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腳手架扣件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輪鎖式鋼管腳手架對接扣件。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常見腳手架扣件對于腳手架的連接是通過螺釘配合螺母的形式實現的,這種實現方式在使用的過程中存在以下幾個缺點:一、螺母與螺釘的連接方式容易出現脫扣現場,造成危險;二、螺釘與螺母的連接方式,在遇水或者潮濕情況下容易生銹,造成操作不便,且為了防止生銹,需要定時維修保養,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三、拆裝極不方便,需要外部工具的輔助才能完成,且拆裝耗時較長。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輪鎖式鋼管腳手架對接扣件,其通過旋轉偏心輪的方式實現對于腳手架扣件的快速安裝,且整個操作過程中無需外部工具即可完成,能夠實現快速安裝,省時省力。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輪鎖式鋼管腳手架對接扣件,所述對接扣件包括導向軸、左側連接蓋及右側連接蓋;其中,所述右側連接蓋的左側設置有第一連接環,右側設置有卡固區,中部為拱形區;所述左側連接蓋的左側設置有卡固裝置,右側設置有第二連接環,中部為拱形區;連接軸穿過所述第一連接環、所述第二連接環及固定設置在所述導向軸上的連接環將左側連接蓋和右側連接蓋鉸接連接。
進一步,所述導向軸上設置有限位環,所述連接環固定設置在所述限位環的右側。
進一步,所述右側連接蓋的拱形區與所述卡固區的連接處設置有旋轉凹槽。
進一步,所述卡固裝置包括卡環和旋緊裝置;其中,所述旋緊裝置包括偏心輪及操作桿,所述偏心輪上設置有第二卡環放置孔、限位凸頭及減重槽;所述卡環的一端穿過設置在所述左側連接蓋的左側的卡環放置孔與左側連接蓋連 接,另一端穿過所述第二卡環放置孔與旋緊裝置連接。
進一步,所述限位凸頭為尖角形結構,且限位凸頭的兩側邊分別與所述偏心輪的外沿相切。
進一步,所述限位凸頭的尖端與所述第二卡環放置孔的中心連接線與所述操作桿的縱向中軸線的夾角為100°-120°。
進一步,所述左側連接蓋及右側連接蓋上部設有加強筋,所述左側連接蓋及右側連接蓋下側設有防滑紋。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術效果:
本實用新型通過旋轉偏心輪的方式實現對于腳手架扣件的快速安裝,且整個操作過程中無需外部工具即可完成,能夠實現快速安裝,省時省力;卡固區域與拱形區域連接處設有旋轉凹槽,方便偏心輪在其中順暢旋轉;第一卡環放置孔及第二卡環放置孔均為貫通孔,實現卡環自由旋轉的同時,且防止卡環脫落;偏心輪的使用,使得旋轉過程中利用偏心輪中半徑的變化對腳手架進行旋進;限位凸頭為尖角形結構,且限位凸頭兩側邊分別于偏心輪外沿相切;實現對于旋轉位置的限位,防止旋轉過度,導致腳手架扣件松動;限位凸頭尖端與第二卡環放置孔中心的連接線與操作桿縱向中軸的角度為100°-120°,實現旋進狀態下操作桿與限位凸頭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方便操作;導向柱的設置,方便兩端插入腳手架,限位環的設置對腳手架起到限位作用,防止一端插入深一端插入淺。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旋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左側連接蓋的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左側連接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左側連接蓋帶有加強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考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全面的說明,附圖中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然而,本實用新型可以體現為多種不同形式,并不應理 解為局限于這里敘述的示例性實施例。而是,提供這些實施例,從而使本實用新型全面和完整,并將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完全地傳達給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
為了易于說明,在這里可以使用諸如“上”、“下”“左”“右”等空間相對術語,用于說明圖中示出的一個元件或特征相對于另一個元件或特征的關系。應該理解的是,除了圖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間術語意在于包括裝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圖中的裝置被倒置,被敘述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將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術語“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兩者。裝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轉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這里所用的空間相對說明可相應地解釋。
如圖1-5所示,本申請提供了一種輪鎖式鋼管腳手架對接扣件,所述對接扣件包括導向軸1、左側連接蓋2及右側連接蓋5;其中,所述右側連接蓋5的左側設置有第一連接環5a,右側設置有卡固區5c,中部為拱形區5b;所述左側連接蓋2的左側設置有卡固裝置,右側設置有第二連接環2c,中部為拱形區;連接軸6穿過所述第一連接環5a、所述第二連接環2c及固定設置在所述導向軸1上的連接環1c將左側連接蓋2和右側連接蓋5鉸接連接。
導向軸1上設置有限位環1a,所述連接環1c固定設置在所述限位環1a的右側。導向柱1的設置,方便兩端插入腳手架,限位環1a的設置對腳手架起到限位作用,防止一端插入深一端插入淺。
右側連接蓋5的拱形區5b與所述卡固區5c的連接處設置有旋轉凹槽5d;旋轉凹槽5d的設置方便偏心輪在其中順暢旋轉。
卡固裝置包括卡環3和旋緊裝置4;其中,所述旋緊裝置4包括偏心輪4a及操作桿4b,所述偏心輪4a上設置有第二卡環放置孔4a-2、限位凸頭4a-3及減重槽4a-1;所述卡環3的一端穿過設置在所述左側連接蓋2的左側的卡環放置孔2b與左側連接蓋2連接,另一端穿過所述第二卡環放置孔4a-2與旋緊裝置4連接。卡環放置孔2b及第二卡環放置孔4a-2均為貫通孔,實現卡環3自由旋轉的同時,且防止卡環脫落;偏心輪4a的使用,使得旋轉過程中利用偏心輪4a中半徑的變化對腳手架進行旋進。
限位凸頭4a-3為尖角形結構,且限位凸頭4a-3的兩側邊分別與所述偏心輪4a的外沿相切。如此設置實現了對旋轉位置的限位,防止旋轉過度,導致腳手架扣件松動。
限位凸頭4a-3的尖端與所述第二卡環放置孔4a-2的中心連接線與所述操作桿4b的縱向中軸線的夾角為100°-120°。如此設置實現了旋進狀態下操作桿4b與限位凸頭4a-3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方便操作。
左側蓋板及右側蓋板上部可設有加強筋5e,左側蓋板及右側蓋板下側可設有防滑紋(未示出)。
上面所述只是為了說明本實用新型,應該理解為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實施例,符合本實用新型思想的各種變通形式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