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減震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變剛度支撐減震裝置。
背景技術:
建筑工程抗震領域中減震技術能有效減輕地震災害,目前,金屬位移型阻尼器是最主要的減震裝置,其中屈曲約束支撐是應用最為成熟的產品之一,屈曲約束支撐軸向剛度相對固定,這成為制約其應用,尤其在中、高層建筑中應用的主要因素。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主芯板、第一芯板以及第二芯板通過滑塊可以相互之間進行滑動;變剛度屈曲約束支撐能夠改變支撐自身軸向剛度,可以解決度屈曲約束支撐剛度不能改變的問題,同時有效提高支撐極限承載能力,防止支撐被拉斷,從而減小地震災害的影響的變剛度支撐減震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變剛度支撐減震裝置,包括主芯板,主芯板的一面設有第一芯板,主芯板的另一面設有第二芯板,主芯板、第一芯板以及第二芯板的一端之間設有第一滑塊,第一滑塊通過第一銷軸與主芯板、第一芯板以及第二芯板連接,主芯板、第一芯板以及第二芯板的一端之間設有第一固定塊,主芯板、第一芯板以及第二芯板的一端之間設有第一減震塊;主芯板、第一芯板以及第二芯板之間設有固定塊;主芯板、第一芯板以及第二芯板的另一端之間設有第二滑塊,第二滑塊通過第二銷軸與與主芯板、第一芯板以及第二芯板連接,主芯板、第一芯板以及第二芯板的另一端之間設有第二固定塊,主芯板、第一芯板以及第二芯板的另一端之間設有第二減震塊。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減震塊與第一銷軸之間設有第一間隙。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減震塊與第二銷軸之間設有第二間隙。
進一步地,所述主芯板與第一芯板之間通過膠層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芯板與第一芯板之間通過膠層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主芯板、第一芯板以及第二芯板通過滑塊可以相互之間進行滑動;變剛度屈曲約束支撐能夠改變支撐自身軸向剛度,在設計中優化結構受力及剛度分部,同時在大變形或罕遇地震時保證支撐不被拉斷;可以解決度屈曲約束支撐剛度不能改變的問題,同時有效提高支撐極限承載能力,防止支撐被拉斷,從而減小地震災害的影響,保障生命財產安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
圖1 為變剛度支撐減震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一種變剛度支撐減震裝置,包括主芯板11,主芯板11的一面設有第一芯板12,主芯板11的另一面設有第二芯板13,主芯板11、第一芯板12以及第二芯板13的一端之間設有第一滑塊14,第一滑塊14通過第一銷軸15與主芯板11、第一芯板12以及第二芯板13連接,主芯板11、第一芯板12以及第二芯板13的一端之間設有第一固定塊16,主芯板11、第一芯板12以及第二芯板13的一端之間設有第一減震塊17;主芯板11、第一芯板12以及第二芯板13之間設有固定塊19;主芯板11、第一芯板12以及第二芯板13的另一端之間設有第二滑塊20,第二滑塊20通過第二銷軸21與與主芯板11、第一芯板12以及第二芯板13連接,主芯板11、第一芯板12以及第二芯板13的另一端之間設有第二固定塊22,主芯板11、第一芯板12以及第二芯板13的另一端之間設有第二減震塊23;第一減震塊17與第一銷軸15之間設有第一間隙18,第二減震塊23與第二銷軸21之間設有第二間隙24,主芯板11與第一芯板12之間通過膠層連接,第二芯板13與第一芯板12之間通過膠層連接。
本發明變剛度支撐減震裝置,主芯板11、第一芯板12以及第二芯板13通過第一滑塊14與第二滑塊20可以相互之間進行滑動;變剛度屈曲約束支撐受力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第一芯板12承受軸向拉壓內力,第二芯板13與銷軸一起在預留縫隙內自由滑動;第二階段:當第一芯板12變形量達到銷軸所在空隙預留量后銷軸將與固定塊接觸,從而有第一芯板12與第二芯板13一起運動,此時支撐受力由第一芯板12與第二芯板13一起承擔;變剛度屈曲約束支撐能夠改變支撐自身軸向剛度,在設計中優化結構受力及剛度分部,同時在大變形或罕遇地震時保證支撐不被拉斷;可以解決度屈曲約束支撐剛度不能改變的問題,同時有效提高支撐極限承載能力,防止支撐被拉斷,從而減小地震災害的影響,保障生命財產安全。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