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煅燒磷石膏的回轉爐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回轉窯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煅燒磷石膏的回轉爐窯。
背景技術:
現有的外燒式回轉窯是外部加熱的回轉窯,外燒式回轉窯的熱效率較低,僅為28-35%,實際耗能為(18. 4-20. 9) X 105KJ/t每噸建筑石膏,折合耗能每千克400-500kca ;傳統回轉窯燃燒有多個爐門,分別使用原煤不經過粉碎,直接在爐排中燃燒,每個燃燒區溫都是800°C左右,原煤未能充分燃燒,造成浪費,整個回轉窯溫度一樣,容易造成磷石膏產品質量不穩定,發生過燒或過生,不易控制,整個回轉窯爐墻都是燃燒區,煤煙粉塵沒有辦法處理,直接通過煙 排出,造成環境污染,達不到環保要求,針對上述缺陷將沸騰爐與回轉窯相結合達到既節煤,又充分利用熱量,通過旋風除塵,達到環保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節能環保熱效率高的煅燒磷石膏的回轉爐窯,它的結構組成包括爐窯、轉窯筒、靜電除塵器三大部分,爐窯的長度與轉窯筒的煅燒烘干區的長度相一致,為矩形爐體,轉窯筒兩端設有支撐托輪,進料端設有轉動齒輪,由減速機及電機帶動,轉窯筒中間筒體水平設置在爐窯中央,爐窯的進料端設有燃燒室,燃燒室下邊為爐排和風室、鼓風機、排渣管,爐窯的頂部設有三道隔墻,分別為高溫區隔墻、中溫區隔墻,恒溫區隔墻,在三道隔墻之間還設有兩道比隔墻短的上擋火墻;爐窯底部設有兩道下隔墻,分別為中、高溫下隔墻,中恒溫下隔墻,兩道隔墻之間分別設有三道較下隔墻短的下擋火墻,將爐窯底部分隔成六個沉降室,使燃燒的熱煙氣中的較粗粉塵得以沉降,轉窯筒的內壁上設有成圓周均布的煙氣火管,轉窯筒的出料端筒體圓周上開設有熱煙氣進口和出口,并與轉窯筒內壁所設的煙氣火管兩端分別相連通,轉窯筒的進料端外圓周設有環形集氣罩,將轉窯筒體進料端外圓上設的熱煙氣出口集中收集,通過環形集氣罩的煙氣出口,再通過煙氣引風機及尾管與靜電除塵器的煙氣進口連接。靜電除塵器為一封頂的圓筒形結構,外圓周設有保溫層,內圓周壁設有均勻分布的電極棒,煙氣從下部側壁引入通過中心管道經上端進A除塵腔經電極棒靜電除塵,煙氣從煙氣出口管底端經除塵后的煙氣通過煙氣出口與引風機連接排入煙 ;靜電除塵器下端設有螺旋進料機將粉塵收集排出。采用本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將沸騰爐與回轉窯相結合,能充分利用熱量,增加磷石膏與轉窯煙火管的接觸面,并起翻轉物料作用,磷石膏不與煙氣接觸,保證產品的質量和白度,既節約了能源又達到了煙氣粉塵的環保要求。
圖I為本發明煅燒磷石膏的回轉爐窯總體結構示意圖。圖2a為回轉爐窯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2b為圖2a的橫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a為轉窯筒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3b為環形集氣罩橫剖面示意圖。圖4a為靜電除塵器剖面結構示意圖。圖4b為圖4a的橫剖結構示意圖。圖中1-爐窯、2-上檔火墻、2. I-高溫區上隔墻、2. 2-中溫區上隔墻、2. 3-恒溫區上隔墻、3-下擋火墻、3. I-中高溫下隔墻、3. 2-中、恒溫區下隔墻、4-燃燒區、5-風室、6-鼓風機、7-排渣管、8-轉窯筒、9-熱煙氣進口、10-煙氣出口、11-風管、12-煙氣火管、13-環形集氣罩、14-除塵煙氣進口管、15-除塵煙氣出口管、16-保溫層、17-螺旋進料機、18-電極棒。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所述的煅燒磷石膏的回轉爐窯的具體實施方式
,對照附圖進一步加以說明
它的結構組成包括爐窯I、轉窯筒8、靜電除塵器三大部分,爐窯I的長度與轉窯筒的作業區長度一致,爐窯I形狀為一矩形窯體,由磚和耐火材料砌成;煅燒烘干區,即分為高溫、中溫、恒溫三個區,轉窯筒兩端設有支撐托輪,進料端設有齒輪,由減速機及電機帶動旋轉,轉窯筒8中間加熱段平臥在爐窯I中央,爐窯I的進料端設有燃燒室4,燃燒室4下為爐 排和風室5、鼓風機6以及排渣管7,爐窯I的頂部設有三道隔墻,分別為高溫區上隔墻2. 1,中溫區上隔墻2. 2,恒溫區上隔墻2. 3,在三道上隔墻之間設有兩道較三道上隔墻短的上擋火墻2 ;爐窯底部設有兩道下隔墻,分別為中高溫下隔墻3. 1,中恒溫下隔墻3. 2,兩道下隔墻之間分別設有三道較下隔墻較短的下擋火墻3,將爐窯底部分隔成六個煙塵沉降室,轉窯筒8的內壁上設有成圓周均布的煙氣火管12,轉窯筒8出料端的爐內筒體圓周上開設有熱煙氣進口 9,并與轉窯筒內壁設的煙氣火管12分別相連通,轉窯筒8的另一端圓周上設有煙氣出口 10和環形集氣罩13,環形集氣罩13的煙氣出口通過引風機、尾管與靜電除塵器的煙氣進口管14鏈接。轉窯筒8端面設有氣管11煅燒時產生的濕氣通過管道11排出。靜電除塵器為一封頂的圓筒形,筒體外圓周設有保溫層16,內壁設有圓周均布的電極棒18,煙氣從下部側壁管道引入中心管道上端進入除塵腔經電極棒18靜電除塵,煙氣從除塵煙氣出口管15底端與引風機連接進入煙囪排出。靜電除塵器下端設有灰斗出口,灰斗出口下方設有螺旋進料機17將粉塵收集輸送排出。
權利要求
1.一種煅燒磷石膏的回轉爐窯,其特征在于它的結構組成包括爐窯(I)、轉窯筒(8)、靜電除塵器三大部分,爐窯(I)為一矩形爐窯體,轉窯筒(8)加熱段平臥在爐窯(I)中央,爐窯(I)的進料端設有燃燒室(4),燃燒室(4)下為爐排和風室(5)、鼓風機(6)以及排渣管(7),爐窯(I)頂部設有三道隔墻高溫區上隔墻(2. 1),中溫區上隔墻(2. 2),恒溫區上隔墻(2. 3)和兩道上擋火墻(2),爐窯(I)底部設有中高溫下隔墻(3. 1),中恒溫下隔墻(3. 2)和三道下擋火墻(3)將爐窯(I)底部分隔成六個煙塵沉降室;轉窯筒(8)內壁設有圓周均布的煙氣火管(12),轉窯筒(8)出料端爐內筒體圓周上開設有熱煙氣進口(9)并與轉窯筒(8)內壁設的煙氣火管(12)分別連通,轉窯筒(8)另一端筒壁上設有煙氣出口( 10)和環形集氣罩(13),環形集氣罩(13)的煙氣出口通過引風機、尾管與靜電除塵器的煙氣進口管(14)連接,轉窯筒(8)端面設有氣管(11)。
2.根據權利要求I的煅燒磷石膏的回轉爐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爐窯(I)頂部三道隔墻分別為高溫區上隔墻(2. I),中溫區上隔墻(2. 2),恒溫區上隔墻(2. 3)和兩道上擋火 墻(2),爐窯(I)底部設有兩道中、高溫下隔墻(3. 1),中、恒溫下隔墻(3. 2)和三道下擋火墻(3),將爐窯煅燒烘干區分隔為高溫、中溫、恒溫三個區。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的煅燒磷石膏的回轉爐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爐窯頂端兩道上擋火墻(2)設置較頂部三道隔墻短,即高溫區上隔墻(2. 1),中溫區上隔墻(2. 2),恒溫區上隔墻(2. 3)較擋火墻(2)短;爐窯底部的三道下擋火墻(3)較兩道中高溫區下隔墻(3. I)、中、恒溫區下隔墻(3. 2)短。
4.根據權利要求I的煅燒磷石膏的回轉爐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靜電除塵器包括一封頂的圓筒形筒體;外圓周設有保溫層(16)、內壁圓周均布電極棒(18),煙氣從下部側壁管道引入中心管道,上端進入除塵腔,經電極棒(8)靜電除塵、煙氣,從除塵煙氣出口管(15 )與引風機連接,下端設有灰斗出口,灰斗出口下方設有螺旋進料機(17)將粉塵收集。
全文摘要
一種煅燒磷石膏的回轉爐窯,它包括爐窯、轉窯筒、靜電除塵器,轉窯筒設在爐窯中央,爐窯一端設有燃燒室,爐窯頂部設有三道隔墻和兩擋火墻,爐窯底部設有兩道下隔墻和三道下擋火墻,將爐窯底部分隔成六個煙塵沉降室和高、中、恒溫三個區,轉窯筒內壁均布煙氣火管,一端設有熱煙氣進口另一端設有出口并與煙氣火管分別連通,出口端設有環形集氣罩;沸騰爐與回轉窯相結合能充分利用熱量,增加磷石膏與轉窯煙火管的接觸面,并起翻轉物料作用,磷石膏不與煙氣接觸,保證產品的質量和白度,既節約了能源又達到了煙氣粉塵的環保要求。
文檔編號C04B11/26GK102745925SQ20121025230
公開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0日
發明者顧潘 申請人:息烽捷浪建材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