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氈房用電技術領域,是一種氈房薄膜電池板一體化連接裝置。
背景技術:
氈房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可移動建筑,哈薩克族和蒙古族牧民(蒙古包)長期使用。氈房具有許多特殊的優點:1、可方便移動,2、可不分季節長期居住,3、保溫和隔熱性能好,4、抗風能力強,5、抗雪壓能力強,6、抗外部闖入能力強,7、易于安裝等。
氈房是與哈薩克族游牧的牧業生產方式相配合的。游牧雖然使牧民居無定所,確是一種對牧區植被保護和高效放牧的牧業生產方式,這也是游牧方式延續至今的重要原因,這種牧業生產方式還會長期存在。
傳統氈房有優點,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尤其是信息社會的到來,傳統氈房的弱點也暴露出來,如傳統氈房照明和采光不好,影響牧區學生的學習;傳統氈房沒有信息處理的措施,影響牧民及時聽到黨的聲音、接受先進文化、科學知識和市場信息等等。因此,應當為新疆廣大牧民提供即傳承傳統氈房的優點又具備信息處理能力的現代化、信息化新型氈房,有一定的必要性。
目前牧民因用電受限,在牧區的用電設備基本僅為照明設備且用電困難。現在牧民一般常用的發電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1.發電機發電(汽油或者柴油),噪音大,污染環境,不經濟;2.太陽能發電,屬于清潔能源,但由于目前將太陽能板單獨架設在氈房的周圍,其存在占用氈房附近生活空間的問題;再者,在刮風季節,單獨架架設的太陽能板容易被大風損壞,不僅縮短了太陽能板的壽命,而且給氈房供電造成不利影響。并且目前太陽能板架設方式存在轉場不容易拆裝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氈房薄膜電池板一體化連接裝置,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其能有效解決現有太陽能板架設方式存在占用氈房附近生活空間和容易被大風損壞的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的:一種氈房薄膜電池板一體化連接裝置,包括氈房、至少一個的連接布塊,氈房包括自上而下連接的頂蓋、錐狀氈頂體和氈壁,在每一塊連接布塊的外側面固定安裝有柔性光伏板組,柔性光伏板組包括至少一塊的柔性光伏板,連接布塊通過柔性連接件沿圓周固定安裝在錐狀氈頂體外。
下面是對上述發明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
上述柔性光伏板為太陽能光伏板的背板采用柔性材料的太陽能光伏板。
上述柔性連接件為繩索,沿連接布塊的外邊緣間隔設置有能穿繩索的連接孔,在連接布塊上端分布的連接孔與頂蓋之間固定連接有繩索,連接布塊下端分布的連接孔與氈壁之間固定連接有繩索。
上述每一塊柔性光伏板的左側邊緣和右側邊緣處均間隔設置有固定孔,在柔性光伏板左側的固定孔連接有左繩索,左繩索的左端固定在連接布塊的左側,在柔性光伏板右側的固定孔連接有右繩索,右繩索的右端固定在連接布塊的右側。
上述柔性光伏板中部外固定有橫向加固繩索,橫向加固繩索的左右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在左右對應的固定孔內。
上述連接布塊的前側面設置有開口朝右的左固定布袋,在左固定布袋右側的連接布塊的前側面設置有開口方向與左固定布袋相反的右固定布袋,柔性光伏板組最左側的柔性光伏板的左側固定安裝在左固定布袋內,柔性光伏板組最右側的柔性光伏板的右側固定安裝在右固定布袋內,在左固定布袋與右固定布袋之間設置有能使柔性光伏板組的光源采集面裸露的間距。
上述每一個柔性光伏板中部外設置有縱向加固繩索,在柔性光伏板上方的連接布塊上設置有上縱向加固孔,在柔性光伏板下方的連接布塊上設置有下縱向加固孔,縱向加固繩索的上端固定連接在上縱向加固孔內,縱向加固繩索的下端固定連接在下縱向加固孔內。
上述每一塊柔性光伏板的后側面固定有子母強力雙面背膠尼龍搭扣子扣,在連接布塊的前側面固定有與子母強力雙面背膠尼龍搭扣子扣配合使用的子母強力雙面背膠尼龍搭扣母扣,柔性光伏板和連接布塊通過子母強力雙面背膠尼龍搭扣子扣和子母強力雙面背膠尼龍搭扣母扣固定連接在一起。
上述連接布塊的后側面設置有橫向支撐件,橫向支撐件采用直線型撐桿或與錐狀氈頂體弧度相同的弧形支撐桿;或/和,連接布塊采用氈布;或/和,連接布塊的數量為兩個以上,相鄰的連接布塊之間固定連接有連接繩索。
上述連接布塊的形狀為三角形或正方形或長方形或菱形或梯形;或/和,在連接布塊后側面設置有子母強力雙面背膠尼龍搭扣子扣,在錐狀氈頂體外設置有與連接布塊后側面的子母強力雙面背膠尼龍搭扣子扣配合使用的子母強力雙面背膠尼龍搭扣母扣,連接布塊后側面通過子母強力雙面背膠尼龍搭扣子扣和子母強力雙面背膠尼龍搭扣母扣固定在錐狀氈頂體外。
本發明將柔性光伏板固定安裝在氈房外,一方面避免占用氈房附近生活空間,另一方面,在遭遇大風天氣時,氈房就是柔性光伏板的保護傘,使柔性光伏板不會被大風損壞,從而延長了柔性光伏板的使用壽命,保證柔性光伏板正常發電,滿足氈房信息化所需的電力需求;另外,本發明提供多種安裝方式,如繩索連接、使用子母強力雙面背膠尼龍搭扣,該多種安裝方式均具有拆裝方便的優點,滿足氈房多次搬遷的要求。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2中柔性光伏板通過左繩索、右繩索固定在連接布塊上的主視放大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4柔性光伏板通過左固定布袋、右固定布袋固定在連接布塊上的主視放大結構示意圖。
附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6中柔性光伏板后側面固定有子母強力雙面背膠尼龍搭扣子扣的后視放大結構示意圖。
附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6中連接布塊的前側面固定有子母強力雙面背膠尼龍搭扣母扣的主視放大結構示意圖。
附圖6為本發明的連接布塊之間固定連接連接繩索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編碼分別為:1為連接布塊,2為頂蓋,3為錐狀氈頂體,4為氈壁,5為柔性光伏板,6為柔性連接件,7為連接孔,8為固定孔,9為左繩索,10為右繩索,11為橫向加固繩索,12為右固定布袋,13為縱向加固繩索,14為上縱向加固孔,15為下縱向加固孔,16為左固定布袋,17為連接繩索,18為子母強力雙面背膠尼龍搭扣子扣,19為子母強力雙面背膠尼龍搭扣母扣。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不受下述實施例的限制,可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與實際情況來確定具體的實施方式。本發明不受下述實施例的限制,可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與實際情況來確定具體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中,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對位置關系的描述均是根據說明書附圖2的布圖方式來進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關系是依據說明書附圖2的布圖方向來確定的。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如附圖1所示,該氈房薄膜電池板一體化連接裝置,包括氈房、至少一個的連接布塊1,氈房包括自上而下連接的頂蓋2、錐狀氈頂體3和氈壁4,在每一塊連接布塊1的外側面固定安裝有柔性光伏板組,柔性光伏板組包括至少一塊的柔性光伏板5,連接布塊1通過柔性連接件6沿圓周固定安裝在錐狀氈頂體3外。
本發明中,將柔性光伏板5(薄膜電池)安裝在氈房的錐狀氈頂體3外,一方面避免占用氈房附近生活空間,另一方面,搭建在地面的氈房十分牢固,氈房能夠抗級別高的大風,因此,在遭遇大風天氣時,氈房就是柔性光伏板5的保護傘,柔性光伏板5牢固地固定在氈房外,使柔性光伏板5不會被大風損壞,從而延長了柔性光伏板5的使用壽命,保證柔性光伏板5正常發電。
柔性光伏板5能夠適應一定的變形,更加貼附于錐狀氈頂體3外曲面,受到大風的作用較小,不易受到大風的損壞,也便于折疊。
柔性光伏板5在使用過程中一般為傾斜架設,柔性光伏板5安裝在氈房的錐狀氈頂體4處,能夠滿足柔性光伏板5對光線的入射角要求。
連接布塊1的設置具有拆裝方便的優點,在轉場時,通過拆卸連接布塊1即可將氈房上的柔性光伏板5拆下,使其滿足氈房經常拆裝的要求,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柔性光伏板5為現有公知技術中易于發生形變的太陽能光伏板。
可根據實際需要,對上述氈房薄膜電池板一體化連接裝置作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
根據需要,柔性光伏板5為太陽能光伏板的背板采用柔性材料的太陽能光伏板。柔性材料可以為軟塑料等現用公知技術中的柔性材料。柔性材料易于形變,使柔性光伏板5可以根據需要彎曲或彎折,使柔性光伏板5服帖于氈房外。柔性光伏板5的光伏板可以采用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單晶硅太陽能電池、非晶硅太陽能電池、CIGS(銅銦鎵硒)薄膜電池、CdTe(碲化鎘)薄膜電池中的一種制作。
如附圖1所示,柔性連接件6為繩索,沿連接布塊1的外邊緣間隔設置有能穿繩索的連接孔7,在連接布塊1上端分布的連接孔7與頂蓋2之間固定連接有繩索,連接布塊1下端分布的連接孔7與氈壁4之間固定連接有繩索。
連接布塊1與氈房采用繩索連接的方式,具有便于拆裝的優點。
實施例2:如附圖2所示,作為實施例1的優化,每一塊柔性光伏板5的左側邊緣和右側邊緣處均間隔設置有固定孔8,在柔性光伏板5左側的固定孔8連接有左繩索9,左繩索9的左端固定在連接布塊1的左側,在柔性光伏板5右側的固定孔8連接有右繩索10,右繩索10的右端固定在連接布塊1的右側。
左繩索9與右繩索10的設置便于將柔性光伏板5安裝在連接布塊1上,同時也便于將柔性光伏板5從連接布塊1上拆下。
實施例3:如附圖2所示,作為實施例2的優化,柔性光伏板5中部外固定有橫向加固繩索11,橫向加固繩索11的左右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在左右對應的固定孔8內。
在遭遇大風天氣時,橫向加固繩索11能夠進一步提高柔性光伏板5固定在氈房外的牢固度,進一步防止大風對柔性光伏板5的損壞,保證正常發電。
實施例4:如附圖3所示,作為實施例1的優化,與實施例2、實施例3的不同之處在于,連接布塊1的前側面設置有開口朝右的左固定布袋16,在左固定布袋16右側的連接布塊1的前側面設置有開口方向與左固定布袋16相反的右固定布袋12,柔性光伏板組最左側的柔性光伏板5的左側固定安裝在左固定布袋16內,柔性光伏板組最右側的柔性光伏板5的右側固定安裝在右固定布袋12內,在左固定布袋16與右固定布袋12之間設置有能使柔性光伏板組的光源采集面裸露的間距。
通過左固定布袋16、右固定布袋12將柔性光伏板5安裝于氈房上,具有易于拆裝的優點。
實施例5:如附圖3所示,作為實施例4的優化,每一個柔性光伏板5中部外設置有縱向加固繩索13,在柔性光伏板5上方的連接布塊1上設置有上縱向加固孔14,在柔性光伏板5下方的連接布塊1上設置有下縱向加固孔15,縱向加固繩索13的上端固定連接在上縱向加固孔14內,縱向加固繩索13的下端固定連接在下縱向加固孔15內。
縱向加固繩索13能夠進一步提高柔性光伏板5固定在氈房外的牢固度。
實施例6:如附圖4、5所示,作為上述實施例1至實施例5的優化,每一塊柔性光伏板5的后側面固定有子母強力雙面背膠尼龍搭扣子扣18,在連接布塊1的前側面固定有與子母強力雙面背膠尼龍搭扣子扣18配合使用的子母強力雙面背膠尼龍搭扣母扣19,柔性光伏板5和連接布塊1通過子母強力雙面背膠尼龍搭扣子扣18和子母強力雙面背膠尼龍搭扣母扣19固定連接在一起。
子母強力雙面背膠尼龍搭扣的使用,便于將柔性光伏板5從氈房上拆裝。
實施例7:作為上述實施例1至實施例6的優化,根據需要,連接布塊1的后側面設置有橫向支撐件,橫向支撐件采用直線型撐桿或與錐狀氈頂體3弧度相同的弧形支撐桿;或/和,連接布塊1采用氈布;或/和,如附圖6所示,連接布塊1的數量為兩個以上,相鄰的連接布塊1之間固定連接有連接繩索17。
采用直線型撐桿時,直線型撐桿便于撐起連接布塊1,使連接布塊1展開,便于將連接布塊1鋪展在錐狀氈頂體3外,即便于連接布塊1的拆裝。
采用弧形支撐桿時,其不僅對連接布塊1具有展開作用,而且弧形支撐桿能夠將連接布塊1更加服帖的裹在錐狀氈頂體3外,進一步降低大風對柔性光伏板5的損壞。
實施例8:作為上述實施例1至實施例7的優化,連接布塊1的形狀為三角形或正方形或長方形或菱形或梯形。由于氈房的錐狀氈頂體3采用梯形的氈布拼接而成,因此,采用梯形的連接布塊1時,可以使連接布塊1更加服帖的附在錐狀氈頂體3外,可以提高連接布塊1的抗風能力。
實施例9:作為上述實施例的優化,根據需要,在連接布塊1后側面設置有子母強力雙面背膠尼龍搭扣子扣,在錐狀氈頂體3外設置有與連接布塊1后側面的子母強力雙面背膠尼龍搭扣子扣配合使用的子母強力雙面背膠尼龍搭扣母扣,連接布塊1后側面通過子母強力雙面背膠尼龍搭扣子扣和子母強力雙面背膠尼龍搭扣母扣固定在錐狀氈頂體3外。
如附圖6所示,在本發明的連接布塊1上可根據需要拼接哈薩克民族圖案,使本發明與哈薩克族文化相融合,更加美觀。
綜上所述,本發明將柔性光伏板5固定安裝在氈房外,一方面避免占用氈房附近生活空間,另一方面,在遭遇大風天氣時,氈房就是柔性光伏板5的保護傘,使柔性光伏板5不會被大風損壞,從而延長了柔性光伏板5的使用壽命,保證柔性光伏板5正常發電,滿足氈房信息化所需的電力需求;另外,本發明提供多種安裝方式,如繩索連接、使用子母強力雙面背膠尼龍搭扣,該多種安裝方式均具有拆裝方便的優點,滿足氈房多次搬遷的要求。
以上技術特征構成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其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實施效果,可根據實際需要增減非必要的技術特征,來滿足不同情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