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金屬制品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金屬幕墻結構件。
背景技術:
目前,無論是對已建成的建筑物,還是對尚未建成的建筑物來說,它們均僅靠墻體自身結構保持室內的密封性。考慮到增加室內的密封性有利于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緩解電力的緊缺矛盾。目前通常采用墻外保溫的方式,例如外墻外保溫主要是在建筑物的外墻復合上保溫材質,以解決墻體的熱滲漏問題,同時還可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壽命。
保溫材質一般采用墻體保溫隔熱板,一般分為有機類保溫隔熱板如常見的泡沫材質隔熱板、無機類保溫隔熱板、復合材料保溫隔熱板三類,在無機類保溫隔熱板中,礦棉板及石棉板均具有質輕、耐久、不燃、不腐等優點,是優良的隔熱保溫、吸聲材料,因此其應用于保溫隔熱板技術中將大大提高保溫隔熱板的性能。為能夠將上述礦棉板及石棉板牢固地固定在鋁單板內,專利ZL201520211120.6公開有一種墻體保溫隔熱板,其包括依次疊置于一體的鋁包板本體、礦棉板層、石棉板層,在所述鋁包板本體四周均向所述石棉板層方向形成彎折部,該彎折部包覆于所述礦棉板層、石棉板層的側邊上且該彎折部自由端部通過所述石棉板層將所述礦棉板層壓設于所述鋁包板本體上。雖然上述技術方案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上述技術問題,但是,該技術方案本身仍然存在一些技術問題亟待解決,如:鋁包板本體上的彎折部很容易翹邊,容易劃傷操作者,降低實際使用過程中的安全可靠性;放置于鋁包板本體內的礦棉板層、石棉板層容易自其內脫落等等,亟待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相較于現有技術而言,既能夠具有保溫隔熱的效果,又能夠保證結構緊湊,結構性能穩定的金屬幕墻結構件。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金屬幕墻結構件,包括:一正方體結構的鋁包板和壓邊組件,所述鋁包板頂部開口且所述鋁包板的四側壁均向其內部彎曲形成水平彎折部,所述彎折部包括:彎折部Ⅰ和與彎折部Ⅰ相互對稱的彎折部Ⅱ,以及位于彎折部Ⅰ和彎折部Ⅱ之間的彎折部Ⅲ與彎折部Ⅳ,所述壓邊組件包括:兩對稱地固接在彎折部Ⅰ上的連接柱,分別可旋轉地連接在兩連接柱上的兩壓邊架,兩對稱地固接在彎折部Ⅱ上且分別與兩連接柱一一對應的掛接柱和兩分別固接在所述彎折部Ⅲ或彎折部Ⅳ上的配接柱,兩所述壓邊架的自由端分別設有一能夠與其同側的掛接柱相掛接的掛鉤且兩所述壓邊架相互背離的一側中部分別設有一能夠與其同側的配接柱相配接的掛鉤。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有上述技術方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改進之處在于:增設了壓邊組件的結構,即:所述壓邊組件包括:兩對稱地固接在彎折部Ⅰ上的連接柱,分別可旋轉地連接在兩連接柱上的兩壓邊架,兩對稱地固接在彎折部Ⅱ上且分別與兩連接柱一一對應的掛接柱和兩分別固接在所述彎折部Ⅲ或彎折部Ⅳ上的配接柱。
本技術方案中,具體地明確了壓邊組件的具體結構,其中包括對稱設置的兩組:
一組包括:一固接在彎折部Ⅰ上的連接柱,一可旋轉地連接在連接柱上的壓邊架,一固接在彎折部Ⅱ上且分別與連接柱對應的掛接柱,一固接在所述彎折部Ⅲ上的配接柱。
另一組包括:一固接在彎折部Ⅰ上的連接柱,一可旋轉地連接在連接柱上的壓邊架,一固接在彎折部Ⅱ上且分別與連接柱對應的掛接柱,一固接在所述彎折部Ⅳ上的配接柱。
在實際的使用時,壓邊組件中的兩連接柱,均起基本的支撐作用,分別用于安裝兩壓邊架,之所以設計兩壓邊架分別可旋轉地連接在與其對應的連接柱上,是方便操作者將壓邊架繞其對應的連接柱旋轉,以將連接柱旋轉至能夠與掛接柱和配接柱相配接。
壓邊組件中的兩掛接柱,分別用于與其對應側的壓邊架的自由端相配接,每個掛接柱與其對應側的壓邊架的連接關系是通過設置在壓邊架自由端的掛鉤來實現的。當掛鉤掛接在所述掛接柱上時,壓邊架即可保證彎折部Ⅰ和彎折部Ⅱ的邊沿不會翹起。
壓邊組件中的兩配接柱,分別用于與其對應側的壓邊架的中部相配接,每個配接柱與其對應側的壓邊架的連接關系是通過設置在兩所述壓邊架相互背離的一側中部的掛鉤來實現的,當設置在兩所述壓邊架相互背離的一側中部的掛鉤分別掛接在其對應側的配接柱上時,壓邊架即可保證彎折部Ⅲ和彎折部Ⅳ的邊沿不會翹起。
基于上述兩組結構對稱設置,本技術方案即可有效保證彎折部Ⅰ,彎折部Ⅱ,彎折部Ⅲ和彎折部Ⅳ的邊沿均不會翹起,大大降低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劃傷操作者的幾率,從而提高本實用新型實際使用過程中的安全可靠性。
為了方便操作者將壓邊架的狀態固定住,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如下技術措施:所述掛接柱和配接柱上均配接有鎖緊螺母。通過鎖緊螺母,操作者可將壓邊架分別與掛接柱和配接柱固定。
為了能夠有效地防止置入鋁包板內的材料自其內脫落,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如下技術措施:兩所述壓邊架相互靠近的一側分別設有插接槽且兩插接槽之間能夠共同配接有限位板。在操作者將壓邊架的自由端掛接在掛接柱上并且將其中部固接在配接柱上后,操作者可將限位板置入插接槽內,以便于對鋁包板內的材料的活動空間進行約束。
優選地,為了將置入鋁包板內的材料壓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如下技術措施:所述限位板靠近鋁包板內部的一側固接有壓緊板。
為了能夠有效地防止置入鋁包板內的材料自其內脫落,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如下技術措施:兩所述壓邊架相互靠近的一側之間共同配接有彈性筋條。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基于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本實用新型通過增設了壓邊組件的結構,基于上述兩組結構對稱設置,本技術方案即可有效保證彎折部Ⅰ,彎折部Ⅱ,彎折部Ⅲ和彎折部Ⅳ的邊沿均不會翹起,大大降低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劃傷操作者的幾率,從而提高本實用新型實際使用過程中的安全可靠性。
基于上述優選技術方案的改進,本實用新型通過優化了掛接柱和配接柱的具體結構,優化兩壓邊架之間的配接方式,既能夠有效地防止置入鋁包板內的材料自其內脫落,而且能夠將置入鋁包板內的材料壓緊,相較于現有技術而言,既能夠具有保溫隔熱的效果,又能夠保證結構緊湊,結構性能穩定。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鋁包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壓邊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插接槽);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限位板和壓緊板);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彈性筋條)。
圖中:1、鋁包板;2、彎折部Ⅰ;3、彎折部Ⅱ;4、彎折部Ⅲ;5、彎折部Ⅳ;6、連接柱;7、壓邊架;8、掛接柱;9、配接柱;10、掛鉤;11、插接槽;12、限位板;13、壓緊板;14、彈性筋條。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在此需要說明的是,對于這些實施方式的說明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各個實施方式中涉及到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相互組合。
實施例一:
請參閱圖1,圖2和圖3,一種金屬幕墻結構件,包括:一正方體結構的鋁包板1和壓邊組件,所述鋁包板1頂部開口且所述鋁包板1的四側壁均向其內部彎曲形成水平彎折部,所述彎折部包括:彎折部Ⅰ2和與彎折部Ⅰ2相互對稱的彎折部Ⅱ3,以及位于彎折部Ⅰ2和彎折部Ⅱ3之間的彎折部Ⅲ4與彎折部Ⅳ5,所述壓邊組件包括:兩對稱地固接在彎折部Ⅰ2上的連接柱6,分別可旋轉地連接在兩連接柱6上的兩壓邊架7,兩對稱地固接在彎折部Ⅱ3上且分別與兩連接柱6一一對應的掛接柱8和兩分別固接在所述彎折部Ⅲ4或彎折部Ⅳ5上的配接柱9,兩所述壓邊架7的自由端分別設有一能夠與其同側的掛接柱8相掛接的掛鉤10且兩所述壓邊架7相互背離的一側中部分別設有一能夠與其同側的配接柱9相配接的掛鉤10。
本實施例中,所述掛接柱8和配接柱9上均配接有鎖緊螺母。
實施例二:
與實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實施例中,兩所述壓邊架7相互靠近的一側分別設有插接槽11且兩插接槽11之間能夠共同配接有限位板12。請參閱圖4和圖5。
本實施例中,所述限位板12靠近鋁包板1內部的一側固接有壓緊板13。
實施例三:
與實施例二不同的是,本實施例中,兩所述壓邊架7相互靠近的一側之間共同配接有彈性筋條14。請參閱圖6。
使用方法:
在實際使用時,操作者可先將礦棉板層、石棉板層等材料置入鋁包板內,然后,將所述鋁包板1的四側壁均向其內部彎曲形成水平彎折部。然后,旋轉兩壓邊架,直至設置在壓邊架自由端上的掛鉤掛接在所述掛接柱上,且設置在兩所述壓邊架相互背離的一側中部的掛鉤分別掛接在其對應側的配接柱上。
基于掛接柱和配接柱上的鎖緊螺母的設計,操作者還可擰緊所述掛接柱和配接柱上的鎖緊螺母。
在操作者將壓邊架的自由端掛接在掛接柱上并且將其中部固接在配接柱上后,操作者可將限位板置入插接槽內,以便于對鋁包板內的材料的活動空間進行約束。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