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梯式機械車庫升降系統,屬于一種立體車庫的提升設備。
背景技術: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與高層建筑的出現,小區和公建的容積率一般較大,這就造成車位的緊張,為了緩解車位緊張帶來的壓力,出現了立體車庫,現有升降式立體車庫可以分為垂直升降類車庫和升降橫移類車庫,GBT26559-2011機械式停車設備分類中,垂直升降類以及平面移動類車庫這兩類車庫需要有車庫垂直提升設備。現在常用的垂直提升設備一般為鏈條和齒條等提升方式,且一般為背包式,這些結構沒有平衡重、曳引比為1:1或2:1,故電機所需提供的提升力較大,電機功率高,電機成本高,且電機體積大,頂置要求空間大,并且由于為背包式結構,偏重力矩大,對土建要求高,并且這些方式的可靠性較低,且平層精度低,運行噪音大;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后來出現了一種電梯式提升結構,這種電梯式提升結構為上置反繩導向輪的提升方式,動力系統以及框架都在車輛所處平面之上,當需將車輛從高處出入口向下運送時,將對頂層空間要求較高,而且有礙車輛進出。
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梯式機械車庫升降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車庫電梯式提升結構對頂層空間要求較高,而且有礙車輛進出的問題。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梯式機械車庫升降系統,包括固定安裝井道四角部位的主導軌,主導軌上通過導靴滑動設置有長方形的支撐框,支撐框的上部的兩側固定設置有支撐踏板,支撐框上于支撐踏板之間設置有升起后與支撐踏板平齊的升降托盤,支撐框的兩側于主導軌的外側設置有四根立柱,處在支撐框一側的兩個導軌之間設置有間隔設的對重導軌,對重導軌上滑動裝配有平衡重,與對重導軌同側的兩個導軌上端固定有設置有繩輪的輪梁B,另外兩個導軌上端固定有設置有繩輪的輪梁A,一個導軌的中間部位安裝有曳引機,曳引機的主軸上安裝有編碼器,編碼器與系統主板傳輸相連,支撐框下部的一側間隔設置有兩個反繩導向輪,所述支撐框下部的另一側也間隔設置有兩個反繩導向輪,曳引機通過鋼絲繩帶動支撐框和平衡重升降,支撐框的一端上下間隔固定有具有用于供固定在井道壁上的隔磁板通過的缺口的電磁感應器件,電磁感應器件將信號傳輸給系統主板,支撐框的另一端固定有碰觸井道的平層位置裝設的常開接觸開關和常閉接觸開關接觸的撞板,常開接觸開關和常閉接觸開關與系統主板傳輸相連。所述的曳引機安裝在固定輪梁B的一個立柱上,曳引機上引出的一根繩頭繞過輪梁B上的導向輪后向下繞過支撐框一端的兩個反繩導向輪后向上繞過輪梁A上設置兩個導向輪后向下繞過支撐框另一端的兩個反繩導向輪后向上固定在輪梁B上,曳引機上引出的另一根繩頭繞過輪梁B上的平衡導向輪后向下繞過平衡重下部一端的平衡反繩導向輪后向上繞過輪梁B上的另一個平衡導向輪后向下繞過平衡重下部另一端的平衡反繩導向輪后向上固定在輪梁B上。所述的支撐框的兩側的前端分別設置有觸發裝置,所述觸發裝置包括固定在支撐框上的套筒,套筒內設置有兩端均伸出套筒的銷軸,銷軸的下端部具有與套筒限位配合的限位部,銷軸的上端部與套筒之間設置有復位壓簧,銷軸的上端由對應的支撐踏板的上表面伸出,銷軸的下端固定有自由端向上懸伸并向外側傾斜的觸發板,支撐踏板上鉸接有一側鉸接在支撐踏板上的壓板,銷軸的上端頭上轉動裝配有在壓板被壓下時與壓板滾動配合的滾軸,支撐框上于觸發板處設置有在壓板壓下銷軸時被觸發板撥動的撥動開關,撥動開關與系統主板傳輸相連,兩支撐踏板上于壓板的前側設置有阻擋三角。所述的升降托盤的兩側各轉動裝配有一組軸承滾柱,一組軸承滾柱中的各軸承滾柱沿升降托盤的側邊排布,一組軸承滾柱中具有三根軸承滾柱。所述的主導上設置有上限位開關和下限位開關,支撐框上設置有用于觸動主導軌上的限位開關及平層感應開關的撞弓,支撐框上固定有插銷機構以及控制插銷機構伸縮的插銷電機,主導軌在對應平層位置處設置有供插銷機構伸入的固定孔。所述的導靴為四組,其中兩組設置在支撐框下部的一側,另外兩組間隔設置在支撐框下部的另一側,一組導靴中的兩個導靴上下間隔布設。處在支撐框一側的兩個反繩導向輪處在同側的兩組導靴之間。四個反繩導向輪處在矩形的四角位置,處在支撐框同一側的兩個反繩導向輪的兩個轉軸的中心線共線。所述的反繩導向輪的外周緣凸出在支撐框以及支撐平臺的側邊之外。所述的主導軌的外側設置有加強用的圈梁和橫梁。本發明的電梯式機械車庫升降系統的兩側設置有四個反繩導向輪,這樣鋼絲繩繞過四個反繩導向輪,整個升降平臺的受力均勻,土建結構不會受到偏心重力矩,整個發明結構合理,對土建要求相對較低,另外,本發明的反繩導向輪是裝配在支撐框下部的,并且曳引機是固定在主導軌上的,整個發明的上部不需要設置機房,也就是說輪梁A和輪梁B不需要裝配任何結構,支撐框可以上升到輪梁A和輪梁B處,也就是支撐框可以上升到與行走面平齊的位置,對頂層空間要求相對較低,而且方便車輛進出。本發明采用4:1曳引比的繞繩方式,降低了對土建的要求,并且有助于搭建頂部平臺。本發明的當車輛移動到壓板處時,車輪壓上壓板,壓板通過滾軸壓下銷軸,銷軸克服彈簧力下移,這時觸發板也下移壓上撥動開關,撥動開關將會發出信號給控制主板,提示車輛到位,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升降系統無法判斷車輛是否到位,是否可以進行上下運送動作的問題,并在,在兩支撐踏板上于壓板的前側設置有阻擋三角,在車輛的車輪移動到阻擋三角處時,車輛就可以停止,可以準確的確定車輛在什么位置停止。本發明的升降托盤的兩側各轉動裝配有一組軸承滾柱,一組軸承滾柱中的各軸承滾柱沿升降托盤的側邊排布,當進車時,如汽車走偏,車輪內側將壓在軸承滾柱上,軸承滾柱向外側滾動起糾正車輛軌跡的作用,防止車輛傾斜。本發明的導靴為四組,其中兩組設置在支撐框下部的一側,另外兩組間隔設置在支撐框下部的另一側,一組導靴中的兩個導靴上下間隔布設,在使用時候,處在支撐框兩側的四組導靴和四根主導軌配合,整個發明在提升過程中平穩性更好。附圖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繞繩示意圖;圖2是圖1中的升降平臺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主導軌、立柱以及輪梁等組成的主框架的裝配示意圖;圖4是圖2中的觸發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2中套筒、銷軸以及撥動開關與支撐框的裝配結構圖。具體實施方式一種電梯式機械車庫升降系統的實施例,在圖1-圖5中,四根主導軌14處在一個矩形的四角部位,四根立柱21也處在一個矩形的四角部位,其中兩根立柱21的上端固定有輪梁A15,另外兩根立柱21上端固定有輪梁B16,輪梁A15和輪梁B16平行,在主導軌14的外側設置有圈梁23和橫梁22,用于加強主導軌與輪梁A和輪梁B形成的框架。用于固定輪梁B的兩根立柱之間設置有兩根對重導軌17,對重導軌17上滑動裝配有平衡重18,在固定輪梁B的兩根立柱中的一根上固定有曳引機19。曳引機19的主軸上安裝有編碼器,編碼器與系統主板傳輸相連,將測得的脈沖數傳遞給系統主板。在主導軌14上通過導靴滑動設置有長方形的支撐框1,輪梁A和輪梁B分別處在支撐框1的兩側。也就是說,輪梁A和輪梁B分別固定在支撐框兩側的主導軌。支撐框1為長方形的,在支撐框1的上方的兩側固定設置有支撐踏板2,兩支撐踏板2的中間部位具有一個長條形的缺口,這個缺口處設置有升降托盤5,升降托盤5處在支撐框1的上部并可以相對于支撐框1升降,在升降托盤5上升后與兩支撐踏板2平齊。支撐框1的一側間隔設置有兩組導靴3,支撐框1的另一側間隔設置有兩組導靴3,也就是說支撐框1的兩側共有四組導靴3,一組導靴3具有兩個導靴,這兩個導靴上下間隔設置。支撐框1下部的一側間隔設置有兩個反繩導向輪4,支撐框1的下部的另一側也間隔設置有兩個反繩導向輪4,處在支撐框1一側的兩個反繩導向輪4處在同側的兩組導靴3之間,并且一個反繩導向輪4與一組導靴3挨著,另一個反繩導向輪4與另一組導靴3挨著。四個反繩導向輪4處在矩形的四角位置,處在支撐框1同一側的兩個反繩導向輪4的兩個轉軸的中心線共線。反繩導向輪4的外周緣凸出在支撐框以及支撐平臺的側邊之外,這樣繞設在反繩導向輪4的外側的鋼絲繩就不會與支撐框以及支撐平臺發生干涉。曳引機19上引出的一根繩頭繞過輪梁B16上的導向輪后向下繞過支撐框1一端的兩個反繩導向輪后向上繞過輪梁A15上設置兩個導向輪后向下繞過支撐框另一端的兩個反繩導向輪后向上固定在輪梁B上,曳引機19上引出的另一根繩頭繞過輪梁B上的平衡導向輪后向下繞過平衡重18下部一端的平衡反繩導向輪后向上繞過輪梁B上的另一個平衡導向輪后向下繞過平衡重下部另一端的平衡反繩導向輪后向上固定在輪梁B16上。在支撐框1的兩側設置有觸發裝置,觸發裝置處在支撐框1的一端,該端為前端。觸發裝置的套筒7是固定裝配在支撐框1上的,套筒7內設有滑動設置有銷軸8,銷軸8的兩端均從套筒7內伸出,套筒7的內孔的前部設置有朝向上端的復位臺階面,在銷軸8的上端套設有復位壓簧9,復位壓簧9的內端頂壓在復位臺階面上,在銷軸8的上端由支撐踏板2的表面上伸出,在銷軸8的上端頭上轉動裝配有滾軸10,滾軸10垂直于銷軸8,復位壓簧9的外端頂壓在滾軸10的兩端頭上。在支撐踏板2上鉸接有壓板11,壓板11的一側鉸接在支撐踏板2上,壓板11與支撐踏板2鉸接的一側為靠近支撐框1設置有觸發裝置的一端的側邊。滾軸10與壓板11頂壓配合,在壓板11被壓下時滾軸10與壓板11滾動配合。支撐踏板2設置在壓板11的位置具有凹槽,壓板11處在凹槽的槽口處。在銷軸8伸出套筒7的下端處固定設置有觸發板12,觸發板12的一端固定在銷軸8上,觸發板12的另一端自由懸伸,觸發板12的自由端向上懸伸并向外側傾斜,觸發板12的上表面與套筒7限位配合,防止銷軸8由套筒7中脫出。在支撐框1上設置有撥動開關13,在銷軸8被壓板11壓下時,觸發板12會撥動的撥動開關13。在兩支撐踏板2上設置有阻擋三角20,阻擋三角20處在壓板11的前側。在升降托盤5的兩側各轉動裝配有一組軸承滾柱,一組軸承滾柱中具有三根軸承滾柱6,一組軸承滾柱中的三根軸承滾柱沿升降托盤5的側邊排布。支撐框1的一個端頭上設置有兩個電磁感應器件,兩個電磁感應器件上下間隔固定設置,電磁感應器件的外側具有缺口,電磁感應器件隨著支撐框移動時,井道壁上固定的隔磁板會通過電磁感應器件的缺口。支撐框1的另一端固定安裝有撞板,在在井道中的平層位置安裝有常開接觸開關和常閉接觸開關,在支撐框到達平層位置時,撞板會同時撞上常開接觸開關和常閉接觸開關,常開接觸開關和常閉接觸開關與系統主板傳輸相連,被碰觸到以后,常開接觸開關開始向系統主板發出信號,而常閉接觸開關則不再向系統主板發出信號,兩者互為校驗,當常開接觸開關和常閉接觸開關的信號均發生變化時,提示支撐框到位,防止因為系統失誤在支撐框沒有到達平層位置時,車輛開出而造成的墜落。電磁感應器件的工作原理如下:電磁感應器件與編碼器配合使用,用來校正編碼器誤差,因為編碼器可能會有丟失脈沖。丟失脈沖的原因1:因為鋼絲繩曳引的打滑,實際有運行但是轉子未動,所以脈沖少;2.編碼器光電器件與故障,缺失或者脈沖錯亂。平層感應器件定位的原理是:支撐框上固定有兩個電磁感應器件,兩電磁感應器件上下間隔設置,井道在每層的固定位置有一個鐵制隔磁板。當支撐框運行準備平層的時候,主板將按照記憶中的速度曲線控制系統減速,運行到某個位置,這時其中一個電磁感應件感應到固定的隔磁板時,這個位置對應的自學習學到的脈沖數是不變的,這個信號反饋到控制主板,主板將實時脈沖數與記憶中的脈沖數進行對比,同時繼續按照記憶中的速度曲線運行,然后繼續運行一段距離,再感應到另一個隔磁板,再次進行數據校正,然后按照預定速度曲線停止運動,最終保證停止的位置是精確的。在主導軌14上設置有上限位開關和下限位開關,在支撐框1上設置有用于觸動主導軌上的上限位開關的撞弓,支撐框1上還設置有碰觸主導軌上的平層感應開關的撞弓。在支撐框1上固定有插銷機構與插銷電機,插銷電機可以控制插銷機構伸縮,在主導軌5上對應于平層位置的地方設置有供插銷機構伸入的固定孔。本實施例沒有給出導靴與反繩導向輪的具體固定裝配結構,兩者的固定裝配結構為現有技術中的裝配結構,屬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的公知常識,在此不再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