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高效的大面積混凝土地坪施工找平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施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在對大面積的地坪澆筑混凝土地面時所采用的找平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廣場、車庫、展廳等一些澆筑大面積混凝土地坪時,傳統施工工藝,需要在混凝土施工區預先砌筑“砂漿灰餅”,傳統工藝具有數量多,施工過程中容易遭到破壞,影響作業人員及斗車等工具的行進,標高控制精確度不高,混凝土人工找平難度大,總體混凝土面層找平精確度不高等缺點。如果素混凝土墊層地坪厚度達到200mm以上時,傳統的施工控制方法一般采用分兩次澆筑混凝土的方案,底部第一次先澆筑一層厚混凝土 (厚度視工程的實際情況確定),表面再第二次燒筑50mm厚混凝土,該種工藝會造成工期延長,還會容易 造成面層混凝土空鼓等質量通病。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鑒于傳統大面積的地坪澆筑混凝土時,克服施工工藝的不足,減少施工質量問題的發生,提供一種新的混凝土施工找平控制技術,以實現混凝土一次性施工成活、加快施工進度、保證施工質量的施工目標。本發明為了實現其發明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效的大面積混凝土地坪施工找平方法,在澆筑有混凝土的區域預先設置簡易角鋼導軌,在導軌上采用來回滾動滾軸的方法找平,然后使混凝土凝固,包括以下步驟
A、支架橋平面測量放線、標高測量及支撐導軌安裝根據設定的混凝土澆筑流向,在混凝土施工區上采測量出兩根平行的貫通直線,在兩根貫通直線上均布支架橋,由支架橋支撐與貫通直線走向相同的滾軸支撐導軌;控制支架橋及由支架橋支撐的滾軸支撐導軌的高度,使滾軸支撐導軌的頂端高度為混凝土地坪高度;
B、混凝土澆筑向混凝土施工區預澆筑混凝土,混凝土將滾軸支撐導軌淹沒;
C、將滾軸擱置到滾軸支撐導軌上,來回滾壓混凝土,完成混凝土地坪施工找平;
D、從未凝固的混凝土中回收、重復利用滾軸支撐導軌和支架橋。進一步的,上述的高效大面積混凝土地坪施工找平方法中步驟A中,支架橋的為鋼筋支架橋,其搭建包括以下步驟
A01、在貫通直線的兩邊各將一根支座鋼筋植入地面;
A02、在兩根支座鋼筋上焊接水平橋鋼筋,在焊接水平橋鋼筋需要確保水平橋鋼筋標高位置準確。進一步的,上述的高效大面積混凝土地坪施工找平方法中步驟A中,移動式支架橋為鋼筋支架橋,其搭建包括以下步驟
A001、在橋接鋼筋的底部焊接四根“八字型”支腿鋼筋,兩端各焊接一個固定螺帽; A002、在每個固定螺帽中分別穿一根配套的可調節螺桿;A003、在每個可調節螺桿上各嚙合一個標高調節螺帽;
A004、在一段角鋼兩端加工制作兩個橢圓型的螺桿孔形成標高控制角鋼,兩個橢圓型的螺桿孔分別由可調節螺桿穿過,橋接角鋼兩端分別由標高調節螺帽支撐;
A005、調節標高調節螺帽的位置,使標高控制角鋼的高度符合要求,然后將鎖定螺帽擰緊,確保標高控制角鋼不松動;
A006、利用膨脹鏍釘將鋼筋支架橋固定在貫通直線上。進一步的,上述的高效大面積混凝土地坪施工找平方法中將兩根角鋼分別“趴”放在均布于貫通直線上的支架橋上,兩根角鋼的脊梁背即形成了一對滾軸支撐導軌,在導軌角鋼的端面兩邊之間焊接一根鋼筋卡。進一步的,上述的高效大面積混凝土地坪施工找平方法中滾軸采用直徑 14(Γ200_的鍍鋅鋼管及無縫鋼管制作而成,兩端采用鋼板封閉,內側灌滿水,再在兩側封板的中心位置焊接直徑20mm以上的短鋼筋,作為滾軸移動的著力點。本發明通過調節支架橋及支架橋上的滾軸支撐的高度,可以適合于較厚的混凝土燒筑。下面通過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I是本發明實施例I中的支架橋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2的移動式支架橋左視圖。附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2的移動式支架橋正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本實施例是某工程地下室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進行找平的一種方法,該地下室地坪面積為3395. 71m2,混凝土的澆筑厚度達到200mm,排水坡度1%。基本的施工原理如下
本實施例中采用簡易角鋼制作的滾軸支撐導軌標高控制,首先安裝一排標高控制鋼筋支架橋,角鋼按“趴著”的方式放置在支架橋上,角鋼兩直角邊的外角(簡稱“脊梁背”)朝上,利用三角形的穩定性原理,在角鋼的“脊梁背”上設置滾軸,形成滾軸支撐導軌,來回滾動滾軸,以達到混凝土找平的效果。在施工過程中,首先在地面通過植筋、焊接水平橋鋼筋的方法,按下面的步驟制作支架橋,該支架橋植入地坪中在混凝土凝固后淹沒在混凝土中。按設計標高焊接標高控制鋼筋支架橋,混凝土施工前,只需將兩根6米長的L 50X50X5的角鋼平放在鋼筋支架橋上,根據施工流向隨混凝土施工方向,沿角鋼導軌的縱向水平滑移角鋼即可。施工基本流程為平面測量放線一豎向短鋼筋植筋一標高測量一水平橋鋼筋安裝焊接一放置角鋼導軌一滾軸放置在導軌上一混凝土澆筑一滾軸來回滾壓混凝土(找平)一滾軸抬起一移動角鋼導軌一混凝土澆筑一滾軸來回滾壓混凝土(找平)一角鋼導軌移除一混凝土壓光一混凝土養護。具體步驟A、支架橋平面測量放線、標高測量及支撐導軌安裝根據設定的混凝土澆筑流向,在混凝土施工區上采測量出兩根平行的貫通直線,在兩根貫通直線上均布支架橋,由支架橋支撐與貫通直線走向相同的滾軸支撐導軌;控制支架橋及由支架橋支撐的滾軸支撐導軌的高度,使滾軸支撐導軌的頂端高度為混凝土地坪高度;
A01、在貫通直線的兩邊各將一根支座鋼筋植入地面;
A02、在兩根支座鋼筋上焊接水平橋鋼筋,在焊接水平橋鋼筋需要確保水平橋鋼筋標高位置準確。B、混凝土澆筑向混凝土施工區預澆筑混凝土,混凝土將滾軸支撐導軌淹沒; C、將滾軸擱置到滾軸支撐導軌上,來回滾壓混凝土,完成混凝土地坪施工找平。D、移動、回收滾軸支撐導軌。其中
步驟A中支架橋平面測量放線根據設定的混凝土澆筑流向,在混凝土地面上采用經緯儀測量出兩根間距150mm的貫通直線,鋼筋支架橋間的間距1400mm設置,確保任何部位的5個鋼筋支架橋(即四段空間)的起點至未點的距離為5600mm,因為一般采用的滾軸長度為6m,兩端應預留出足夠的長度,以確保滾軸在施工中安全運行。標高控制鋼筋支架橋包括三部分結構如圖I所示兩根植入地面的支座鋼筋12、一根水平橋鋼筋11。植入混凝土地面17的支座鋼筋12宜采用直徑14_以上的螺紋鋼,鋼筋長度宜為澆筑混凝土的厚度+ 50mm,植入地面的深度不少于80mm;支座鋼筋12的縱向間距宜設置為1400mm,因為綜合考慮了一般標準角鋼的長度為6米,選擇1400mm的間距,一方面有利于角鋼14兩端均可以放置在水平橋鋼筋11上,另一方面,在滾軸的作用下,角鋼變形小。如遇到混凝土厚度過厚或支座鋼筋穩定性能差,為了保證支座鋼筋12穩定,在支座鋼筋12的兩側設置膨脹鏍絲15及斜拉鋼筋16焊接固定。水平橋鋼筋11宜采用直徑14mm的鋼筋,鋼筋長度宜為200mm,水平橋鋼筋11應分別與兩根支座鋼筋12焊接。在焊接前,應準確計算出水平橋鋼筋11水平橋鋼筋面的標高值一混凝土完成面標高-角鋼14斷面斜邊至角點的高度。水平橋鋼筋的標高控制采用可靠有效的測量控制方法,確保水平橋鋼筋11標高位置準確。滾軸支撐導軌及滾軸安裝
待所有標高控制鋼筋支架橋安裝完畢后,在擬定的混凝土先澆筑區域,將兩根GB的L 50X50X5的角鋼14 “趴”放在鋼筋支架橋上,兩根角鋼14的“脊梁背“即形成了滾軸支撐導軌。再在角鋼14的脊梁背上垂直角線的方向放置滾軸。滾軸宜采用直徑14(T200mm的鍍鋅鋼管及無縫鋼管制作而成,兩端采用鋼板封閉,內側灌滿水,再在兩側封板的中心位置焊接直徑20mm以上的短鋼筋,作為滾軸移動的滾力點。混凝土澆筑及找平混凝土澆筑可以根據施工現場的條件允許情況,采用泵送、斗車等運輸工具運輸混凝土 ;混凝土找平則通過在導軌上面來回滾動滾軸的方法,即可達到找平的效果。角鋼導軌移動作為滾軸支撐導軌的角鋼14具有可移動的功能,在角鋼14的一端,也就是兩角鋼翼側鋼板的內部焊接一根直徑6mm的鋼筋卡,用于角鋼導軌移動的受力拉結點。當先前部位的混凝土滾壓找平完畢后,需要將角鋼14進行移動,移動的方法一人將滾軸一端輕輕抬起,另外一個人則采用一根鋼筋拉勾將角鋼14抬起抖動,抖落角鋼14表面的混凝土,將其勻速向前移動至待澆筑混凝土的區域。本實施例具有如下優點
I、與傳統的“砂漿灰餅”控制標高相比,該創新技術方法避免了設置大量的“砂漿灰餅”,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加快了混凝土施工準備工作的進度。2、采用該創新技術方法方法,與傳統方法相比,大大節省了 “砂漿灰餅”設置水泥砂漿投入、勞動力的投入的成本,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3、傳統的砂漿控制“灰餅”,在施工過程中容易遭到破壞,混凝土面層平整度差,而采用該創新技術方法,則可以克服其不足。 4、采用該創新技術方法,方便振動棒或平板震動器的來回反復任意操作而不會影響標高控制點的控制精度,給混凝土施工帶來了極大的方便。5、該創新技術方法在施工過程中,沿混凝土施工方向動態滑移即可,對待施工區域,方便人員及斗車等其他工具通行。6、該創新技術方法為滾軸滾壓混凝土提供了支撐導軌,對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控制非常有利,同時提高了混凝土找平的速度。7、該創新技術方法,原理簡單,操作方便,效率顯著、質量明顯。8、該創新技術方法,對施工現場的短鋼筋進行廢物利用,角鋼導軌滑移施工,反復利用,符合節能減排、綠色施工的理念。實施例2,與實施例I相比,本實施例是一種綠色環保的施工方法,本實施例2中的移動式支架橋可以回收再使用,是一種能多次使用的支架橋。本實施例中,利用三角架的穩定性原理,通過采用鋼筋頭、螺絲帽、螺桿、角鋼、鐵絲、鋼釘等施工現場隨處可見的施工材料,焊接加工制作成為一種可調整標高的鋼筋支架橋,支架橋調整的方法,主要采用擰動螺栓,以達到上下調節標高的目的;標高測量通過激光水準儀現場動態控制,以達到動態標高控制的目的。本實施例移動式支架橋施工工藝流程
移動式支架橋的制作一地面測量放線(彈通直線)一確定安裝點位置一在地面上釘入鋼釘一鋼釘一端拴牢鐵絲一(混凝土澆筑施工開始)一安裝標高控制鋼筋支架橋一鋼筋支架與鐵絲捆綁繃緊一架設激光水準儀(加密準確的標高控制點)一調整螺桿高度一確定測量標高值一檢查符合一放置角鋼導軌一滾軸放置在導軌上一混凝土澆筑一滾軸來回滾壓混凝土(找平)一滾軸抬起一移動角鋼導軌一回收鋼筋支架橋一沿流水施工方向安裝鋼筋支架橋一混凝土澆筑一滾軸來回滾壓混凝土 (找平)一角鋼導軌移除一回收鋼筋移動式支架橋一混凝土壓光一混凝土養護。移動式支架橋如圖2和圖3所示,是一種可重復利用的支架橋。選擇一根長度約150mm、直徑14mm的橋接鋼筋21,在鋼筋的底部焊接四根直徑IOmm的“八字型”支腿鋼筋22,在橋接鋼筋21兩端各焊接一個固定螺帽23,兩固定螺帽23中各自穿一根配套的、長度約120mm的可調節螺桿24,可調節螺桿24及固定螺帽23的絲口寬度2_左右,利于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的清理與螺桿的擰動。再另外根據可調節螺桿24的相對位置關系,采用L 30X30X3規格的、長度約200mm的角鋼,根據可調節螺桿24的相對位置關系,加工制作兩個橢圓型的螺桿孔25,制作成標高控制角鋼26,在標高控制角鋼26穿入可調節螺桿24之前,先在兩根可調節螺桿24上分別擰上一個標高調節螺帽27,在將標高控制角鋼26穿入可調節螺桿24中,最后在標高控制角鋼26上部沿可調節螺桿24擰入鎖定螺帽28,這樣移動式鋼筋支架橋就制作完畢了。安裝移動式鋼筋支架橋的方法,首先在通過準確的測量放線,在地面測量出間距為1400mm的若干個點位,在點位上釘入直徑3mm以上的鋼釘,鋼釘上綁上16#規格的拉結鐵絲,將鐵絲與標高控制鋼筋支架橋的橋接鋼筋21緊緊的連接在一起,以防止標高控制鋼筋支架橋移動。標高控制鋼筋支架橋的安裝應嚴格按測量控制線位進行安裝,確保安裝后能成一條順直的線。待標高控制鋼筋支架橋安裝固定完畢后,如何測量、調整標高控制角鋼26的標高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通過在鋼筋支架橋附近合適的部位設置一架激光標高測量儀,通過測量標桿測量出標高控制角鋼面的標高值,對比標高設計值,通過旋動移動式標高控制鋼筋支架橋的可調節螺桿以及標高調節螺帽,使得標高控制角鋼頂部的標高達到設計標高值。 在混凝土開始施工前,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需要,加工約2(Γ30個移動式鋼筋支架橋,并且根據測量放線確定的位置,全部在地面釘入鋼釘以及綁上拉結鐵絲。先施工混凝土的部位應先安裝完成一部分移動式鋼筋支架橋,隨混凝土施工的方向不斷向前推移,將混凝土已經找平部位的移動式鋼筋支架橋進行拆除安裝在未施工的部位。其余操作步驟同實施例I。與實施例I相比,本實施例的支架橋具有如下特點
I、施工現場就地取材,制作簡單,操作方便,堅固實用,安裝后不易破壞。2、隨混凝土邊施工邊安裝,則為現場施工創造有利條件。3、滿足大面積混凝土地坪一次施工成活的標高控制要求,滿足標高控制測量精度要求。4、重復利用,符合綠色施工理念。總之,本發明的施工方法,適用于100mnT600mm厚度的混凝土地坪一次施工成活的混凝土標高找平控制,克服了傳統“砂漿灰餅”控制技術的不足,在保證質量安全的前提下,簡化施工工藝流程,降低了成本,加快了施工速度,提高了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控制質量,具有操作簡單、質量效果明顯、環保節能等特點。該施工方法得到了施工工人的一致肯定及推崇,施工方法、施工速度、施工質量等方面均得到了建設單位、監理單位的一致好評。與傳統的方法相比,就上面實施例中提到的某工程實施的具體情況而言,該工程地下建筑面積3395. 71m2,節約設置砂漿灰餅的人工費用約2萬元;混凝土施工工效提高約20%,每天(按8小時計算),混凝土澆筑施工方量約增加32立方米;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合格率高達96%,綜合經濟效益約5萬元。
權利要求
1.一種高效的大面積混凝土地坪施工找平方法,在澆筑有混凝土的區域采用來回滾動滾軸的方法找平,然后使混凝土凝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支架橋平面測量放線、標高測量及支撐導軌安裝根據設定的混凝土澆筑流向,在混凝土施工區上測量出兩根平行的貫通直線,在兩根貫通直線上均布支架橋,設置兩根由支架橋支撐的與貫通直線走向相同的滾軸支撐導軌;控制支架橋及由支架橋支撐的滾軸支撐導軌的高度,使滾軸支撐導軌的頂端高度為混凝土地坪高度; B、混凝土澆筑向混凝土施工區預澆筑混凝土,混凝土將滾軸支撐導軌淹沒; C、將滾軸擱置到滾軸支撐導軌上,來回滾壓混凝土,完成混凝土地坪施工找平。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高效的大面積混凝土地坪施工找平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D、回收支架橋。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高效的大面積混凝土地坪施工找平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支架橋為鋼筋支架橋,其搭建包括以下步驟 AOI、在貫通直線的兩邊各將一根支座鋼筋(12)植入地面; A02、在兩根支座鋼筋(12)上焊接水平橋鋼筋(11),在焊接水平橋鋼筋(11)時需要確保水平橋鋼筋(11)標高位置準確。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的大面積混凝土地坪施工找平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D中,支架橋為移動式鋼筋支架橋,移動式鋼筋支架橋從未凝固的混凝土中回收。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的大面積混凝土地坪施工找平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支架橋為鋼筋支架橋,其搭建包括以下步驟 A001、在橋接鋼筋(21)的底部焊接四根“八字型”支腿鋼筋(22),兩端各焊接一個固定螺帽(23); A002、在每個固定螺帽(23)中分別穿一根配套的可調節螺桿(24); A003、在每個可調節螺桿(24)上各嚙合一個標高調節螺帽(27); A004、在一段角鋼兩端加工制作兩個橢圓型的螺桿孔(25)形成標高控制角鋼(26),兩個橢圓型的螺桿孔(25)分別由可調節螺桿(24)穿過,橋接角鋼(26)兩端分別由標高調節螺帽(27)支撐; A005、調節標高調節螺帽(27)的位置,使標高控制角鋼(26)的高度符合要求,然后將鎖定螺帽(28)擰緊,確保標高控制角鋼(26)不松動; A006、利用鋼釘及鐵絲將鋼筋支架橋固定在貫通直線上。
6.根據權利要求3或5所述的高效大面積混凝土地坪施工找平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兩根角鋼分別“肌”放在均布于貫通直線上的支架橋上,兩根角鋼的脊梁背即形成了一對滾軸支撐導軌。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大面積混凝土地坪施工找平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滾軸支撐導軌的端部兩邊之間焊接一根橫向鋼筋卡,作為支撐導軌的向前移動的受力點。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高效大面積混凝土地坪施工找平方法,其特征在于滾軸采用直徑14(Γ200_的鍍鋅鋼管及無縫鋼管制作而成,兩端采用鋼板封閉,內側灌滿水,再在兩側封板的中心位置焊接直徑20mm以上的短鋼筋,作為滾軸移動的著力點。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效的大面積混凝土地坪施工找平方法,該方法采用簡易角鋼導軌標高控制,首先安裝一個鋼筋支架橋,角鋼按“趴著”的方式放置在支架上,角鋼兩直角邊的外角朝上,利用三角形的穩定性原理,在角鋼的“脊梁背”上設置滾軸,來回滾動滾軸,以達到混凝土找平的效果。
文檔編號E04F15/12GK102888809SQ20121037166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9日
發明者周杰, 馮向東, 李堅, 羅邦明, 張成林, 甘亦波, 張進軍, 王清海, 李林, 張慧杰, 張超, 鮑建宏, 林春龍 申請人:深圳市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