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工地使用的安全防護設施,具體涉及一種防護欄桿轉角接頭。
背景技術:
隨著建筑規模的擴大,安全事故也是頻發,給我國建筑工人的人身財產造成了很大傷害,安全意識的提高刻不容緩。根據國家有關要求,基坑開挖,在建工程的臨邊洞口都需要進行安全防護,一般我們都采用防護欄進行現場防護。
防護欄是常見的管材組裝產品,多采用管材和多種管材接頭組裝而成,為了保證防護欄的穩固性,現有防護欄的管材及其接頭基本上采用全金屬制造。
現有的轉角接頭,包括第一連接頭、第二連接頭和第三連接頭,三個連接頭之間為一體制成的且兩兩之間相互垂直,然而建筑工人將轉角接頭用在建筑物轉角處以連接兩段防護欄桿時,經常會遇到定位問題:需要將轉角接頭一端與一段防護欄桿固定,然后轉角接頭另一端與另一段防護欄桿固定,在這個過程中經常需要對轉角接頭進行多次角度調整,建筑工人一般使用蠻力或者硬物擊打轉角接頭,不僅影響了施工進度,而且極易造成轉角接頭的損壞,增加了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陽臺護欄轉角接頭裝置,縮短了施工時間。
基礎方案:本方案中的防護欄桿轉角接頭,包括第一連接頭、第二連接頭和第三連接頭,其中第一連接頭與第二連接頭之間為垂直設置的,所述的第一連接頭包括第一插接套管和與第一插接套管垂直固定的第一樞轉接頭,所述的第二連接頭包括第二插接套管和與第二插接套管固定的第二樞轉接頭,所述的第一樞轉接頭與所述的第二樞轉接頭形成樞接;第一插接套管中部與第二插接套管中部之間鉸接有螺旋扣;第三連接頭包括與第一樞轉接頭末端可拆卸連接的連接管以及與連接管固定的第三插接套管。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第一連接頭與第二連接頭之間為樞接的,繼而可以方便操作工依據實際情況調整第一連接頭與第二連接頭之間的角度來實現對兩段護欄的連接或者組裝,非常方便快捷。其中第一插接套管、第三插接套管與一段護欄的桿件相連,然后旋動螺旋扣至第二插接套管與另外一段護欄的桿件調整好角度、對準并進行連接固定;整個過程方便快捷,從而實現快速調整、安裝及固定,大大降低了施工時間。
優化方案一,基于基礎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的第一樞轉接頭的樞接面的軸心線方向上設有圓柱形凸臺,圓柱形凸臺上端設有卡緊翼緣;所述的第二樞轉接頭的樞接面的軸心線方向上設有能與所述的圓柱形凸臺插接并能實現旋轉的圓柱形筒,連接管與圓柱形凸臺下端螺紋連接且連接管直徑大于圓柱形筒;通過圓柱形凸臺與圓柱形筒之間的配合從而形成第一連接頭與第二連接頭之間穩定的樞接關系,同時設置在卡緊翼緣、連接管直徑大于圓柱形筒,也能夠防止第二連接頭與第一連接頭脫離,連接管與與圓柱形凸臺下端螺紋,方便安裝拆卸。
優化方案二,基于基礎方案或優化方案一的進一步優化:第一插接套管、第二插接套管以及第三插接套管結構相同,第一插接套管周向開有膨脹縫,第一插接套管外壁沿軸向呈擴口狀,第一插接套管中部螺紋連接有螺紋蓋,螺紋蓋外端可與第一插接套管外壁工作端相抵;膨脹縫的設置能夠便于第一插接套管的工作端收縮或者膨脹,從而適應不同規格的防護欄桿的連接,同時第一插接套管外壁呈擴口狀即工作端呈擴口狀,且第一插接套管中部螺紋連接有螺紋蓋,螺紋蓋外端可與第一插接套管外壁工作端相抵,操作工旋動螺紋蓋即可實現對膨脹縫的收縮或松開,從而實現插接套管與防護欄桿的固定。
優化方案三,基于優化方案二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的第一插接套管為圓柱形套筒,所述的第一插接套管與所述的第一樞轉接頭一體成型;所述的第二插接套管為圓柱形套筒,所述的第二插接套管與所述的第二樞轉接頭一體成型;方便加工同時保證結構強度。
優化方案四,基于優化方案三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的圓柱形凸臺與所述的第一樞轉接頭一體成型;所述的圓柱形筒與所述的第二樞轉接頭一體成型;方便加工同時保證結構強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第一連接頭10、螺紋蓋11、膨脹縫12、第二連接頭20、螺旋扣21、卡緊翼緣22。
實施例基本如圖1所示:本方案中的防護欄桿轉角接頭,包括第一連接頭10、第二連接頭20和第三連接頭,其中第一連接頭10與第二連接頭20之間為垂直設置的,所述的第一連接頭10包括第一插接套管和與第一插接套管垂直固定的第一樞轉接頭,所述的第二連接頭20包括第二插接套管和與第二插接套管固定的第二樞轉接頭,所述的第一樞轉接頭與所述的第二樞轉接頭形成樞接;第一插接套管中部與第二插接套管中部之間鉸接有螺旋扣21,螺旋扣21左端鉸接在第二插接套管上,右端鉸接在第一插接套管上;第三連接頭包括與第一樞轉接頭末端可拆卸連接的連接管以及與連接管固定的第三插接套管。
第一連接頭10與第二連接頭20之間為樞接的,繼而可以方便操作工依據實際情況調整第一連接頭10與第二連接頭20之間的角度來實現對兩段護欄的連接或者組裝,非常方便快捷。其中第一插接套管、第三插接套管與一段護欄的桿件相連,然后旋動螺旋扣21至第二插接套管與另外一段護欄的桿件調整好角度、對準并進行連接固定;整個過程方便快捷,從而實現快速調整、安裝及固定,大大降低了施工時間。
第一樞轉接頭的樞接面的軸心線方向上設有圓柱形凸臺,圓柱形凸臺上端設有卡緊翼緣22;所述的第二樞轉接頭的樞接面的軸心線方向上設有能與所述的圓柱形凸臺插接并能實現旋轉的圓柱形筒,連接管與圓柱形凸臺下端螺紋連接且連接管直徑大于圓柱形筒;通過圓柱形凸臺與圓柱形筒之間的配合從而形成第一連接頭10與第二連接頭20之間穩定的樞接關系,同時設置在卡緊翼緣22、連接管直徑大于圓柱形筒,也能夠防止第二連接頭20與第一連接頭10脫離,連接管與與圓柱形凸臺下端螺紋,方便安裝拆卸。
第一插接套管、第二插接套管以及第三插接套管結構相同,以第一插接套管為例進行說明,第一插接套管周向開有膨脹縫12,第一插接套管外壁沿軸向呈擴口狀,第一插接套管中部螺紋連接有螺紋蓋11,螺紋蓋11外端可與第一插接套管外壁工作端相抵;膨脹縫12的設置能夠便于第一插接套管的工作端收縮或者膨脹,從而適應不同規格的防護欄桿的連接,同時第一插接套管外壁呈擴口狀即工作端呈擴口狀,且第一插接套管中部螺紋連接有螺紋蓋11,螺紋蓋11外端可與第一插接套管外壁工作端相抵,操作工旋動螺紋蓋11即可實現對膨脹縫12的收縮或松開,從而實現插接套管與防護欄桿的固定。
第一插接套管為圓柱形套筒,所述的第一插接套管與所述的第一樞轉接頭一體成型;所述的第二插接套管為圓柱形套筒,所述的第二插接套管與所述的第二樞轉接頭一體成型;方便加工同時保證結構強度。
圓柱形凸臺與所述的第一樞轉接頭一體成型;所述的圓柱形筒與所述的第二樞轉接頭一體成型;方便加工同時保證結構強度。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