了新的進水速度時,利用新的進水速度替換歷史進水速度。在該技術方案中,對歷史進水速度進行實時更新,避免清洗時使用較長時間之前的歷史進水速度、由于時間間隔過長而導致產生了較大的誤差,從而使得計算出相應的進水時間和進水量會更加精確。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參數控制單元304還包括第二存儲控制器3042,用于記錄每次獲取的進水速度,以及根據接收到的選擇命令,將對應的進水速度發送至第二進水控制器 3048。在該技術方案中,最近的進水速度不一定就更加精準,或者某些情況下,需要對之前的進水速度進行檢測,因而可以將每次的進水速度都進行存儲,從而在需要時選取合適的進水速度,提高了可操作性。圖5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攪拌站的框圖。如圖5所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攪拌站3000包含了如圖4所示的控制系統 300,可以在對攪拌主機清洗的過程中,對放入攪拌主機的進水量和對清洗完畢時的廢水的泄水過程進行精確控制,從而節省用水量,還能夠避免廢水造成的場地污染。圖6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攪拌主機和稱量裝置的示意圖。如圖6所不,稱量裝置3026 —般置于攪拌主機402上方,用于向攪拌主機402中添加清水。稱量裝置3026自身有稱量裝置進水口 4040和稱量裝置出水口 4042,清水通過稱量裝置進水口 4040進入稱量裝置3026,經過稱重后由稱量裝置出水口 4042流入攪拌主機402中。在需要對攪拌主機402進行清洗時,也是通過稱量裝置3026進行進水的,因此,也需要通過稱量裝置出水口 4042將清水放入攪拌主機402中,過程相似,可見,控制攪拌主機402中的進水量的關鍵在于了解到稱量裝置出水口 4042的出水速度,然后根據所需進水量,控制相應的進水時間。在長期使用過程中,由于水質等問題,可能造成稱量裝置出水口 4042的出水速度 發生變化,而如果一直使用相同的出水速度,相應的,使用相同的進水時間,可能導致實際得到的進水量發生變化。因此,通過對較短時間內,比如距離本次清洗時間最近的一次打料過程,記錄該過程中的稱量裝置出水口 4042的出水速度,并使用在本次清洗過程中,便可以確保對進水量的精確控制,并且無需在使用時進行實時測量,節省時間。此外,攪拌主機出水口 4022即卸料口,具體地,通過控制該卸料口的開度,從而控制卸料速度或廢水的泄水速度。由于卸料口的開關過程也可能隨著使用過程而發生變化,因此,為了實現對廢水的更為精確的控制,可以通過記錄卸料過程中的該卸料口的開關時間,從而在對清洗后廢水進行泄水時,根據記錄的該開關時間對卸料口的開度進行控制,以達到預定的泄水速度。圖7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清洗控制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如圖7所示,稱量裝置3026對每次打料過程中的進水速度進行記錄,一種情況下,稱量裝置3026可以將記錄結果發送給上位機502進行存儲,用戶可以通過上位機502查看記錄結果,然后通過上位機502發送指令至PLC控制器504,則PLC控制器504根據具體指令進行運算,以控制攪拌主機的進水量;在另一種情況下,除了將記錄結果發送至上位機502,還可以直接發送至PLC控制器504,由PLC控制器根據接收到的信號,對攪拌主機進行進水量的控制。在上述進水量的控制過程中,將稱量裝置3026記錄下的打料過程中的進水速度,作為清洗攪拌主機時的進水速度,從而可以通過指定進水時間,對進水量進行控制。攪拌主機通過卸料口進行卸料和清洗完畢后對廢水的泄水,對卸料速度或泄水速度的控制,主要通過對卸料口的開度進行控制。卸料口的開度,可以通過記錄卸料口從完全關閉至完全開啟的時間,然后,通過對實際開啟時間的控制,實現相應的開度。具體地,在卸料口的完全關閉、完全開啟的位置,設置有接近開關506,從而可以了解到卸料口當前是否為完全關閉或完全開啟狀態,并對時間進行記錄。另外,由于卸料門的運動過程可能并不是勻速的,因此只獲取上述一個時間時,可能會導致存在誤差,因而還可以在完全關閉、完全開啟之間設置更多的接近開關,使得整個開啟過程被分為多段,并可以對每一段的時間分別進行獲取,提高控制精度。那么,在獲取了卸料門的運動時間后,便可以根據所需要的開度大小,由PLC控制器504向相應的電磁閥505發送控制信號,以便進而對相應的液壓油缸508進行控制,實現相應的開度,以便實現對泄水速度的控制。圖8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控制攪拌主機的卸料門開度的示意圖。如圖8所示,關閉狀態開關604和完全開啟狀態開關602為接近開關,用于判斷卸料門當前是否處于關閉狀態或完全開啟狀態。由于打料過程和在對清洗后的廢水進行泄水時,均采用對卸料門的開度進行控制,因而可以在打料過程中,記錄卸料門從關閉狀態開關604運動至完全開啟狀態開關602所需的時間t,從而在泄水時用于對泄水速度的控制。具體地,比如希望將卸料門開啟至3/4開度,則從 關閉狀態起,令卸料門運動3/4t的時間,則理論上可以達到3/4開度。當然,由于卸料門在運動時可能并不是勻速運動,因此,上述記錄過程可能存在相應的誤差。為了解決上述誤差問題,可以在關閉狀態開關604和完全開啟狀態開關602之間,根據要求設置更多的狀態開關,比如圖8中設置了一個半開狀態開關606,則在打料過程中,分別對關閉狀態開關604至半開狀態開關606、半開狀態開關606至完全開啟狀態開關602這兩個過程分別進行時間獲取,以提高控制精度。具體地,比如從關閉狀態開關604至半開狀態開關606的運動時間為h,從半開狀態開關606至完全開啟狀態開關602的運動時間為t2,那么在需要卸料門運動至3/4開度時,從關閉狀態開始的運行時間為W2。此外,通過上述方式,還可以預設一些中間狀態位置,如在半開狀態開關306以外設置4狀態,備狀態,尋狀態,I狀態,則關閉狀態、I狀態、f狀態之間間隔時間均為士/ #開
6 3 3 66 63
狀態、#狀態、f狀態之間間隔時間均為等。控制系統可以通過PLC計時器記錄和更新這 6 63
些時間,并對每個狀態的停留時間進行具體控制。當采用該控制系統進行卸料門開度的控
制時,如需要調整卸料門至I狀態,則系統將獲取相應的tl和t2的數據,然后控制卸料門從
6
關閉狀態開始運行的時間為^,通過這種方法能夠方便用戶的控制過程,還能明顯地提高卸料門開度的精度。以上結合附圖詳細說明了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考慮到相關技術中,攪拌主機的清洗操作復雜,用水量不精確,容易造成攪拌主機的損壞和水資源的浪費,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新的攪拌主機的清洗控制技術,能夠智能地、準確地對攪拌主機進行清洗。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攪拌主機的清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驟102,在利用所述攪拌主機進行物料的攪拌過程中,記錄指定工作參數,以在對所述攪拌主機進行清洗時,對清洗參數進行控制。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攪拌主機的清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02具體包括 步驟1002,在利用所述攪拌主機進行物料的攪拌過程中,記錄卸料門從關閉狀態移動至完全開啟狀態的完全開啟時間; 步驟1004,根據所述完全開啟時間,控制所述卸料門的實時開度,以控制清洗所述攪拌主機的廢水的泄水速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攪拌主機的清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002還包括 在所述關閉狀態與所述完全開啟狀態之間設置至少一個指定開啟狀態,所述關閉狀態、所述完全開啟狀態和所述指定開啟狀態將所述卸料門的開啟過程分為至少兩個部分,則分別記錄所述開啟過程中的每個部分的開啟時間;以及所述步驟1004還包括 根據所述每個部分的開啟時間,控制所述卸料門的實時開度,以控制所述泄水速度。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攪拌主機的清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根據接收到的設置命令,對所述卸料門在所述關閉狀態、所述完全開啟狀態和/或每個所述指定開啟狀態下的停留時間進行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I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攪拌主機的清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02具體還包括 在所述攪拌主機中設置水位儀,以控制所述攪拌主機的清洗進水量。
6.根據權利要求I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攪拌主機的清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02具體還包括 步驟2002,在所述攪拌主機的打料過程中,記錄向所述攪拌主機中添加清水時的進水速度;以及 步驟2004,根據所述進水速度,確定清洗進水時間,以控制所述攪拌主機的清洗進水量。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攪拌主機的清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主機中設置有稱量裝置,用于在打料的過程中對添加至所述稱量裝置中的裝水量進行稱量,則所述步驟2002具體包括 獲取所述稱量裝置中的裝水量; 將所述稱量裝置中的水放至所述攪拌主機中,并記錄放水時間; 根據所述裝水量和所述放水時間,得到所述進水速度。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攪拌主機的清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將所述進水速度作為歷史進水速度進行存儲;以及 在獲取了新的進水速度時,利用所述新的進水速度替換所述歷史進水速度。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攪拌主機的清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記錄每次獲取的所述進水速度;以及根據接收到的選擇命令,選用對應的進水速度控制所述清洗進水量。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攪拌主機的清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稱量裝置上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口,通過連接至所述進水口的進水泵向所述稱量裝置中裝水,通過連接至所述出水口的出水泵向所述攪拌主機中放水,則在所述步驟2004中,同時開啟所述進水泵和所述出水泵,并使得所述進水泵的第一速度不小于所述出水泵的第二速度。
11.一種攪拌主機的清洗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參數記錄單元,用于在利用所述攪拌主機進行物料的攪拌過程中,記錄指定工作參數; 參數控制單元,用于根據所述參數記錄單元記錄的所述指定工作參數,以在對所述攪拌主機進行清洗時,對清洗參數進行控制。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攪拌主機的清洗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參數記錄單元具體包括 第一感應裝置,用于在所述攪拌主機進行物料的攪拌過程中,對卸料門是否處于關閉狀態進行感應; 第二感應裝置,用于在所述攪拌主機進行所述物料的攪拌過程中,對所述卸料門是否處于完全開啟狀態進行感應; 第一計時器,連接至所述第一感應裝置和所述第二感應裝置,用于記錄所述卸料門從所述關閉狀態移動至所述完全開啟狀態的完全開啟時間; 所述參數控制單元具體包括 開度控制器,連接至所述第一計時器,用于根據所述完全開啟時間,控制所述卸料門的實時開度,以控制清洗所述攪拌主機的廢水的泄水速度。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攪拌主機的清洗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參數記錄單元還包括 至少一個其他感應裝置,用于感應所述關閉狀態與所述完全開啟狀態之間的至少一個指定開啟狀態,所述關閉狀態、所述完全開啟狀態和所述指定開啟狀態將所述卸料門的開啟過程分為至少兩個部分; 所述第一計時器還用于分別記錄所述開啟過程中的每個部分的開啟時間;以及 所述開度控制器還用于根據所述每個部分的開啟時間,控制所述卸料門的實時開度,以控制所述泄水速度。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攪拌主機的清洗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開度控制器還用于 根據接收到的設置命令,對所述卸料門在所述關閉狀態、所述完全開啟狀態和/或每個所述指定開啟狀態下的停留時間進行設置。
15.根據權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項所述的攪拌主機的清洗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參數記錄單元還包括 水位儀,設置在所述攪拌主機中,用于對所述攪拌主機中的實時水位信息進行檢測; 所述參數控制單元還包括 第一進水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實時水位信息,并根據所述實時水位信息,控制所述攪拌主機的清洗進水量。
16.根據權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項所述的攪拌主機的清洗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參數記錄單元還包括 速度獲取裝置,用于在所述攪拌主機的打料過程中,記錄向所述攪拌主機中添加清水時的進水速度;以及 所述參數控制單元具體包括 第二進水控制器,用于根據所述進水速度,確定清洗進水時間,以控制所述攪拌主機的清洗進水量。
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攪拌主機的清洗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參數記錄單元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攪拌主機中的稱量裝置,用于在打料的過程中對添加至所述稱量裝置中的裝水量進行稱量,則所述速度獲取裝置具體包括 裝水量獲取單元,用于獲取所述稱量裝置中的裝水量; 第二計時器,用于在將所述稱量裝置中的水放至所述攪拌主機時,記錄放水時間; 速度計算單元,用于根據所述裝水量和所述放水時間,計算出所述進水速度。
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攪拌主機的清洗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參數控制單元還包括 第一存儲控制器,用于將所述進水速度作為歷史進水速度進行存儲,并在獲取新的進水速度時,用所述新的進水速度替換所述歷史進水速度。
19.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攪拌主機的清洗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參數控制單元還包括 第二存儲控制器,用于記錄每次獲取的所述進水速度,以及根據接收到的選擇命令,將對應的進水速度發送至所述第二進水控制器。
20.一種攪拌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1至19中任一項所述的攪拌主機的清洗控制系統。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攪拌主機的清洗控制方法,包括步驟102,在利用所述攪拌主機進行物料的攪拌過程中,記錄指定工作參數,以在對所述攪拌主機進行清洗時,對清洗參數進行控制。相應地,本發明還提出了一種攪拌主機的清洗控制系統和一種攪拌站。通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能夠智能地、準確地對攪拌主機進行清洗。
文檔編號B28C9/02GK102672823SQ20121015491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7日
發明者劉立, 康穎, 黃鴻喜 申請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