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采用土壤固化劑技術資源化處理建筑廢棄物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采用土壤固化劑技術資源化處理建筑廢棄物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建筑業的快速發展,建筑垃圾的排放量也越來越大,該問題已經成為各個國家十分棘手的問題。與此同時,我國的資源短缺問題卻日益嚴重。建筑廢棄物資源化處理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紀90年代。發展至今,較成熟的方法已有多種。但這些方法共同的缺點是:資源化利用率較低,最高的也超不過60%,資源轉化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建筑物廢棄物資源利用率更高的土壤固化劑技術資源化處理建筑廢棄物的方法。為了實現上述的技術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具體包括以下步驟:(1)通過人工挑揀,將建筑廢棄物中的有機廢物挑揀出來;(2)將清除了有機物的建筑廢棄物顎破成多級細集料;(3)對粉碎后的細集料進行篩分,得到粒徑大于等于6mm小于9mm的粗骨料、粒徑大于等于3_小于6_的細骨料、粒徑大于等于Imm小于3_的精細骨料,將這三級骨料按照重量比1:2:1的比例混合形成再生骨料;(4)制備冷凝性材料:選擇水泥、粉煤灰、氫氧化鈣、黃沙、頁巖、氯化鎂、氯化鉀按照重量比8:4:4:2:2:1:1的比例混合形成;(5)制備添加劑:將土壤固化劑、消泡劑和早強劑按照重量比1:1:1的比例混合形成;(6)將前述步驟中制得的再生骨料和冷凝性材料按照重量比2:1的比例混合,按總重量0.05%添加步驟5中所制得的添加劑,加入水進行攪拌至混合均勻;(7)進行注模成型,并將成型的砌塊或板塊置于15攝氏度下養護15天,即 可獲得所需的再生建筑材料。另一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建筑廢棄物處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驟:(I)通過人工挑揀,將建筑廢棄物中的有機廢物挑揀出來;(2)將清除了有機物的建筑廢棄物顎破成多級細集料;(3)對粉碎后的細集料進行篩分,得到粒徑大于等于6mm小于9mm的粗骨料、粒徑大于等于3mm小于6mm的細骨料、粒徑大于等于Imm小于3mm的精細骨料,粒徑小于Imm的超精細骨料,將這四級骨料按照重量比1:2:2:1的比例混合形成再生骨料;
(4)制備冷凝性材料:選擇水泥、粉煤灰、氫氧化鈣、黃沙、頁巖、氯化鎂、氯化鉀按照重量比8:2:2:2:2:1:1的比例混合形成;(5)制備添加劑:將土壤固化劑、消泡劑和早強劑按照重量比2:1:2的比例混合形成;(6)將前述步驟中制得的再生骨料和冷凝性材料按照重量比3:1的比例混合,按總重量0.08%添加步驟5中所制得的添加劑,加入水進行攪拌至混合均勻即可;(7)進行注模成型,并將成型的砌塊或板塊置于18攝氏度下養護12天,即可獲得所需的再生建筑材料。優選地,所使用的早強劑優選硝酸鹽或亞硝酸鹽早強劑。優選地,所使用的消泡劑例如可以是乳化硅油。通過本發明的方法,就可以提高使資源利用率,可廣泛應用于道路基層、底基層、地下隱蔽工程的漿砌材料及水利工程中的抗滲漏材料、護坡、擋墻材料等。此外,根據本發明的處理方法養護時間較短,節省能源,制備的建筑材料具有較高的強度。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一
根據該實施例的建筑廢棄物處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通過人工挑揀,將建筑廢棄物中的包括木料、塑料顆粒塊等有機廢物挑揀出來;(2)將清除了有機物的建筑廢棄物顎破成多級細集料;(3)對粉碎后的細集料進行篩分,得到粒徑大于等于6mm小于9mm的粗骨料、粒徑大于等于3mm小于6mm的細骨料、粒徑大于等于Imm小于3mm的精細骨料,將這三級骨料按照重量比1:2:1的比例混合形成再生骨料;(4)制備冷凝性材料:選擇水泥、粉煤灰、氫氧化鈣、黃沙、頁巖、氯化鎂、氯化鉀按照重量比8:4:4:2:2:1:1的比例混合形成;
(5)制備添加劑:將土壤固化劑(減水劑)、消泡劑和早強劑按照重量比1:1:1的比例混合形成;(6)將前述步驟中制得的再生骨料和冷凝 性材料按照重量比2:1的比例混合,按總重量
0.05%添加步驟5中所制得的添加劑,加入水進行攪拌至混合均勻即可;(7)進行注模成型,并將成型的砌塊或板塊置于15攝氏度下養護15天,即可獲得所需的再生建筑材料。所使用的早強劑優選硝酸鹽或亞硝酸鹽早強劑;所使用的消泡劑例如可以是乳化硅油。實施例二
根據該實施例的建筑廢棄物處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通過人工挑揀,將建筑廢棄物中的包括木料、塑料顆粒塊等有機廢物挑揀出來;(2)將清除了有機物的建筑廢棄物顎破成多級細集料;(3)對粉碎后的細集料進行篩分,得到粒徑大于等于6mm小于9mm的粗骨料、粒徑大于等于3mm小于6mm的細骨料、粒徑大于等于Imm小于3mm的精細骨料,粒徑小于Imm的超精細骨料,將這四級骨料按照重量比1:2:2:1的比例混合形成再生骨料;
(4)制備冷凝性材料:選擇水泥、粉煤灰、氫氧化鈣、黃沙、頁巖、氯化鎂、氯化鉀按照重量比8:2:2:2:2:1:1的比例混合形成;(5)制備添加劑:將土壤固化劑(減水劑)、消泡劑和早強劑按照重量比2:1:2的比例混合形成;(6)將前述步驟中制得的再生骨料和冷凝性材料按照重量比3:1的比例混合,按總重量0.08%添加步驟5中所制得的添加劑,加入水進行攪拌至混合均勻即可;(7)進行注模成型,并將成型的砌塊或板塊置于18攝氏度下養護12天,即可獲得所需的再生建筑材料。所使用的早強劑優選硝酸鹽或亞硝酸鹽早強劑;所使用的消泡劑例如可以是乳化硅油。通過本發明的方法,使用多級再生骨料,可以提高使資源利用率,可廣泛應用于道路基層、底基層、地下隱蔽工程的漿砌材料及水利工程中的抗滲漏材料、護坡、擋墻材料等。此外,根據本發明的處理方法養護時間較短,節省能源,制備的建筑材料具有較高的強度。
權利要求
1.一種建筑廢棄物處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驟:(I)通過人工挑揀,將建筑廢棄物中的有機廢物挑揀出來;(2)將清除了有機物的建筑廢棄物顎破成多級細集料;(3)對粉碎后的細集料進行篩分,得到粒徑大于等于6_小于9_的粗骨料、粒徑大于等于3_小于6_的細骨料、粒徑大于等于Imm小于3mm的精細骨料,將這三級骨料按照重量比1:2:1的比例混合形成再生骨料;(4)制備冷凝性材料:選擇水泥、粉煤灰、氫氧化鈣、黃沙、頁巖、氯化鎂、氯化鉀按照重量比8:4:4:2:2:1:1的比例混合形成;(5)制備添加劑:將土壤固化劑、消泡劑和早強劑按照重量比1:1:1的比例混合形成;(6)將前述步驟中制得的再生骨料和冷凝性材料按照重量比2:1的比例混合,按總重量0.05%添加步驟5中所制得的添加劑,加入水進行攪拌至混合均勻;(7)進行注模成型,并將成型的砌塊或板塊置于15攝氏度下養護15天,即可獲得所需的再生建筑材料。
2.一種建筑廢棄物處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驟:(I)通過人工挑揀,將建筑廢棄物中的有機廢物挑揀出來;(2)將清除了有機物的建筑廢棄物顎破成多級細集料;(3)對粉碎后的細集料進行篩分,得到粒徑大于等于6_小于9_的粗骨料、粒徑大于等于3_小于6_的細骨料、粒徑大于等于Imm小于3mm的精細骨料、粒徑小于Imm的超精細骨料,將這四級骨料按照重量比1:2:2:1的比例混合形成再生骨料;(4)制備冷凝性材料:選擇水泥、粉煤灰、氫氧化鈣、黃沙、頁巖、氯化鎂、氯化鉀按照重量比8:2:2:2:2:1:1的比例混合形成;(5)制備添加劑:將土壤固化劑、消泡劑和早強劑按照重量比2:1:2的比例混合形成;(6)將前述步驟中制得的再生骨料和冷凝性材料按照重量比3:1的比例混合,按總重量0.08%添加步驟5中所制得的添加劑,加入水進行攪拌至混合均勻即可;(7)進行注模成型,并將成型的砌塊或板塊置于18攝氏度下養護12天,即可獲得所需的再生建筑材料。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廢棄物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早強劑優選硝酸鹽或亞硝酸鹽早強劑。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廢棄物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消泡劑例如可以是乳化硅油。
全文摘要
一種建筑廢棄物處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通過人工挑揀,將建筑廢棄物中的有機廢物挑揀出來;(2)將清除了有機物的建筑廢棄物顎破成多級細集料;(3)對粉碎后的細集料進行篩分,得到不同粒徑的骨料,將多級骨料混合形成再生骨料;(4)選擇水泥、粉煤灰、氫氧化鈣、黃沙、頁巖、氯化鎂、氯化鉀制備冷凝性材料;(5)利用土壤固化劑劑、消泡劑和早強劑形成混合添加劑;(6)將制得的再生骨料、冷凝性材料和添加劑,加入水進行攪拌至混合均勻;(7)進行注模成型,并將成型的砌塊或板塊置于15攝氏度下養護15天,即可獲得所需的再生建筑材料。利用本發明的處理方法,資源轉化率高,養護時間短。
文檔編號C04B28/30GK103073260SQ20131005386
公開日2013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20日
發明者高世寶, 于書芳 申請人:瑞昊(北京)環境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