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砂漿回收抹灰定尺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砂漿回收抹灰定尺,其包括尺體,該尺體為截面呈階梯狀的長條狀施工尺,其設有抹灰層施工基準部、豎直部及砂漿回收部,所述抹灰層施工基準部一端與所述豎直部一端連接,所述豎直部另一端與所述砂漿回收部連接;所述抹灰層施工基準部垂直或傾斜于所述豎直部,所述豎直部垂直于所述砂漿回收部。本實用新型通過抹灰層施工基準部,標定了抹灰層的施工基準,克服抹灰層底部沒有施工基準造成施工面外凸的通病,砂漿回收部將掉落的砂漿承載并回收,在抹灰施工時效內再利用,避免浪費。抹灰留空部的設置可節省材料,并具有不會造成空殼的通病,不易積累灰塵的優點。
【專利說明】一種砂漿回收抹灰定尺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砂漿回收抹灰定尺。
【背景技術】
[0002]建筑中墻體抹灰是需要依靠標定在墻面上的基準點進行施工。常規做法為,在墻面上每隔1.6-1.8米見方做一個灰餅,灰餅砂漿收水后在上、下兩個灰餅之間抹出寬度為
2.5-3厘米的標筋,作為墻面抹底灰的厚度標準,標筋收水后在標筋之間抹砂漿墊平標筋并略高于標筋為準,然后按標筋刮平砂漿。
[0003]為了使墻體抹灰以機械噴漿施工或人工施工發揮更大效益。抹灰層的施工基準設置顯得尤為重要。目前的抹灰層施工基準設置較為麻煩,施工效率低,抹灰層底部沒有施工基準造成施工面外凸的通病,并且以機械噴漿或者人工施工的方式進行抹灰層施工時,常常會有砂漿噴濺出來掉到地面上,導致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砂漿回收抹灰定尺,既能標定抹灰層的施工基準,保證抹灰層底部施工質量,提高施工效率,又能承接掉落的砂漿進行回收,在抹灰施工時效內再利用。
[0005]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6]一種砂漿回收抹灰定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尺體,該尺體為長條形,其截面呈階梯形,其設有抹灰層施工基準部、豎直部及砂漿回收部,所述抹灰層施工基準部一端與所述豎直部一端連接,所述豎直部另一端與所述砂漿回收部連接;所述抹灰層施工基準部垂直或傾斜于所述豎直部,所述豎直部垂直于所述砂漿回收部。
[0007]所述抹灰層施工基準部的截面寬度為抹灰層施工的基準寬度。
[0008]所述抹灰層施工基準部與水平面的夾角為10度?20度的脫模斜度。
[0009]所述砂漿回收部設有錨釘穿孔。
[0010]所述砂漿回收部通過釘子穿過所述穿孔與地面固定連接。
[0011]所述豎直部垂直于地面。
[0012]所述尺體厚度為0.5?1.2mm。
[0013]進行人工抹灰或者機械噴漿施工時,多余的砂漿將掉落在砂漿回收部上,將砂漿回收部上的砂漿收集進行回收再利用。豎直部與墻體之間形成一抹灰留空部,便于后續加工。
[0014]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本砂漿回收抹灰定尺設置的抹灰層施工基準部、豎直部及砂漿回收部,通過抹灰層施工基準部,標定了抹灰層的施工基準,使施工更加方便快捷,砂漿回收部將掉落的砂漿承載并回收,在抹灰施工時效內再利用,避免浪費,豎直部連接抹灰層施工基準部與砂漿回收部,豎直部垂直于地面,保證抹灰層施工基準部的定位。砂漿回收抹灰定尺為一體結構,通過鋼板等板材沖裁彎曲而成,易制備,適合于大量生產及批量使用,提高施工效率。
[0015]本實用新型在完成一次工程或一面墻的抹灰層施工后,拆卸固定的釘子,即可回收再利用。
[0016]抹灰留空部的面積是省去的原抹灰施工的面積,從中可節省5%?6%的材料。此夕卜,傳統施工法是地腳磚面貼在抹灰層之上,其存在兩個缺陷,第一,容易造成空殼的通病,第二,貼地腳磚后形成磚面外凸出墻面,占去使用空間,并且在地腳磚上方容易積累灰塵,增加清潔工作量。本實用新型完全克服上述兩個缺陷。
[0017]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施例1砂漿回收抹灰定尺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圖1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0]圖3為本實施例2砂漿回收抹灰定尺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1]圖4為砂漿回收抹灰定尺施工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2]圖中:1.砂漿回收抹灰定尺,11.抹灰層施工基準部,12.豎直部,13.砂漿回收部,14.錨釘穿孔,15.夾角,16.抹灰基準面,21.墻體,22.地面,23.抹灰留空部,24.抹灰層,25.對線基準點。
【具體實施方式】
[0023]實施例1,參見圖1、圖2、圖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砂漿回收抹灰定尺1,其包括尺體,該尺體為長條形,其截面呈階梯形,其設有抹灰層施工基準部11、豎直部12及砂漿回收部13,所述抹灰層施工基準部11 一端與所述豎直部12 —端連接,所述豎直部12另一端與所述砂漿回收部13連接;所述抹灰層施工基準部11垂直于所述豎直部12,所述豎直部12垂直于所述砂漿回收部13。所述尺體厚度為0.5?1.2mm。抹灰層施工基準部11的寬約為15_,豎直部12的高約為160_,砂漿回收部13的寬約為270_。砂漿回收抹灰定尺I為一體結構,通過鋼板等板材沖裁彎曲而成,易制備,適合于大量生產及批量使用,提高施工效率。
[0024]將抹灰層施工基準部11緊靠在墻體21上,所述抹灰層施工基準部11的截面寬度為抹灰層施工的基準寬度。所述豎直部12垂直于地面22,豎直部12的外表面作為抹灰基準面16,抹灰層的外表面與抹灰基準面16平齊。
[0025]所述砂漿回收部13設有錨釘穿孔14。所述砂漿回收部13通過釘子穿過所述錨釘穿孔14與地面22固定連接。釘子為臨時固定砂漿回收抹灰定尺1,當抹灰層24施工完畢后,拆卸釘子,進而拆卸砂漿回收抹灰定尺I。
[0026]實施例2,參見圖3、圖4,本實施例結構基本與實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處在于,所述抹灰層施工基準部11與水平面的夾角15為10度?20度的脫模斜度,即抹灰層施工基準部11向下傾斜于抹灰層24,這樣可在抹灰層24施工完畢后,砂漿回收抹灰定尺I能方便取出。夾角15可根據需要施工的抹灰層24的厚度設定。
[0027]上述實施例中,砂漿回收抹灰定尺I的制備優先選用一塊通用規格長約1900_,寬約900_的鋼板,以長的方向,通過對半裁剪,進而彎曲成型。當抹灰層施工基準部11需要設置與水平面的角度時,在模具上做拔模斜度10度?20度的調整。
[0028]本實用新型的使用原理:首先在墻面上標出抹灰層24的施工墨線,在地面22上設有對線基準點25,將砂漿回收抹灰定尺I的抹灰層施工基準部11緊靠在墻體21上,砂漿回收部13緊貼地面22,并使豎直部12垂直于地面22,豎直部12與砂漿回收部13的交接處與對線基準點25重合,用釘子固定砂漿回收抹灰定尺I到預定的地方。
[0029]進行人工或者機械噴漿的抹灰層施工時,有些砂漿會掉落在砂漿回收部13上,將砂漿回收部13上的砂漿在施工時效內收集進行回收再利用。豎直部12與墻體21之間形成一抹灰留空部23,便于后續地腳磚的鑲貼。抹灰留空部23的高度大于地腳磚高度I?3cm,抹灰留空部的面積是省去的原抹灰施工的面積,從中可節省5%?6%的材料。
[0030]抹灰層24施工完畢后,拆卸釘子,進而拆卸砂漿回收抹灰定尺I。抹灰留空部23將鑲貼上地腳磚等。
[0031]本實用新型同樣適用于砌墻時的砂漿回收,在砌墻的墻角處,安裝固定上本砂漿回收抹灰定尺1,在砌磚墻時,磚與磚之間多余的砂衆掉落到砂衆回收抹灰定尺I的砂衆回收部13上,在砌墻施工時效內進行回收再利用。
[0032]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采用與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相同或近似結構,而得到的其他用于砂漿回收抹灰定尺,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砂漿回收抹灰定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尺體,該尺體為長條形,其截面呈階梯形,其設有抹灰層施工基準部、豎直部及砂漿回收部,所述抹灰層施工基準部一端與所述豎直部一端連接,所述豎直部另一端與所述砂漿回收部連接;所述抹灰層施工基準部垂直或傾斜于所述豎直部,所述豎直部垂直于所述砂漿回收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砂漿回收抹灰定尺,其特征在于,所述抹灰層施工基準部的截面寬度為抹灰層施工的基準寬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砂漿回收抹灰定尺,其特征在于,所述抹灰層施工基準部與水平面的夾角為10度?20度的脫模斜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砂漿回收抹灰定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漿回收部設有錨釘穿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砂漿回收抹灰定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漿回收部通過釘子穿過所述穿孔與地面固定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砂漿回收抹灰定尺,其特征在于,所述豎直部垂直于地面。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砂漿回收抹灰定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尺體厚度為0.5?.1.2mm。
【文檔編號】E04F21/04GK203769266SQ201420141091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6日
【發明者】黎磊落, 鄺成子 申請人:東莞市建之都建設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