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裝飾材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保溫隔熱裝飾一體板。
背景技術:
保溫裝飾一體板是一種融裝飾、節能、防火、防水、環保等功能為一體的一種新型化學建材,其特點就是把傳統的必須在現場離散技術生產的工藝部分在工廠完成,具有質量批次穩定、產能提升、不受施工環境影響等優點。與傳統的保溫材料薄抹灰系統相比,具有裝飾效果好,施工方便快捷等特點。它不僅節能環保,而且適用面廣,故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青睞,但現有的保溫裝飾一體板技術不過關,常常出現保溫層會被大風吹落, 外保溫層開裂、鼓包、施工復雜、翻新困難等質量問題,其裝飾層的邊角易翹曲剝離。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性能優異、環保節能、施工高效、性價比高、裝飾性好的保溫隔熱裝飾一體板。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保溫隔熱裝飾一體板,包括外裝飾面層,所述外裝飾面層的左右兩側壁上分別開設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寬度小于外裝飾面層的寬度,外裝飾面層位于保溫層的外側,外裝飾面層和保溫層之間布設外隔離層,外隔離層和外裝飾面層之間設置粘結層,所述保溫層包括砂漿外殼和保溫巖棉層,所述砂漿外殼呈中空的立方體形,砂漿外殼內部的四壁上布設內隔離層,砂漿外殼內部的橫向中心布設砂漿錨固筋,砂漿外殼內部縱向布設保溫巖棉層,保溫巖棉層穿過砂漿錨固筋,保溫巖棉層的兩側壁上分別內嵌有至少兩個以上的掛接件,同一側壁上的兩個掛接件的位置相對分布,外裝飾面層的外部扣合一加固件,所述加固件呈一端封閉的“L”形,加固件的一端面固定有橫向加固栓,另一端面固定有縱向加固栓,所述橫向加固栓和縱向加固栓均呈錐形,橫向加固栓和縱向加固栓的下部兩側均設置加固尖角,加固尖角的底面同橫向加固栓的側面之間、加固尖角的底面同縱向加固栓的側面之間的角度均小于90度,橫向加固栓的底部穿至保溫巖棉層內。
進一步地,所述定位槽的寬度為外裝飾面層的寬度的四分之一。
進一步地,所述掛接件為不銹鋼背栓。
進一步地,所述粘結層為粘結砂漿。
進一步地,所述外隔離層和內隔離層均為玻璃纖維網格布。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保溫隔熱裝飾一體板,其有益效果為:
本實用新型分別設置內、外隔離層,防止剛性屋面與下面的保溫材料收縮不一致產生裂縫,可以有效的進行保溫、防水、抗裂, 砂漿外殼呈一立方體形,將保溫材料裝入砂漿外殼內部,替代現有技術中一層一層的進行粘貼,可以防止保溫層邊角的開裂現象發生,不易出現鼓包,砂漿錨固筋對砂漿外殼內部的保溫材料進行加固,定位槽可以在安裝時,進行初步定位,降低施工難度,加固件呈一端封閉的“L”形,可以固定住外裝飾面層的邊角,避免邊角開裂,加固件中的橫向加固栓的底部穿至保溫巖棉層內,使各個層面的配合更加緊密牢固,加固尖角可以使加固件更容易穿透各個層面進行固定,本實用新型可以有效的減少后期維修次數,性能優異、環保節能、施工高效、性價比高、裝飾性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保溫隔熱裝飾一體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保溫隔熱裝飾一體板的正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保溫隔熱裝飾一體板的加固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種保溫隔熱裝飾一體板的砂漿外殼、砂漿錨固筋和內隔離層之間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標號為:1為外裝飾面層,2為砂漿外殼,3為保溫巖棉層,4為粘結層,5為外隔離層,6為掛接件,7為加固件,8為定位槽,9為橫向加固栓,10為縱向加固栓,11為加固尖角,12為砂漿錨固筋,13為內隔離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4所示,一種保溫隔熱裝飾一體板,包括外裝飾面層1,所述外裝飾面層1的左右兩側壁上分別開設定位槽8,所述定位槽8的寬度小于外裝飾面層1的寬度,定位槽8的寬度為外裝飾面層1的寬度的四分之一,外裝飾面層1位于保溫層的外側,外裝飾面層1和保溫層之間布設外隔離層5,外隔離層5和外裝飾面層1之間設置粘結層4,粘結層4為粘結砂漿,所述保溫層包括砂漿外殼2和保溫巖棉層3,所述砂漿外殼2呈中空的立方體形,砂漿外殼2內部的四壁上布設內隔離層13,外隔離層5和內隔離層13均為玻璃纖維網格布,砂漿外殼2內部的橫向中心布設砂漿錨固筋12,砂漿外殼2內部縱向布設保溫巖棉層3,保溫巖棉層3穿過砂漿錨固筋12,保溫巖棉層3的兩側壁上分別內嵌有至少兩個以上的掛接件6,掛接件6為不銹鋼背栓,同一側壁上的兩個掛接件6的位置相對分布,外裝飾面層1的外部扣合一加固件7,所述加固件7呈一端封閉的“L”形,加固件7的一端面固定有橫向加固栓9,另一端面固定有縱向加固栓10,所述橫向加固栓9和縱向加固栓10均呈錐形,橫向加固栓9和縱向加固栓10的下部兩側均設置加固尖角11,加固尖角11的底面同橫向加固栓9的側面之間、加固尖角11的底面同縱向加固栓10的側面之間的角度均小于90度,橫向加固栓9的底部穿至保溫巖棉層3內。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實用新型實施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應包括于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