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強度建筑用磚。
背景技術:
由于實心粘土建筑用磚存在的種種弊端,新型環保類建筑用磚已經成為研究與開發的熱點。在現有研究成果或產品中,一類是挖空形式的輕質磚,如專利“高強度輕質磚(CN200920295269.1)”是在長方形磚體內開槽,減少了磚體用材,從而降低了磚體重量;另一類是釆用輕質材料粘結而成的輕質磚,如專利“一種輕質墻磚及其制造方法(CN200810246865.0)”是釆用木屑體等輕質材料,用環氧樹脂等粘結劑粘結成型。然而,前者是以犧牲磚體強度換取重量優勢,后者則大量使用了化工結劑粘,且兩者在強度上都相對于實心粘土磚有較大差距。因此,研究與開發高強度、輕重量、低成本,并且盡可能符合環保要求的建筑用磚,意義重大。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高強度建筑用磚,其包括磚體和加強骨架,所述加強骨架設于磚體內;
所述磚體由硅酸鹽混凝土和聚苯乙烯發泡顆?;旌蠅褐浦谱?,所述硅酸鹽混凝土采用425標號普通硅酸鹽水泥、黃沙、水按重量比例2:6:1混合而成;所述聚苯乙烯發泡顆粒的直徑為1-3mm,先用耦合劑溶液浸泡2小時再倒入攪拌后的混凝土中,再次充分攪拌混合制成磚體的材料;
所述加強骨架是由空心管材制成的長方體框架,所述框架包括長方體的12條棱邊、6條面對角線以及1條體對角線,其中,相對面的面對角線是反向的,所述框架的長寬高尺寸為磚體的長寬高尺寸的70%;
所述空心管材的材質是聚甲醛POM,包括2根大細管和2根小細管,所述大細管的截面的長度是所述小細管的截面的長度的2倍,所述大細管的截面的寬度和所述小細管的截面的寬度相同,大細管在上、小細管在下地排列構成左管,大細管在下、小細管在上地排列構成右管,左管和右管并在一起熱塑制成所述空心管材;
制作時,將混合好的磚體的材料倒入磚模中,倒入量為總磚體材料量的20%,施加第一壓力值將該部分材料壓平整,再將所述加強骨架放置于被壓平的磚體材料上,再倒入剩余的磚體材料,施加第二壓力值,在150℃的環境下將材料壓制成型,所述第一壓力值是第二壓力值的四分之一,最后常溫下風干48小時制成成品。
所述普通硅酸鹽水泥可以用各種礦渣水泥替代。
所述聚苯乙烯發泡顆粒優選地是利用回收的舊材料二次加工而得。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磚塊強度高、重量輕、成本低,符合傳統施工習慣和綠色環保建材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加強骨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空心管材的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绢I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加強骨架1為長方體框架,包括長方體的12條棱邊、6條面對角線以及1條體對角線,其中,相對面的面對角線是反向的,所述框架的長寬高尺寸為磚體的長寬高尺寸的70%;
如圖2所示,空心管材包括兩根大細管2和兩根小細管3,所述大細管2的截面的長度是所述小細管3的截面的長度的2倍,所述大細管2的截面的寬度和所述小細管3的截面的寬度相同,大細管2在上、小細管3在下地排列構成左管,大細管2在下、小細管3在上地排列構成右管,左管和右管并在一起熱塑制成所述空心管材;
在用空心管材彎折制作加強骨架1時,各個棱邊的接頭處采用加熱熱熔的方式粘結;
制作磚時,首先將混合好的磚體材料倒入磚模中,倒入量為總磚體材料量的20%,施加第一壓力值將該部分材料壓平整,再將所述加強骨架放置于被壓平的磚體材料上,再倒入剩余的磚體材料,施加第二壓力值,在150℃的環境下將材料壓制成型,所述第一壓力值是第二壓力值的四分之一,最后常溫下風干48小時制成成品。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