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功能墻磚構造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功能墻磚構造,由墻磚、墻磚正面凸塊、墻磚背面凸塊、正面凸塊凹槽、背面凸塊凹槽、鋼筋組成。正面凸塊與背面凸塊在一條直線上,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結構,可避免在墻面上放置用品等需要在墻面上鉆孔等,避免因鉆孔使墻磚破裂,讓掛具與墻面材料質感相同,美觀大方,構造簡單安全可靠。
【專利說明】一種多功能墻磚構造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裝飾材料,具體來說涉及一種多功能墻磚構造。
【背景技術】
[0002]目前使用的墻磚只是一種飾面功能,沒有附帶其他功能,如果要在墻面上放置用品等就需要在墻面上鉆孔、按裝掛具、固定等一系列工序,不僅不方便而且墻磚容易因鉆孔而破裂,另外掛具與墻面材料質感、顏色均不同,不美觀。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點,提供一種多功能墻磚構造。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多功能墻磚構造,由墻磚、墻磚正面凸塊、墻磚背面凸塊、正面凸塊凹槽、背面凸塊凹槽、鋼筋組成。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結構,可避免在墻面上放置用品等需要在墻面上鉆孔等,避免因鉆孔使墻磚破裂,讓掛具與墻面材料質感相同,美觀大方,構造簡單安全可靠。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4]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0005]圖1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0006]圖中:1_墻磚、2-正面凸塊、3-背面凸塊、4-正面凸塊凹槽、5-背面凸塊凹槽6-鋼筋。
【具體實施方式】
[0007]如圖1所示,在墻磚正面設置一圓柱體凸塊,圓柱體長60毫米,直徑30毫米,正面凸塊上方設置5毫米寬弧長為1/4周長的凹槽,以利于所掛物品下滑,背面凸塊為圓柱體長100毫米,直徑50毫米,背面凸塊上設置周圈5毫米寬凹槽
凹槽間距為20毫米,增加與墻體之間的粘結強度。正面凸塊與背面凸塊的軸心在一條直線上,中間為直徑10毫米的鋼筋,鋼筋長度為正、背面凸塊長度之和,在正面凸塊退后5毫米,包覆材料為墻磚表層內同質材料,正面凸塊外表面材質與墻磚表面材質相同,正面凸塊與背面凸塊每塊墻磚均設兩個,墻磚可為300毫米寬,450毫米高,凸塊在距上邊線1/3處,水平間距為150毫米-200毫米。
【權利要求】
1.一種多功能墻磚構造,由墻磚(I)、正面凸塊(2)、背面凸塊(3)、凹槽(4)、凹槽(5)、鋼筋(6)組成,其特征在于:正面凸塊(2)與背面凸塊(3)在一條直線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墻磚構造,其特征在于:正面凸塊(2)上設有凹槽(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墻磚構造,其特征在于:背面凸塊(3)上設有凹槽(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墻磚構造,其特征在于:正面凸塊(2)與背面凸塊(3)軸心設有鋼筋(6)。
【文檔編號】E04F13/074GK103726622SQ201210388968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5日
【發明者】陳祥鳳 申請人:陳祥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