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及建筑施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的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及建筑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建筑建造發展至今已經有很多種結構體系。預制裝配整體式房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體系被廣泛應用在高層建筑中。但其耗費鋼材和資金較多,不適合小型建筑使用。現有的小型建筑多為砌塊承重結構,施工速度慢,相對工期長,整體性差,保溫差是砌塊承重結構的弊病。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重量輕,整體性和強度好,施工速度快捷方便的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建筑結構體系及建筑施工方法。上述的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其組成包括帶有疊合梁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兩側具有內部伸出的連接鋼筋;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之間通過所述的連接鋼筋錨固或連接到后澆筑的構造柱內構成墻體整體;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頂部的所述的疊合梁具有梁箍筋,所述的梁箍筋內穿有梁上部主筋,疊合板上部負彎矩筋連接所述的梁上部主筋,所述的疊合板上部負彎矩筋通過混凝土連接預制疊合板構件,預制疊合樓板通過所述的預制疊合板構件、所述的疊合板上部負彎矩筋和混凝土筑成,由所述的預制疊合樓板與所述的墻體整體構成單層結構整體,由一組所述的單層結構整體組成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建筑結構整體。所述的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內部具有單層雙向鋼筋或雙層雙向鋼筋;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為實心混凝土或內部具有空孔或內部具有輕質填充物。所述的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所述的連接鋼筋為直鋼筋或彎折鋼筋或半環形鋼筋或環形鋼筋,所述的連接鋼筋在現澆后澆筑的構造柱內錨固或連接。所述的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頂部為所述的疊合梁,所述的疊合梁的梁下部主筋及梁箍筋預埋在構件內,所述的梁下部主筋兩側伸出并錨固在所述的后澆筑的構造柱內,所述的梁箍筋伸出部分為開口或閉口,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頂部及表面預埋螺母。所述的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內部具有所述的單層雙向鋼筋時,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兩側設置防開裂的耐堿纖維網格布或玻璃短纖維網片或網片;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具有實心混凝土時,所述的圈梁以下部分使用或不使用再生骨料或建筑垃圾;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內部具有空孔或內部具有輕質填充物時,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除頂面之外的其余三面具有增強構件整體性的構造裝置;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側面為粗糙面或具有凹槽。所述的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在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內部具有混凝土肋,所述的混凝土肋在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內橫向或縱向均勻排布;所述的混凝土肋為工字型構件,所述的工字型構件具有上橫肋和下橫肋,所述的上橫肋與所述的下橫肋之間通過豎肋連接。所述的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在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內部具有混凝土肋,所述的混凝土肋在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內橫向或縱向均勻排布;所述的混凝土肋為工字型構件,所述的工字型構件具有上橫肋和下橫肋,所述的上橫肋與所述的下橫肋之間通過豎肋連接。所述的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為建筑物的外部墻體時具有保溫層或具有保溫層和裝飾面層,所述的保溫層和裝飾面層預制到上層板頂;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各層通過段熱連接件連接;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為非承重墻時沒有所述的疊合梁。一種利用上述的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的建筑施工方法,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首先,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
第一步待板凝結后,測量員放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位置尺寸線;
第二步在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上墻構件位置處制作“灰餅”;
第三步在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位置處鋪設水泥砂漿,砂漿略高于“灰餅”上表面;
第四步在砂漿初凝前將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吊裝至相應位置;
然后進行樓體建造
第一步,當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安裝完成后,使用斜支撐將構件固定;第二步綁扎后澆筑的構造柱鋼筋;
第三步支設后澆筑的構造柱模板;
第四步燒筑后燒筑的構造柱混凝土;
第五步設置板支撐;
第六步鋪設預制疊合樓板;
第七步綁扎疊合梁上部主筋及疊合板上部筋;
第八步澆筑預制疊合樓板疊合面以上混凝土;
重復上述第一 八步的步驟,直至頂層。利用上述的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的建筑施工方法,在所述的第二步中,所述的“灰餅”實質為混凝土墊塊,在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安裝位置處,凸出于板上表面,與下層預制疊合樓板混凝土同時澆筑,“灰餅”上表面與板頂高差為墊層高度;在所述的第三步中,所述的水泥砂漿略高于“灰餅”上表面,是為了使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安裝時下部墊層砂漿飽滿;在所述的第四步中,在墻體安裝就位后,安裝斜支撐,然后調節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垂直度,最后固定斜支撐;所述的斜支撐為帶調節功能的支撐桿。
有益效果1.本發明替代了砌塊承重結構,在不降低承載力及強度的前提下,用整體構件代替砌塊墻,使結構更具有整體性;正常設置的圈梁及構造筑使結構抗震性能更好。本發明外墻的保溫層和裝飾面層預制,隨著主體結構的施工,保溫層與飾面層也同時施工完成,因此取消了原始施工方式時主體結構完成之后大量的其他復雜工序,使得現場施工環境和條件大大改善,施工速度大大加快。
本發明兩側設置鋼筋或其他網片,確保了墻體的強度,使預制墻體整體性好,力學性能好,抗裂性好。本發明建筑物預制板的墻體,表面平整,無須抹灰處理,本產品保溫、隔熱、隔音效果好。本發明的施工工藝簡單、施工質量易于保證,提高預制混凝土構件生產及運輸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住宅的整體質量,降低成本,降低能耗。本發明克服了現場無法將再生骨料與現澆混凝土的有機結合的弊端,有效應用了再生骨料,節省了大量的原材料,對材料的節省起到了推進的作用。
附圖1是本產品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附圖1中輕質墻構件實心時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3是附圖2的水平剖面圖。附圖4是附圖1中輕質墻構件實心時外墻板的結構示意圖。附圖5是附圖4的水平剖面圖。附圖6是附圖1中輕質墻構件內部具有空孔或內部具有輕質填充物時的結構示意圖。附圖7是附圖6內部具有空孔時的水平剖面圖。附圖8是附圖6內部具有輕質填充物時的水平剖面圖。附圖9是附圖1中輕質墻構件內部具有空孔或內部具有輕質填充物時外墻板結構示意圖。附圖10是附圖9內部具有空孔時的水平剖面圖。附圖11是附圖9內部具有輕質填充物時的水平剖面圖。附圖12是附圖1連接鋼筋伸出為單層鋼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13是附圖1頂面梁箍筋伸出的結構示意圖。附圖14是附圖1螺栓設置示意圖。附圖15是附圖1的A向局部放大圖。附圖16是附圖12的連接鋼筋伸出為雙層鋼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17是附圖12的連接鋼筋伸出為雙外鉤鋼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18是附圖12的連接鋼筋伸出為雙內鉤鋼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19是附圖12的連接鋼筋伸出為雙外直鉤鋼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0是附圖12的連接鋼筋伸出為雙外環鉤鋼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1是附圖12的連接鋼筋伸出為雙外環開口鉤鋼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2是附圖1螺栓設置示意圖。附圖23是附圖1側邊凹槽設置示意圖。附圖24是附圖1的B向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 :
一種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其組成包括帶有連接鋼筋12、梁箍筋和疊合梁11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I,所述的連接鋼筋插入縱筋后澆筑的構造柱3內,所述的縱筋后澆筑的構造柱連接箍筋4,所述的梁箍筋連接梁上部主筋5,所述的梁上部主筋連接板上部筋6,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上部和下部分別通過圈梁8連接預制疊合樓板2,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側面連接后澆筑的后澆筑的構造柱7。實施例2
實施例1所述的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所述的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結構建筑,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為實心混凝土或內部具有空孔9或內部具有輕質填充物10,所述的空孔內部設置單層雙向連接鋼筋或雙層雙向連接鋼筋,所述的單層雙向連接鋼筋或雙層雙向連接鋼筋由構件兩側伸出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外;所述的輕質填充物內部設置單層雙向連接鋼筋或雙層雙向連接鋼筋,所述的單層雙向連接鋼筋或雙層雙向連接鋼筋由構件兩側伸出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外。實施例3
實施例1或2所述的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所述的連接鋼筋為直鋼筋或彎折鋼筋或半環形鋼筋或環形鋼筋,所述的連接鋼筋在現澆后澆筑的構造柱內錨固或連接。實施例4
實施例1所述的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頂部為所述的疊合梁,所述的疊合梁的梁下部主筋及梁箍筋預埋在構件內,所述的梁下部主筋兩側伸出并錨固在所述的后澆筑的構造柱內,所述的梁箍筋伸出部分為開口或閉口,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頂部及表面預埋螺母。實施例5
實施例1所述的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內部具有所述的單層雙向鋼筋時,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兩側設置防開裂的耐堿纖維網格布或玻璃短纖維網片或網片;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具有實心混凝土時,所述的圈梁以下部分使用再生骨料;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內部具有空孔或內部具有輕質填充物時,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除頂面之外的其余三面具有增強構件整體性的構造裝置;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側面為粗糙面或具有凹槽。實施例6
上述實施例所述的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在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內部具有混凝土肋,所述的混凝土肋在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內橫向或縱向均勻排布;所述的混凝土肋為工字型構件,所述的工字型構件具有上橫肋和下橫肋,所述的上橫肋與所述的下橫肋之間通過豎肋連接。實施例7
上述所述的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在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內部具有混凝土肋,所述的混凝土肋在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內橫向或縱向均勻排布;所述的混凝土肋為工字型構件,所述的工字型構件具有上橫肋和下橫肋,所述的上橫肋與所述的下橫肋之間通過豎肋連接。實施例8
上述所述的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為建筑物的外部墻體或非承重墻,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為建筑物的外部墻體時具有保溫層或具有保溫層和裝飾面層;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各層通過段熱連接件連接;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為非承重墻時沒有所述的疊合梁;所述的保溫層和裝飾面層預制到上層板頂。實施例9:
一種利用上述的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的建筑施工方法,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首先,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
第一步待板凝結后,測量員放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位置尺寸線;
第二步在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上墻構件位置處制作“灰餅”;
第三步在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位置處鋪設水泥砂漿,砂漿略高于“灰餅”上表面; 第四步在砂漿初凝前將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吊裝至相應位置;
然后進行樓體建造
第一步,當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安裝完成后,使用斜支撐將構件固定;第二步綁扎后澆筑的構造柱鋼筋;
第三步支設后澆筑的構造柱模板;
第四步燒筑后燒筑的構造柱混凝土;
第五步設置板支撐;
第六步鋪設預制疊合樓板;
第七步綁扎疊合梁上部主筋及疊合板上部筋;
第八步澆筑預制疊合樓板疊合面以上混凝土;
重復上述第一 八步的步驟,直至頂層。實施例10
實施例9所述的利用上述的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的建筑施工方法,在所述的第二步中,所述的“灰餅”實質為混凝土墊塊,在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安裝位置處,凸出于板上表面,與下層預制疊合樓板混凝土同時澆筑,“灰餅”上表面與板頂高差為墊層高度;在所述的第三步中,所述的水泥砂漿略高于“灰餅”上表面,是為了使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安裝時下部墊層砂漿飽滿;在墻體安裝就位后,安裝斜支撐,然后調節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垂直度,最后固定斜支撐;所述的斜支撐為帶調節功能的支撐桿。實施例11
上述所述的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其組成包括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
I;預制疊合樓板2 ;現場綁扎的后澆筑的構造柱縱筋3及箍筋4、梁上部主筋5、板上部筋6及澆筑的混凝土,后澆筑的后澆筑的構造柱7及圈梁8使結構最終形成整體;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為實心或內部具有空孔9或內部具有輕質填充物10 ;構件頂部具有疊合梁
II;構件兩側具有連接鋼筋12。實施例12
上述所述的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為實心或內部具有空孔9或內部具有輕質填充物10,內部設置單層雙向鋼筋13或雙層雙向鋼筋14,鋼筋由構件兩側伸出。鋼筋伸出形式為直鋼筋15或彎折鋼筋16或半環形鋼筋17或環形鋼筋18,鋼筋在現澆后澆筑的構造柱內錨固或連接。
實施例13
上述所述的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頂部為疊合梁11,疊合梁下部主筋19及箍筋20預埋在構件內,梁下部主筋兩側伸出并錨固在后澆筑的構造柱內,梁箍筋以開口 21或閉口 22形式伸出。實施例14
上述所述的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實心混凝土時時,內部設置單層雙向鋼筋,兩側設置防開裂的耐堿纖維網格布、玻璃短纖維網片或其他網片27。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內部具有空孔或內部具有輕質填充物時,內部設置雙層雙向鋼筋,側面為配置縱筋24及箍筋25的構造配置23。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內部具有空孔時,在構件內部設置混凝土肋26,混凝土肋在構件內橫向或縱向均勻排布;所述的肋實質為工字型內部構件。附圖16的連接鋼筋伸出為雙層鋼筋36 ;
附圖17的連接鋼筋伸出為雙外鉤鋼筋16 ;
附圖18的連接鋼筋伸出為雙內鉤鋼筋37 ;
附圖19的連接鋼筋伸出為雙外直鉤鋼筋17 ;
附圖20的連接鋼筋伸出為雙外環鉤鋼筋18 ;
附圖21的連接鋼筋伸出為雙外環開口鉤鋼筋38。實施例15
上述所述的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頂部及表面預埋螺母28,螺母主要用于吊裝及支撐。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側面為粗糙面或具有凹槽29。實施例16
上述所述的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作為建筑物的外部墻體時,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作為建筑物的外部墻體時,具有結構層及保溫層,或具有結構層30、保溫層31及裝飾面層32 ;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各層通過段熱連接件連接。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保溫飾面層預制至上層板頂。
權利要求
1.一種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其組成包括帶有疊合梁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其特征是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兩側具有內部伸出的連接鋼筋;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之間通過所述的連接鋼筋錨固或連接到后澆筑的構造柱內構成墻體整體;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頂部的所述的疊合梁具有梁箍筋,所述的梁箍筋內穿有梁上部主筋,疊合板上部負彎矩筋連接所述的梁上部主筋,所述的疊合板上部負彎矩筋通過混凝土連接預制疊合板構件,預制疊合樓板通過所述的預制疊合板構件、所述的疊合板上部負彎矩筋和混凝土筑成,由所述的預制疊合樓板與所述的墻體整體構成單層結構整體,由一組所述的單層結構整體組成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建筑結構整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其特征是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內部具有單層雙向鋼筋或雙層雙向鋼筋;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為實心混凝土或內部具有空孔或內部具有輕質填充物。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其特征是所述的連接鋼筋為直鋼筋或彎折鋼筋或半環形鋼筋或環形鋼筋,所述的連接鋼筋在現澆后澆筑的構造柱內錨固或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其特征是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頂部為所述的疊合梁,所述的疊合梁的梁下部主筋及梁箍筋預埋在構件內,所述的梁下部主筋兩側伸出并錨固在所述的后澆筑的構造柱內,所述的梁箍筋伸出部分為開口或閉口,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頂部及表面預埋螺母。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其特征是 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內部具有所述的單層雙向鋼筋時,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兩側設置防開裂的耐堿纖維網格布或玻璃短纖維網片或網片;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具有實心混凝土時,所述的圈梁以下部分為再生骨料或建筑垃圾;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內部具有空孔或內部具有輕質填充物時,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除頂面之外的其余三面具有增強構件整體性的構造裝置;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側面為粗糙面或具有凹槽。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其特征是在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內部具有混凝土肋,所述的混凝土肋在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內橫向或縱向均勻排布;所述的混凝土肋為工字型構件,所述的工字型構件具有上橫肋和下橫肋,所述的上橫肋與所述的下橫肋之間通過豎肋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 其特征是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為建筑物的外部墻體時具有保溫層或具有保溫層和裝飾面層,所述的保溫層和裝飾面層預制到上層板頂;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各層通過段熱連接件連接;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為非承重墻時沒有所述的疊合梁。
8.一種利用權利要求1-7的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的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首先,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第一步待板凝結后,測量員放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位置尺寸線;第二步在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上墻構件位置處制作“灰餅”;第三步在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位置處鋪設水泥砂漿,砂漿略高于“灰餅”上表面;第四步在砂漿初凝前將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吊裝至相應位置;然后進行樓體建造第一步,當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安裝完成后,使用斜支撐將構件固定;第二步綁扎后澆筑的構造柱鋼筋;第三步支設后澆筑的構造柱模板;第四步燒筑后燒筑的構造柱混凝土;第五步設置板支撐;第六步鋪設預制疊合樓板;第七步綁扎疊合梁上部主筋及疊合板上部筋;第八步澆筑預制疊合樓板疊合面以上混凝土;重復上述第一 八步的步驟,直至頂層。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權利要求1-7的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的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的第二步中,所述的“灰餅”實質為混凝土墊塊,在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安裝位置處,凸出于板上表面,與下層預制疊合樓板混凝土同時澆筑,“灰餅” 上表面與板頂高差為墊層高度;在所述的第三步中,所述的水泥砂漿略高于“灰餅”上表面, 是為了使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安裝時下部墊層砂漿飽滿;在墻體安裝就位后,安裝斜支撐,然后調節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垂直度,最后固定斜支撐;所述的斜支撐為帶調節功能的支撐桿。
全文摘要
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及建筑施工方法。預制裝配整體式房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體系被廣泛應用在高層建筑中。一種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承重墻,其組成包括帶有連接鋼筋(12)、梁箍筋和疊合梁(11)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1),所述的連接鋼筋插入縱筋后澆筑的構造柱(3)內,所述的縱筋后澆筑的構造柱連接箍筋(4),所述的梁箍筋連接梁上部主筋(5),所述的梁上部主筋連接板上部筋(6),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上部和下部分別通過圈梁(8)連接預制疊合樓板(2),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承重墻構件側面連接后澆筑的后澆筑的構造柱(7)。本發明用于樓房建筑的預制構件。
文檔編號E04G21/14GK103015565SQ20121056192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9日
發明者劉文清, 閆紅纓, 張新全 申請人:黑龍江宇輝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