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天面水缸,包括:底板、墻身和蓋板(3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和墻身采用半預制結構,所述底板和墻身包括預制底板(10)、預制墻身(20)組成的殼體以及位于該預制殼體內側的現澆底板(11)、現澆墻身(21),所述預制底板(10)、預制墻身(20)組成的殼體一體成型,所述蓋板(30)采用全預制結構;所述預制墻身(20)內側預留有向內延伸的用于固定墻身內模(40)的固定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面水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底板(10)上設有底板預留孔(101)供天面支座(50)上的支座預留鋼筋(501)穿過從而將所述墻身、底板和天面支座(50)連結在一起;所述蓋板(30)與墻身相接處設有蓋板預留孔(301)供墻身預留鋼筋(202)穿過從而將所述蓋板(30)與墻身連接在一起。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面水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裝置為板模螺絲(20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面水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底板(10)、預制墻身(20)接現澆部位呈凹凸相間的形狀。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天面水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30)還預留有與周圍樓板連接的外露鋼筋。
6.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天面水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底板(10)、預制墻身(20)及蓋板(30)由兩塊或以上的預制板拼接而成。
7.一種天面水缸的制造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天面水缸所需的底板與墻身采取半預制,依據水缸尺寸將底板與墻身靠室外的殼體一體成型在工廠進行預制,預制墻身(20)預留有固定墻身內模(40)的固定裝置;
S2)依據水缸尺寸在工廠預制水缸蓋板(30);
S3)天面施工時,將預制底板(10)與預制墻身(20)殼體吊裝在天面支座(50)上,在支座(50)及預制水缸墻身(20)上安裝水缸支撐(60),調校好水缸位置后,扎墻身、底板現澆部分鋼筋,再裝墻身內模(40),然后澆注墻身、底板混凝土,待混凝土達到齡期后拆除墻身內模(40);
S4)吊裝預制好的水缸蓋板(30),調校好位置使蓋板(30)置于水缸墻身上并正確蓋合水缸。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天面水缸的制造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中預制底板(10)上設置有底板預留孔(101)供支座預留鋼筋(501)穿過;所述步驟S2中蓋板(30)與墻身連接處設置有蓋板預留孔(301)供墻身預留鋼筋(202)穿過;所述步驟S3中將預制底板(10)與預制墻身(20)的殼體吊裝到天面支座(50)上時,使支座預留鋼筋(501)穿過所述底板上的底板預留孔(101)以連接水缸墻身、底板與支座(50);所述步驟S4中吊裝蓋板(30)時,使墻身預留鋼筋(202)穿過蓋板(30)上的蓋板預留孔(301)以連接蓋板(30)與墻身,完成蓋板預留孔(301)與墻身預留鋼筋(202)之間的澆注工作。
9.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天面水缸的制造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中蓋板(30)上還預留用于與周圍樓板連接的外露鋼筋;所述步驟S4中還包含綁扎蓋板(30)四周現場鋼筋,完成水缸周圍樓板之間的混凝土澆注工作。
10.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天面水缸的制造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底板(10)與預制墻身(20)以及蓋板(30)均采用鐵模進行生產,所述墻身內模(40)為鐵模。
11.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天面水缸的制造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所述預制底板(10)與預制墻身(20)接現澆部位呈凹凸相間的形狀。
12.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天面水缸的制造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底板(10)、預制墻身(20)及蓋板(30)由兩塊或以上的預制板拼接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