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外墻外保溫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建筑物外墻保溫技術,尤其涉及一種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外墻外保溫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住宅建設的不斷發展,建筑能耗已逐漸成為我國能源消耗的大戶。據統計,建筑能耗已占全國總能耗的1/3左右,而建筑能耗的30%_50%是通過外圍護結構損失的。目前,國內外保溫絕熱材料品種匱乏,市場需求巨大,特別是高性能保溫材料更是供不應求。且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科技含量高、產品性能好、生產穩定、環境友好的保溫材料已逐漸成為國內外研究的重點和熱點。特別是近年來建筑易燃、可燃保溫材料已成為一類新的火災隱患,由此引發的火災呈多發勢頭,因此國家對建筑保溫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其具有良好的保溫性能,而且要求具有較好的防火性能和耐久性能。目前建筑節能已備受關注,新建建筑要嚴格執行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墻體材料是建筑材料的主體,約占建筑耗材的70%。而傳統的墻體材料和傳統生產方式已經不能適應建設“節能省地型住宅”和住宅產業化發展的需要。傳統的材料與生產方式技術含量低,不但難以提高住宅的質量和性能,而且耗費大量能源和資源。蒸壓加氣混凝土是一種多孔輕質混凝土,它是由硅質材料和鈣質材料為主要原材料,加入適量的發氣劑,經磨細、配料、攪拌、澆注、發泡、靜停、切割、蒸壓養護而成的一種新型建筑材料。目前高層建筑外墻外保溫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為模塑聚苯板(EPS)、擠塑聚苯板(XPS)等有機保溫材料,此類材料最大的缺點是耐久性差且容易產生火災隱患。新型節能墻體材料蒸壓砂加氣屬于無機硅酸鹽制品,為A級不燃材料,具有保溫、隔熱、防火、隔聲、耐久、質輕、施工便捷及綠色環保等特點,作為外墻外保溫技術體系,完全能滿足國家65%的節能要求,并與建筑同壽命。因此,如何通過技術手段構建蒸壓砂加氣外墻外保溫系統,通過深化細部構造、提高產品性能來完善該系統的安全、節能、防火、隔聲及耐久性能,成為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外墻外保溫結構及其施工方法,可以解決節能建筑外墻外保溫體系的保溫性能及安全性能。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外墻外保溫結構,包括混凝土基層墻體,其特征是所述混凝土基層墻體自內向外依次設有混凝土界面劑層、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和砂加氣界面劑層,所述混凝土基層墻體水平方向平行間隔固定有若干層拉結鋼筋,所述蒸壓砂加氣保溫板上端側壁中部橫向設有貫通的凹槽,所述蒸壓砂加氣保溫板通過其側壁的凹槽埋設拉結鋼筋,使蒸壓砂加氣保溫板與混凝土基層墻體固定連接,所述蒸壓砂加氣保溫板下端側壁設有能夠托住并固定蒸壓砂加氣保溫板的連接件。
所述拉結鋼筋垂直方向間隔設有若干鋼筋固定頭,所述拉結鋼筋通過鋼筋固定頭與混凝土基層墻體固接。所述蒸壓砂加氣保溫板與混凝土界面劑層之間設有膠粘劑層,所述蒸壓砂加氣保溫板通過膠粘劑層與混凝土基層墻體連成整體。所述連接件為直角L形,在連接件兩直角側壁上分別設有過孔。所述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容重在300_325kg/m3之間,強度達到1. 8MPa以上,導熱系數不大于O. 08W/ (m · K) ο所述砂加氣界面劑層外表面依次設有聚合物抗裂砂衆層、耐堿網格布層及飾面 層。一種蒸壓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外墻外保溫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具體施工步驟如下,步驟一、混凝土基層處理清理混凝土墻面上殘留的浮灰、脫模劑、油污等雜物及抹灰空鼓等部位;步驟二、混凝土界面劑施工在經過處理的混凝土基層表面涂刷界面劑層,以增強膠粘劑與混凝土基層粘結力;步驟三、制備膠粘劑蒸壓砂加氣保溫板采用干法施工粘貼,專用膠粘劑應按產品說明的要求加水,攪拌時間不少于3分鐘。應隨用隨拌,拌合量宜控制在3h內用完;步驟四、蒸壓砂加氣保溫板排模施工前,根據建筑物外墻立面的設計尺寸編制蒸壓砂加氣保溫板的排模圖,蒸壓砂加氣保溫板以長向水平貼砌,上下皮垂直膠縫應錯開搭砌,錯縫長度為蒸壓砂加氣保溫板總長度的1/2,局部最小錯縫不得小于200_ ;蒸壓砂加氣保溫板轉角處采用整塊板盤角,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墻的轉角及T型交接口處,應縱橫搭砌;在門窗洞口部位的蒸壓砂加氣保溫板,需用整塊切割,其切割邊緣必須順直、平整、尺寸方正,其他接縫距洞口四邊應大于200mm ;步驟五、粘貼蒸壓砂加氣保溫板粘貼蒸壓砂加氣保溫板時,膠粘劑宜采用滿貼法,粘貼面積不小于80%。膠粘劑厚度宜為6-10mm,貼砌后1_2天內嚴禁擾動;貼砌的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含水率達到15%_20%時方可涂刷專用界面劑層;每日貼砌工作結束時,應將施工部位停留在設置有連接件或通長拉筋的一層;步驟六、安裝連接件蒸壓砂加氣保溫板豎向三皮不大于800mm間隔,橫向間距600-1200mm設置連接件;連接件與下皮兩塊砌塊之間使用兩根鋼釘連接,每根鋼釘固定于砌塊的一端中心處;步驟七、安裝拉結鋼筋拉結鋼筋每隔兩皮砂加氣(間距500-600mm)進行設置,拉結鋼筋采用Φ6圓鋼;首先,使用專用開槽器在蒸壓砂加氣保溫板豎向(是否是水平軸向??槽的方向是水平方向,但在砂加氣砌塊的豎向位置進行拉槽)中部進行開槽,將拉結鋼筋置于槽內,且壓于連接件下部;拉結鋼筋在蒸壓砂加氣保溫板部位進行通長設置,遇有混凝土墻或砌體墻時錨入墻內不小于700mm ;步驟八、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專用界面劑層施工在蒸壓砂加氣保溫板貼砌完畢1-2天,同時貼砌的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含水率達到15%-20%后,使用不銹鋼抹刀涂刮專用界面劑一遍,涂刷應均勻,厚度Imm左右;待專用界面劑層表面干燥后再進行抹灰;步驟九、抹面膠衆層施工
抹底層抹面膠漿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安裝完畢1-2天且經檢查驗收合格后,在蒸壓砂加氣保溫板面抹底層抹面膠漿,厚度2-3mm,門窗口四角和陰陽角部位所用的增強耐堿玻纖網布隨即壓入抹面膠漿中;鋪設耐堿玻纖網布在抹底層抹面膠漿后,立即將耐堿玻纖網布壓入底層抹面膠漿內,用抹子由中間向四周把耐堿玻纖網布壓入砂漿中,要平整壓實,嚴禁耐堿玻纖網布褶皺;鋪貼遇有搭接時,橫、縱向搭接長度不少于IOOmm ;抹面層抹面膠漿在底層抹面膠漿凝結前抹面層抹面膠漿,厚度l_3mm,以覆蓋耐堿玻纖網布、微見耐堿玻纖網布輪廓為宜,抹面膠漿切忌不停揉搓,以免形成空鼓。抹面膠漿層的總厚度宜控制在3-6mm;當面層施工不連續時應與底層抹面膠漿形成臺階形坡茬,留茬寬度不小于150mm,以免耐堿玻纖網布搭接處平整度超出偏差;步驟十、飾面層施工抹面層施工完畢后,至少養護3天左右,才能進行飾面層施工。有益效果蒸壓砂加氣混凝土是一種多孔結構材料,容重一般在200-525kg/m3,應用它作為填充墻體材料或外墻保溫材料,既能降低建筑物自重,又有利于建筑物的抗震性和耐久性,是高層建筑和大空間結構建筑的理想墻體材料。生產蒸壓砂加氣制品又能實現高度機械化、自動化,勞動效率高,能量消耗低,是一種高效節能的建材產品。它不僅在生產過程中比其它建筑材料節約能源,而且在建筑應用上,由于本身特有的保溫隔熱性能,建筑節能效果顯著,可以節約采暖的大量能源。蒸壓砂加氣制品屬于A級不燃保溫材料,若能替代傳統的可燃保溫材料而應用于外墻保溫工程中,并且做到與蒸壓砂加氣填充自保溫墻體一體化,不僅能減少火災隱患的發生,而且能夠做到外保溫工程與建筑物同壽命,解決了困擾外墻外保溫工程多年的一個技術難題。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拉結鋼筋的縱向剖面圖;圖4是拉結鋼筋的橫向剖面圖;圖5是蒸壓砂加氣保溫板的鋪裝狀態布置圖。圖中1、混凝土基層墻體層,2、混凝土界面劑層,3、膠粘劑層,4、蒸壓砂加氣保溫板,4-1、凹槽,5、砂加氣界面劑層,6、聚合物抗裂砂衆層,7、耐堿網格布層,8、飾面層,9、連接件,10、拉結鋼筋,10-1、鋼筋固定頭,11、過孔。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本發明提供一種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外墻外保溫結構,包括混凝土基層墻體,所述混凝土基層墻體I自內向外依次設有混凝土界面劑層2、蒸壓砂加氣保溫板4和砂加氣界面劑層5、聚合物抗裂砂漿層6、耐堿網格布層7及飾面層8。所述混凝土基層墻體水平方向平行間隔固定有若干層拉結鋼筋10,所述蒸壓砂加氣保溫板上端側壁中部橫向設有貫通的凹槽4-1,所述蒸壓砂加氣保溫板通過其側壁的凹槽埋設拉結鋼筋,使蒸壓砂加氣保溫板與混凝土基層墻體固定連接,所述蒸壓砂加氣保溫板下端側壁設有能夠托住并固定蒸壓砂加氣保溫板的連接件9。所述拉結鋼筋垂直方向間隔設有若干鋼筋固定頭10-1,所述拉結鋼筋通過鋼筋固定頭與混凝土基層墻體固接。優選方案中,所述蒸壓砂加氣保溫板與混凝土界面劑層之間設有膠粘劑層,所述蒸壓砂加氣保溫板通過膠粘劑層與混凝土基層墻體連成整體。同時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又通過固定在混凝土基層墻體上的拉結鋼筋進行加固,再用連接件將蒸壓砂加氣保溫板下方托住。所述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容重在300_325kg/m3之間,強度達到1. 8MPa以上,導熱系數不大于O. 08W/ (m · K) ο優選方案中,所述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層4通過連接件9及拉結鋼筋10與混凝土基層墻體層連接。所述連接件為直角L形,在連接件兩直角側壁上分別設有過孔11,L型連接件一側面通過脹管與混凝土基層墻體固定,其另一側面利用兩個過孔用鋼釘將其與蒸壓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層固定。一種蒸壓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外墻外保溫體系的施工方法,施工步驟如下步驟一、準備工作。基層墻體的質量應符合國家質量驗收規范要求,主體結構驗收合格。外門、窗安裝完畢,外門、窗邊框與墻體縫隙填滿嚴密,做好窗框表面保護,并經有關部門檢查驗收合格。陽臺部位電器暗管、接線盒安裝完畢,外墻雨水管卡、鐵件、其它管道提前安裝完畢,并預留外保溫板厚度。步驟二、基層處理。粘貼保溫板前,清理混凝土墻面上殘留的浮灰、脫模劑、油污等雜物及抹灰空鼓等部位;基層驗收合格后,方可粘貼蒸壓蒸壓砂加氣保溫板。步驟三、混凝土專用界面劑施工。在粘貼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前,對找平后的混凝土基層進行處理,涂刷專用界面劑(I型),以增強膠粘劑與混凝土基層粘結力。步驟四、制備膠粘劑。蒸壓砂加氣保溫板應采用干法施工粘貼。專用膠粘劑應按產品說明的要求加水,攪拌時間不少于3分鐘。應隨用隨拌,拌合量宜控制在3h內用完。步驟五、蒸壓砂加氣保溫板排模。施工前,根據建筑物外墻立面的設計尺寸編制蒸壓砂加氣保溫板的排模圖,以達到節約材料、加快施工速度的目的。蒸壓砂加氣保溫板以長向水平貼砌,上下皮垂直膠縫應錯開搭砌,錯縫長度為蒸壓砂加氣保溫板總長度的1/2,局部最小錯縫不得小于200_。蒸壓砂加氣保溫板轉角處應采用整塊板盤角,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墻的轉角及T型交接口處,應縱橫搭砌。在門窗洞口部位的蒸壓砂加氣保溫板,不允許用碎塊拼湊,需用整塊切割,其切割邊緣必須順直、平整、尺寸方正,其他接縫距洞口四邊應大于 200mm。步驟六、粘貼蒸壓砂加氣保溫板。粘貼蒸壓砂加氣保溫板時,膠粘劑宜采用滿貼法,粘貼面積不小于80%。膠粘劑厚度宜為6-10mm。貼砌后1_2天內嚴禁擾動。貼砌的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含水率達到15%-20%時方可涂刷專用界面劑(II型)。每日貼砌工作結束時,應將施工部位停留在設置有連接件或通長拉筋的一層。貼砌好的蒸壓砂加氣保溫板不應任意移動或撞擊,不得用敲打的方法來校正墻面,如有不平整,應用鋼齒磨砂板磨平,使偏差控制在允許范圍內。在首層蒸壓砂加氣保溫板貼砌前,如結構未設置混凝土挑檐,則應先進行水平托梁的安裝。
步驟七、安裝專用連接件。蒸壓砂加氣保溫板豎向三皮(不大于800mm)間隔,橫向間距600-1200_設置連接件。連接件與下皮兩塊砌塊之間使用兩根鋼釘連接,每根鋼釘固定于砌塊的一端中心處。連接件在安裝前應做防腐、防銹處理。步驟八、安裝專用拉結鋼筋。拉結筋每隔兩皮砂加氣(間距500-600mm)進行設置,拉結鋼筋采用Φ6圓鋼。首先,使用專用開槽器在砂加氣外保溫板豎向中部進行開槽,將拉結鋼筋置于槽內,且壓于連接件下部。拉結鋼筋在砂加氣外保溫板部位進行通長設置,遇有混凝土墻或砌體墻時錨入墻內不小于7OOmm。步驟九、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專用界面劑(II型)施工。在蒸壓砂加氣保溫板貼砌完畢1-2天,同時貼砌的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含水率達到15%-20%后,使用不銹鋼抹刀涂刮專用界面劑(II型)一遍,涂刷應均勻,厚度1_左右。待專用界面劑(II型)表面干燥后再進行 抹灰。步驟十、抹面膠漿施工。抹底層抹面膠漿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安裝完畢l-2d且經檢查驗收合格后,在蒸壓砂加氣保溫板面抹底層抹面膠漿,厚度2-3mm,門窗口四角和陰陽角部位所用的增強耐堿玻纖網布隨即壓入抹面膠漿中。鋪設耐堿玻纖網布在抹底層抹面膠漿后,立即將耐堿玻纖網布壓入底層抹面膠漿內,用抹子由中間向四周把耐堿玻纖網布壓入砂漿中,要平整壓實,嚴禁耐堿玻纖網布褶皺。鋪貼遇有搭接時,橫、縱向搭接長度不少于100mm。抹面層抹面膠衆在底層抹面膠衆凝結前抹面層抹面膠衆,厚度以覆蓋耐堿玻纖網布、微見耐堿玻纖網布輪廓為宜,抹面膠漿切忌不停揉搓,以免形成空鼓。抹面膠漿層的總厚度宜控制在3-6mm。當面層施工不連續時應與底層抹面膠漿形成臺階形坡茬,留茬寬度不小于150mm,以免耐堿玻纖網布搭接處平整度超出偏差。步驟十一、飾面層施工。抹面層施工完畢后,至少養護3d左右,才能進行飾面層施工。涂料飾面層應在抹面層上用柔性耐水膩子批嵌平整后刷涂料。柔性耐水膩子的批刮應采用不銹鋼抹刀,飾面的施工應連續進行,施工間斷應設置在陽角及腰線等部位。施工過程中和施工結束后應做好對半成品和成品的保護,防止污染和損壞;各構造層材料在完全固化前應防止淋水、撞擊和振動。墻面損壞處以及使用腳手架所預留的孔洞均應用相同材料進行修補。本發明主要采用蒸壓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外墻外保溫體系,由蒸壓蒸壓砂加氣保溫板通過膠粘劑的粘結和連接件及拉結鋼筋的連接與混凝土墻體組成一個整體,共同抵抗氣候的變化及作用力的破壞。在混凝土表面及保溫板表面分別涂刷專用界面劑,以提高其粘結性能,確保體系的耐久性及安全性。同時,為了證明該體系的安全性能滿足國家相關標準的規定,進行了一系列試驗研究,包括耐候性及抗風壓試驗、抗震臺試驗、低周反復荷載試驗及ANSYS有限元計算等研究;耐候性試驗,是通過模擬外墻保溫系統經受夏季高溫日曬后突降暴雨和冬季晝夜溫度交替這兩種極端氣候的反復作用,來考驗系統的抗老化能力,是對大面積的外保溫墻體進行加速氣候老化的試驗,耐候性試驗(高溫/淋水周期80次循環并經狀態調節2天后,加熱/冷凍周期5次循環)后,經循環檢查,抹面層無空鼓或脫落等破壞現象,墻體狀態完整良好,窗角無滲水。試驗后經狀態調節7d,進行抹面層與保溫層拉拔試驗和系統的抗沖擊試驗,拉伸粘結強度為O. 22MPa,破壞部位為保溫層內部,并且系統在I米以下抗沖擊強度達到IOJ級。
抗風壓試驗,是通過模擬外墻保溫系統經受循環負風壓作用,所產生的破壞現象,測試的是系統抵抗負風壓的能力,試驗以IkPa的級差由低向高逐級進行,直至試樣破壞,試驗用保溫板為IOOmm厚B03級蒸壓蒸壓砂加氣保溫板。抗風壓試驗結果均符合相關標準要求,該體系經7000Pa風壓循環檢測后無破壞。抗震臺試驗,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行業標準檢驗膠粉聚苯顆粒外墻外保溫系統抗震性能試驗試樣選擇方式規定,試樣應由基層墻體和T型外墻保溫系統構成,試樣面積至少為1. OmX1. Om,數量應不少于3個,試驗用保溫板為IOOmm厚B03級蒸壓蒸壓砂加氣保溫板。按照蒸壓砂加氣板薄抹灰外墻保溫系統的構造形式,在混凝土基層墻體上構筑試驗1. OmX1. Om的部件。所述抗震臺試驗結果表明,實際加載加速度幅值已達到1. Og,超過8度罕遇地震烈度的加速度指標;每級振動試驗后通過仔細觀察,未發現保溫層與混凝土墻之間及外表面產生開裂或脫落;故可判定B03級及以下級別蒸壓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外墻保溫系統的抗震性能合格。低周反復荷載試驗,其試件分為兩種截面形式,一種為L型截面,基本尺寸為高X寬X厚=2300_X1300_X150_(L型翼緣長度為300mm);—種為T型截面,基本尺寸為高X寬X厚=2300mmX1300mmX150mm (T型翼緣長度為450mm)。基于這兩種截面形狀共設計六個試件,試驗用保溫板為IOOmm厚B03級蒸壓蒸壓砂加氣保溫板。所述低周反復荷載試驗結果表明,在混凝土墻體頂部相對位移達到《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規定的彈性層間位移限值(H/1000)時,混凝土墻體底部出現少量水平裂縫,保溫板外層砂漿于水平灰縫處也出現少量裂縫。在混凝土墻體頂部相對位移達到彈塑性層間位移限值(H/120)時,混凝土墻體和保溫板均出現較多裂縫且裂縫斜向發展,保溫板的開裂情況要輕于混凝土墻體。在混凝土墻體達到破壞(承載力下降到峰值的85%)時,墻體破壞或變形較大部位保溫板有較大裂縫,耐堿玻纖網格布有拉斷外露現象,但系統整體性較好,未發生脫落。在混凝土墻體變形過程中,耐堿玻纖網格布及外層砂漿能延緩保溫板裂縫的發展,正是由于粘結砂漿、耐堿玻纖網格布和外層砂漿的作用,保溫板裂縫情況要輕于混凝土墻體。地震作用下結構變形大的部位,如墻體端部、角部、連梁及窗間墻等,也是外墻保溫系統容易開裂的部位。在墻體破壞階段,系統中設置的耐堿玻纖網格布及連接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在發生較大變形的部位,保溫板仍未見脫落。墻體頂部相對位移達到《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規定的彈性層間位移限值(H/1000)時,連接件及拉筋應力均較小且基本不發揮作用;達到彈塑性層間位移限值(H/120)時,連接件及拉筋應力小幅增長并發揮部分作用;達到破壞(承載力下降到峰值的85%)時,連接件及拉筋應力增長明顯,但應力仍較小且未屈服,連接件及拉筋能顯著限制并延緩保溫板與墻體剝離,防止保溫板在墻體破壞時脫落。所述ANSYS有限元計算,其計算工況包括針對試驗試件的有限元仿真計算(包含相應于彈性變形階段和彈塑性變形階段的正推和反拉);針對某住宅樓中典型九片剪力墻保溫板,按照實際構造做法進行有限元仿真計算(包括相應于彈性變形階段和彈塑性變形階段的正推和反拉或平面內推和平面外推);針對實際工程典型三根梁保溫板的有限元仿真計算;針對現有的連接件形狀給出優化的思路及選取某實際工程中單層墻體,進行相應天津地區烈度的地震計算。所述ANSYS有限元計算結果表明,計算假定基本符合實際問題的幾何、材料特性和邊界條件,模擬結果同試驗現象吻合較好,特別是在試驗基本現象上比較一致。連接件和拉筋強度能夠滿足抗震安全性要求,計算表明,墻體彈塑性變形階段,大多數連接件和拉筋未達到屈服狀態。在墻體彈塑性變形及破壞階段,連接件及拉筋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過密設置容易導致保溫板在結構變形較大部位出現應力集中現象。宜對其空間布置位置、數量等予以優化。數值分析涵蓋了多層及高層混凝土建筑結構中的常用構件類型及尺寸,保溫系統均表現良好。因此,該保溫系統可適用于多層及高層混凝土剪力墻、短肢剪力墻、框架-剪力墻等公共及民用建筑結構。有限元分析表明,保溫板的厚度改變時(100_-150_),混凝土墻、保溫板及粘結砂漿應力和砂漿滑移差異性較小,連接件和拉筋應力差異較大,但均未屈服,保溫系統整體上是安全的。在《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規定的罕遇地震輸入情況下,該保溫系統整體上是安全的,保溫板和墻體之間的滑移很小。表I蒸壓砂加氣外墻保溫體系的性能要求
試驗項目性能指標耐候性飾面層不得出現起泡或剝落、抹面層不得有空鼓或脫 落,不得產生滲水裂縫;聚合物抗裂砂漿與砂加氣板 之間的拉伸粘結強度> O.1MPa,且砂加氣板內部破壞抗風荷載系統抗風壓值不小于風荷載設計值吸水量(浸水Ih ), kg/m2<1. O抗沖擊性,J建筑物首層墻面以及門窗洞口等易受碰撞部位IOJ 級;建筑物二層以上墻面等不易受碰撞部位3J級耐凍融抹面層無空鼓或脫落,無滲水裂縫;聚合物抗裂砂漿 與砂加氣板之間的拉伸粘結強度> O.1MPa,且砂加氣 板內部破壞水蒸氣濕流密度, g/ ( m2 · h )>0. 85抹面層不透水性試樣防護層內側無水滲透熱阻符合設計要求 表2蒸壓砂加氣保溫板規格和外觀尺寸偏差
權利要求
1.一種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外墻外保溫結構,包括混凝土基層墻體,其特征是所述混凝土基層墻體自內向外依次設有混凝土界面劑層、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和砂加氣界面劑層, 所述混凝土基層墻體水平方向平行間隔固定有若干層拉結鋼筋,所述蒸壓砂加氣保溫板上端側壁中部橫向設有貫通的凹槽,所述蒸壓砂加氣保溫板通過其側壁的凹槽埋設拉結鋼筋,使蒸壓砂加氣保溫板與混凝土基層墻體固定連接,所述蒸壓砂加氣保溫板下端側壁設有能夠托住并固定蒸壓砂加氣保溫板的連接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蒸壓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外墻外保溫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拉結鋼筋垂直方向間隔設有若干鋼筋固定頭,所述拉結鋼筋通過鋼筋固定頭與混凝土基層墻體固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蒸壓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外墻外保溫結構,其特征是所述蒸壓砂加氣保溫板與混凝土界面劑層之間設有膠粘劑層,所述蒸壓砂加氣保溫板通過膠粘劑層與混凝土基層墻體連成整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蒸壓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外墻外保溫結構,其特征是所述連接件為直角L形,在連接件兩直角側壁上分別設有過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蒸壓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外墻外保溫結構,其特征是所述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容重在300-325kg/m3之間,強度達到1. 8MPa以上,導熱系數不大于O. 08W/ (m · K)。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蒸壓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外墻外保溫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砂加氣界面劑層外表面依次設有聚合物抗裂砂漿層、耐堿網格布層及飾面層。
7.—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蒸壓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外墻外保溫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具體施工步驟如下,步驟一、混凝土基層處理清理混凝土墻面上殘留的浮灰、脫模劑、油污等雜物及抹灰空鼓等部位;步驟二、混凝土界面劑施工在經過處理的混凝土基層表面涂刷界面劑層,以增強膠粘劑與混凝土基層粘結力;步驟三、制備膠粘劑蒸壓砂加氣保溫板采用干法施工粘貼,專用膠粘劑應按產品說明的要求加水,攪拌時間不少于3分鐘。應隨用隨拌,拌合量宜控制在3h內用完;步驟四、蒸壓砂加氣保溫板排模施工前,根據建筑物外墻立面的設計尺寸編制蒸壓砂加氣保溫板的排模圖,蒸壓砂加氣保溫板以長向水平貼砌,上下皮垂直膠縫應錯開搭砌,錯縫長度為蒸壓砂加氣保溫板總長度的1/2,局部最小錯縫不得小于200mm ;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墻的轉角及T型交接口處,應縱橫搭砌;在門窗洞口部位的蒸壓砂加氣保溫板,需用整塊切割,其切割邊緣必須順直、平整、尺寸方正,其他接縫距洞口四邊應大于200mm ;步驟五、粘貼蒸壓砂加氣保溫板粘貼蒸壓砂加氣保溫板時,膠粘劑宜采用滿貼法,粘貼面積不小于80%。膠粘劑厚度宜為6-10mm,貼砌后1_2天內嚴禁擾動;貼砌的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含水率達到15%_20%時方可涂刷專用界面劑層;每日貼砌工作結束時,應將施工部位停留在設置有連接件或通長拉筋的一層;步驟六、安裝連接件蒸壓砂加氣保溫板豎向三皮不大于800mm間隔,橫向間距 600-1200mm設置連接件;連接件與下皮兩塊砌塊之間使用兩根鋼釘連接,每根鋼釘固定于砌塊的一端中心處;步驟七、安裝拉結鋼筋拉結鋼筋每隔兩皮砂加氣(間距500-600mm)進行設置,拉結鋼筋采用Φ6圓鋼;首先,使用專用開槽器在砂加氣外保溫板豎向中部進行開槽,將拉結鋼筋置于槽內,且壓于連接件下部;拉結筋在砂加氣外保溫板部位進行通長設置,遇有混凝土墻或砌體墻時錨入墻內不小于700mm ;步驟八、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專用界面劑層施工在蒸壓砂加氣保溫板貼砌完畢1-2天, 同時貼砌的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含水率達到15%_20%后,使用不銹鋼抹刀涂刮專用界面劑一遍,涂刷應均勻,厚度Imm左右;待專用界面劑層表面干燥后再進行抹灰;步驟九、抹面膠漿層施工抹底層抹面膠漿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安裝完畢1-2天且經檢查驗收合格后,在蒸壓砂加氣保溫板面抹底層抹面膠漿,厚度2-3mm,門窗口四角和陰陽角部位所用的增強耐堿玻纖網布隨即壓入抹面膠漿中;鋪設耐堿玻纖網布在抹底層抹面膠漿后,立即將耐堿玻纖網布壓入底層抹面膠漿內, 用抹子由中間向四周把耐堿玻纖網布壓入砂漿中,要平整壓實,嚴禁耐堿玻纖網布褶皺;鋪 貼遇有搭接時,橫、縱向搭接長度不少于IOOmm ;抹面層抹面膠漿在底層抹面膠漿凝結前抹面層抹面膠漿,厚度l_3mm,以覆蓋耐堿玻纖網布、微見耐堿玻纖網布輪廓為宜,抹面膠漿切忌不停揉搓,以免形成空鼓。抹面膠漿層的總厚度宜控制在3-6mm ;當面層施工不連續時應與底層抹面膠漿形成臺階形坡茬,留茬寬度不小于150mm,以免耐堿玻纖網布搭接處平整度超出偏差;步驟十、飾面層施工抹面層施工完畢后,至少養護3天左右,才能進行飾面層施工。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外墻外保溫結構,包括混凝土基層墻體,其特征是所述混凝土基層墻體水平方向平行間隔固定有若干層拉結鋼筋,所述蒸壓砂加氣保溫板上端側壁中部橫向設有貫通的凹槽,所述蒸壓砂加氣保溫板通過其側壁的凹槽埋設拉結鋼筋,所述蒸壓砂加氣保溫板下端側壁與連接件固接。施工方法,混凝土基層處理;混凝土界面劑施工;粘貼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安裝連接件和拉結鋼筋;蒸壓砂加氣保溫板專用界面劑層施工;抹面膠漿層、飾面層施工。有益效果采用蒸壓蒸壓砂加氣保溫板應用于高層建筑外墻外保溫工程中,既能降低建筑物自重,又有利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耐久性能,是高層建筑理想的保溫材料,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文檔編號E04B1/76GK102995764SQ201210581579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8日
發明者李軍, 李軍華, 馬彪, 李勝英, 趙曉輝, 武啟明, 丁焱 申請人:天津住宅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