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是關于混凝土結構試驗模板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混凝土圓柱偏壓試驗模板。
背景技術:
在混凝土結構應用發展過程中,始終伴隨著新技術、新理論以及新的施工工藝等的研究,在這些新型理論等研究過程中,試驗起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混凝土結構試驗勢必要用到模板,傳統模板一般采用木模板,根據試驗構件的尺寸、形狀等請木工加工制作,每個試件都需要單獨制作,制作木模板費時耗工,模板的精度很難保證,特別是鋼筋混凝土偏心受壓柱的模板,由于加載需要制作牛腿,更增加了制作的難度,同時這些模板拆除也不便,拆除后很難重復利用。
另外這種木質模板由于剛度低,只能采取躺臥的澆筑混凝土方式,盡管在澆筑時要進行振搗,但是由于自重作用,導致混凝土中粗骨料下沉于底部,造成柱子的左右兩邊材料不均勻性加劇,影響試驗結果的可靠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裝拆方便、剛度比木模板好、可重復利用的鋼模板。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
提供一種混凝土圓柱偏壓試驗模板,包括兩根牛腿鋼管,所述牛腿鋼管為三段結構的中空鋼管,上段為矩形鋼管,下段為圓鋼管,中間區段是用于連接上段和下段的契形鋼管;牛腿鋼管的外側壁設有用于增加剛度的徑向加勁肋,牛腿鋼管由左右對稱對稱的兩部分組成,左右兩部分的外側壁上還分別設有開有螺栓孔的徑向加勁肋,用于兼做連接端板;
所述牛腿鋼管的外側壁上沿環向設有用于增加剛度的環向加勁肋,且環向加勁肋之間的間距相同;其中設置在下段最外圈的環向加勁肋上開有螺栓孔,用于兼做連接端板;
所述牛腿鋼管的下段設有一個排氣孔,用于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氣體的排放。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牛腿鋼管中下段圓鋼管的空心管外半徑為156mm,內半徑為150mm。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牛腿鋼管高474mm,從下往上共設有四道環向加勁肋,環向加勁肋之間的間距為150mm。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徑向加勁肋的寬度為60mm。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牛腿鋼管的壁厚為6mm。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混凝土圓柱偏壓試驗模板還包括短半圓鋼管(短半圓鋼管長度可以根據試驗進行調整,一般選取柱的基本模數,鋼管的直徑也可以根據試驗要求進行調整),短半圓鋼管的外側壁設有徑向加勁肋和環向加勁肋;其中兩個徑向加勁肋、最外圈的環向加勁肋上分別開有螺栓孔,用于兼做連接端板。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短半圓鋼管的長度采用300mm,短半圓鋼管的內壁直徑采用300mm;且短半圓鋼管的徑向加勁肋、環向加勁肋上開有的螺栓孔,相互之間的間距為100mm。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混凝土圓柱偏壓試驗模板還包括長半圓鋼管,長半圓鋼管的長度為短半圓鋼管的2倍或3倍;長半圓鋼管的外側壁上設有徑向加勁肋和環向加勁肋,環向加勁肋之間均勻間隔設置;其中兩個徑向加勁肋、最外圈的環向加勁肋上分別開有螺栓孔,用于兼做連接端板。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長半圓鋼管的長度采用600mm,長半圓鋼管的內壁直徑采用300mm,長半圓鋼管的厚度采用6mm;且環向加勁肋之間間隔150mm設置。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混凝土圓柱偏壓試驗模板的中空內,放置有鋼筋或者FRP筋骨架,用于與混凝土共同承擔偏心壓力。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采用鋼管組成,各個部件之間用螺栓連接,剛度大、不易變形。
2、本實用新型可以重復利用,對不同尺寸待試驗混凝土圓柱,只需增減300mm長或者600mm長部件即可,可有效節約加固成本,加固混凝土柱越多經濟效果越明顯。
3、本實用新型的各個部件之間用螺栓連接,部件的左右兩部分也采用螺栓連接,裝拆非常方便。
4、本實用新型除用于混凝土圓柱試驗施工外,還可以推廣到其它領域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組裝后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牛腿鋼管的示意圖。
圖3為圖2中的A-A截面示意圖。
圖4為圖2中的B-B截面示意圖。
圖5為圖2中的C-C截面示意圖。
圖6為實用新型中短半圓鋼管的示意圖。
圖7為圖6中的D-D截面示意圖。
圖8為圖6中的E-E截面示意圖。
圖9為實用新型中長半圓鋼管的示意圖。
圖10為圖9中的F-F截面示意圖。
圖11為圖9中的G-G截面示意圖。
圖中的附圖標記為:1牛腿鋼管;2短半圓鋼管;3長半圓鋼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的一種混凝土圓柱偏壓試驗模板包括兩根牛腿鋼管1,還可以根據試驗圓柱的高度,增加短半圓鋼管2和長半圓鋼管3的個數。
如圖2所示,從牛腿鋼管1圓形部分底部算起150mm位置處,設有一直徑為6mm的排氣孔,用于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氣體的排放。
如圖3所示,牛腿鋼管1下部圓形空心管外半徑為156mm,內半徑為150mm。
如圖4所示,牛腿鋼管1下部圓鋼管最外圈環向加勁肋距圓鋼管中心距離為216mm,螺栓孔中心距圓鋼管中心距離為176mm,環向開孔位置分別為與10°,45°,80°,中間兩個孔之間為沿環向35°的距離,另外兩個孔分別距離x軸和y軸為10°。
如圖5所示,牛腿鋼管1分為左右兩部分,總高474mm,從小到上共設有4道環向加勁肋,分別在距離下端0mm處、150mm處、300mm處以及最上面設一道環向加勁肋,連接處徑向加勁肋分別開有3個螺栓孔,從下到上,分別在50mm處、275mm處,525mm處以及599mm處。圓形鋼管內半徑為150mm,壁厚為6mm,縱向加勁肋寬度為60mm。
如圖6至圖8所示,短半圓鋼管2具體為:鋼管高度為300mm,內直徑為300mm,壁厚為6mm,在徑向和環向分別設有用于連接的開孔加勁肋和用于加強剛度的加勁肋,加勁肋寬度為60mm,厚度為6mm,開有直徑為10mm的螺栓孔,用于模板的組裝。
如圖7所示,短半圓鋼管2下部圓鋼管最外圈環向加勁肋距圓鋼管中心距離為216mm,螺栓孔中心距圓鋼管中心距離為176mm,環向開孔位置分別為與10°,45°,80°,中間兩個孔之間為沿環向35°的距離,另外兩個孔分別距離x軸和y軸為10°。
如圖9至圖11所示,長半圓鋼管3具體為:鋼管高度為600mm,直徑為300mm,壁厚為6mm,在鋼管的外側壁沿徑向和環向設有用于連接的開孔加勁肋和用于加強剛度的加勁肋,加勁肋寬為60mm,厚度為6mm,開有直徑為10mm的螺栓孔,用于模板的組裝。
如圖9所示,在長度為600mm之內,共開有3個螺栓孔,螺栓孔距離底部距離為50mm,孔之間距離為300mm。
如圖10所示,長半圓鋼管3下部圓鋼管最外圈環向加勁肋距圓鋼管中心距離為216mm,螺栓孔中心距圓鋼管中心距離為176mm,環向開孔位置分別為與10°,45°,80°,中間兩個孔之間為沿環向35°的距離,另外兩個孔分別距離x軸和y軸為10°。
混凝土圓柱偏壓試驗模板的中空內,放置有鋼筋或者FRP筋骨架,用于與混凝土共同承擔偏心壓力。
本模板的部件尺寸可以根據試驗柱的尺寸進行更改,模板的部件也可以用FRP材林或者其它具有一定剛度和強度的材料取代。
使用本混凝土圓柱偏壓試驗模板根據試驗圓柱,具體的使用方法為:首先由下到上安裝模板的左半部分或者右半部分,然后綁扎試驗柱的鋼筋籠或者FRP筋籠,把綁扎好的骨架放置于安裝好的模板內,然后再從下到上安裝另外一半的模板,在安裝的過程中,左右兩部分模板連接加勁肋之間放置薄的橡膠墊,上下模板連接部位也放置橡膠墊,防止漏漿,擰緊螺栓,澆筑混凝土。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舉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實施例,還可以有很多變形。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從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內容中直接導出或聯想到的所有變形,均應認為是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