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地下室墻體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發展的逐漸加快,建設用地越來越緊張,越來越多的高層建筑出現,高層建筑需要較深的地基,為了充分利用這一高度,人們在建筑物底下建造地下室,可以大大增加建筑的使用面積。
但由于地下室墻體均由混凝土制成,混凝土容易發生收縮,并且地下室墻體外四周都是土壤,土壤層對地下室整體結構進行擠壓,再加上地下室結構本身和基坑邊壁的約束,會產生較大拉應力,在收縮和拉應力的作用下,地下室墻體容易產生裂縫,從而引發漏水等現象,并且影響建筑的結構強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地下室墻體結構,其具有減少地下室裂縫產生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地下室墻體結構,包括基礎層和設于基礎層上的防水層,所述防水層上設有筑基板,筑基板上設有混凝土制成的墻面本體,墻面本體內設有用于補償混凝土收縮量的間歇式膨脹加強帶、用于提高墻面本體抗拉強度的抗變形鋼絲網、水平溫度筋和水平暗梁。
如此設置,通過在地下室墻體結構的預設部位澆筑補償收縮混凝土,這種方式即為間歇式膨脹加強帶,它可以減少地下室墻體的收縮,為墻體收縮之后進行余量的補充,還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實度、強度和防滲性能,并且其工期短、效果顯著,抗變形鋼絲網可以使墻體更加凝實,進一步減小收縮量,降低地下室裂縫產生的幾率,水平溫度筋和水平暗梁的配合使用可以緊固墻體的結構,使其更不易發生彎曲或收縮,大大減小了地下室裂縫的產生幾率,提高了地下室的使用安全性。
進一步設置:所述間歇式混凝土加強帶的帶寬為2m,并且設有若干個,其間距為30m。
如此設置,2m的帶寬設置可以保證墻體收縮后的補償余量,避免墻體裂縫的出現,考慮到混凝土墻體的收縮量,在30m的間距設置間歇式混凝土加強帶就能夠滿足墻體收縮的補償量,并且達到較好的補償效果。
進一步設置:所述間歇式混凝土加強帶內設有兩條相同的固定鋼筋,固定鋼筋穿透間歇式混凝土加強帶延伸至墻面本體內。
如此設置,由于間歇式混凝土加強帶與墻體之間是分段澆筑的,因此間歇式混凝土加強帶與墻體之間的聯系不夠緊密,容易產生滑移裂縫,設置固定鋼筋后可以將間歇式混凝土加強帶與墻體之間的位置相對固定,從而減少相對位移的發生,進一步減少地下室裂縫的產生。
進一步設置:所述抗變形鋼絲網位于兩條固定鋼筋之間,其厚度為6mm,抗變形鋼絲網內設有若干個邊長為35mm的正方形網格。
如此設置,抗變形鋼絲位于兩條固定鋼筋之間可以將固定鋼筋進行拉扯,防止因墻體收縮而影響固定鋼筋產生的形變,從而通過固定鋼筋將墻體的收縮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進一步降低地下室裂縫的產生幾率,增加地下室的使用安全性。
進一步設置:所述水平溫度筋沿間歇式混凝土加強帶的高度方向線性設置有若干根,其直徑為12mm。
如此設置,直徑為12mm的水平溫度筋可以輔助固定鋼筋減小墻體的收縮時,增加地下室墻體的抗拉應力能力,進一步減小地下室裂縫的產生幾率。
進一步設置:所述水平暗梁沿間歇式混凝土加強帶的長度方向設有2根,其直徑為30mm。
如此設置,水平暗梁可以輔助整個墻體的基礎層作為墻體的支撐,同時水平暗梁可以與水平溫度筋增加地下室墻體的抗拉應力個抗剪應力,增加墻體的整體強度,大大減少地下室裂縫的產生。
進一步設置:所述墻面本體內分布有若干個UEA膨脹劑顆粒。
如此設置,UEA膨脹劑顆粒是通過與混凝土中的水泥、水水化反應來產生體積變大的結晶,從而引起混凝土體積膨脹,產生一定預應力,可以有效補償混凝土墻體的收縮量,有助于控制混凝土收縮開裂,減少地下室裂縫的產生。
進一步設置:所述間歇式混凝土加強帶之間的墻面本體上設有若干個預留洞口。
如此設置,預留洞口的設置方便了人們對通氣孔或者空調設備、暖氣設備的安裝,在安裝完畢后可以使用混凝土填堵,開設預留洞口可以防止人們后期安裝設備時對墻體開設洞口,從而避免影響墻體的強度,減少地下室裂縫的出現。
作為優選,所述墻面本體外涂設有改性環氧樹脂制成的密封涂層。
如此設置,空氣的濕度和外界的溫度變化都有可能對墻面本體的收縮量產生影響,墻面本體長期暴露在空氣中,容易因為附加的溫度收縮應力而導致墻體的開裂,因此密封涂層的設置可以減少這一現象的產生,進一步減小地下室裂縫的產生幾率。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間歇式膨脹加強帶可以減少地下室墻體的收縮,為墻體收縮之后進行余量的補充,還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實度、強度和防滲性能,抗變形鋼絲網可以使墻體更加凝實,水平溫度筋和水平暗梁的配合使用可以緊固墻體的結構,使其更不易發生彎曲或收縮,大大減小了地下室裂縫的產生幾率,提高了地下室的使用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1的截面圖。
圖中,1、基礎層;2、防水層;3、筑基板;4、間歇式膨脹加強帶;41、抗變形鋼絲網;42、水平溫度筋;43、水平暗梁;44、固定鋼筋;5、墻面本體;51、UEA膨脹劑顆粒;6、預留洞口;7、密封涂層。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一種地下室墻體結構,如圖1所示,地下室墻體結構整體為長方體,一共分為6層,從左向右依次是基礎層1、防水層2、筑基板3、間歇式膨脹加強帶4和墻面本體5。
如圖1所示,基礎層1形狀為反向的“L”字形,并且將左邊的各層面半包裹在內,基礎層1的厚度最大,由于基礎層1是整個地下室墻體結構的基礎,其承載了整個墻體的重量,因此其必須要有足夠的厚度與強度來對整個地下室進行支撐。
如圖1所示,基礎層1的左側是防水層2,防水層2的厚度小于基礎層1,并且防水層2底部穿設并且鑲嵌進基礎層1的底部,如此可以達到更為良好的防水效果,降低地下室墻體結構滲漏的可能性。
參見圖1,防水層2的左側是筑基板3,筑基板3上下兩端朝左側凸出,整體呈“凹”字形。筑基板3的左側是間歇式膨脹加強帶4和墻面本體5,間歇式膨脹加強帶4和墻面本體5與筑基板3配合,右側中間凸起,呈“凸”字形設置。
參見圖1,間歇式膨脹加強帶4的長度小于墻面本體5長度,墻面本體5左側上方設有兩個大小相同的預留洞口6,為用戶留下空調、暖氣等設施的安裝路徑,減小墻面改動帶來的強度影響。
如圖2所示,間歇式膨脹加強帶4內的上下兩側對稱設有兩根相同的固定鋼筋44,固定鋼筋44延伸至兩端的墻面本體5內部,作為連接和支撐,固定鋼筋44構成的區域內對稱中心線設置有兩根水平暗梁43,水平暗梁43的直徑大于固定鋼筋44,并且水平暗梁43的長度與間歇式膨脹加強帶4的長度相同。
參見圖2,水平暗梁43和固定鋼筋44之間設于若干根水平溫度筋42,水平溫度筋42的直徑最小,并且對稱中心線分布有兩排。
參見圖2,左右兩側的墻面本體5內設有若干個完全相同的UEA膨脹劑顆粒51,并且均勻分布在兩根固定鋼筋44圍成的區域內。間歇式膨脹加強帶4和墻面本體5的上方涂設有一層密封涂層7,密封涂層7連續并且完全涂覆在墻體表面,為地下室墻體結構密封防水并且降低溫度變化,使地下室裂縫的產生幾率大大降低。
上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