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筑施工工具,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室內裝飾裝修的折疊式自行走簡易施工車。
背景技術:
高層建筑的室內裝修工程中,工作人員經常會借用登高工具對高處的屋頂或墻體施工,人們常用的登高工具有固定登高架和折疊登高架,不管是固定登高架還是折疊登高架,都只能在較小的范圍內施工,當需要移動時,需要工作人員下到地面,利用人力移動,然后人員再上到登高架上繼續施工,工人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而現有的自動行走的施工車大多結構復雜,成本高,上下樓搬運不方便。
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折疊式自行走簡易施工車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折疊式自行走簡易施工車,該施工車在使用時,人員站在車上即可自由行走,適用于多層建筑室內裝修工程,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折疊后體積小便于攜帶的優點。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折疊式自行走簡易施工車,包括底部框架、安裝于底部框架兩端上方的左側立架和右側立架、連接在左側立架和右側立架之間的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一側底部設有兩個轉向輪、另一側底部設有兩個行走輪,兩個行走輪之間安裝有蓄電池和驅動兩個行走輪轉動的驅動電機,所述左側立架和右側立架均可向內折疊放平且打開后與底部框架呈直角分布;左側立架和右側立架中間均設有并排分布的多個支架橫管,踏板兩端設有搭接耳板,踏板利用搭接耳板連接在左側立架和右側立架之間,通過搭接不同高度的支架橫管實現踏板高度的變換;所述兩個轉向輪之間設有轉向裝置,轉向裝置包括與兩個轉向輪固定連接的轉向臂、安裝在轉向臂中間的轉向撥片、與轉向撥片連接的轉向桿,轉向桿位于左側立架外側,轉向桿頂部延伸至左側立架頂部并在頂部設置搖把手柄,轉向桿底部設有與轉向撥片連接的轉向齒輪,轉向撥片一側設有與轉向齒輪齒接的圓弧齒片,搖動搖把手柄可以控制兩個轉向輪擺動實現轉向功能;所述左側立架頂部設有行走控制開關,行走控制開關、驅動電機、蓄電池之間通過電纜線連接。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底部框架兩端設置支架橫管、中間為凹槽,踏板兩端的搭接耳板搭接在底部框架兩端的支架橫管上可以使踏板嵌入底部框架的凹槽。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右側立架底部直接與底部框架通過銷軸連接,右側立架向內折疊后緊貼底部框架上方;所述左側立架在底端高于右側立架厚度的位置切斷并設置折疊銷軸,左側立架折疊后可平放于折疊后的右側立架上方;所述轉向桿也同樣的高度位置切斷并設置折疊銷軸。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踏板兩側設有斜拉加固桿,一端利用銷軸與踏板轉動連接,另一端通過斜拉卡扣與高于踏板或低于踏板的支架橫管連接,斜拉加固桿安裝后與踏板及左側立架或右側立架呈三角形穩定結構。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行走輪后側設有剎車卡片,左側立架頂部設有剎車控制開關,剎車卡片通過拉線與剎車控制開關連接。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左側立架頂部內側設有吸附磁鐵,所述右側立架底部外側折疊后與左側立架的吸附磁鐵相對的部位同樣設有吸附磁鐵,所述底部框架的側方設有便于搬運的提手。
本發明折疊式自行走簡易施工車,將踏板拆下后放入底部框架,再將左側立架和右側立架向內折疊,可以將體積龐大的施工車折疊成結構緊湊、體積很小的平板,在高層建筑換樓層施工時,無論是乘電梯或人工搬運都很方便。本發明打開后,踏板高度可以通過搭接不同高度的支架橫管實現;人站在踏板上,通過操作行走控制開關和搖把手柄可以控制本發明自動行走,減少了工作人員施工時上下攀登次數,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述折疊式自行走簡易施工車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所述折疊式自行走簡易施工車折疊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對應的部件名稱為:1底部框架;2左側立架;3右側立架;4轉向輪;5行走輪;6蓄電池;7驅動電機;8踏板;9支架橫管;10搭接耳板;11轉向臂;12轉向撥片;13轉向桿;14斜拉加固桿;15斜拉卡扣;16搖把手柄;17行走控制開關;18剎車卡片;19剎車控制開關;20轉向齒輪;21吸附磁鐵;22提手。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至圖2所示,一種折疊式自行走簡易施工車,采用電動驅動方式,底部設置一個方框式的底部框架1,在底部框架一側底部設有兩個轉向輪4,另一側底部設有兩個行走輪5,兩個行走輪之間安裝有蓄電池6和驅動兩個行走輪轉動的驅動電機7,底部框架兩端上方設置左側立架2和右側立架3,左側立架2和右側立架3均可向內折疊放平且打開后與底部框架1呈直角分布;左側立架和右側立架中間均設有并排分布的多個支架橫管9,打開后的左側立架和右側立架之間安裝踏板8,踏板兩端設有搭接耳板10,踏板8利用搭接耳板10連接在左側立架和右側立架之間,通過搭接不同高度的支架橫管實現踏板高度的變換。為了是整體結構更加穩固,踏板兩側設有斜拉加固桿14,斜拉加固桿一端利用銷軸與踏板轉動連接,另一端通過斜拉卡扣15與高于踏板或低于踏板的支架橫管連接,斜拉加固桿安裝后與踏板及左側立架或右側立架呈三角形穩定結構。
本發明兩個轉向輪之間設有轉向裝置,轉向裝置包括與兩個轉向輪固定連接的轉向臂11、安裝在轉向臂中間的轉向撥片12、與轉向撥片連接的轉向桿13,轉向桿13位于左側立架外側,轉向桿頂部延伸至左側立架頂部并在頂部設置搖把手柄16作為轉向裝置的操作部分,轉向桿底部設有與轉向撥片12連接的轉向齒輪20,轉向撥片一側設有與轉向齒輪齒接的圓弧齒片,搖動搖把手柄可以控制兩個轉向輪擺動實現轉向功能;所述行走輪后側設有剎車卡片18,左側立架頂部設有剎車控制開關19,剎車卡片通過拉線與剎車控制開關連接。所述左側立架頂部設有行走控制開關17,行走控制開關、驅動電機、蓄電池之間通過電纜線連接。搖把手柄和行走控制開關設置在同一側,更加便于使用人員操作。
本發明的底部框架采用框架式,中間為凹槽,兩端設置支架橫管,可以將踏板兩端的搭接耳板搭接在底部框架兩端的支架橫管上,使踏板嵌入凹槽。大大減小了折疊后的體積。右側立架底部直接與底部框架通過銷軸連接,右側立架向內折疊后緊貼底部框架上方;為了使本發明折疊后更加平整,使左側立架折疊后能夠平放于折疊后的右側立架上方,本發明將左側立架的折疊點設在底端高于右側立架厚度的位置,在此位置切斷并設置折疊銷軸,同時轉向桿13也在此位置切斷并設置折疊銷軸。
本發明的底部框架、左側立架、右側立架的主框架均采用重量輕的中空的鋁合金管制作,電纜線及剎車卡片拉線均穿入鋁合金管中隱藏。左側立架頂部內側設有吸附磁鐵21,右側立架底部外側折疊后與左側立架的吸附磁鐵相對的部位同樣設有吸附磁鐵,折疊后兩塊磁鐵相互吸引,避免搬運過程中左側立架無故打開。所述底部框架的側方設有提手22,如不方便在地上行走,可以利用提手22方便的提起進行搬運。
使用時,將底部框架1放平,兩個轉向輪4和兩個行走輪5平穩的放置在地面,將左側立架、右側立架向兩側打開呈直立狀,然后將踏板搭接在左側立架、右側立架之間,搭接時選擇合適高度的支架橫管,再將斜拉加固桿14安裝好,工作人員上到踏板上施工,固定不動時,可以將如需移動,在踏板上通過操作行走控制開關和搖把手柄即可。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最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范圍情況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內容對本發明技術方案做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均屬于權利要求書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