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動上料噴漿機的雙料斗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全自動上料噴漿機的雙料斗裝置,所述自動上料噴漿機包括車架和噴漿裝置,所述雙料斗裝置包括第一料斗和第二料斗,所述第一料斗的底部兩側鉸接于車架上,且位于噴漿裝置一端側,所述第一料斗朝向噴漿裝置的側壁上設有出料口,;所述第二料斗設在第一料斗遠離噴漿裝置的一端側,且與第一料斗之間留有間隙;所述第二料斗相對的兩側壁上分別固定有側翼板,側翼板向第一料斗方向延伸且其端部鉸接于車架上;所述第二料斗朝向第一料斗的側壁設有供原料通過的敞口,該敞口上鉸接有門體;所述門體由設在第二料斗上端口的自動開合機構驅動打開。本發明的兩個備料斗能夠明顯地提高全自動上料噴漿機的備料能力。
【專利說明】全自動上料噴漿機的雙料斗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全自動上料噴漿機的雙料斗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用于建筑工地施工過程中使用的混凝土噴射灌注用噴漿裝置,一般采用人工上料或利用液壓油缸抬升料斗上料(指對噴漿裝置裝料)兩種方式。其中采用人工上料工作強度大,混凝土材料撒漏嚴重,還因為上料速度慢而影響整個建設工期。而采用抬升料斗上料的設備都只有一個備料斗,由供料車向備料斗中提供原料,然后由油缸驅動備料斗上料,由于采用一個備料斗,備料能力差,備料斗中的原料全部轉移到噴漿裝置后,供料車就得重新進入建筑工地內給備料斗提供原料,由于建筑工地占地緊湊,供料車太過頻繁占用過道,會對建筑施工過程造成影響。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備料能力高的全自動上料噴漿機的雙料斗
>J-U ρ?α裝直。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全自動上料噴漿機的雙料斗裝置,所述自動上料噴漿機包括車架和噴漿裝置,所述噴漿裝置固定在車架上,所述雙料斗裝置包括第一料斗和第二料斗,所述第一料斗的底部兩側鉸接于車架上,且位于噴漿裝置一端側,所述第一料斗朝向噴漿裝置的側壁上設有出料口,所述第一料斗由第一油缸驅動翻轉,第一料斗翻轉至其側壁上的出料口對應噴漿裝置的進料口時,第一料斗內的原料出料口流入噴漿裝置的進料口中;所述第二料斗設在第一料斗遠離噴漿裝置的一端側,且與第一料斗之間留有間隙;所述第二料斗相對的兩側壁上分別固定有側翼板,側翼板向第一料斗方向延伸且其端部鉸接于車架上;所述第二料斗朝向第一料斗的側壁設有供原料通過的敞口,該敞口上鉸接有門體;所述第二料斗由第二油缸驅動翻轉,第二料斗翻轉至其側壁上的敞口位于第一料斗上端口的上方時,所述門體由設在第二料斗上端口的自動開合機構驅動打開,第二料斗內的原料從經其側壁上的敞口流入第一料斗內。
[0005]所述自動開合機構包括卡鉤,所述門體上設有卡銷,所述第二料斗位于門體一端的上端面設有橫梁,所述卡鉤朝向卡銷的一端設有勾于卡銷上的彎鉤部,卡鉤的另一端鉸接于橫梁;所述卡鉤由第三油缸驅動旋轉。
[0006]所述門體和橫梁之間設有限位鏈條。
[0007]所述第一料斗相對的兩側壁上分別設有減震器。
[0008]本發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由供料車向第二料斗提供原料,第二料斗中的原料裝滿后,第二油缸驅動第二料斗上抬,第二料斗中的原料轉移至第一料斗中,之后第二料斗回位,供料車再向第二料斗中提供原料,這樣第一料斗和第二料斗中都備有原料。本發明的兩個備料斗能夠明顯地提高全自動上料噴漿機的備料能力,備料能力相當于現有單個備料斗備料能力的2倍,供料車一次供料后,噴漿裝置可以完成更多工作量,減少供料車占用建筑工地內過道的時間,從而減小供料車對建筑施工過程的影響,有利于促進文明施工。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發明正常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第二料斗向第一料斗轉移原料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如圖1、圖2所示,本發明全自動上料噴漿機的雙料斗裝置,所述自動上料噴漿機包括車架I和噴漿裝置2,所述噴漿裝置2固定在車架I上,所述雙料斗裝置包括第一料斗3和第二料斗4,所述第一料斗3的底部兩側鉸接于車架I上,且位于噴漿裝置2 —端側,所述第一料斗3朝向噴漿裝置2的側壁上設有出料口 31,所述第一料斗3由第一油缸驅5動翻轉,第一料斗3翻轉至其側壁上的出料口 31對應噴漿裝置2的進料口時,第一料斗3內的原料出料口 31流入噴漿裝置2的進料口中;所述第二料斗4設在第一料斗3遠離噴漿裝置2的一端側,且與第一料斗3之間留有間隙;所述第二料斗4相對的兩側壁上分別固定有側翼板41,側翼板41向第一料斗3方向延伸且其端部鉸接于車架I上;所述第二料斗4朝向第一料斗3的側壁設有供原料通過的敞口,該敞口上鉸接有門體7 ;所述第二料斗4由第二油缸驅6動翻轉,第二料斗4在翻轉的過程中,第二料斗4與第一料斗3并會發生干涉,當第二料斗4翻轉至其側壁上的敞口位于第一料斗3上端口的上方時,所述門體7由設在第二料斗4上端口的自動開合機構8驅動打開,第二料斗4內的原料從經其側壁上的敞口流入第一料斗3內。
[0011]所述自動開合機構8包括卡鉤81,所述門體7上設有卡銷71,所述第二料斗4位于門體7 —端的上端面設有橫梁42,所述卡鉤81朝向卡銷71的一端設有勾于卡銷71上的彎鉤部,卡鉤81的另一端鉸接于橫梁42 ;所述卡鉤81由第三油缸82驅動旋轉。當門體7要打開時,第三油缸82驅動卡鉤81逆時針旋轉,卡鉤上提并與卡銷71脫鉤,門體7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動打開。當第二料斗4在第二油缸的驅動下逆時針旋轉回位時,門體7緊靠著第一料斗3側壁旋轉,由于第二料斗4回味時,第二料斗處于向后傾倒狀態,因此門體7靠自身的重力回位,然后第三油缸82驅動卡鉤81下壓,卡鉤81的彎鉤部再勾于卡銷71上,實現門體7的自動關閉,為了提高上述動作的順暢性,可以再卡鉤81的彎鉤部的外側和內側分別涂抹黃油。
[0012]所述門體7和橫梁42之間設有限位鏈條9。門體7在打開過程中,由于重力的作用會向下甩,在限位鏈條9的作用下,可以避免門體7甩動幅度過大而沖擊第一料斗3的側壁。
[0013]所述第一料斗3相對的兩側壁上分別設有減震器10。在第一料斗3在向噴漿裝置2傾倒原料時,減震器10抵靠于車架1,起到緩沖、減震的作用。
[0014]本發明的工作原理:供料車向第二料斗4提供原料,第二料斗4中的原料裝滿后,第二油缸驅6動第二料斗4上抬,第二料斗4上的門體7打開,第二料斗4內的原料從其側壁上敞口流入第一料斗3中,供料車再向第二料斗4中提供原料,這樣第一料斗3和第二料斗4中都備有原料。當灌漿機需要補充原料時,第一料斗3由第一油缸驅5動翻轉,第一料斗3翻轉至其側壁上的出料口 31對應噴漿裝置2的進料口時,第一料斗3內的原料出料口31流入噴漿裝置2中,第一料斗3中的原料傾倒完畢后回位,第二料斗4再向第一料斗3中轉移原料。
【權利要求】
1.全自動上料噴漿機的雙料斗裝置,所述自動上料噴漿機包括車架和噴漿裝置,所述噴漿裝置固定在車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雙料斗裝置包括第一料斗和第二料斗,所述第一料斗的底部兩側鉸接于車架上,且位于噴漿裝置一端側,所述第一料斗朝向噴漿裝置的側壁上設有出料口,所述第一料斗由第一油缸驅動翻轉,第一料斗翻轉至其側壁上的出料口對應噴漿裝置的進料口時,第一料斗內的原料出料口流入噴漿裝置的進料口中;所述第二料斗設在第一料斗遠離噴漿裝置的一端側,且與第一料斗之間留有間隙;所述第二料斗相對的兩側壁上分別固定有側翼板,側翼板向第一料斗方向延伸且其端部鉸接于車架上;所述第二料斗朝向第一料斗的側壁設有供原料通過的敞口,該敞口上鉸接有門體;所述第二料斗由第二油缸驅動翻轉,第二料斗翻轉至其側壁上的敞口位于第一料斗上端口的上方時,所述門體由設在第二料斗上端口的自動開合機構驅動打開,第二料斗內的原料從經其側壁上的敞口流入第一料斗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上料噴漿機的雙料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開合機構包括卡鉤,所述門體上設有卡銷,所述第二料斗位于門體一端的上端面設有橫梁,所述卡鉤朝向卡銷的一端設有勾于卡銷上的彎鉤部,卡鉤的另一端鉸接于橫梁;所述卡鉤由第三油缸驅動旋轉。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動上料噴漿機的雙料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門體和橫梁之間設有限位鏈條。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上料噴漿機的雙料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料斗相對的兩側壁上分別設有減震器。
【文檔編號】E04G21/02GK104074361SQ201410345034
【公開日】2014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8日
【發明者】林嵐峰, 林嵐輝, 林嵐杰, 李輝, 林傳發 申請人:福建省嵐睿工程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