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板材固定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工字夾條。
背景技術:
玻璃幕墻是現代家裝領域中常用的一種材料,其材料成本相較于墻體更低,同時便于進行清理,具有較高的通透性。
但是玻璃作為一種脆性較高的材料,如果需要進行長度在3米以上的玻璃幕墻的安裝,一般在玻璃運輸的過程中,會將整張玻璃分割成小塊,然后在安裝時,將小塊的玻璃拼接在一起,組成整體式的幕墻。
在現有技術中,申請號為“201110321034.7”的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玻璃肋夾具,其通過多個螺栓同時穿過夾具和兩塊玻璃上的螺紋孔,從而將兩塊玻璃固定在一起;但是這種固定方式需要在玻璃上打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玻璃的損壞,不利于玻璃的回收利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不會玻璃造成損壞就能固定的工字夾條。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工字夾條,包括透明夾條本體,所述透明夾條本體包括用于夾緊玻璃的第一夾持腔和第二夾持腔,所述第一夾持腔和第二夾持腔包括供玻璃插入的開口,所述開口與玻璃抵接的側壁上設置有透明彈性件。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透明夾條本體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例如玻璃等等,當透明夾條本體通過第一夾持腔和第二夾持腔固定住兩張玻璃時,即玻璃板通過開口插入至夾持腔內,被夾持腔所固定,兩張玻璃之間連接的位置由于透明夾條本體的存在,在結構上連接成為一體,同時在視覺上,因為連接件呈透明狀,所以在兩張玻璃之間的連接件的位置難以被察覺,使得玻璃板在連接后,從視覺上成為一整張玻璃板;同時塑料、玻璃等透明材料制成的透明夾條本體的強度和摩擦力都不夠,透明夾條本體在固定后,透明夾條本體很容易發生斷裂或者玻璃很容易從透明夾條本體上滑落,通過設置有透明彈性件,減少了夾持腔與夾持尺寸,故使得夾持的更緊,同時彈性件的表面較為粗糙,能夠對玻璃板起到了很好的摩擦效果,避免玻璃板滑落,進一步地,透明彈性件的彈性較高,與透明夾條本體連接后,增強透明夾條本體的抗彎曲能力,同時在透明夾條本體斷裂后,透明彈性件能夠將碎裂后的透明夾條本體吸附在其上,避免了碎片的飛出,保證了使用者的安全。
作為優選,所述透明夾條本體的橫截面形狀呈H型,所述第一夾持腔和第二夾持腔呈相背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呈H型的透明夾條本體,即適用于兩塊玻璃板處于水平連接的位置,不僅能對兩塊玻璃板起到了連接的作用,還能對透明玻璃板在安裝定位時,起到良好的定位效果。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夾持腔和第二夾持腔在水平方向上形成有夾角。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形成有夾角的第一夾持腔和第二夾持腔適用于不水平設置的玻璃板,特別是在玻璃板需要固定在走道拐角位置,兩塊玻璃板需要有一定的角度的設置;兩個夾持腔之間形成有夾角,是其能夠與傾斜設置的拐角更為適配。
作為優選,所述透明夾條本體包括第一夾持板、與第一夾持板平行設置的第二夾持板和豎直板,所述豎直板的兩端分別與第一夾持板的側壁和第二夾持板的側壁連接,所述第一夾持腔和第二夾持腔分為位于豎直板的兩側。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透明夾條本體由三個部分組成,同時三者可以通過一體形成的方式制造,更為節省材料,結構簡單,便于大規模的使用;該種設置方式,適用于兩塊玻璃板水平放置的情況。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夾持板的兩側呈向下傾斜。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夾持板位于豎直板兩側的側面向下傾斜,從而減少了夾持腔的夾持尺寸,在夾緊玻璃時,通過工字夾條自身的彈性向外變形,在向外變形的過程中,通過材料本身的彈性回復力將玻璃板的側面固定住,增強透明夾條本體對玻璃的固定效果。
作為優選,所述豎直板沿透明夾條本體的長度方向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內填充有夜光涂料。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豎直板內開設有通孔,同時在通孔內填充有夜光涂料,由于玻璃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而夜光涂料需要吸收到光能才能在夜晚發光,通過玻璃的透光性能,豎直板的通孔內的夜光涂料能在白天吸收到足夠的光能,在夜光能夠對走道等位置進行照明,減少了照明能源的浪費,同時提供了良好的視覺感受。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夾持腔和第二夾持腔的側壁向下凹陷形成有供透明彈性件放置的凹槽,所述通孔上設置有支孔,所述支孔與凹槽連通。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凹槽通過支孔與通孔連通,從而使的夜光涂料能夠進入凹槽內,使得在安裝工字夾條時,可以通過凹槽對通孔進行夜光涂料的灌輸,增大發光面積,提高照明度。
作為優選,所述透明彈性件內設置有空腔,所述空腔與支孔連通。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物料通過支孔可以進入到透明彈性件內,從而使得工字夾條與玻璃接觸的位置發光,增大發光面積,增強照明效果。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玻璃板通過開口插入至夾持腔內,被夾持腔所固定,兩張玻璃之間連接的位置由于透明夾條本體的存在,在結構上連接成為一體,同時在視覺上,因為連接件呈透明狀,所以在兩張玻璃之間的連接件的位置難以被察覺,使得玻璃板在連接后,從視覺上成為一整張玻璃板,同時該連接過程沒有對玻璃造成損傷;
2、透明彈性件的彈性較高,與透明夾條本體連接后,增強透明夾條本體的抗彎曲能力,同時在透明夾條本體斷裂后,透明彈性件能夠將碎裂后的透明夾條本體吸附在其上,避免了碎片的飛出,保證了使用者的安全;
3、H型的透明夾條本體,即適用于兩塊玻璃板處于水平連接的位置,不僅能對兩塊玻璃板起到了連接的作用,還能對透明玻璃板在安裝定位時,起到良好的定位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實施例3的剖面示意圖;
圖4是圖3所示A部放大示意圖。
圖中,1、透明夾條本體;11、第一夾持板;12、第二夾持板;13、豎直板;14、第一夾持腔;15、第二夾持腔;16、開口;2、透明彈性件;21、空腔;3、通孔;31、支孔;4、夜光涂料;5、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1至附圖4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實施例1:如圖1所示,一種工字夾條,其橫截面形狀呈H形,其長度與所需安裝的玻璃板的高度相等,該種工字夾條由透明的亞克力塑料或者彈性玻璃等透明材料制成,必要時,可混有其他顏色;
工字夾條包括透明夾條本體1,透明夾條本體1包括第一夾持板11、與第一夾持板11平行設置的第二夾持板12和豎直板13,豎直板13的兩端分別與第一夾持板11的側壁和第二夾持板12的側壁連接,豎直板13連接在第一夾持板11和第二夾持板12的中間位置,同時豎直板13垂直設置在兩塊第一夾持板11和第二夾持板12之間,第一夾持腔14和第二夾持腔15分為位于豎直板13的兩側,為了提高夾持效果,一側的夾持板,例如第一夾持板11,按豎直板13連接的位置的兩側朝向下傾斜,同時減少了第一夾持腔14和第二夾持腔15的體積,使其夾緊的更加牢固。
然后在第一夾持腔14和第二夾持腔15與外部連通的位置,即供玻璃板插入的位置為開口16,開口16與玻璃抵接的側壁上設置有透明彈性件2,透明彈性件2為透明的玻璃膠、水晶樹脂或者其他透明的,最好是具有粘性的材料,透明彈性件2沿工字夾條的長度方向延伸,一般在H型的透明夾條本體1上,設置有四個透明彈性件2。
實施例1的生產和使用過程為,通過注塑成型的方式生產出呈H形狀的透明夾條本體1,然后在兩個玻璃板需要固定時,通過在透明夾條本體1的內側涂覆有玻璃膠,然后將玻璃板的側壁卡嵌在其中,在玻璃膠冷卻后形成透明彈性件2,同時在冷卻后,也將兩塊玻璃板固定在一起,在此過程中,不會對玻璃造成損害。
實施例2中:如圖2所示,實施例2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實施例2中為了滿足拐角位置的兩塊玻璃板的安裝,通過透明夾條本體1的截面形狀呈V形,即第一夾持腔14和第二夾持腔15在水平方向上形成有夾角,夾角的尺寸一般為45、90、120等等。
實施例2的工作原理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3:如圖3和圖4所示,實施例3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實施例3中對工字夾條增加了夜光的效果,具體結構為豎直板13沿透明夾條本體1的長度方向設置有通孔3,通孔3內填充有夜光涂料4,夜光涂料4在申請號為“201110425772.6”的中國發明專利中已經公開,在此不做贅述,同時第一夾持腔14和第二夾持腔15的側壁向下凹陷形成有供透明彈性件2放置的凹槽5,通孔3上設置有支孔31,支孔31呈C形狀,支孔31可以在連接件的長度方向設置有多個,支孔31與凹槽5連通,同時透明樹脂制成的透明彈性件2內設置有空腔21,空腔21與支孔31連通,故夜光涂料4可以順著通孔3上的支孔31最終流入透明彈性件2的空腔21內。
實施例3的原理與實施例1相同,其在安裝過程中,或者說打玻璃膠前,對支孔31內填充夜光涂料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