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連接節點,尤其涉及一種鋼梁與多腔體鋼板剪力墻的連接節點,屬于鋼結構領域。
背景技術:
多腔體鋼板剪力墻通過與鋼梁連接,形成整體結構,內力通過節點在墻和梁之間進行傳遞,節點的安全可靠是保證結構安全工作的前提。故要采用合理的連接構造措施,在有效解決傳力要求的同時解決制作施工方便和成本問題。
中國專利200910028249.2 ,公開一種一字型剪力墻垂直連接節點,包括第一預制剪力墻和第二預制剪力墻,所述第一預制剪力墻和第二預制剪力墻之間具有一預制墻板接縫,在節點處第一預制剪力墻和第二預制剪力墻的同一側各具有一凹陷,兩部分凹陷構成一凹槽,在第一預制剪力墻內及凹槽內設置有第一附加筋,在第二預制剪力墻內及凹槽內設置有第二附加筋,所述第一預制剪力墻和第二預制剪力墻在凹槽一側的墻體水平鋼筋在凹槽處向前延伸至靠近凹槽內部的另一側,并向內彎折,所述凹槽內為現澆混凝土,所述預制墻板接縫內為水泥砂漿。此結構相對復雜,而且適配性較差,操作靈活性相對不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緊湊,增加節點形式的可選擇性以適應不同的制作及施工要求的一種鋼梁與多腔體鋼板剪力墻的連接節點。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
一種鋼梁與多腔體鋼板剪力墻的連接節點,包括鋼板剪力墻和鋼梁,所述的鋼梁設在鋼板剪力墻的外壁,所述的鋼板剪力墻中末端單元的上端設有上加勁隔板,所述的鋼板剪力墻中末端單元的下端設有下加勁隔板,所述的鋼板剪力墻的內壁設有至少一個角鋼組件,所述的鋼板剪力墻中設有混凝土;
所述的角鋼組件包括一對設在鋼板剪力墻內壁的角鋼,角鋼間設有固定板;
所述的鋼梁包括腹板,所述的腹板的上部設有與上加勁隔板相固定的上翼緣板,所述的腹板的底部設有與下加勁隔板相固定的下翼緣板,所述的鋼板剪力墻的外壁設有與腹板相固定的連接板。
上加勁隔板與上翼緣板間、下加勁隔板與下翼緣板間分別焊接固定,上加勁隔板的上部與上翼緣板的上部呈同一水平面分布,下加勁隔板的底部與下翼緣板的底部呈同一水平面分布。
作為優選,所述的上加勁隔板與鋼板剪力墻內壁間、下加勁隔板與與鋼板剪力墻內壁間分別通過縱向隔斷固定。
作為優選,所述的連接板與腹板間通過均勻分布的螺栓固定。
作為優選,所述的上加勁隔板和下加勁隔板的四角分別設有孔。
鋼梁為H型鋼梁或箱型梁。
混凝土是普通混凝土、高強混凝土或自密實混凝土。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鋼梁與多腔體鋼板剪力墻的連接節點,結構合理,加工方便,提高整體性及改善其延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側向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a剖面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側向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中b-b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鋼梁與多腔體鋼板剪力墻的連接節點,包括鋼板剪力墻1和鋼梁2,所述的鋼梁2設在鋼板剪力墻1的外壁,所述的鋼板剪力墻1中末端單元的上端設有上加勁隔板3,所述的鋼板剪力墻1中末端單元的下端設有下加勁隔板4,所述的鋼板剪力墻1的內壁設有至少一個角鋼組件,所述的鋼板剪力墻1中設有混凝土5;
所述的角鋼組件包括一對設在鋼板剪力墻1內壁的角鋼6,角鋼6間設有固定板7;
所述的鋼梁2包括腹板8,所述的腹板8的上部設有與上加勁隔板3相固定的上翼緣板9,所述的腹板8的底部設有與下加勁隔板4相固定的下翼緣板10,所述的鋼板剪力墻1的外壁設有與腹板8相固定的連接板11。
所述的上加勁隔板3與鋼板剪力墻1內壁間、下加勁隔板4與鋼板剪力墻1內壁間分別通過縱向隔斷12固定。
所述的連接板11與腹板8間通過均勻分布的螺栓固定。
實施例2:
如圖3和圖4所示,一種鋼梁與多腔體鋼板剪力墻的連接節點,包括鋼板剪力墻1和鋼梁2,所述的鋼梁2設在鋼板剪力墻1的外壁,所述的鋼板剪力墻1中末端單元的上端設有上加勁隔板3,所述的鋼板剪力墻1中末端單元的下端設有下加勁隔板4,所述的鋼板剪力墻1的內壁設有至少一個角鋼組件,所述的鋼板剪力墻1中設有混凝土5;
所述的角鋼組件包括一對設在鋼板剪力墻1內壁的角鋼6,角鋼6間設有固定板7;
所述的鋼梁2包括腹板8,所述的腹板8的上部設有與上加勁隔板3相固定的上翼緣板9,所述的腹板8的底部設有與下加勁隔板4相固定的下翼緣板10,所述的鋼板剪力墻1的外壁設有與腹板8相固定的連接板11。
所述的上加勁隔板3與鋼板剪力墻1內壁間、下加勁隔板4與鋼板剪力墻1內壁間分別通過縱向隔斷12固定。
所述的連接板11與腹板8間通過均勻分布的螺栓固定。
所述的上加勁隔板3和下加勁隔板4的四角分別設有孔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