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木結構領域,具體為木結構房屋中內置縱向鋼筋加強木柱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木結構應用的是可再生資源,綠色環保,抗震性能好,使用過程中舒適度高。但木柱承載力有限,限制了其在重荷載工程中的應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現有現有木柱承載力低,難以在重荷載工程中應用的問題,而提供一種內置縱向鋼筋加強木柱及其制備方法。
一種內置縱向鋼筋加強木柱包括燕尾槽、內置縱向鋼筋、端頭錨板、彎鉤、端封混凝土和木柱;沿所述木柱外表面的長度方向對稱設置若干個燕尾槽,所述木柱的兩端設置有端頭錨板,所述端頭錨板的外側設置有端封混凝土;所述內置縱向鋼筋的一端設置有鋼筋彎鉤段,所述內置縱向鋼筋的另一端穿過木柱兩端的端頭錨板設置在燕尾槽內,所述燕尾槽內填充有環氧樹脂膠,所述內置縱向鋼筋的另一端焊接有彎鉤,所述鋼筋彎鉤段和彎鉤通過端封混凝土包覆,且所述鋼筋彎鉤段和彎鉤的頂端朝向木柱的中心軸線。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內置縱向鋼筋加強木柱的制備方法是按以下步驟進行的:
一、沿木柱外表面的長度方向對稱設置若干個燕尾槽;
二、將一端帶有鋼筋彎鉤段的內置縱向鋼筋穿過木柱一端的端頭錨板置入燕尾槽中,內置縱向鋼筋的另一端從木柱另一端的端頭錨板穿出;
三、在燕尾槽中填充環氧樹脂膠,在內置縱向鋼筋的另一端焊接彎鉤;
四、在端頭錨板的外側采用混凝土包覆住鋼筋彎鉤段和彎鉤,得到內置縱向鋼筋加強木柱。
有益效果:
1、本發明通過在燕尾槽中內置縱向鋼筋能夠有效提高木柱的承載力,使木柱可以用于重荷載工程。
2、本發明通過在縱向鋼筋的兩端做彎鉤,且在木柱的兩端現澆混凝土,即方便了木柱與其他構件的連接,又能很好地解決了木柱受壓時縱向鋼筋易與木柱脫離的問題,滿足了木柱受壓時鋼筋錨固長度的要求。
3、本發明可一次成型,無需第二次裝修,加快了施工速度,縮短了工期。
附圖說明
圖1為圓柱體木柱經步驟一處理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長方體木柱經步驟一處理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圓柱體木柱經步驟二處理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長方體木柱經步驟二處理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圓柱體木柱經步驟三處理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長方體木柱經步驟三處理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圓柱體的內置縱向鋼筋加強木柱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長方體的內置縱向鋼筋加強木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結合圖1~圖8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一種內置縱向鋼筋加強木柱包括燕尾槽1、內置縱向鋼筋2、端頭錨板3、彎鉤8、端封混凝土6和木柱7;沿所述木柱7外表面的長度方向對稱設置若干個燕尾槽1,所述木柱7的兩端設置有端頭錨板3,所述端頭錨板3的外側設置有端封混凝土6;所述內置縱向鋼筋2的一端設置有鋼筋彎鉤段5,所述內置縱向鋼筋2的另一端穿過木柱7兩端的端頭錨板3設置在燕尾槽1內,所述燕尾槽1內填充有環氧樹脂膠4,所述內置縱向鋼筋2的另一端焊接有彎鉤8,所述鋼筋彎鉤段5和彎鉤8通過端封混凝土6包覆,且所述鋼筋彎鉤段5和彎鉤8的頂端朝向木柱7的中心軸線。
本實施方式中所述鋼筋彎鉤段5和彎鉤8的尺寸需滿足鋼筋錨固的要求。
本實施方式中所述鋼筋彎鉤段5和彎鉤8對稱設置。
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端頭錨板3的厚度按實際要求的局壓設定。
具體實施方式二: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的不同之處在于:所述木柱7為圓柱體或長方體。其他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三: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或二的不同之處在于:所述木柱7、端頭錨板3和端封混凝土6的橫截面尺寸相同。其他與具體實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四: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所述相鄰兩個內置縱向鋼筋2之間的中心距不小于50mm,所述內置縱向鋼筋2邊緣距木柱7邊緣的距離不小于30mm。其他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本實施方式中如果為長方體木柱,所述內置縱向鋼筋邊緣距木柱邊緣的距離是內置縱向鋼筋邊緣垂直于邊線的距離。
具體實施方式五: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所述鋼筋彎鉤段5和彎鉤8的彎度均為90°。其他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六: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所述燕尾槽1的深度比內置縱向鋼筋2的公稱直徑大4mm,所述燕尾槽1的槽底寬度比內置縱向鋼筋2的公稱直徑大4mm,所述燕尾槽1的槽口寬度比內置縱向鋼筋2的公稱直徑小2mm。其他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七:本實施方式一種內置縱向鋼筋加強木柱的制備方法是按以下步驟進行的:
一、沿木柱7外表面的長度方向對稱設置若干個燕尾槽1;
二、將一端帶有鋼筋彎鉤段5的內置縱向鋼筋2穿過木柱7一端的端頭錨板3置入燕尾槽1中,內置縱向鋼筋2的另一端從木柱7另一端的端頭錨板3穿出;
三、在燕尾槽1中填充環氧樹脂膠4,在內置縱向鋼筋2的另一端焊接彎鉤8;
四、在端頭錨板3的外側采用混凝土包覆住鋼筋彎鉤段5和彎鉤8,得到內置縱向鋼筋加強木柱。
本實施方式中步驟三中在燕尾槽中填充環氧樹脂膠,是為了使內置縱向鋼筋2與木柱共同受力,充滿環氧樹脂膠,不留空隙,可以防止內置縱向鋼筋2發生銹蝕。
具體實施方式八: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七的不同之處在于:所述木柱7為圓柱體或長方體。其他與具體實施方式七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九: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七或八的不同之處在于:所述木柱7、端頭錨板3和端封混凝土6的橫截面尺寸相同。其他與具體實施方式七或八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十: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七至九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所述相鄰兩個內置縱向鋼筋2之間的中心距不小于50mm,所述內置縱向鋼筋2邊緣距木柱7邊緣的距離不小于30mm。其他與具體實施方式七至九之一相同。
本實施方式中如果為長方體木柱,所述內置縱向鋼筋邊緣距木柱邊緣的距離是內置縱向鋼筋邊緣垂直于邊線的距離。
具體實施方式十一: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七至十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所述鋼筋彎鉤段5和彎鉤8的彎度均為90°。其他與具體實施方式七至十之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十二: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七至十一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所述端封混凝土6的厚度比內置縱向鋼筋2從端頭錨板3穿出部分的長度大20mm。其他與具體實施方式七至十一之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十三: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七至十二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所述燕尾槽1的深度比內置縱向鋼筋2的公稱直徑大4mm,所述燕尾槽1的槽底寬度比內置縱向鋼筋2的公稱直徑大4mm,所述燕尾槽1的槽口寬度比內置縱向鋼筋2的公稱直徑小2mm。其他與具體實施方式七至十二之一相同。
本實施方式中如果內置縱向鋼筋2為螺紋鋼,需要采用1.2倍公稱直徑進行計算,即所述燕尾槽1的深度比內置縱向鋼筋2的1.2倍公稱直徑大4mm。
通過以下實施例驗證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一種內置縱向鋼筋加強木柱的制備方法是按以下步驟進行的:
一、沿圓柱體木柱7外表面的長度方向對稱設置四個個燕尾槽1;
二、將一端帶有鋼筋彎鉤段5的內置縱向鋼筋2穿過木柱7一端的端頭錨板3置入燕尾槽1中,內置縱向鋼筋2的另一端從木柱7另一端的端頭錨板3穿出;
三、在燕尾槽1中填充環氧樹脂膠4,在內置縱向鋼筋2的另一端焊接彎鉤8;
四、在端頭錨板3的外側采用混凝土包覆住鋼筋彎鉤段5和彎鉤8,得到內置縱向鋼筋加強木柱。
本實施例可有效提高木柱的承載力,使木柱可以用于重荷載工程。
本實施例通過在縱向鋼筋的兩端做彎鉤,且在木柱的兩端現澆混凝土,即方便了木柱與其他構件的連接,又能很好地解決了木柱受壓時縱向鋼筋易與木柱脫離的問題,滿足了木柱受壓時鋼筋錨固長度的要求。
本實施例可一次成型,無需第二次裝修,加快了施工速度,縮短了工期。
本實施例制備的內置縱向鋼筋加強木柱的承載力,根據有限元分析,按照所用鋼筋承載力的0.6倍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