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支撐體系,特別涉及一種建筑工程鋼管腳手架支撐體系。
背景技術:
現有的鋼管腳手架支撐底座不僅支撐功能單一,而且對支撐點要求是特定的,不利于復雜的施工環境。尤其是現有斜角底座沒有充分利用水平方向的反作用力作為腳手架荷載的支撐,不能充分利用現場存在的優勢條件,造成人力增加、成本上升。另外,由于傳統的腳手架一般由立桿、與立桿垂直連接的橫桿,以及將立桿與橫桿連接在一起的扣件構成。其缺點在于:(1)該腳手架很難根據施工高度的要求進行調整。需要調整高度時,首先要變換立桿的高度,施工前就需配備各種不同尺寸的立桿,材料配置工作繁瑣且成本高昂。其次立桿和橫桿通過扣件相連,故改變其高度時首先需要解開各個扣件,然后將橫桿沿著立桿移至施工所需的高度上,并重新用扣件將立桿與橫桿扣接。由于改變扣接點的工作麻煩,且腳手架所含有的扣接點較多,因此高度調整費時費力。(2)由于立桿和橫桿之間的扣接工作是由各種不同的作業人員來完成,故其扣緊程度因人而異,因此傳統腳手架的牢固程度受到人為的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可靠性隨之波動。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自身結構性能穩定,具有良好的定位功能的建筑工程鋼管腳手架支撐體系。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本實用新型的建筑工程鋼管腳手架支撐體系,包括上絲桿及下絲桿,上絲桿上開有連接槽,其與下絲桿均包覆一支撐柱設置,支撐柱呈中空結構,其頂部開口處連接有加強筋,加強筋一端固定在支撐柱邊沿上,其另一端可拆卸連接在支撐柱邊沿上,上絲桿外側設有固定栓,其與下絲桿連接處設有調節盤,調節盤上設有凸耳,凸耳一體連接在調節盤上,調節盤上還開有通孔,支撐柱底部與一支撐座連接,其通過固定機構固定在支撐座上,支撐座底部可拆卸連接有底盤。
進一步的,作為一種具體的結構形式,本實用新型所述加強筋不止一個,且每個加強筋均呈交叉排列設置。
進一步的,作為一種具體的結構形式,本實用新型所述固定栓采用不銹鋼材質結構。
進一步的,作為一種具體的結構形式,本實用新型所述調節盤可旋轉連接在支撐柱上。
進一步的,作為一種具體的結構形式,本實用新型所述底盤螺紋連接在支撐座上。
進一步的,作為一種具體的結構形式,本實用新型所述通孔為方形孔、圓形孔中的一種。
進一步的,作為一種具體的結構形式,本實用新型所述底盤采用加重結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的建筑工程鋼管腳手架支撐體系自身結構性能穩定,具有良好的定位功能,能有效避免產生偏移等問題,且調節能力強,調節靈活方便,便于進行組裝及維護,大大節省了工作時間,施工成本也相對較低,適合于當前建筑市場。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連接槽;2.上絲桿;3.支撐柱;4.加強筋;5.固定栓;6.調節盤;7.通孔;8.凸耳;9.下絲桿;10.支撐座;11.底盤。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如圖1所示的本實用新型建筑工程鋼管腳手架支撐體系的優選實施例,包括上絲桿2及下絲桿9,上絲桿2上開有連接槽1,其與下絲桿9均包覆一支撐柱3設置,支撐柱3呈中空結構,其頂部開口處連接有加強筋4,加強筋4一端固定在支撐柱3邊沿上,其另一端可拆卸連接在支撐柱3邊沿上,上絲桿2外側設有固定栓5,其與下絲桿9連接處設有調節盤6,調節盤6上設有凸耳8,凸耳8一體連接在調節盤6上,調節盤6上還開有通孔7,支撐柱3底部與一支撐座10連接,其通過固定機構固定在支撐座10上,支撐座10底部可拆卸連接有底盤11。
所述加強筋4不止一個,且每個加強筋4均呈交叉排列設置。加強連接性更強。
所述固定栓5采用不銹鋼材質結構。固定效果好,且使用壽命更長。
所述調節盤6可旋轉連接在支撐柱3上。能更好的滿足不同方向的使用需求。
所述底盤11螺紋連接在支撐座上。方便在不需要使用時進行拆卸。
所述通孔7為方形孔、圓形孔中的一種。方便將調節盤6固定在一個方向上。
所述底盤11采用加重結構。避免偏移搖晃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建筑工程鋼管腳手架支撐體系自身結構性能穩定,具有良好的定位功能,能有效避免產生偏移等問題,且調節能力強,調節靈活方便,便于進行組裝及維護,大大節 省了工作時間,施工成本也相對較低,適合于當前建筑市場。上絲桿2及下絲桿9均包覆一支撐柱3設置,支撐柱3呈中空結構,其頂部開口處連接有加強筋4,加強筋4一端固定在支撐柱3邊沿上,其另一端可拆卸連接在支撐柱3邊沿上,大大提高了支撐柱3的作用力,且連接強度高,不易受到損壞;其與下絲桿9連接處設有調節盤6,調節盤6上設有凸耳8,凸耳8一體連接在調節盤6上,調節盤6上還開有通孔7,方便調節到不同位置進行使用;支撐柱3底部與一支撐座10連接,其通過固定機構固定在支撐座10上,支撐座10底部可拆卸連接有底盤11,設計非常合理,實際使用效果更佳。
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明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明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