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組合結構,特別涉及一種砼梁與磚墻的構件組合結構,特別適合在砼結構邊梁上增加構件的情況。
背景技術:
建筑在建造或使用過程中,隨著業主要求的不斷變化,對原設計需進行修改,但對已施工完成的結構邊增加樓板,甚至在邊梁外側砌填充墻,按目前現有的加固常規做法,一般是在原結構上按設計要求鉆孔化學植鋼筋,然后澆筑新的砼結構與原砼結構進行連接,此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會損傷原結構,特別是原構件截面較小,鉆孔時為避開結構內的鋼筋位置,往往會導致新結構的鋼筋定位偏差較大;其它加固方法如采用抱鋼箍的方法做牛腿進行連接,此類方法一般造價較高,且專業性較強,不容易控制施工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結構緊湊,經濟實惠、符合結構原理的砼梁與磚墻的構件組合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
一種砼梁與磚墻的構件組合結構,包括砼梁、磚墻和一對角鋼,其中一個角鋼固定在砼梁的端部上折角,另外一個角鋼設在磚墻底部的一端折角,二個角鋼焊接成“Z”字形,所述的角鋼與砼梁間、角鋼與磚墻間分別通過膨脹螺栓固定。
作為優選,二個膨脹螺栓呈錯位直角分布,所述的角鋼為等邊角鋼或不等邊角鋼。
作為優選,所述的砼梁與磚墻呈水平或垂直分布。
包括常規的角鋼、膨脹螺栓。角鋼根據工程所需可采用等邊或不等邊,按需截取長度,預留膨脹螺栓孔洞,進行防腐處理,采用對接焊組合成Z字形,用適當規格的膨脹螺栓固定在原結構邊上,使Z字形角鋼上邊掛在原結構,下邊須作為新結構的支撐點,這樣新、老砼結構就連接起來了。
此結構成本投入少,材料常規,只需簡單加工;無污染;使用時安裝、檢查方便;結構受力合理。
角鋼的規格應根據工程實際要求的尺寸、結構驗算的強度確定,厚度應≥5mm;角鋼安裝前應進行防腐處理。
角鋼組合成Z字形的焊縫采用對接焊。
膨脹螺栓規格應≥10,間距按設計要求,施工時應避開原結構鋼筋。
原結構與角鋼接觸部位應處理平整,表面符合型鋼結合點的要求。
這里的原結構是指砼梁,新結構是指磚墻。
因此,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砼梁與磚墻的構件組合結構,安拆方便,施工方便,操作性能出色。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砼梁與磚墻的構件組合結構,包括砼梁1、磚墻2和一對角鋼3,其中一個角鋼3固定在砼梁1的端部上折角,另外一個角鋼3設在磚墻2底部的一端折角,二個角鋼3焊接成“Z”字形,所述的角鋼3與砼梁1間、角鋼3與磚墻2間分別通過膨脹螺栓4固定。
二個膨脹螺栓4呈錯位直角分布,所述的角鋼3為等邊角鋼或不等邊角鋼。
所述的砼梁1與磚墻2呈水平或垂直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