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保溫砌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是一種自保溫砌塊,包括:用于減小熱傳導并充當砌塊支撐架的混凝土骨架;分別固定連接在所述混凝土骨架兩側的兩個壁板。本發明的混凝土骨架包括:多個縱向肋,并且所有相鄰的縱向肋分別通過其連接部固定連接在一起,使得在相鄰的縱向肋之間形成的多個相互隔離的熱傳導阻斷空間。本發明通過砌塊特有的熱傳導阻斷結構來減小砌塊的熱橋現象,從而提高了砌塊的保溫效果,因而可以使得利用本發明砌塊構筑的墻體相對于現有技術的墻體,具有更好的保溫效果。
【專利說明】自保溫砌塊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構筑墻體的材料,特別涉及一種筑墻體的自保溫砌塊,通過砌塊的結構實現自保溫。
【背景技術】
[0002]熱橋以往又稱冷橋,熱橋是指處在外墻和屋面等圍護結構中的鋼筋混凝土或金屬梁、柱、肋等部位。因這些部位傳熱能力強,熱流較密集,內表面溫度較低,故稱為熱橋。
[0003]為了加強墻體的強度,目前的墻體均采用混凝土砌塊筑成。由于混凝土材料有較好的熱傳導性,它的導熱性是普通磚塊導熱性的2至4倍,同時由于室內通風不暢,秋末冬初室內外溫差較大,冷熱空氣頻繁接觸,墻體保溫層導熱不均勻,產生熱橋效應,造成房屋內墻結露、發霉甚至滴水。
[0004]通過沿樓面與墻面交接處,內墻外墻交接處墻面向外加寬,達到提高墻體保溫、保濕的目的,減小熱傳遞,從而有效解決熱橋效應,但這種方法的弊端是造價太高。
[0005]另一種解決熱橋效應的技術方案是,在外墻采用外墻保溫(一般為聚苯顆粒保溫砂漿或保溫板)、中空玻璃和隔熱斷橋(或塑鋼)門窗覆蓋整個采暖空間,即用保溫材料將整個房間或者整個建筑進行包裹處理,該技術方案的缺點也是造價高,不易施工的。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構筑墻體的自保溫砌塊,通過砌塊本身的熱傳導阻斷結構來實現砌塊及墻體的自保溫,從而解決了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造價高、不易施工的技術問題。
[0007]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自保溫砌塊,包括:
[0008]用于減小熱傳導并充當砌塊支撐架的混凝土骨架;
[0009]分別固定連接在所述混凝土骨架兩側的兩個壁板。
[0010]優選地,所述的混凝土骨架包括:多個縱向肋,其所有相鄰的縱向肋分別通過其連接部固定連接在一起;在相鄰的縱向肋之間形成的多個相互隔離的熱傳導阻斷空間。
[0011 ] 優選地,所述的多個縱向肋至少包括一個位于內側的內縱向肋、一個位于外側的外縱向肋以及一個以上的位于中部的中間縱向肋。
[0012]優選地,每個縱向肋具有多個位于偏離中心位置處的連接部,并且每個縱向肋的所有連接部均從其兩側向外伸出并分別連接相鄰縱向肋的相應連接部。
[0013]優選地,所述的內縱向肋和所述的外縱向肋的外側兩端部分別向外延伸出凸出部,并且每個所述凸出部的外端具有向外延伸的凸塊。
[0014]優選地,所述的混凝土骨架還包括:開設在所述連接部上端和/或下端上的用于安置拉筋的拉筋槽;以及分別開設在所述凸塊上端和/或下端上的用于安置卡接筋的卡筋槽。
[0015]優選地,所述的壁板包括:對應于所述凸塊外表面的粘合區;用來粘接所述凸塊內端面及縱向肋外表面的粘合條。
[0016]優選地,壁板通過用粘合區和粘合條粘接所述內縱向肋外側,形成面向壁板的內層熱傳導阻斷空間;以及壁板通過用粘合區和粘合條粘接所述外縱向肋外側,形成面向壁板的外層熱傳導阻斷空間。
[0017]優選地,至少一個壁板與所述混凝土骨架一體形成。
[0018]優選地,至少一個壁板由非混凝土材料制成,并且通過粘接,安裝到混凝土骨架的一側。
[0019]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是,通過砌塊特有的熱傳導阻斷結構,大大減小了砌塊的熱橋現象,提高了砌塊的保溫效果,因而可以使得利用本發明砌塊構筑的墻體具有更好的保溫效果,并且由于不需要采用其他措施對墻體保溫,因而可以降低造價并提高筑墻速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是本發明的自保溫砌塊第一實施例的透視圖;
[0021]圖2是圖1所示的壁板的透視圖;
[0022]圖3是圖1所示的混凝土骨架的透視圖;
[0023]圖4是本發明的自保溫砌塊第二實施例的分解透視圖;
[0024]圖5是本發明的自保溫砌塊第三實施例的透視圖;
[0025]圖6是本發明的自保溫砌塊第四實施例的透視圖;
[0026]圖7是利用本發明的砌塊砌筑墻體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圖1顯示了本發明自保溫砌塊第一實施例,如圖1所示,該自保溫砌塊包括:用于減小熱傳導并充當砌塊支撐架的混凝土骨架I ;以及分別固定連接在所述混凝土骨架I兩側的兩個壁板2。
[0028]本發明的混凝土骨架I是一個支撐體,其內設有用于阻斷熱傳導的多個空間,因而可以大大減小熱傳導,提高砌塊的保溫效果。
[0029]本發明的壁板2是利用不同于混凝土骨架I所用材料的材料制成,因此壁板2是非混凝土壁板,可以選用阻燃不易導溫的材料支撐。具體的材料選用可以根據構筑不同墻體的需要而定,例:石膏板、高強硅酸鈣板、陶瓷板等。將兩塊非混凝土壁板用砂漿與混凝土保溫骨架粘合形成合成體。
[0030]比如由保溫板材料制成。壁板2的作用有兩個,其一是包覆混凝土骨架1,從而阻斷混凝土導致的熱橋現象;其二是,與混凝土骨架I結合,形成用于阻斷熱傳導的阻斷空間。
[0031]圖2顯示了第一實施例的混凝土骨架I的結構,如圖2所示,該混凝土骨架I包括:多個縱向肋16,圖中共顯示了 4個縱向肋,其中所有相鄰縱向肋16都通過其連接部17固定連接在一起,從而在相鄰縱向肋16之間形成多個相互隔離的熱傳導阻斷空間15。
[0032]本發明所述的縱向肋是一個縱向的條形混凝土塊體,利用多個縱向肋制成砌塊的技術效果是,可以在砌塊中形成多層熱傳導空氣阻斷層,從而可以實現基于砌塊結構的自保溫。
[0033]圖中所示的多個縱向肋16中至少包括一個位于內側的內縱向肋161、一個位于外側的外縱向肋162以及一個以上的位于中部的中間縱向肋163。其每個縱向肋具有多個位于偏心位置處的連接部17,例如四個連接部,其每個連接部17均從縱向肋側面向外伸出并連接相鄰縱向肋的相應連接部17,從而在相互連接的相鄰縱向肋16之間形成位于兩端的端部熱傳導阻斷空間151和位于中間的中間熱傳導阻斷空間152。
[0034]內縱向肋161外側兩端部分別向外延伸出凸出部12,從而形成中間凹槽153,并且每個所述凸出部12的外端具有向外延伸的用于連接壁板2的凸塊121。
[0035]外縱向肋162的外側兩端部也分別向外延伸出凸出部12,以便形成中間凹槽153,并且每個所述凸出部12的外端具有向外延伸的用于連接壁板2的凸塊121。
[0036]此外,混凝土骨架I還包括:開設在所述連接部17上端和/或下端上的用于安置拉筋的拉筋槽14,以及分別開設在所述凸塊121上端和/或下端上的用于安置卡接筋的卡筋槽18。
[0037]圖3顯不了第一實施例的壁板2,如圖所不,包括:對應于所述凸塊121外表面的粘合區22 ;和用來粘接所述凸塊121內端面及縱向肋外表面的粘合條21,粘合條上端有與卡筋槽18相應的豁口。壁板2通常是在混凝土骨架砌筑成墻體后,分別安裝到每個混凝土骨架I的兩側。
[0038]壁板2通過用粘合區22和粘合條21粘接內縱向肋161外側,形成面向壁板2的內層熱傳導阻斷空間153 ;以及壁板2通過用粘合區22和粘合條21粘接所述外縱向肋161外側,形成面向壁板2的外層熱傳導阻斷空間153。
[0039]本發明的混凝土骨架I可以用混凝土一次澆注成型。
[0040]本發明的一個特點是,在砌塊的兩端形成多個熱傳導阻斷空間151,因而可以有效阻斷混凝土的熱橋。
[0041]圖4顯示了本發明的自保溫砌塊第二實施例,該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區別僅僅在于,其中的一個壁板2采用相同材料與混凝土骨架I一體形成。而另一個壁板2則采用非混凝土材料制成,并通過粘接安裝到混凝土骨架I的一側,該實施例的優點是,由于只需安裝一個壁板2,因此可以提高筑墻速度。
[0042]圖5顯示了本發明的自保溫砌塊第三實施例,在該實施例中,混凝土保溫骨架I與兩塊壁板2均采用混凝土一次模壓成型。
[0043]圖6顯示了本發明的自保溫砌塊第四實施例,在該實施例中,非混凝土壁板2分為外層和內層,其內層面積大于混凝土骨架I的外部面積,其外層面積與混凝土骨架I的外部面積相等,這樣可以在砌筑墻體后,利用其內層超出混凝土骨架的部分覆蓋砌縫,通常,內層超出壁板4?5mm。
[0044]圖7是利用本發明的砌塊構筑墻體的示意圖,如圖7所示,施工中先用砂漿磊砌混凝土保溫骨架,將拉筋3放置到拉筋槽中進行拉筋,然后將非混凝土壁板用砂漿與每塊混凝土保溫骨架相粘合,并把壁板2安裝到混凝土骨架I的兩側。
[0045]綜上所述,本發明的自保溫砌塊包括:用于減小熱傳導并充當砌塊支撐架的混凝土骨架I ;分別固定連接在所述混凝土骨架I兩側的兩個壁板2。
[0046]混凝土骨架I包括:多個縱向肋16,其中所有的相鄰縱向肋16均通過其連接部17固定連接在一起,并在相鄰縱向肋16之間形成多個相互隔離的熱傳導阻斷空間15。
[0047]在多個縱向肋16中,至少包括一個位于內側的內縱向肋161、一個位于外側的外縱向肋162以及一個以上的位于中部的中間縱向肋163。
[0048]每個縱向肋16具有多個位于偏心位置處的連接部17,每個縱向肋16的所有連接部均從其兩側向外伸出并分別連接相鄰縱向肋的相應連接部,從而在相互連接的相鄰縱向肋16之間形成位于兩端的端部熱傳導阻斷空間151和位于中間的中間熱傳導阻斷空間152。
[0049]內縱向肋161和所述的外縱向肋162的外側兩端部分別向外延伸出凸出部12,并且每個所述凸出部12的外端具有向外延伸的凸塊121。
[0050]混凝土骨架I還包括:開設在所述連接部17上端和/或下端上的用于安置拉筋的拉筋槽14 ;以及分別開設在所述凸塊121上端和/或下端上的用于安置卡接筋的卡筋槽18。
[0051]壁板2包括:對應于所述凸塊121外表面的粘合區22 ;用來粘接所述凸塊121內端面及縱向肋外表面的粘合條21。
[0052]壁板2通過用粘合區22和粘合條21粘接所述內縱向肋161夕卜側,形成面向壁板2的內層熱傳導阻斷空間153 ;并且壁板2通過用粘合區22和粘合條21粘接所述外縱向肋161外側,形成面向壁板2的外層熱傳導阻斷空間153。
[0053]至于壁板2,至少一個壁板2與所述混凝土骨架I 一體形成;并且至少一個壁板2由非混凝土材料制成,如保溫材料制成。
[0054]本發明通過砌塊特有的熱傳導阻斷結構來減小砌塊的熱橋現象,從而提高了砌塊的保溫效果,因而可以使得利用本發明砌塊構筑的墻體相對于現有技術的墻體,具有更好的保溫效果。
[0055]盡管上文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不限于此,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本發明的原理進行各種修改。因此,凡按照本發明原理所作的修改,都應當理解為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自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減小熱傳導并充當砌塊支撐架的混凝土骨架; 分別固定連接在所述混凝土骨架兩側的兩個壁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骨架包括: 多個縱向肋,其所有相鄰的縱向肋分別通過其連接部固定連接在一起; 在相鄰的縱向肋之間形成的多個相互隔離的熱傳導阻斷空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個縱向肋至少包括一個位于內側的內縱向肋、一個位于外側的外縱向肋以及一個以上的位于中部的中間縱向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每個縱向肋具有多個位于偏離中心位置處的連接部,并且每個縱向肋的所有連接部均從其兩側向外伸出并分別連接相鄰縱向肋的相應連接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自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縱向肋和所述的外縱向肋的外側兩端部分別向外延伸出凸出部,并且每個所述凸出部的外端具有向外延伸的凸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自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骨架還包括:開設在所述連接部上端和/或下端上的用于安置拉筋的拉筋槽;以及分別開設在所述凸塊上端和/或下端上的用于安置卡接筋的卡筋槽。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自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壁板包括: 對應于所述凸塊外表面的粘合區; 用來粘接所述凸塊內端面及縱向肋外表面的粘合條。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自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壁板通過用粘合區和粘合條粘接所述內縱向肋外側,形成面向壁板的內層熱傳導阻斷空間;以及壁板通過用粘合區和粘合條粘接所述外縱向肋外側,形成面向壁板的外層熱傳導阻斷空間。
9.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自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壁板與所述混凝土骨架一體形成。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自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壁板由非混凝土材料制成,并且通過粘接,安裝到混凝土骨架的一側。
【文檔編號】E04C1/41GK103806592SQ201210446932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9日
【發明者】茅金聲 申請人:茅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