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一體化移動鎖定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一體化移動鎖定裝置,目的是提供一種精確移動和定位大型部件的一體化移動鎖定裝置。一體化移動鎖定裝置,包括兩相對布置的模板之間設置的至少一組移動機構;所述移動機構包括固定在滑動底座上的減速箱,減速箱的輸出軸具有兩個輸出端,兩輸出端上設置反向的螺紋,兩輸出端分別通過該螺紋與對拉環螺紋連接,對拉環的環部分別套接在滑動軸上,滑動軸分別固定在相對布置的兩模板上。本實用新型的一體化移動鎖定裝置不僅實用于墻體模塊預制加工中移動和鎖定模板,解決了墻體模塊預制的技術難題。也適用于所有相對布置的大型部件之間需要相向或反向精確移動和定位的場合。具有廣泛的使用價值和市場前景。
【專利說明】 一種一體化移動鎖定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一體化移動鎖定裝置,用于精確移動和定位大型部件。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還沒有能顯著提高建筑整體性和建筑施工效率的墻體預制模塊。也沒有相應的模塊加工設備。
[0003] 申請人:自主研發了一套大型墻體預制模塊加工設備。該加工設備用于預制與整層建筑高度相當的墻體預制模塊,所以需要大型的模板圍成模腔,用于澆筑混凝土。而這樣的大型模板的移動和定位是一大技術難題。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精確移動和定位大型部件的一體化移動鎖定裝置。
[0005]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一體化移動鎖定裝置,包括兩相對布置的模板之間設置的至少一組移動機構;所述移動機構包括固定在滑動底座上的減速箱,減速箱的輸出軸具有兩個輸出端,兩輸出端上設置反向的螺紋,兩輸出端分別通過該螺紋與對拉環螺紋連接,對拉環的環部分別套接在滑動軸上,滑動軸分別固定在相對布置的兩模板上。
[0006]優選的,所述的一體化移動鎖定裝置包括相對布置的兩模板上部的頂面和/側面設置的輔助鎖緊機構,所述輔助鎖緊機構包括鎖桿,鎖桿一端通過液壓缸推動或電機帶動的轉軸連接在一個模板上,另一模板上設置可伸縮插銷,鎖桿上設置與插銷匹配的插孔。
[0007]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移動機構包括固定設置的電機或液壓馬達的輸出軸連接減速箱,減速箱固定設置,減速箱的輸出軸為空心軸,該空心軸與對拉空心軸套接并通過鍵配合,實現同步旋轉運動和扭矩的傳輸;對拉空心軸的兩端內壁為旋向相反的內螺紋,與該內螺紋匹配的外螺紋設置在對拉環直桿端,對拉環的環部分別套接一個滑動軸,滑動軸固定在模板上。
[0008]優選的,所述模板包括沿十字形模塊邊緣設置的四塊,每塊模板整體呈直角形;所述移動機構在模板上面積較大的位置各設置兩組,在模板上面積較小的表面部位各設置一組;整套模板配套使用6-8組移動機構;所述模板上部設置4-5個輔助鎖緊機構。
[0009]優選的,所述的移動機構由液壓馬達驅動,所述輔助鎖緊機構由液壓缸驅動;所述的液壓缸和液壓馬由同一電機驅動的液壓泵驅動。
[0010]這樣的對拉結構精度高、定位準,運動平穩。輔助鎖緊機構進一步加強模板各處的位置鎖定精度和可靠性。并且本實用新型的一體化移動鎖定裝置不僅實用于墻體模塊預制加工中移動和鎖定模板,解決了墻體模塊預制的技術難題。也適用于所有相對布置的大型部件之間需要相向或反向精確移動和定位的場合。具有廣泛的使用價值和市場前景。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L形模塊的結構示意圖;[0012]圖2是圖1所示模塊的內部鋼筋布置圖;
[0013]圖3是空心墻體模塊生產設備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4]圖4是圖3中A部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0015]圖5是移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來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0017]本實用新型所要加工的空心墻體模塊I為預制成型的鋼筋混凝土材質。所述的模塊I例如是圖1所示的L形,該L形主要是指安裝后的俯視輪廓形狀,也就是圖示的俯視輪廓形狀。類似的模塊I還可以是T形、十字形或更簡單的一字形;通過上述幾種基本形狀的模塊I組合,即可滿足不同戶型、結構的建筑施工需要。
[0018]所研發的空心墻體模塊生產設備,如圖3所示,包括水平導軌15及沿其滑動的滑動底座13 ;滑動底座13上連接可退出或鎖定到工作位置的模板12 ;所述水平導軌15兩側均設有導向立柱8,所述導向立柱8上設有沿其上下滑動的活動橫梁10,所述活動橫梁10上并排連接多個豎直布置的方形的振動棒14 ;所述振動棒14的安裝位置與滑動底座13滑動到振動棒14正下方后待加工模塊I所處位置對應。通常,活動橫梁10除了直接連接導向立柱8的四方形或工字形主框架部分,還包括在主框架上的縱梁、橫梁上,振動棒14直接連接在這些主框架上。這樣既降低設備重量,同時方便滿足不同的振動棒14排布方式。至于活動橫梁10的具體結構、形式則是根據待加工模塊I的形狀決定。
[0019]加工過程中,先放好如圖2所示的模塊I內部鋼筋。然后模板12移動到工作位置并鎖定,模塊I厚度方向也就是模板12端部用板狀或條狀堵頭堵住。滑動底座13將模板12連同模塊I的鋼筋一起移動到導向立柱8之間的區域。因為振動棒14的安裝位置與滑動底座13滑動到振動棒14正下方后待加工模塊I所處位置對應。所以活動橫梁10沿導向立柱8向下滑動,則方形振動棒14伸入由模板12圍成的模腔內,對模具內注入的混凝土進行搗固。當混凝土達到一定硬度時,活動橫梁10帶動振動棒14向上運動。振動棒14脫離后,硬化完成的墻體模塊I就會留下方形通孔11,得到空心墻體模塊成品。滑動底座13退出導向立柱8的區域,模板12退開,即可將模塊I用吊車或起重設備取出。安裝模板12和模塊I加工完成后取出成品模塊I的滑動底座13位置如圖3中實線所示,澆筑混凝土時的位置如圖3中虛線所示。
[0020]通常,加工過程中模板12是沿著滑動底座13上待加工模塊I位置設置的。也就是模板12表面與加工好的模塊I的表面貼合的位置為模板12的工作位置,該工作位置也就是加工過程中放入模塊I鋼筋后模板12移動到位后鎖定的位置,也就是前面所述的加工臺18的邊緣位置。通常加工一字形模塊I時,加工臺18兩側,也就是模塊I兩側表面分別設置一個模板12。
[0021]優選的結合圖3所示,所述的加工臺18呈十字形,所述模板12包括沿加工臺18邊緣設置的四塊,每塊模板12整體呈直角形;所述振動棒排布成十字形,所述活動橫梁10包括四角連接導向立柱8的四方形主框架和主框架內的十字形排布的安裝梁,所述振動棒14安裝在安裝梁上。這樣的模板12移動到工位之后,通過堵頭或堵塊插入模板12之間進行封堵,可以利用這個一套設備生產一字形、十字形、L形、T形模塊1,再通過這些模塊I組合可以滿足不同戶型建筑的要求。實現一套設備通用程度最大化,堪稱“全能模板”。
[0022]模板12的移動和鎖緊利用本實用新型獨創性地設計一體化移動鎖定裝置。結合圖3、4、5所示,一體化移動鎖定裝置包括所述的相對的模板12之間設置至少一組移動機構——也就是表面相對的模板12之間設置;所述移動機構包括固定在加強梁17上的電機或液壓馬達56的輸出軸連接減速箱55,減速箱55固定在加強梁17上;減速箱55例如有五軸減速,一個主動軸,四個被動軸。或者減速箱55內設置渦輪蝸桿減速結構,減速箱55的輸出軸為空心軸,該空心軸與對拉空心軸54套接并通過鍵配合,實現同步旋轉運動和扭矩的傳輸;對拉空心軸54的兩端內壁為旋向相反的內螺紋,與該內螺紋匹配的外螺紋設置在對拉環53直桿端,對拉環53的環部套接在滑動軸52上,滑動軸52固定在模板12上。對拉環53和滑動軸52有兩組,各連接相鄰模板12。當空心軸轉動時帶動對拉空心軸54轉動,對拉空心軸54與對拉環53間的螺紋運動配合將旋轉運動和扭矩轉化為直線運動和拉力。對拉環53即可帶動表面相對的模板12相向或相反運動。停止動力輸入則因為模板12自重較大,自然實現了定位,當然也可以進一步設置其它例如插銷、卡夾等定位方式加強保障。這樣的機構具有重復定位精度高、承受能力大、方便維修等特點。顯然,本實用新型設置為對拉環53上位外螺紋,對拉空心軸54上為內螺紋,但螺紋的內外關系相反也是可以的。
[0023]不僅在模板12下部可以設置移動機構,更優選的方式是可以在模板12上部的頂面和側面設置輔助鎖緊機構,所述輔助鎖緊機構包括表面相對的模板12間設置的鎖桿56,鎖桿56 —端通過液壓缸推動或電機帶動的轉軸連接在一個模板12上,相鄰模板上設置氣缸或油缸驅動的插銷,鎖桿56上設置與插銷匹配的插孔。轉軸轉動帶動鎖桿移動到位,氣缸或油缸驅動插銷一定插入該鎖桿56上的插孔即可閉鎖。加工完成后,氣缸或油缸帶動插銷退出,轉軸帶動鎖桿56轉動一定角度,不會妨礙模塊I成品取出和下一個模塊I的鋼筋放入。
[0024]具體到本發明優選的“全能模板”——也就是沿十字形加工臺18設置的四個直角形模板12。移動機構在表面積較大的位置通常設置兩組,如圖3中所示,圖示可見的類似A部就是一組移動機構的一端,在靠近讀者的直角形模板12的兩個側面上各設置兩組移動機構。而最遠離讀者的模板12具有兩個相互垂直的表面,每個模板12下部位置設置一組移動機構與相對的模板12鎖緊。根據模板12大小,整套模板12配套使用6-8組移動機構。所述模板12上部設置的輔助鎖緊機構根據模板12大小還要設置4-5個,保證均勻穩定地將模板12鎖緊。
[0025]優選的,所述的移動機構由液壓馬達驅動,所述輔助鎖緊機構由液壓缸驅動;所述的液壓缸和液壓馬由同一電機驅動的液壓泵驅動。
[0026]進一步的,另外為了固定移動的軌跡,可以沿對拉空心軸54的軸向在加強梁17上設置滑軌或滑槽,模板12上設置滑塊。模板12具有高度的剛性,所以只要下部鎖緊,整個模板12就是鎖緊的可以確保混凝土順利澆筑。這種模板12間相互鎖緊的夾緊力也是模板12之間放入堵頭或堵塊的固定方式。
[0027]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以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適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技術方案,并非唯一性限制。
【權利要求】
1.一種一體化移動鎖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兩相對布置的模板之間設置的至少一組移動機構;所述移動機構包括固定在滑動底座上的減速箱,減速箱的輸出軸具有兩個輸出端,兩輸出端上設置反向的螺紋,兩輸出端分別通過該螺紋與對拉環螺紋連接,對拉環的環部分別套接在滑動軸上,滑動軸分別固定在相對布置的兩模板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體化移動鎖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體化移動鎖定裝置包括相對布置的兩模板上部的頂面和/側面設置的輔助鎖緊機構,所述輔助鎖緊機構包括鎖桿,鎖桿一端通過液壓缸推動或電機帶動的轉軸連接在一個模板上,另一模板上設置可伸縮插銷,鎖桿上設置與插銷匹配的插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體化移動鎖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機構包括固定設置的電機或液壓馬達的輸出軸連接減速箱,減速箱固定設置,減速箱的輸出軸為空心軸,該空心軸與對拉空心軸套接并通過鍵配合,實現同步旋轉運動和扭矩的傳輸;對拉空心軸的兩端內壁為旋向相反的內螺紋,與該內螺紋匹配的外螺紋設置在對拉環直桿端,對拉環的環部分別套接一個滑動軸,滑動軸固定在模板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體化移動鎖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包括沿十字形模塊邊緣設置的四塊,每塊模板整體呈直角形;所述移動機構在模板上面積較大的位置各設置兩組,在模板上面積較小的表面部位各設置一組;整套模板配套使用6-8組移動機構;所述模板上部設置4-5個輔助鎖緊機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體化移動鎖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動機構由液壓馬達驅動,所述輔助鎖緊機構由液壓缸驅動;所述的液壓缸和液壓馬由同一電機驅動的液壓泵驅動。
【文檔編號】B28B23/02GK203779678SQ201420063491
【公開日】2014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12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12日
【發明者】趙光林, 趙衛強, 趙紀國 申請人:趙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