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掃雪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農村平房房頂用掃雪裝置。
背景技術:
北方墻厚,南方墻薄;南方房頂尖,北方房頂平;南方屋勢較高,北方多平房,南方平房少;北方多炕,南方一般多床;南方房頂高而尖,原因是南方的年降水量大,氣候又炎熱,高而尖的房頂既利于排水,又利于通風散熱。北方由于降水較少,所以房頂多建成平頂,這樣既可節省建筑材料,還可兼作晾曬作物的場所。平房是只有一層的房子,區別于樓房。現多指屋頂一般為平頂的鋼筋水泥結構的一層房屋。雪是水或冰在空中凝結再落下的自然現象,或指落下的雪花。雪是水在固態的一種形式。雪只會在零攝氏度以下溫度及溫帶氣旋的影響下才會出現,因此亞熱帶地區和熱帶地區下雪的機會較微。在下大雪時,平房房頂會堆積較厚的雪層對房頂造成巨大的重壓,需要及時的進行清除,避免對房子造成嚴重的損害。
現有的掃雪裝置大都是人工掃雪,費時費力,尤其是農村人口老齡化嚴重,青壯勞動力趨向于城市,老人上下房不方便,而且掃雪時易打滑受傷,存在安全隱患,掃雪效率低的缺點,因此亟需研發一種能夠代替人工掃雪,掃雪效率高的農村平房房頂用掃雪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的掃雪裝置大都是人工掃雪、費時費力、農村人口老齡化嚴重、青壯勞動力趨向于城市、老人上下房不方便、掃雪時易打滑受傷、存在安全隱患、掃雪效率低的缺點,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農村平房房頂用掃雪裝置。
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這樣一種農村平房房頂用掃雪裝置,包括有底座、長行程氣缸、長行程伸縮桿、滑軌、滑塊、上下氣缸、上下伸縮桿、電機Ⅰ、旋轉軸Ⅰ、旋轉盤、刷子、旋轉軸Ⅱ、電機Ⅱ、右伸縮桿、右氣缸、左氣缸、左伸縮桿和推雪板;底座的上方設置有長行程氣缸,長行程氣缸與底座的左端相連接;長行程氣缸與設置在其右側的長行程伸縮桿相連接,長行程伸縮桿與設置在其右側的上下氣缸相連接,上下氣缸與設置在其下方的滑塊相連接,滑塊與設置在其下方的滑軌設置為滑動式連接,滑軌固定設置在底座上;上下氣缸與設置在其上方的上下伸縮桿相連接,上下伸縮桿與設置在其上方的電機Ⅰ相連接,電機Ⅰ與設置在其上方的旋轉軸Ⅰ相連接,旋轉軸Ⅰ與設置在其上方的旋轉盤相連接;旋轉盤上設置有左氣缸和右氣缸,左氣缸設置在右氣缸的左側;右氣缸與設置在其右側的右伸縮桿相連接,右伸縮桿與設置在其右側的電機Ⅱ相連接,電機Ⅱ與設置在其右側的旋轉軸Ⅱ相連接,旋轉軸Ⅱ與設置在其右側的刷子相連接,左氣缸與設置在其左側的左伸縮桿相連接,左伸縮桿與設置在其左側的推雪板相連接。
優選地,所述推雪板和所述刷子的左右長度均設置為3-5米。
工作原理:當平房房頂有積雪需要處理時,首先將本實用新型放置在適當位置,此時底座處于房子的前方,推雪板及刷子與房子處于平行狀態。啟動上下氣缸,上下氣缸帶動上下伸縮桿向上移動,上下伸縮桿帶動推雪板和刷子向上移動到高于房頂上的積雪時,關閉上下氣缸并停止動作。啟動電機Ⅰ旋轉,電機Ⅰ通過旋轉軸Ⅰ帶動旋轉盤旋轉,當旋轉盤上方的刷子和推雪板與房頂上的積雪成水平垂直狀態時,關閉電機Ⅰ停止旋轉。啟動上下氣缸,上下氣缸帶動上下伸縮桿向下移動,上下伸縮桿帶動推雪板和刷子向下移動到與房頂接觸時,關閉上下氣缸停止動作,此時推雪板插入到積雪內。啟動長行程氣缸,長行程氣缸帶動長行程伸縮桿左右移動,長行程伸縮桿帶動上下氣缸及推雪板左右移動,隨之推雪板推動房頂上的積雪,從而推雪板將積雪推出房頂,由于采用滑軌和滑塊,因此推雪時平穩。當房頂的積雪推出完畢時,關閉長行程氣缸停止動作。啟動上下氣缸,上下氣缸帶動上下伸縮桿向上移動,上下伸縮桿帶動推雪板和刷子向上移動到適當位置時,上下氣缸停止動作。啟動電機Ⅰ旋轉,電機Ⅰ通過旋轉軸Ⅰ帶動旋轉盤旋轉180°,隨之刷子旋轉到房頂的上方時,關閉電機Ⅰ停止旋轉。啟動上下氣缸,上下氣缸帶動上下伸縮桿向下移動,上下伸縮桿帶動刷子向下移動到與房頂接觸時,關閉上下氣缸停止動作。啟動電機Ⅱ旋轉,電機Ⅱ帶動旋轉軸Ⅱ旋轉,旋轉軸Ⅱ帶動刷子旋轉,同時啟動長行程氣缸,長行程氣缸帶動長行程伸縮桿左右移動,長行程伸縮桿帶動上下氣缸左右移動,隨之刷子左右移動,進而刷子將房頂殘留的積雪徹底清除,防止房頂上殘留的積雪冰凍對房頂造成損害,當房頂上的積雪全部清除后,關閉電機Ⅱ停止旋轉。啟動上下氣缸,上下氣缸帶動上下伸縮桿向上移動,當上下伸縮桿帶動推雪板及刷子向上移動到適當位置時,啟動電機Ⅰ,電機Ⅰ帶動旋轉軸Ⅰ旋轉,旋轉軸Ⅰ帶動推雪板及刷子旋轉90°,此時推雪板及刷子與房頂處于平行狀態,關閉電機Ⅰ停止旋轉。啟動上下氣缸,上下氣缸帶動推雪板及刷子向下移動,推雪板及刷子復位,關閉上下氣缸停止動作。當房子的前后寬度較寬時,可分別啟動左氣缸和右氣缸,分別帶動左伸縮桿和右伸縮桿左右移動,從而分別帶動推雪板及刷子在較寬的房子的房頂上左右移動進行掃雪。
因為所述推雪板和所述刷子的左右長度均設置為3-5米,所以其工作范圍大,提高了掃雪的效率。
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農村平房房頂用掃雪裝置,實現了機械化操作,代替了人工掃雪,省時省力,避免了老人上下房不方便,消除了人們高空作業的安全隱患、掃雪效率高,性能可靠,掃雪效果好,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易于維護維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為:1-底座,2-長行程氣缸,3-長行程伸縮桿,4-滑軌,5-滑塊,6-上下氣缸,7-上下伸縮桿,8-電機Ⅰ,9-旋轉軸Ⅰ,10-旋轉盤,11-刷子,12-旋轉軸Ⅱ,13-電機Ⅱ,14-右伸縮桿,15-右氣缸,16-左氣缸,17-左伸縮桿,18-推雪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一種農村平房房頂用掃雪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有底座1、長行程氣缸2、長行程伸縮桿3、滑軌4、滑塊5、上下氣缸6、上下伸縮桿7、電機Ⅰ8、旋轉軸Ⅰ9、旋轉盤10、刷子11、旋轉軸Ⅱ12、電機Ⅱ13、右伸縮桿14、右氣缸15、左氣缸16、左伸縮桿17和推雪板18;底座1的上方設置有長行程氣缸2,長行程氣缸2與底座1的左端相連接;長行程氣缸2與設置在其右側的長行程伸縮桿3相連接,長行程伸縮桿3與設置在其右側的上下氣缸6相連接,上下氣缸6與設置在其下方的滑塊5相連接,滑塊5與設置在其下方的滑軌4設置為滑動式連接,滑軌4固定設置在底座1上;上下氣缸6與設置在其上方的上下伸縮桿7相連接,上下伸縮桿7與設置在其上方的電機Ⅰ8相連接,電機Ⅰ8與設置在其上方的旋轉軸Ⅰ9相連接,旋轉軸Ⅰ9與設置在其上方的旋轉盤10相連接;旋轉盤10上設置有左氣缸16和右氣缸15,左氣缸16設置在右氣缸15的左側;右氣缸15與設置在其右側的右伸縮桿14相連接,右伸縮桿14與設置在其右側的電機Ⅱ13相連接,電機Ⅱ13與設置在其右側的旋轉軸Ⅱ12相連接,旋轉軸Ⅱ12與設置在其右側的刷子11相連接,左氣缸16與設置在其左側的左伸縮桿17相連接,左伸縮桿17與設置在其左側的推雪板18相連接。
所述推雪板18和所述刷子11的左右長度均設置為3-5米。
工作原理:當平房房頂有積雪需要處理時,首先將本實用新型放置在適當位置,此時底座1處于房子的前方,推雪板18及刷子11與房子處于平行狀態。啟動上下氣缸6,上下氣缸6帶動上下伸縮桿7向上移動,上下伸縮桿7帶動推雪板18和刷子11向上移動到高于房頂上的積雪時,關閉上下氣缸6并停止動作。啟動電機Ⅰ8旋轉,電機Ⅰ8通過旋轉軸Ⅰ9帶動旋轉盤10旋轉,當旋轉盤10上方的刷子11和推雪板18與房頂上的積雪成水平垂直狀態時,關閉電機Ⅰ8停止旋轉。啟動上下氣缸6,上下氣缸6帶動上下伸縮桿7向下移動,上下伸縮桿7帶動推雪板18和刷子11向下移動到與房頂接觸時,關閉上下氣缸6停止動作,此時推雪板18插入到積雪內。啟動長行程氣缸2,長行程氣缸2帶動長行程伸縮桿3左右移動,長行程伸縮桿3帶動上下氣缸6及推雪板18左右移動,隨之推雪板18推動房頂上的積雪,從而推雪板18將積雪推出房頂,由于采用滑軌4和滑塊5,因此推雪時平穩。當房頂的積雪推出完畢時,關閉長行程氣缸2停止動作。啟動上下氣缸6,上下氣缸6帶動上下伸縮桿7向上移動,上下伸縮桿7帶動推雪板18和刷子11向上移動到適當位置時,上下氣缸6停止動作。啟動電機Ⅰ8旋轉,電機Ⅰ8通過旋轉軸Ⅰ9帶動旋轉盤10旋轉180°,隨之刷子11旋轉到房頂的上方時,關閉電機Ⅰ8停止旋轉。啟動上下氣缸6,上下氣缸6帶動上下伸縮桿7向下移動,上下伸縮桿7帶動刷子11向下移動到與房頂接觸時,關閉上下氣缸6停止動作。啟動電機Ⅱ13旋轉,電機Ⅱ13帶動旋轉軸Ⅱ12旋轉,旋轉軸Ⅱ12帶動刷子11旋轉,同時啟動長行程氣缸2,長行程氣缸2帶動長行程伸縮桿3左右移動,長行程伸縮桿3帶動上下氣缸6左右移動,隨之刷子11左右移動,進而刷子11將房頂殘留的積雪徹底清除,防止房頂上殘留的積雪冰凍對房頂造成損害,當房頂上的積雪全部清除后,關閉電機Ⅱ13停止旋轉。啟動上下氣缸6,上下氣缸6帶動上下伸縮桿7向上移動,當上下伸縮桿7帶動推雪板18及刷子11向上移動到適當位置時,啟動電機Ⅰ8,電機Ⅰ8帶動旋轉軸Ⅰ9旋轉,旋轉軸Ⅰ9帶動推雪板18及刷子11旋轉90°,此時推雪板18及刷子11與房頂處于平行狀態,關閉電機Ⅰ8停止旋轉。啟動上下氣缸6,上下氣缸6帶動推雪板18及刷子11向下移動,推雪板18及刷子11復位,關閉上下氣缸6停止動作。當房子的前后寬度較寬時,可分別啟動左氣缸16和右氣缸15,分別帶動左伸縮桿17和右伸縮桿14左右移動,從而分別帶動推雪板18及刷子11在較寬的房子的房頂上左右移動進行掃雪。
因為所述推雪板18和所述刷子11的左右長度均設置為3-5米,所以其工作范圍大,提高了掃雪的效率。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改進及替代,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