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環境凈化材料及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能夠吸收空氣中的苯、氨、醛等有害氣體并能殺菌、去除異雜味氣體的環境凈化材料及制備方法。一種環境凈化材料,由鋯英砂、鑭系稀土、火山泥、蘇州土、硫化鋅、磷礦粉和納米銀粉組成。步驟一:將上述各材料破碎后混合于球磨機中進行研磨,研磨時間為72小時,使各材料的混合粉末顆粒粒徑至600目;步驟二:在混合粉末中加入聚乙烯醇溶液造粒成直徑為1毫米的顆粒;步驟三:將步驟二中的顆粒用油壓機壓成厚度4mm的管狀或扁平狀物體,并將其加熱到1260℃;步驟四:將管狀或扁平狀物體冷卻后,放入球磨機研磨后得到環境凈化材料。
【專利說明】一種環境凈化材料及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環境凈化材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能夠吸收空氣中的苯、氨、醛等有害氣體且能殺菌、去除異雜味氣體的環境凈化材料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現階段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空氣污染越來越嚴重。同時對人們身心健康存在嚴重威脅的還有室內污染,如家具材料中的或裝修中產生的二甲苯、甲醛、氨等的濃度嚴重超標,都不利于人們的健康。
[0003]現有的空氣過濾材料大多為非織造布或膜過濾,其功能僅為除塵。目前市面上只有少數的利用活性炭、纖維網相結合的空氣過濾材料,使其具有殺菌和吸附的功能。但這樣的過濾材料要進行針刺復合與殺菌整理等,不僅工藝復雜,而且生產成本較高。并且其過濾功能會隨著多次的清洗很快降低與消失。
[0004]因此存在提供一種能夠吸附不同有毒氣體并能長期有效凈化環境的凈化材料的必要。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吸附不同有毒氣體并能長期有效凈化環境的環境凈化材料及制備方法。
[0006]一種環境凈化材料,由鋯英砂、鑭系稀土、火山泥、蘇州土、硫化鋅、磷礦粉和納米
銀粉組成,環境凈化材料所含組分按重量計為:
[0007]
鋯英砂:30-40%
鑭系稀土:3-5%
火山泥:30-40%
蘇州土:10-12%
硫化鋅:3-4%
磷礦粉:10-15%
納米銀粉:1-3%
[0008]環境凈化材料的制備方法如下:
[0009]步驟一:將上述各材料破碎后混合于球磨機中進行研磨,研磨時間為70-75小時,使各材料的混合粉末顆粒粒徑至500-700目;
[0010]步驟二:在混合粉末中加入聚乙烯醇溶液造粒成直徑為0.5-1毫米的顆粒;
[0011]步驟三:將步驟二中的顆粒用油壓機壓成厚度小于5mm的管狀或扁平狀物體,并將其加熱到1260-1280°C ;
[0012]步驟四:將管狀或扁平狀物體冷卻后,放入球磨機研磨后得到環境凈化材料。[0013]其中,所述環境凈化材料的顆粒粒徑為550-650目。
[0014]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發明中的環境凈化材料能夠殺菌消毒,且能產生大量負離子和遠紅外線,同時還具有吸附室內家具散發的苯、氨、醛、等有機揮發物和其他異雜味等。此環境凈化材料可用于工業、農業及家庭生活中,其用途較廣泛。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各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所保護的范圍。
[0016]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中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解釋。
[0017]實施例1:
[0018]一種環境凈化材料,由鋯英砂、鑭系稀土、火山泥、蘇州土、硫化鋅、磷礦粉和納米銀粉組成,環境凈化材料中所含各組分按重量計為:鋯英砂35%,鑭系稀土 4%,火山泥:35%,蘇州土: 10%,硫化鋅:3%,磷礦粉:11%,納米銀粉:2%
[0019]環境凈化材料的制備方法如下:
[0020]步驟一:將上述各材料破碎后混合于球磨機中進行研磨,研磨時間為72小時,使各材料的混合粉末顆粒粒徑至600目;
[0021]步驟二:在混合粉末中加入聚乙烯醇溶液造粒成直徑為I毫米的顆粒;
[0022]步驟三:將步驟二中的顆粒用油壓機壓成厚度4mm的管狀或扁平狀物體,并將其加熱到1260°C ;
[0023]步驟四:將管狀或扁平狀物體冷卻后,放入球磨機研磨后得到環境凈化材料。其中,所述環境凈化材料的顆粒粒徑為600目。
[0024]實施例2:
[0025]一種環境凈化材料,由鋯英砂、鑭系稀土、火山泥、蘇州土、硫化鋅、磷礦粉和納米銀粉組成,環境凈化材料中所含各組分按重量計為:鋯英砂35%,鑭系稀土 4%,火山泥:35%,蘇州土: 10%,硫化鋅:3%,磷礦粉:11%,納米銀粉:2%
[0026]環境凈化材料的制備方法如下:
[0027]步驟一:將上述各材料破碎后混合于球磨機中進行研磨,研磨時間為75小時,使各材料的混合粉末顆粒粒徑至600目;
[0028]步驟二:在混合粉末中加入聚乙烯醇溶液造粒成直徑為I毫米的顆粒;
[0029]步驟三:將步驟二中的顆粒用油壓機壓成厚度5mm的管狀或扁平狀物體,并將其加熱至1J 12800C ;
[0030]步驟四:將管狀或扁平狀物體冷卻后,放入球磨機研磨后得到環境凈化材料。其中,所述環境凈化材料的顆粒粒徑為650目。
[0031]由實施例1和實施例2中制得的環境凈化材料能夠殺菌消毒,且能產生大量負離子和遠紅外線,同時還具有吸附室內家具散發的苯、氨、醛、等有機揮發物和其他異雜味等。此環境凈化材料可用于工業、農業及家庭生活中,其用途較廣泛。例如:
[0032]1、可將上述600目環境凈化材料按重量比0.5-5%摻入到防水涂料中,用于涂刷墻面和天花板,也可摻入水泥、石灰中一起粉刷。環境凈化材料即可吸收室內的有毒氣體,并產生大量負離子和遠紅外線,提高室內空氣品質。
[0033]2、將600目環境凈化材料按重量比5-60%加入到橡膠,塑料、陶瓷、環氧樹脂等材料中,制成各種形狀,如球狀、環狀、網狀、管狀、片狀等的制品,或者用各類外殼、金屬、塑料、陶瓷、橡膠及其它包裝物包裝的制品。放置于車廂內,櫥柜內,衛生間、禽畜場圈及各類房間內,達到凈化環境空氣的目的。[0034]顯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對本發明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發明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發明也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環境凈化材料,其特征在于,由鋯英砂、鑭系稀土、火山泥、蘇州土、硫化鋅、磷礦粉和納米銀粉組成,環境凈化材料所含組分按重量計為:
2.如權I所述的一種環境凈化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環境凈化材料的制備方法如下: 步驟一:將上述各材料破碎后混合于球磨機中進行研磨,研磨時間為70-75小時,使各材料的混合粉末顆粒粒徑至500-700目; 步驟二:在混合粉末中加入聚乙烯醇溶液造粒成直徑為0.5-1毫米的顆粒; 步驟三:將步驟二中的顆粒用油壓機壓成厚度小于5mm的管狀或扁平狀物體,并將其加熱至 Ij 1260-1280°C。 步驟四:將管狀或扁平狀物體冷卻后,放入球磨機研磨后得到環境凈化材料。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環境凈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境凈化材料的顆粒粒徑為 550-650 目。
【文檔編號】C04B35/16GK103449805SQ201210173669
【公開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9日
【發明者】胡錦耀, 莊國明 申請人:鶴山市雷迅新農機械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