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和鋼結構的連接件,尤其涉及一種附墻連接件。
背景技術: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與鋼結構的連接應用非常廣泛,鋼結構與混凝土的連接通常采用預埋件的方式進行內力傳遞。目前,我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中采用的對拉錨栓的預埋方式承載力較小,錨栓不但要承受彎矩還要承受剪力,屬于復雜受力狀態,不適用于荷載較大的情況,例如塔吊、模板附墻爬升等工況,并且無法周轉適用,一次性投入較大,浪費嚴重,不利于綠色施工。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部分可拆的附墻連接件。本實用新型提高了連接件的強度、結構簡單,降低了成本。
本實用新型一種部分可拆的附墻連接件,包括:上部可拆卸的對拉螺栓錨固單元和下部固定的預埋單元。
所述的部分可拆的附墻連接件,所述上部可拆卸的對拉螺栓錨固件的對拉鋼桿通過混凝土墻體預留孔洞穿透墻體,并通過螺栓將所述錨固板固定于墻體外表面。
所述的部分可拆卸的附墻連接件,所述下部固定的預埋單元包括一腹板開設若干橫縫的多腹板H型鋼,置于混凝土墻體內部,通過可拆單元與預埋單元間相互接觸壓力傳遞上部剪力。
所述的部分可拆卸的附墻連接件,所述預埋單元橫向寬度等于墻體厚度。
本實用新型上部對拉錨固單元的錨固板與下部預埋單元的翼緣板緊貼傳遞剪力。使得受彎矩單元與受剪力單元分別工作,設計方便;剪力通過鋼材受剪傳力,承載力較傳統錨固方式明顯提高;上部錨固單元可以拆卸周轉使用,具有很好的經濟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部分可拆卸式附墻連接件,包括承受彎矩作用的上部可拆對拉錨固單元以及承受豎向剪力作用的下部非可拆預埋單元。所述上部對拉錨固單元通過若干對拉鋼桿將一對錨固板固定于混凝土墻體外表面,所述下部預埋單元為一腹板開設若干橫縫的多腹板H型鋼,置于混凝土墻體內部,通過可拆單元與預埋單元間相互接觸壓力傳遞上部剪力。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過程作進一步詳述:
1)墻體混凝土澆筑前,在混凝土墻體4上部對拉鋼桿相應位置預留孔洞,在混凝土墻體4下部位置定位下部抗剪預埋件3;
2)澆筑混凝土;
3)將上部對拉錨固板1定位于混凝土墻體表面,并將對拉鋼桿2穿過墻體,采用螺栓擰緊固定。
4)預埋件使用完畢后,將螺栓擰松,拆除上部錨固件,周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