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板安裝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墻板的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混凝土墻板均采用現場散件拼裝形式,其安裝效率和整體質量都存在相當大的不穩定性。同時,傳統混凝土內墻安裝是通過墻體鋼筋澆筑在現澆混凝土內固定,這種濕法工藝現場施工難度大,濕法工藝導致現場墻體安裝周期長、安裝成本高等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墻板的安裝結構,為了提高了安裝效率,降低安裝成本,提高表面質量,降低制作成本,保證工廠化大批量生產。
一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墻板的安裝結構,包括至少兩塊混凝土板和連接桿,混凝土板沿寬度方向并排拼在一起,在混凝土板的寬度方向上開設有緊固孔,連接桿插入緊固孔內緊固并排拼在一起的混凝土板。
進一步地,在混凝土板頂部和/或底部的邊角上固定有包邊件,包邊件沿混凝土板寬度方向延伸。
進一步地,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在包邊件的頂板上開設有頂固定孔,在包邊件的側板上開設有側固定孔,第一固定件插入頂固定孔且沿混凝土板高度方向緊固包邊件和混凝土板;第二固定件插入側固定孔且沿混凝土板厚度方向緊固包邊件和混凝土板。
進一步地,所述包邊件的橫截面為L型,所述包邊件的數量為四個,其中兩個所述包邊件位于混凝土板頂部的兩側,另外兩個所述包邊件位于混凝土板底部的兩側;或,所述包邊件的橫截面為U型,所述包邊件的數量為兩個,兩 個所述包邊件分別位于所述混凝土板的頂部和底部,混凝土板安裝在包邊件的兩側板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包邊件直接包設于所述混凝土板邊角的外側上;或,述混凝土板的邊角上設置有安裝臺階,所述包邊件包設于所述安裝臺階上。
進一步地,在混凝土板的寬度方向上開設有至少兩個緊固孔,緊固孔上下布置;所述連接桿包括至少兩個,上下布置的兩個連接桿分別插入上下兩個緊固孔內緊固并排拼在一起的混凝土板。
進一步地,所述混凝土板為加氣混凝土板或陶粒混凝土板;和/或,所述混凝土板內形成有檢修孔和/或水電管線孔。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桿為張緊螺桿或螺紋桿。
進一步地,混凝土板底部通過角鋼固定在地基上,所述角鋼分別固定于混凝土板左右側。
進一步地,混凝土板頂部通過螺栓與橫梁連接,所述混凝土板頂部與橫梁之間設置有填充層。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墻板的安裝結構,提高了安裝效率,降低安裝成本,提高表面質量,降低制作成本,保證工廠化大批量生產,尤其適合于混凝土整體內墻的安裝。
附圖說明
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墻板的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墻板的第一種結構的左視圖;
圖3為圖1的墻板的第二種結構的左視圖;
圖4為圖1的連接桿示意圖;
圖5為圖1的包邊件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墻板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下面結合圖1至圖6,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墻板的安裝結構,墻板的的寬度為L1,高度為L2,厚度為L3(如圖2所示)。其包括3塊混凝土板1和2個連接桿2,本實施例采用加氣混凝土板1。加氣混凝土板1是由含鈣質材料(水泥、石灰等)及含硅質材料(石英砂、粉煤灰、粒狀高爐礦渣等)作原料,經磨細、配料,再加入發氣劑(鋁粉、雙氧水),進行攪拌、澆筑、發泡、切割機蒸壓養護等工序生產而成。在其它實施例中,混凝土板1還可以為陶粒混凝土板,混凝土板1還可以為2塊、4塊等,連接桿2還可以為1個、3個、4個等。
連接桿2優選為張緊螺桿,其兩端均為螺紋段(如圖4所示)。3塊混凝土板1沿寬度L1方向并排拼在一起,在混凝土板1的寬度L1方向上開設有2個緊固孔(如圖2所示),2個緊固孔沿混凝土板1的寬度L1方向延伸。緊固孔上下布置。上下布置的2個連接桿2分別插入上下2個緊固孔內緊固并排拼在一起的混凝土板1,連接桿2兩端的螺紋段擰有螺母,擰緊螺母使3塊混凝土板1拼裝在一起。連接桿2也可以采用普通螺栓結構,一端為六角螺桿頭部,另一端設置螺紋段,通過螺紋段與螺母配合緊固混凝土板1。另外,連接桿2還可以為螺紋桿,在混凝土板1的緊固孔內預先形成螺紋,或通過擰緊螺紋桿形成螺紋(此時,緊固孔直徑小于螺紋外徑),具體連接時,將螺紋桿擰入緊固孔中,通過螺紋緊固拼裝在一起的混凝土板。
為了方便墻板的安裝,在混凝土板1頂部和底部的邊角上固定有包邊件3,包邊件3沿混凝土板1寬度L1方向延伸。在包邊件3的頂板上開設有頂固定孔30(如圖5所示),在包邊件3的側板上開設有側固定孔31(如圖5所示)。如圖2所示,第一固定件5插入頂固定孔30且沿混凝土板1高度L2方向緊固 包邊件3和混凝土板1;第二固定件4插入側固定孔31且沿混凝土板1厚度L3方向緊固包邊件3和混凝土板1。包邊件3通過第一固定件5和第二固定件4從兩個方向固定包邊件3。第一固定件5可以采用膨脹螺栓或者螺釘或者采用固定桿植入混凝土板1內后與包邊件3焊接。第二固定件4可以采用膨脹螺栓或者螺釘或者采用固定桿植入混凝土板1內后與包邊件3焊接。
如圖2和圖5所示,包邊件3的橫截面為L型,包邊件3為4個;其中2個位于混凝土板1頂部的左右兩側,混凝土板1頂部夾在左右兩側包邊件3的兩側板之間;頂部的第二固定件4插入位于混凝土板1頂部兩側包邊件3的兩個側固定孔31且沿混凝土板1厚度方向緊固兩側包邊件3和混凝土板1,頂部的第二固定件4兩端分別與頂部兩側包邊件3焊接。
其中2個位于墻板的底部左右兩側。混凝土板1底部夾在左右兩側包邊件3的兩側板之間;底部的第二固定件4插入位于混凝土板1底部兩側包邊件3的兩個側固定孔31且沿混凝土板1厚度方向緊固兩側包邊件3和混凝土板1。底部的第二固定件4兩端分別與底部兩側包邊件3焊接。上述的左右兩側為如圖2和3所示的方向,也就是混凝土板1厚度L3方向的兩側面。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另一種技術方案,包邊件3的橫截面為U型,包邊件3包括為2個;每個包邊件3都有兩個側板,兩個包邊件3分別位于混凝土板1的頂部和底部,混凝土板1安裝在包邊件3的兩側板之間,第二固定件4插入包邊件3的兩個側固定孔31且沿混凝土板1厚度方向緊固包邊件3和混凝土板1。
在上述方案中,包邊件3的安裝可以有多種方式,如圖2所示,包邊件3直接包設于所述混凝土板1邊角的外側上,這樣不需要對混凝土板作進一步的加工,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為避免包邊件3與混凝土板1安裝后形成突出的臺階,優選地,如圖3所示,混凝土板1的邊角上設置有安裝臺階7,臺階的高度優選等于包邊件3側板的厚度,包邊件3包設于安裝臺階7上,這樣形成的墻板平整度更好,比較美觀,后續加工少。
在車間制作時,墻板的做好裝修和水電布置,在現場安裝過程中只需對單塊墻板的上下固定即可;墻板的在運輸和安裝過程中要做全面的防撞、防水保護。在現場安裝過程中先將墻板的安裝位置定位,墻板的運至安裝位置,再用工裝將墻板的豎立起來,墻板的底部通過角鋼6固定在地基100上,角鋼6分別固定于墻板的左右側。墻板的頂部通過螺栓與橫梁101連接,最后,將混凝土板1頂部與橫梁101之間設置有填充層,填充層可以為砂漿、密封膠、填充泡沫等,通過設置填充層,可以增加墻體整體穩定性,便于保溫、隔音。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