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建筑物逆向糾傾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筑施工方法,尤其是一種建筑物逆向糾傾法。
背景技術:
建筑物的傾斜,主要是由于地基的不均勻沉降。不均勻沉降,通常是由于建筑物上部荷載分布不均勻,造成持力層地基土的附加應力不均勻;持力層地基土厚度分布不均勻,造成不同部位土體不均勻壓縮變形;持力層地基土下臥層分布不均勻,造成土體總壓縮變形的不均勻;基礎持力層未選定在同一土層上;建筑物基礎旁側挖基坑以及降水等原因造成。
當建筑物發生傾斜超出允許的范圍時,會嚴重影響正常使用,甚至危害用戶的生命及財產安全。因此當建筑物發生傾斜時,應盡快對其進行糾傾。申請號為00103377.8的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建筑物糾傾法,包括以下步驟(I)向需掏土的土層鉆孔,下探掏深PVC管;(2)用高壓清水泵將高壓水注射于PVC管內底端的土層中,將土制成泥漿;(3)泥漿膨脹被擠出地表面;(4)計量流出的泥漿量及泥漿比重計算掏出的土方量來達到預期的糾傾目標;(5)構筑物糾傾后,用膨脹擠密料填封實PVC管孔。該方法具有糾傾效果顯著,施工快捷、方便,投資小,成本低的顯著優點。上述方法的施工區域通常是在建筑物地基未發生沉降或沉降量較小的一側,然而在很多種情況下,在靠近傾斜的建筑物未發生沉降或沉降量較小的一側還存在其他建筑物或構筑物,從而在該區域無法使用上述糾傾方法進行施工。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種當靠近傾斜的建筑物未發生沉降或沉降量較小的一側還存在其他建筑物或構筑物時,在建筑物地基沉降量較大的一側進行糾傾施工的建筑物逆向糾傾法。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一種建筑物逆向糾傾法,包括以下步驟I)在建筑物地基沉降量較大的一側的地表,向建筑物地基未沉降或沉降量較小的一側下方需掏土的土層鉆傾斜孔,孔內下探護壁管;2)通過護壁管進行陶土,直至掏出的土方量能夠達到預期糾傾目標;3)建筑物糾傾后,用膨脹擠密料填封實傾斜孔。所述步驟I)中鉆設的傾斜孔為多個,各傾斜孔之間的間距為O. 5 2米。所述步驟I)中的傾斜孔鉆至地基外邊緣豎直方向與地基外邊緣向外傾斜45°夾角的區域內。所述步驟2)包括21)用高壓清水泵將高壓水注射于PVC管內底端的土層中,將土制成泥漿;22)泥漿膨脹被擠出地表面;23)計量流出的泥漿量及泥漿比重計算掏出的土方量來達到預期的糾傾目標。
采用本發明的建筑物逆向糾傾法,在建筑物地基沉降量較大的一側進行施工,通過向未沉降或沉降量較小的一側下方鉆傾斜孔進行陶土的方式,從而使建筑物回傾,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當靠近傾斜的建筑物未發生沉降或沉降量較小的一側還存在其他建筑物或構筑物時無法進行施工的缺陷,從而能夠快速、方便完成糾傾任務。
圖I為采用本發明方法對建筑物進行糾傾的示意圖。圖中建筑物I ;構筑物2 ;粘土層3 ;粉土層4 ; 於泥質土層5 ;傾斜孔6 ;護壁管7 ;地基10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I所示,建筑物I由于其地基101的不均勻沉降,導致整體向右側傾斜。在建筑物I的左側并靠近建筑物I的位置建有構筑物2,從而使得在建筑物I左側沒有場地進行傳統的糾傾作業施工。在此情況之下,可采用本發明的建筑物逆向糾傾法,包括以下步驟I)勘察建筑物I下方土質情況,并確定需要進行掏土的土層。例如,建筑物下方包括粘土層3、粉土層4、淤泥質土層5,則可以選擇淤泥質土層5作為掏土的土層;在建筑物I地基沉降量較大的一側(即右側)的地表,向建筑物I的左側下方需掏土的淤泥質土層5鉆傾斜孔6,傾斜孔6內下探護壁管7,所述護壁管7可以為PVC管,也可以為鋼管;為了能夠在建筑物I下方均勻向外掏土,所鉆設的傾斜孔6為多個,各傾斜孔6之間的間距為O. 5 2米,每根護壁管7直徑可以在80 110毫米之間。傾斜孔6鉆至建筑物I中軸線到其地基101左側邊緣向外傾斜45°線之間的區域,即圖中Α+Β的區域,在該區域內進行掏土,能夠對建筑物I左半側產生明顯的應力影響。當在地基101左側外邊緣豎直方向線與建筑物I中軸線之間的區域,及B區域內進行掏土時,能夠達到快速對建筑物I糾傾的效果,但糾傾過程中有可能存在建筑物I整體二次沉降的危險,還有可能存在建筑物I回傾量過大導致向相反方向傾斜的危險。因此,優選為在地基外邊緣豎直方向與地基外邊緣向外傾斜45°夾角的區域,及A區域內進行掏土,就能夠有效避免上述缺陷。2)通過護壁管7進行陶土,直至掏出的土方量能夠達到預期糾傾目標,包括以下步驟21)用高壓清水泵將高壓水注射于護壁管7內底端的土層中,將土或泥漿進行稀釋,減少其張力,從而使其能夠順利排出;22)泥漿膨脹被擠出地表面;23)計量流出的泥漿量及泥漿比重計算掏出的土方量來達到預期的糾傾目標。3)建筑物I糾傾后,用生石灰,粉煤灰及普通硅酸鹽水泥配比的膨脹擠密料填封孔。為防止膨脹擠密料填封時,遇水填而不實,則將其外部包裹有防水的塑料薄膜。
采用本發明的建筑物逆向糾傾法,在建筑物地基沉降量較大的一側進行施工,通 過向未沉降或沉降量較小的一側下方鉆傾斜孔進行陶土的方式,從而使建筑物回傾,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當靠近傾斜的建筑物未發生沉降或沉降量較小的一側還存在其他建筑物或構筑物時無法進行施工的缺陷,從而能夠快速、方便完成糾傾任務。
權利要求
1.一種建筑物逆向糾傾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在建筑物地基沉降量較大的一側的地表,向建筑物地基未沉降或沉降量較小的一側下方需掏土的土層鉆傾斜孔,孔內下探護壁管; 2)通過護壁管進行陶土,直至掏出的土方量能夠達到預期糾傾目標; 3)建筑物糾傾后,用膨脹擠密料填封實傾斜孔。
2.如權利要求I所述建筑物逆向糾傾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I)中鉆設的傾斜孔為多個,各傾斜孔之間的間距為O. 5 2米。
3.如權利要求2所述建筑物逆向糾傾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I)中的傾斜孔鉆至地基外邊緣豎直方向與地基外邊緣向外傾斜45 °夾角的區域內。
4.如權利要求3所述建筑物逆向糾傾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包括 21)用高壓清水泵將高壓水注射于PVC管內底端的土層中,將土制成泥漿; 22)泥漿膨脹被擠出地表面; 23)計量流出的泥漿量及泥漿比重計算掏出的土方量來達到預期的糾傾目標。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建筑物逆向糾傾法,包括以下步驟1)在建筑物地基沉降量較大的一側的地表,向建筑物地基未沉降或沉降量較小的一側下方需掏土的土層鉆傾斜孔,孔內下探護壁管;2)通過護壁管進行陶土,直至掏出的土方量能夠達到預期糾傾目標;3)建筑物糾傾后,用膨脹擠密料填封實傾斜孔。采用本發明的建筑物逆向糾傾法,在建筑物地基沉降量較大的一側進行施工,通過向未沉降或沉降量較小的一側下方鉆傾斜孔進行陶土的方式,從而使建筑物回傾,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當靠近傾斜的建筑物未發生沉降或沉降量較小的一側還存在其他建筑物或構筑物時無法進行施工的缺陷,從而能夠快速、方便完成糾傾任務。
文檔編號E04G23/02GK102839825SQ20121036241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5日
發明者林威 申請人:天津建巖巖土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