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通風預制艙。
背景技術:
根據國家電網公司提出的“標準化設計、工廠化加工、裝配式建設”的核心理念,作為智能電網變配電環節中的一個最重要、最關鍵的“終端”:智能化變電站也應運而生。新一代的智能化變電站在設計時為了加快建設節奏以及凸顯工業化氣息,摒棄了傳統的磚墻、混凝土結構的建筑方式,采用了由多個集裝箱型預制艙快速定位、組裝成形的模式,這種模式可以減少工程實際占地面積、方便現場安裝、簡化現場接線、便于現場檢修維護。
預制艙一般包括艙體,艙體呈長方體狀,采用一個或兩個經過改建的標準集裝箱組合而成,艙體內設有二次設備、暖通系統、照明系統、消防系統、安防系統、圖像系統等設備。為了對艙體內的溫度和濕度進行調節,在艙體長度方向的一側端面上設置有換風口,換風口中設有窗,這種窗一般為開敞式的百葉窗,靠自然通風對流的方式調節艙體內的溫度和濕度。由于百葉窗為開敞式,不能根據艙體內的溫度和濕度變化進行調節,艙體內外沒有隔絕開,因此艙體內的溫度和濕度容易受外界的變化而變化,導致艙體內溫度忽冷忽熱,濕度忽高忽低,加快了設備生銹老化的程度,影響預制艙整體運行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通風預制艙,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窗在換風時為敞開自然對流狀態而導致艙體內部的溫度和濕度容易受外界影響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新型通風預制艙,包括設有換風口的艙體,換風口處設有窗,艙體上設置有風機,窗上設有能夠在換風時打開、換風后關閉的窗門。
所述窗為百葉窗,所述窗門由百葉窗的葉片構成。
所述百葉窗為電動百葉窗,電動百葉窗包括控制其開閉的驅動機構。
艙體內設有與溫度傳感器采樣連接的控制器,控制器與風機和所述驅動機構控制連接。
艙體內還設有與所述控制器采樣連接的濕度傳感器。
所述窗包括安裝筒,所述葉片和風機均設置于安裝筒中,所述風機位于安裝筒中靠近艙體內部的內側。
所述窗的外側設置有過濾網,所述過濾網的外側設置有風口板。
所述換風口包括進風口和出風口,所述艙體為長方體結構,所述進風口和出風口分別設置在艙體長度方向的一側端面的對角處。
所述風機包括送風機和排風機,送風機設置于進風口處,排風機設置于出風口處。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窗上設有能夠在換風時打開、換風后關閉的窗門,這樣在需要換風時,將窗門打開,艙體上設置的風機可以將外界的氣流引入艙體內部從而實現艙體內溫度和濕度的調節,換風結束后,將窗門關閉,窗門將艙體內外隔絕開,這樣就可以保持艙體內的溫度和濕度,避免了艙體內部溫度和濕度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從而減緩了內部設備的生銹老化程度,延長了預制艙整體運行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新型通風預制艙的進風口處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新型通風預制艙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艙體;2.電動百葉窗;3.送風機;4.保溫板;5.波紋板;6.風口板;7.過濾網;8進風口;9.出風口;10.安裝筒。
具體實施方式
新型通風預制艙的實施例如圖1~圖2所示,包括呈長方體結構的艙體1,艙體1長度方向的一側端面上設置有換風口,換風口包括分別設置在對角處的進風口8和出風口9,所述艙體1的一側端面由內至外由保溫板4和波紋板5構成,以進風口8為例,進風口8中設有電動百葉窗2,電動百葉窗2包括控制其開閉的驅動機構(圖中未示出),電動百葉窗2還包括安裝筒10,電動百葉窗2的葉片設置于安裝筒10中,安裝筒10中于葉片的內側設置有送風機3,電動百葉窗2的外側設置有過濾網7,過濾網7的外側設置有風口板6。
新型通風預制艙的艙體1內設置有溫度傳感器(圖中未示出)和濕度傳感器(圖中未示出),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采樣連接有控制器(圖中未示出),控制器與送風機3和電動百葉窗2的驅動機構控制連接,在該實施例中,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以及控制器均由設置于艙體1內的暖通系統(圖中未示出)提供。出風口9處的結構與進風口8類似,不同之處在于所設風機為排風機。
該裝置的工作原理是:當暖通系統測試到艙體內的溫度和濕度值達到設定值,需要進行通風時,暖通系統中的控制器發出指令,首先控制進風口和出風口處的電動百葉窗打開,為送風機和排風機的啟動做準備,電動百葉窗的葉片就相當于窗門,首先打開電動百葉窗可以防止在電動百葉窗封閉的情況下啟動風機從而導致風打到百葉倒吹而燒壞風機。電動百葉窗開啟到位后,啟動送風機和排風機,使艙體內的空氣通過過濾網和風口板產生流動,并與外界的空氣形成一個快速的對流。通風一段時間后,當艙體內的溫度和濕度值達到設定值,暖通系統中的控制器發出指令,首先關閉送風機和排風機,待風機完全停止后,關閉電動百葉窗,窗門關閉后使艙體內外完全隔絕,這樣就可以保持艙體內的溫度和濕度,提高了IP防護等級,避免了艙體內部溫度和濕度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從而減緩了內部設備的生銹老化程度,延長了預制艙整體運行壽命。
換風口包括進風口和出風口,在進風口處設置送風機,在出風口處設置排風機,這樣當電動百葉窗打開后,送風機可以將外界的氣流引入艙體內部、排風機可以將艙體內部氣流排出艙體,形成了空氣的對流,從而實現艙體內溫度和濕度的調節,并能保證調節的效率。在電動百葉窗的外側設置過濾網,可以防止雨水、灰塵、小生物等進入艙體內部,保證預制艙的安全使用。
在新型通風預制艙的其他實施例中: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以及控制器也可以是另外單獨設置在艙體中的器件;可以只在進風口處設置送風機或者只在出風口處設置排風機;進風口和出風口也可以設置在艙體長度方向的側面上或者設置在艙體的頂部或者進風口和出風口不同時位于艙體的同一側面上;換風口也可以只有一個,此時換風口中可以設置送風機或者排風機;過濾網的外側也可以不設置風口板;窗的外側也可以不設過濾網;風機也可以不設置在安裝筒中,可以在艙體中設置換風通道,換風通道一端與百葉窗連通,另一端連通艙體內部,風機設置在換風通道中;艙體內也可以不設置濕度傳感器,此時只對溫度進行監測和調控;艙體內也可以不設置溫度傳感器和控制器,此時可以在艙體內設置溫度計,當溫度達到一定值時,由人工控制風機和電動百葉窗打開進行換風,換風后當溫度降低到一定值時,再將風機和電動百葉窗關閉即可,或者,艙體內也不設置溫度計,可以根據操作人員的經驗,兩天或者三天換一次風,每次換風半小時;百葉窗也可以不是電動的,打開和關閉均由人工操作;窗也可以不是百葉窗,可以是具有窗門的普通窗戶,當需要打開和關閉時,啟閉窗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