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隔墻的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傳統的石膏板隔墻通常是在作業人員在施工現場進行加工和組裝,施工復雜、時間長,質量、成本、進度方面受作業人員技術水平和環境的影響較大,因此隔墻的安裝通常很難達到圖紙的規范要求。在施工過程中,先將沿頂、沿地龍骨與上、下樓板固定后,然后現場排布安裝豎龍骨及貫通龍骨,從而組成墻體骨架,最后用自攻釘將飾面板(如石膏板)固定在墻體骨架上,沿頂、沿地龍骨一般沿著墻體長度方向通長設置,其材料的用量是墻長的兩倍,用量較大,沿頂、沿地龍骨安裝時需搭設平臺,不方便安裝,且當隔墻需要改動時,不便于拆卸。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節省材料、安裝和拆卸方便的隔墻的連接結構。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隔墻的連接結構,包括并排設置的若干塊墻體單元以及支撐龍骨,所述支撐龍骨豎立在所述若干塊墻體單元的兩端,所述支撐龍骨的橫截面為C型,所述支撐龍骨兩翼緣的端部分別設有斜卷邊,所述墻體單元與所述支撐龍骨相鄰一側的端部內設有C型龍骨,所述C型龍骨嵌入在所述支撐龍骨內,所述C型龍骨兩側的翼緣上分別開設有與所述斜卷邊扣合的卡槽。
較佳地,所述斜卷邊沿著所述支撐龍骨內側傾斜。
較佳地,所述支撐龍骨沿著所述墻體單元的高度方向通長設置。
較佳地,所述支撐龍骨為輕鋼龍骨。
較佳地,所述C型龍骨的卡槽臨近所述支撐龍骨一側的翼緣低于所述卡槽另一側的翼緣,且所述卡槽兩側翼緣的高度差不小于所述支撐龍骨翼緣的厚度
較佳地,所述墻體單元內填充有保溫材料。
較佳地,所述C型龍骨兩側的墻板沿所述C型龍骨的外側伸出,所述墻板的伸出部套設在所述支撐龍骨上,并通過自攻釘將所述伸出部與所述支撐龍骨固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的隔墻的連接結構取消了現有技術中的沿頂、沿地龍骨,通過固定在房屋側面墻體的支撐龍骨代替,解決了由于沿頂、沿地龍骨的預先固定,導致墻體單元與沿頂、沿地龍骨的連接部位無法更改、連接方式的局限性及墻體單元安裝順序的問題,使本實用新型的石膏板隔墻安裝更加方便靈活,且支撐龍骨的長度與墻體單元的高度相同,相比沿頂、沿地龍骨更加節省材料。
2、本實用新型中墻體單元內C型龍骨的卡槽兩側翼緣設有高度差,該高度差用于容納工字型龍骨的翼緣插入,保證工字型龍骨的翼緣插入后墻板保持平整。
3、本實用新型中支撐龍骨的斜卷邊與墻體單元中C型龍骨的卡槽配合固定,使支撐龍骨與墻體單元固定的更加牢固,且安裝和拆卸方便快捷。
4、本實用新型中斜卷邊沿著支撐龍骨內側傾斜,便于支撐龍骨插入C型龍骨兩側的翼緣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支撐龍骨與相鄰的墻體單元端口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支撐龍骨與C型龍骨扣合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組合。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隔墻的連接結構,包括并排設置的若干塊墻體單元1以及支撐龍骨2,所述墻體單元1內填充有保溫材料,所述支撐龍骨2豎立在所述若干塊墻體單元1的兩端,所述支撐龍骨2沿著所述墻體單元1的高度方向通長設置,支撐龍骨2為輕鋼龍骨,所述支撐龍骨2的橫截面為C型,所述支撐龍骨2兩翼緣的端部分別設有斜卷邊3,所述斜卷邊3沿著所述支撐龍骨2內側傾斜,所述墻體單元1與所述支撐龍骨2相鄰一側的端部內設有C型龍骨4,所述C型龍骨4嵌入在所述支撐龍骨2內,所述C型龍骨4兩側的翼緣上分別開設有與所述斜卷邊3扣合的卡槽5。
所述C型龍骨4的卡槽5臨近所述支撐龍骨2一側的翼緣低于所述卡槽5另一側的翼緣,且所述卡槽5兩側翼緣的高度差不小于所述支撐龍骨2翼緣的厚度,該高度差用于容納支撐龍骨2的翼緣插入,保證支撐龍骨2的翼緣插入后墻板保持平整。
所述C型龍骨4兩側的墻板沿所述C型龍骨4的外側伸出,所述墻板的伸出部6套設在所述支撐龍骨2上,并通過自攻釘將所述伸出部6與所述支撐龍骨2固定。
雖然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實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內容只是為了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而采用的實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內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可以在實施的形式上及細節上作任何的修改與變化,但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仍須以所附的權利要求書所界定的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