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施工工具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捶力均勻的施工用橡膠錘。
背景技術:
錘子是敲打物體使其移動或變形的工具,最常用來敲打釘子,矯正或是將物件撬開。
家裝最主要的泥水活實際就是墻磚、地板磚及大面積地磚的鋪設,做好這一項等于成功了一半,此方面的師傅在鋪設墻磚或地板磚時,往往使用傳統的橡膠錘在地板磚上進行敲擊以使地板磚得以水平,防止空鼓。
但由于傳統的橡膠錘力度難以控制,只能憑施工人員的感覺使用,所以在使用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用力過猛導致地板磚碎裂,以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其次,往往傳統橡膠錘在使用中由于用力不均勻造成地板磚空鼓或下陷;這樣就大大降低了施工的進度,由于現在的工程隊對墻磚、地板磚鋪設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以至于傳統的橡膠錘無法滿足如今施工的種種要求,為此,我們提出一種捶力均勻的施工用橡膠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捶力均勻的施工用橡膠錘,具備用力均勻,可伸縮的優點,解決了傳統的橡膠錘力度難以控制,只能憑施工人員的感覺使用,在使用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用力過猛導致地板磚碎裂,以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其次,往往傳統橡膠錘在使用中由于用力不均勻造成地板磚空鼓或下陷;這樣就大大降低了施工的進度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捶力均勻的施工用橡膠錘,包括手持裝置,所述手持裝置包括手持桿,手持桿的內部活動連接有支撐桿,手持桿與支撐桿之間活動安裝有移動裝置,支撐桿內部的一端通過驅動裝置與轉動裝置的側面轉動連接,支撐桿的另一端旋轉連接有錘體,錘體內腔的中部活動安裝有轉動裝置。
驅動裝置包括伺服電機,伺服電機固定安裝在支撐桿遠離轉動裝置一端的內部,伺服電機的輸出軸與轉軸的一端轉動連接,轉軸的另一端貫穿支撐桿遠離伺服電機的一端開設的環形凹槽與錘體內腔的中部設置的轉動裝置的側面轉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轉動裝置包括第一齒輪,第一齒輪與通過連桿活動安裝在錘體內部的從動齒輪嚙合,第一齒輪的軸心處連接有轉軸。
優選的,所述錘體由支撐塊、上錘頭、下錘頭和環形凸塊組成,支撐塊、上錘頭、下錘頭和環形凸塊之間均無縫連接,且支撐塊、上錘頭和下錘頭的內部連通,支撐塊靠近支撐桿的一端加設有與環形凹槽相適配的環形凸塊,支撐塊的內部活動安裝有轉動裝置。
優選的,所述移動裝置包括支撐軸,支撐軸的一端活動安裝在支撐桿的側面,支撐軸的另一端與第二齒輪的軸心處轉動連接,第二齒輪與固定安裝在手持桿內腔頂部的齒牙嚙合,第二齒輪的一側且在支撐軸內固定安裝有伺服電機。
優選的,所述下錘頭內腔的下部固定安裝有振動馬達。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發明通過設置驅動裝置為轉動裝置提供動力源,伺服電機通過轉軸使第一齒輪轉動,帶動與第一齒輪嚙合的從動齒輪轉動,從而使錘體轉動,上錘頭與下錘頭輪流對物體進行敲打,又因為通過齒輪和電機的帶動,所以根據力的相互性斷定敲打物體的力是均勻的。
2、本發明通過設置移動裝置,拉動手持桿將會帶動齒牙,從而帶動與齒牙嚙合的第二齒輪轉動,使手持桿在支撐桿上移動,從而達到伸縮的目的,便于對于較遠的地方進行施工。
3、本發明通過加裝振動馬達,在細微的部位施工時,通過振動頻率相同的振動進行細節處理,進一步保證施工的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俯視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結構環形凸塊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結構移動裝置側面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結構移動裝置正面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結構環形凹槽示意圖。
圖中:1手持裝置、11手持桿、12支撐桿、2驅動裝置、21伺服電機、22轉軸、23環形凹槽、3轉動裝置、31第一齒輪、32從動齒輪、33連桿、4錘體、41支撐塊、42上錘頭、43下錘頭、5振動馬達、6移動裝置、61支撐軸、62第二齒輪、63齒牙。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5,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捶力均勻的施工用橡膠錘,包括手持裝置1,手持裝置1包括手持桿11,手持桿11的內部活動連接有支撐桿12,手持桿11與支撐桿12之間活動安裝有移動裝置6,移動裝置6包括支撐軸61,支撐軸61的一端活動安裝在支撐桿12的側面,支撐軸61的另一端與第二齒輪62的軸心處轉動連接,第二齒輪62與固定安裝在手持桿11內腔頂部的齒牙63嚙合,第二齒輪62的一側且在支撐軸61內固定安裝有伺服電機21,支撐桿12內部的一端通過驅動裝置2與轉動裝置3的側面轉動連接,支撐桿12的另一端旋轉連接有錘體4,錘體4由支撐塊41、上錘頭42、下錘頭43和環形凸塊44組成,下錘頭43內腔的下部固定安裝有振動馬達5,支撐塊41、上錘頭42、下錘頭43和環形凸塊44之間均無縫連接,且支撐塊41、上錘頭42和下錘頭43的內部連通,支撐塊41靠近支撐桿12的一端加設有與環形凹槽23相適配的環形凸塊44,減少支撐塊41與支撐桿12之間轉動產生的摩擦,支撐塊41的內部活動安裝有轉動裝置3,錘體4內腔的中部活動安裝有轉動裝置3,轉動裝置3包括第一齒輪31,第一齒輪31與通過連桿33活動安裝在錘體4內部的從動齒輪32嚙合,第一齒輪31的軸心處連接有轉軸22。
驅動裝置2包括伺服電機21,伺服電機21固定安裝在支撐桿12遠離轉動裝置3一端的內部,伺服電機21的輸出軸與轉軸22的一端轉動連接,轉軸22的另一端貫穿支撐桿12遠離伺服電機21的一端開設的環形凹槽23與錘體4內腔的中部設置的轉動裝置3的側面轉動連接。
工作原理:施工時,伺服電機21通過轉軸22使第一齒輪31轉動,帶動與第一齒輪31嚙合的從動齒輪32轉動,從而使錘體4轉動,上錘頭42與下錘頭43輪流對物體進行敲打;需要對較遠的物體進行施工時,拉動手持桿11將會帶動齒牙63,從而帶動與齒牙63嚙合的第二齒輪62轉動,使手持桿11在支撐桿12上移動。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