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萬能鋼結構支撐座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萬能鋼結構支撐座,包括支撐鋼骨架、上補償位、下補償位、十字芯軸、鋼鑄件、底板、固定螺栓和定位壓板;所述的上補償位包括上內圈和上外圈,該上內圈和上外圈可相對轉動和擺動;所述的下補償位包括下內圈和下外圈,該下內圈和下外圈可相對轉動和擺動;本新型提供了一種萬能鋼結構支撐座,利用十字芯軸在上補償位和下補償位內的轉動和擺動,及利用高度補償位的設置,即可以自動校正、自動補償位差,校正最佳的承載方向,不僅精度高,而且可以輕松的消除復雜空間的構件所承受的外剪力和附加彎矩,有效保證了建筑構件的安全。
【專利說明】
一種萬能鋼結構支撐座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鋼結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萬能鋼結構支撐座。
【背景技術】
[0002]在鋼結構在制造、安裝、施工的過程中,支撐座以及相應部件一般都是預先設計制造好的,這些部件在制造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定的尺寸誤差,在安裝與施工的過程中也會產生相應的位置誤差;對此,施工中一般是采用現場加工配制的施工方法,顯然,這會造成施工時間的浪費,施工成本增加以及施工不便的諸多缺陷。此外,這種固定結構的支撐座,一般無法對構件進行預先的載荷加載,同時,其承載方向也是單向的,存在功能單一,使用不便以及安裝施工精度較低的缺陷。
【發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上述問題,本新型提供了一種萬能鋼結構支撐座。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是:
[0005]—種萬能鋼結構支撐座,包括支撐鋼骨架、上補償位、下補償位、十字芯軸、鋼鑄件、底板、固定螺栓和定位壓板;所述的上補償位包括上內圈和上外圈,該上內圈和上外圈可相對轉動和擺動;所述的下補償位包括下內圈和下外圈,該下內圈和下外圈可相對轉動和擺動;所述的上內圈和下內圈分別與十字芯軸的一端緊配合,上外圈和下外圈均與鋼鑄件內孔配合連接;所述的底板壓在下外圈端面上與鋼鑄件下端面平齊并與鋼鑄件焊接在一起;所述的定位壓板通過固定螺栓固定在鋼鑄件上端的兩側,兩塊定位壓板的間距小于上內圈的寬度;所述的鋼鑄件設置在支撐鋼骨架內部,在該支撐鋼骨架內部、位于底板之下還設置有高度補償位;所述的高度補償位包括活塞和活塞缸;所述的活塞設置在活塞缸與底板之間。
[0006]述的活塞包括活塞本體,該活塞本體的中部套設有一個高鎳奧式體鐵鑲圈,所述高鎳奧式體鐵鑲圈的側面設有一個楔形的彈性密封槽,該彈性密封槽自其開口處向活塞本體中心逐漸縮小延伸。
[0007]所述的上外圈與上內圈的配合面為球面,下外圈與下內圈的配合面為球面。
[0008]在所述定位壓板與支撐鋼骨架之間設置有彈性件。
[0009]所述的彈性件包括彈性件本體,所述彈性件本體的內壁上設有一環形凹腔,在所述環形凹腔內嵌裝有彈性尼龍墊;所述的彈性尼龍墊從環形凹腔內向外凸出。
[0010]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之處在于:
[0011]本新型提供了一種萬能鋼結構支撐座,利用十字芯軸在上補償位和下補償位內的轉動和擺動,及利用高度補償位的設置,即可以自動校正、自動補償位差,校正最佳的承載方向,不僅精度高,而且可以輕松的消除復雜空間的構件所承受的外剪力和附加彎矩,有效保證了建筑構件的安全。
[0012]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新型保護的范圍。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新型實施例1結構不意圖;
[0014]圖2為本新型實施例1活塞的結構不意圖;
[0015]圖3為本新型圖2中處放大圖;
[0016]圖4為本新型實施例1彈性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實施例1
[0018]如圖1所示的一種萬能鋼結構支撐座,包括支撐鋼骨架1、上補償位2、下補償位3、十字芯軸4、鋼鑄件5、底板6、固定螺栓7和定位壓板8;所述的上補償位2包括上內圈20和上外圈21,該上內圈20和上外圈21可相對轉動和擺動;所述的下補償位3包括下內圈30和下外圈31,該下內圈30和下外圈31可相對轉動和擺動;所述的上內圈20和下內圈30分別與十字芯軸4的一端緊配合,上外圈21和下外圈31均與鋼鑄件5內孔配合連接;所述的底板6壓在下外圈31端面上與鋼鑄件5下端面平齊并與鋼鑄件焊接在一起;所述的定位壓板8通過固定螺栓7固定在鋼鑄件5上端的兩側,兩塊定位壓板8的間距小于上內圈的20寬度;所述的鋼鑄件5設置在支撐鋼骨架I內部,在該支撐鋼骨架I內部、位于底板6之下還設置有高度補償位9;所述的高度補償位9包括活塞90和活塞缸91;所述的活塞90設置在活塞缸91與底板6之間;通過這樣的設置,利用十字芯軸在上補償位和下補償位內的轉動和擺動,及利用高度補償位的設置,即可以自動校正、自動補償位差,校正最佳的承載方向,不僅精度高,而且可以輕松的消除復雜空間的構件所承受的外剪力和附加彎矩,有效保證了建筑構件的安全。
[0019]優選地,如圖2、3所示,所述的活塞90包括活塞本體,該活塞本體的中部套設有一個高鎳奧式體鐵鑲圈92,所述高鎳奧式體鐵鑲圈92的側面設有一個楔形的彈性密封槽93,該彈性密封槽93自其開口處向活塞本體中心逐漸縮小延伸;通過這樣的設置,可以提高該活塞的抗磨損性能,減小活塞做功時的摩擦,確保活塞和活塞缸能正常穩定工作。
[0020]優選地,如圖1所示,還設置有密封圈10,該密封圈10套進十字芯軸4,密封圈10的兩端通過定位壓板8固定在鋼鑄件5上;通過密封圈的設置,可以避免塵埃等進入補償位內,影響到補償尺寸。
[0021]優選地,如圖1所示,所述的上外圈21與上內圈20的配合面為球面,下外圈31與下內圈30的配合面為球面。
[0022]優選地,如圖1所示,在所述定位壓板8與支撐鋼骨架I之間設置有彈性件11;通過這樣的設置,在使用時,彈性件可以消減部分外力,且在高度補償位補償時,彈性件可以提供一定的補償距離。
[0023]更優選地,如圖4所示,所述的彈性件11包括彈性件本體,所述彈性件本體的內壁上設有一環形凹腔110,在所述環形凹腔110內嵌裝有彈性尼龍墊111;所述的彈性尼龍墊111從環形凹腔內向外凸出;通過這樣的設置,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彈性件的彈性性能,并減小機械磨損,提尚使用壽命。
【主權項】
1.一種萬能鋼結構支撐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鋼骨架、上補償位、下補償位、十字芯軸、鋼鑄件、底板、固定螺栓和定位壓板;所述的上補償位包括上內圈和上外圈,該上內圈和上外圈可相對轉動和擺動;所述的下補償位包括下內圈和下外圈,該下內圈和下外圈可相對轉動和擺動;所述的上內圈和下內圈分別與十字芯軸的一端緊配合,上外圈和下外圈均與鋼鑄件內孔配合連接;所述的底板壓在下外圈端面上與鋼鑄件下端面平齊并與鋼鑄件焊接在一起;所述的定位壓板通過固定螺栓固定在鋼鑄件上端的兩側,兩塊定位壓板的間距小于上內圈的寬度;所述的鋼鑄件設置在支撐鋼骨架內部,在該支撐鋼骨架內部、位于底板之下還設置有高度補償位;所述的高度補償位包括活塞和活塞缸;所述的活塞設置在活塞缸與底板之間。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萬能鋼結構支撐座,其特征在于:述的活塞包括活塞本體,該活塞本體的中部套設有一個高鎳奧式體鐵鑲圈,所述高鎳奧式體鐵鑲圈的側面設有一個楔形的彈性密封槽,該彈性密封槽自其開口處向活塞本體中心逐漸縮小延伸。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萬能鋼結構支撐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外圈與上內圈的配合面為球面,下外圈與下內圈的配合面為球面。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萬能鋼結構支撐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位壓板與支撐鋼骨架之間設置有彈性件。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萬能鋼結構支撐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性件包括彈性件本體,所述彈性件本體的內壁上設有一環形凹腔,在所述環形凹腔內嵌裝有彈性尼龍墊;所述的彈性尼龍墊從環形凹腔內向外凸出。
【文檔編號】E04B1/36GK205712486SQ201620635948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4日
【發明人】陳凡, 陳一凡, 陳夏生, 何鳳萍
【申請人】福建鑫晟鋼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