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頂模體系支撐箱梁端部的鋼結構支座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頂模體系支撐箱梁端部的鋼結構支座,其包括內墻消剪板、外墻消剪板、水平支座、底托板和抗剪螺桿,所述內墻消剪板和外墻消剪板分別設置在墻體的內側和外側,所述水平支座和底托板分別設置在內墻消剪板的上部和下部,所述內墻消剪板、外墻消剪板和水平支座通過貫穿于其中的所述抗剪螺桿連接成一體,所述內墻消剪板、外墻消剪板和水平支座上分別開設有用于連接箱梁端部的吊裝孔。本實用新型避免了在混凝土墻體內預留洞口,而且安裝方便,能多次周轉使用,降低施工成本。
【專利說明】一種用于頂模體系支撐箱梁端部的鋼結構支座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施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頂模體系支撐箱梁端部的鋼結構支座。
【背景技術】
[0002]在目前采用頂模體系的超高層建筑施工中,需要在核心筒墻體內預留洞口用于整體爬升,在洞口預留和封堵過程中需進行豎向鋼筋預留和連接、混凝土鑿除等一系列工作,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影響核心筒整體結構施工進度。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頂模體系支撐箱梁端部的鋼結構支座,它避免了在混凝土墻體內預留洞口,而且安裝方便,能多次周轉使用,降低施工成本。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用于頂模體系支撐箱梁端部的鋼結構支座,其包括內墻消剪板、外墻消剪板、水平支座、底托板和抗剪螺桿,所述內墻消剪板和外墻消剪板分別設置在墻體的內側和外側,所述水平支座和底托板分別設置在內墻消剪板的上部和下部,所述內墻消剪板、外墻消剪板和水平支座通過貫穿于其中的所述抗剪螺桿連接成一體,所述內墻消剪板、外墻消剪板和水平支座上分別開設有用于連接箱梁端部的吊裝孔。
[0006]按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水平支座包括焊接成一體的水平吊裝架、豎直固定板和三角形加強板,所述水平吊裝架垂直設置在豎直固定板的上部,多個所述三角形加強板垂直設置在豎直固定板的下部,所述豎直固定板設置在內墻消剪板的上部。
[0007]按上述技術方案,所述豎直固定板的上端與內墻消剪板的上端平齊。
[0008]按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底托板與內墻消剪板的下部通過坡口焊連接。
[0009]按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底托板的下端與內墻消剪板的下端平齊。
[0010]按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抗剪螺桿的兩端通過螺帽緊固。
[0011]按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內墻消剪板和外墻消剪板的厚度大于等于40mm。
[0012]按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抗剪螺桿的直徑大于等于36mm。
[0013]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混凝土墻體混凝土澆筑前,結合頂模爬升步距,在豎向墻體內預留螺栓孔,其間距、孔徑與內、外墻消剪板和水平支座的螺栓孔一致,待混凝土澆筑后放置抗剪螺桿,再安裝內、外墻消剪板和水平支座,通過抗剪螺桿使內、外墻消剪板和水平支座固定在墻體上,頂模頂升時,拆除抗剪螺桿和螺帽,再利用內、外墻消剪板和水平支座的預留吊裝孔隨頂升模架箱梁整體提升。本實用新型有效的解決了傳統頂模爬升需在墻體預留牛腿洞,造成后期豎向鋼筋連接、洞口鑿除等難題,而且安裝方便,能多次周轉使用,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圖1的右視圖。
[0016]其中,1-外墻消剪板、2-底托板、3-抗剪螺桿、4-螺帽、5-水平吊裝架、6_豎直固定板、7-三角形加強板、8-內墻消剪板、9-吊裝孔、10-墻體、51-底板、52-腰板、53-直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7]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8]在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如圖1?圖2所示,用于頂模體系支撐箱梁端部的鋼結構支座,其包括內墻消剪板8、外墻消剪板1、水平支座、底托板2和抗剪螺桿3,內墻消剪板8和外墻消剪板I分別設置在墻體10的內側和外側,水平支座和底托板2分別設置在內墻消剪板8的上部和下部,內墻消剪板8、外墻消剪板I和水平支座通過貫穿于其中的抗剪螺桿3連接成一體,抗剪螺桿3的兩端通過螺帽4緊固,內墻消剪板8、外墻消剪板I和水平支座上分別開設有用于連接箱梁端部的吊裝孔9。
[0019]上述的水平支座包括焊接成一體的水平吊裝架5、豎直固定板6和三角形加強板7,水平吊裝架5垂直設置在豎直固定板6的上部,多個三角形加強板7垂直設置在豎直固定板6的下部,豎直固定板6設置在內墻消剪板8的上部,且豎直固定板6的上端與內墻消剪板8的上端平齊,下端與底托板2的上端接觸。如圖2所示,水平吊裝架5包括底板51、腰板52和直板53,底板51的寬度大于豎直固定板6的寬度,底板51的兩端向內焊接腰板52,腰板52的另一端焊接直板53與底板51形成三角形結構,兩直板53之間的距離等于豎直固定板6的寬度,吊裝孔9開設在腰板52和直板53的同一水平位置上,腰板52、直板53與底板51均采用厚度不小于20mm的鋼板制作而成,相互間的焊接均為坡口焊。
[0020]上述的底托板2與內墻消剪板8的下部通過坡口焊連接,焊接完成后底托板2的下端與內墻消剪板8的下端平齊。
[0021]本實施例中采用的內墻消剪板8和外墻消剪板I的厚度大于等于40mm,其上開設有與抗剪螺桿3相配合的螺栓孔,抗剪螺桿3的直徑大于等于36mm。
[0022]本實施例的使用方法是:在混凝土墻體混凝土澆筑前,結合頂模爬升步距,在豎向墻體內預留螺栓孔,其間距、孔徑與內、外墻消剪板的螺栓孔一致;待混凝土澆筑后放置抗剪螺桿,再安裝內、外墻消剪板和水平支座,通過抗剪螺桿使內、外墻消剪板和水平支座固定在墻體上,抗剪螺桿的兩端用螺帽緊固;頂模頂升時,拆除抗剪螺桿和螺帽,再利用內、夕卜墻消剪板和水平支座預留吊裝孔隨頂升模架箱梁整體提升,能多次重復使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0023]應當理解的是,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而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頂模體系支撐箱梁端部的鋼結構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內墻消剪板、夕卜墻消剪板、水平支座、底托板和抗剪螺桿,所述內墻消剪板和外墻消剪板分別設置在墻體的內側和外側,所述水平支座和底托板分別設置在內墻消剪板的上部和下部,所述內墻消剪板、外墻消剪板和水平支座通過貫穿于其中的所述抗剪螺桿連接成一體,所述內墻消剪板、外墻消剪板和水平支座上分別開設有用于連接箱梁端部的吊裝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頂模體系支撐箱梁端部的鋼結構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座包括焊接成一體的水平吊裝架、豎直固定板和三角形加強板,所述水平吊裝架垂直設置在豎直固定板的上部,多個所述三角形加強板垂直設置在豎直固定板的下部,所述豎直固定板設置在內墻消剪板的上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頂模體系支撐箱梁端部的鋼結構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豎直固定板的上端與內墻消剪板的上端平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頂模體系支撐箱梁端部的鋼結構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板與內墻消剪板的下部通過坡口焊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頂模體系支撐箱梁端部的鋼結構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板的下端與內墻消剪板的下端平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頂模體系支撐箱梁端部的鋼結構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剪螺桿的兩端通過螺帽緊固。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頂模體系支撐箱梁端部的鋼結構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墻消剪板和外墻消剪板的厚度大于等于40mm。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頂模體系支撐箱梁端部的鋼結構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剪螺桿的直徑大于等于36mm。
【文檔編號】E04G11/20GK203669347SQ201320819216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3日
【發明者】夏強, 楊斌, 蘇浩, 周月, 劉青 申請人:中建三局第一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