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瓦工搓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瓦工搓板,它是用硬質塑料注成長30cm,寬16cm,厚1cm,上面帶有把手(1),下面是搓板面。搓板面中間是26cm×12cm的平面(2),在平面(2)四周是各2cm寬的斜面(3),在該平面(2)和斜面(3)上有均勻的直徑為1cm左右,深0.5cm左右的凹窩(4)。用該搓板搓平墻面時,既節約砂灰,又提高效率。
【專利說明】 一種瓦工搓板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用工具,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抹平水泥墻面時用的搓板。
技術背景:
[0002]建筑房屋的墻面分為清水墻(只做勾縫處理,露磚墻)和混水墻(磚墻外抹砂漿水泥)。在做混水墻抹砂漿水泥時,第一步用鋼板抹子向墻上粗抹砂灰,第二步用搓板在掛上砂灰粗抹后的墻面上做上下、左右或圓周運動,把砂漿水泥墻面搓平,第三步用鋼板抹子細抹收光。目前使用的搓板面是平直的,在平面移動搓墻面時,搓板面四周的垂直板面把高出平面多余的砂灰推掉,把凹于平面的,再補砂灰搓平。該平面搓板把高出平面多余的砂灰推掉,應該是一種浪費,把凹于平面的再抹砂灰搓平,應該是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即節約又效率高的瓦工搓板。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用硬質塑料注成長30cm,寬16cm,厚1cm,上面帶有把手,下面是搓板面的搓板。其特征是:搓板面中間是26cmX12cm的平面,在平面四周是各2cm寬的斜面,在該平面和斜面上有均勻的直徑為Icm左右,深0.5cm左右的凹窩。
[0005]搓板中間的平面,可以搓平砂灰墻面,平面四周的斜面與墻平面呈一夾角,可以把高出平面的砂灰儲存在凹窩內并推走,當推到凹于墻平面的凹處時,凹窩內的砂灰由于張力的特征又被施放出來,補平凹處的空缺,就不用再補抹砂灰了,從而實現了即節約又高效的目的。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示意圖。
[0007]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仰視圖。
[0008]附圖中:1、把手;2、平面;3、斜面;4、凹窩。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如附圖1圖2中所述,用硬質塑料注成長30cm,寬16cm,厚Icm,上面帶有把手I,下面是搓板面的搓板。其特征是:搓板面中間是26cmX 12cm的平面2,在平面2四周是各2cm寬的斜面3。在該平面2和斜面3上有均勻的直徑為I cm左右,深0.5cm左右的凹窩4。
[0010]具體使用情況:
[0011]該搓板在搓平墻面時,搓板中間的平面2可以把高出墻平面的砂灰儲存在凹窩4內并推走,當推到凹于墻平面的凹處時,凹窩4內的砂灰由于張力的特征又被施放出來,補平凹處的空缺,就不用再補抹砂灰了,從而實現了即節約又高效的目的。
【權利要求】
1.一種瓦工搓板,它是用硬質塑料注成長30cm,寬16cm,厚Icm,上面帶有把手(I),下面是搓板面。其特征是:搓板面中間是26cmX 12cm的平面(2),在平面(2)四周是各2cm寬的斜面(3),在該平面(2)和斜面(3)上有均勻的直徑為Icm左右,深0.5cm左右的凹窩⑷。
【文檔編號】E04F21/16GK203393997SQ201320394639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27日
【發明者】馬同金 申請人:馬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