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裝飾頂面伸縮縫的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室內頂面裝飾用配件,尤其涉及一種裝飾頂面伸縮縫的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房屋頂柵是現代室內裝飾處理的主要部分之一,它的裝飾效果優劣,直接影響整個建筑空間的裝飾效果。形式有直接式和懸吊式兩種,直接式是在樓板底面直接粘貼或涂覆裝飾材料,一般用于裝飾性要求不高的住宅、辦公樓等民用建筑;懸吊式,又名吊頂,是目前室內裝飾工程中常用的施工方式,讓頂柵有保溫、隔熱、隔聲和吸聲作用,又可以增加室內亮度和美觀,對于設計空調的建筑,也是節約能耗的一個根本途徑。建筑物主體結構在外界因素、氣候變化的作用下常會產生熱脹冷縮變形,從而導致主體結構表面及裝飾面開裂甚至破壞,變形縫則是針對主體結構變形而預留的構造縫,是現有解決變形最為常用方法。在裝飾面上預留的變形縫處,需做斷點處理。通常是采用U型連接件連接斷開處的兩側裝飾板,如圖1、2所示,該U型連接件101兩側邊經硅酮密封膠102固定于兩側裝飾板103上。如上所述,現有的結構存在以下幾點不足:①建筑物的沉降、大面積石膏板吊頂受熱脹冷縮變形較大,U型連接件的變形冗余量不能滿足需要,易出現U型連接件的開裂,維修率較高;②利用硅酮密封膠的膠粘法安裝不牢固,U型連接件易松脫,影響整體美觀性。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裝飾頂面伸縮縫的連接結構,通過結構的改進,減少維修率,提高連接件的使用壽命。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裝飾頂面伸縮縫的連接結構,包括一本體,該本體設置于罩面板拼接縫處,所述本體為分體結構,由兩個L型固定件及一個中間連接件組成,兩個所述L型固定件相對布置于所述罩面板上,其一端與相應側的罩面板固定,另一端延伸于拼接縫內,并經卡接結構與所述中間連接件的兩端連接,所述中間連接件的中部設有一冗余折彎。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本體設置于相鄰罩面板之間的伸縮縫內,由兩側的L型固定件與中間連接件組成,因是分體結構,安裝時,先將兩側的L型固定件與罩頂板固定,再將中間連接件卡接于兩側固定件上,當罩面板因外界因素、氣候變化的作用下常會產生熱脹冷縮變形時,兩側L型固定件隨之運動,將卡接于L型固定件上的中間連接件拉伸或擠壓,由于中間連接件上設有冗余折彎,中間連接件在被拉伸時,便是將冗余折彎的兩邊拉開(折彎角度加大),展開狀態,反之,擠壓時,便是將冗余折彎的兩邊收緊(折彎角度減小),收縮狀態,增加了本體變形冗余量,滿足伸縮縫變形的需要。即便是中間連接件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出現開裂,只需將中間連接件取下,更換新的中間連接件即可,卡接結構的連接方式,使維修方便。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冗余折彎角度為140° 160°。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冗余折彎的折線靠近一側所述L型固定件,避免看到折線,提高美觀性。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卡接結構為,所述L型固定件上設有向外翻折的倒鉤,所述中間連接件的兩端分別設有向內彎折的卡槽,所述倒鉤與該卡槽插接配合。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卡槽的外槽壁與所述罩面板的端面相配合。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L型固定件上與罩面板固定的一端為固定端,與所述中間連接件卡接的一端為連接端,所述固定端上均布有復數個沖孔,并與所述罩面板表面貼合,該固定端通過自攻螺釘經所述沖孔與罩面板固定。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L型固定件由白鐵皮彎折構成,所述中間連接件由PVC —體成型構成。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1、本實用新型由兩個L型固定件及一個中間連接件組成,L型固定件一端與相應側的罩面板固定,另一端延伸于拼接縫內,并經卡接結構與中間連接件的兩端連接,利用中間連接件上的冗余折彎,為本體隨罩面板熱脹冷縮變形提供足夠的變形冗余量,減少本體開裂現象,延長使用壽命;2、由于本體為分體結構,中間連接板與兩側L型固定件通過卡接結構卡合連接,當中間連接件出現開裂現象時,直接更換中間連接件即可,維護方便;3、本實用新型中L型固定件的固定端上設有沖孔,通過自攻螺釘安裝于罩面板上,代替以往的膠粘固定方式,從而提高本體的安裝強度,避免脫落,延長使用壽命;4、本實用新型中的L型固定件由白鐵皮彎折構成,中間連接件由PVC —體成型構成,均易于成型,同時,PVC成型件具有較好的延展性,變形性佳,從而可減少本體開裂,延長使用壽命。
圖1是背景技術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局部放大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L型固定件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中間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使用狀態示意圖。其中:1、拼接縫;2、中間連接件;3、左側L型固定件;4、固定端;5、左側罩面板;6、連接端;7、右側L型固定件;8、右側罩面板;9、幾余折彎;10、折線;11、沖孔;12、倒鉤;13、卡槽;14、外槽壁;101、U型連接件;102、硅酮密封膠;103、裝飾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一:參見圖3 6所示,一種裝飾頂面伸縮縫的連接結構,包括一本體,該本體設置于罩面板拼接縫I處,所述本體為分體結構,由兩個L型固定件及一個中間連接件2組成,兩個所述L型固定件相對布置于所述罩面板上,左側L型固定件3水平端與左側罩面板5固定,豎直端延伸于拼接縫I內,并經卡接結構與所述中間連接件2的左端連接,右側L型固定件7水平端與右側罩面板8固定,豎直端延伸于拼接縫I內,并經卡接結構與所述中間連接件2的右端連接,所述中間連接件2的中部設有一冗余折彎9,所述冗余折彎9角度為152.5°,且所述冗余折彎9的折線10靠近左側L型固定件3。如圖6所示,所述L型固定件上與罩面板固定的水平端為固定端4,與所述中間連接件2卡接的豎直端為連接端6,所述固定端上均布有沖孔11,如圖3所示,以陣列排布,固定端4與所述罩面板表面貼合,該固定端4通過自攻螺釘經所述沖孔11與罩面板固定。所述卡接結構為,所述L型固定件的連接端6上設有向外翻折的倒鉤12 (如圖4所示),所述中間連接件2的兩端分別設有向內彎折的卡槽13 (如圖5所示),該卡槽13的外槽壁14與所述罩面板的端面相配合,所述倒鉤12與該卡槽13插接配合,如圖3、6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L型固定件由白鐵皮彎折構成,所述中間連接件2由PVC—體成型構成,利用PVC材料的延展性,減少開裂現象,當罩面板熱脹冷縮變形時,拼接縫I處兩邊的兩個L型固定件隨著罩面板的相對或相背分別運動,兩端的L型固定件擠壓或拉伸中間連接件2,使冗余折彎9的角度縮小或變大,提供足夠的變形冗余量,減少開裂現象,從而大大降低了維修率,節約施工成本,且以卡接方式安裝,使安裝及維修變得更為方便,自攻螺釘固定,使安裝更為牢固,不易脫落。
權利要求1.一種裝飾頂面伸縮縫的連接結構,包括一本體,該本體設置于罩面板拼接縫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為分體結構,由兩個L型固定件及一個中間連接件組成,兩個所述L型固定件相對布置于所述罩面板上,其一端與相應側的罩面板固定,另一端延伸于拼接縫內,并經卡接結構與所述中間連接件的兩端連接,所述中間連接件的中部設有一冗余折彎。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飾頂面伸縮縫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冗余折彎角度為140。 160。。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裝飾頂面伸縮縫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冗余折彎的折線靠近一側所述L型固定件。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飾頂面伸縮縫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結構為,所述L型固定件上設有向外翻折的倒鉤,所述中間連接件的兩端分別設有向內彎折的卡槽,所述倒鉤與該卡槽插接配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飾頂面伸縮縫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外槽壁與所述罩面板的端面相配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飾頂面伸縮縫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固定件上與罩面板固定的一端為固定端,與所述中間連接件卡接的一端為連接端,所述固定端上均布有復數個沖孔,并與所述罩面板表面貼合,該固定端通過自攻螺釘經所述沖孔與罩面板固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飾頂面伸縮縫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固定件由白鐵皮彎折構成,所述中間連接件由PVC —體成型構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裝飾頂面伸縮縫的連接結構,包括一本體,該本體設置于罩面板拼接縫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為分體結構,由兩個L型固定件及一個中間連接件組成,兩個所述L型固定件相對布置于所述罩面板上,其一端與相應側的罩面板固定,另一端延伸于拼接縫內,并經卡接結構與所述中間連接件的兩端連接,所述中間連接件的中部設有一冗余折彎。本實用新型本體由兩個L型固定件及一個中間連接件組成,且中間連接件的中部設有一冗余折彎,借助冗余折彎,提供本體足夠的變形冗余量,減少開裂,以卡接方式連接,便于維修更換。
文檔編號E04F13/076GK203022280SQ20132002143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6日
發明者朱建明, 管勇美, 徐小晶 申請人:蘇州蘇明裝飾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