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回路換位塔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雙回路換位塔,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固定連接的塔頭、塔身和塔腿;塔頭包括避雷橫擔、上橫擔、中橫擔、下橫擔以及中柱;避雷橫擔采用倒傘型,上橫擔、中橫擔和下橫擔均包括三角形結構;塔身設置有太陽能電池,與太陽能電池電連接的警示燈,警示燈為多個,分別朝向不同方向設置;塔腿設置有距離地面一定高度的防攀爬電路,防攀爬電路包括電源,與電源電連接的紅外傳感器,與紅外傳感器電連接的無線通信電路,紅外傳感器為多個,分別朝向不同方向設置。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雙回路換位塔,具有警示裝置和防攀爬保護措施,能夠提醒周圍人群注意安全以及不要攀爬換位塔,保證換位塔周圍人群的人身安全。
【專利說明】
一種雙回路換位塔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雙回路換位塔。
【背景技術】
[0002]換位搭,又稱換位塔桿,是允許輸電導線在沿線路方向變換相對位置的桿塔,是電力傳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設備。
[0003]電能輸送過程中,送電線路的三根導線之間的距離通常并不相等。這種距離的不相等導致三相阻抗不平衡,輸電線路愈長,三相阻抗不平衡愈嚴重。為了克服三相阻抗不平衡的問題,送電線路設計規程規定“在中性點直接接地的電力網中,長度超過10km的送電線路均應換位”。一般在換位塔進行導線換位。
[0004]通過換位塔進行換位能夠減少電力系統正常運行時電流和電壓的不對稱,并限制送電線路對通信線路的影響。常見的換位方式包括循環換位、直線桿換位、耐張塔換位以及懸空換位。
[0005]作為電能傳輸中的重要設備,目前已有的換位塔缺少警示裝置和防攀爬保護措施,無法起到提醒周圍人群注意安全以及不要攀爬的效果,無法保證換位塔周圍人群的人身安全。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回路換位塔,具有警示裝置和防攀爬保護措施,能夠提醒周圍人群注意安全以及不要攀爬換位塔,保證換位塔周圍人群的人身安全。
[0007]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雙回路換位塔,所述換位塔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固定連接的塔頭、塔身和塔腿;所述塔頭包括避雷橫擔、上橫擔、中橫擔、下橫擔以及中柱,所述避雷橫擔、上橫擔、中橫擔和下橫擔自上而下依次固定在所述中柱上;所述避雷橫擔采用倒傘型,所述上橫擔、中橫擔和下橫擔均包括三角形結構,所述上橫擔三角形結構的底邊自所述三角形結構的側邊頂點向兩側延伸,所述下橫擔三角形結構的底邊自所述三角形結構的側邊頂點向兩側延伸;所述塔身設置有太陽能電池,與所述太陽能電池電連接的警示燈,所述警示燈為多個,分別朝向不同方向設置;所述塔腿設置有距離地面一定高度的防攀爬電路,所述防攀爬電路包括電源,與所述電源電連接的紅外傳感器,與所述紅外傳感器電連接的無線通信電路,所述紅外傳感器為多個,分別朝向不同方向設置。
[0008]結合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第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塔腿外側圍繞設置有防護外殼,所述防護外殼采用鋁合金材料,所述防護外殼上設置有防攀爬刺。
[0009]結合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第二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塔腿外側圍繞設置有防攀爬護欄,所述防攀爬護欄采用不銹鋼材料,所述防攀爬護欄包括多個水平欄以及多個豎直欄,每個所述豎直欄的頂端都具有刺狀結構。
[0010]結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第一種和第二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第三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上橫擔、中橫擔和下橫擔上均懸掛有絕緣子串,所述絕緣子串上設置有相互電連接的角度傳感器和第一無線通信模塊;所述角度傳感器向所述第一無線通信模塊發送所述絕緣子串的搖擺角數據和平移角數據,所述第一無線通信模塊接收所述搖擺角數據和所述平移角數據,并發送至后臺監控中心。
[0011]結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第一種和第二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第四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塔身上設置有傾斜度傳感器,與所述傾斜度傳感器電連接的第二無線通信模塊;所述傾斜度傳感器向所述第二無線通信模塊發送檢測到的傾斜度數據,所述第二無線通信模塊接收所述傾斜度數據并發送至后臺監控中心。
[0012]結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第一種和第二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第五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塔頭上設置有環境檢測裝置,與所述環境檢測裝置電連接的第三無線通信模塊;所述環境檢測裝置向所述第三無線通信模塊發送檢測到的環境數據,所述第三無線通信模塊接收所述環境數據并發送至后臺監控中心;其中,所述環境檢測裝置包括雨量檢測裝置、溫度檢測裝置、濕度檢測裝置和風速風向檢測裝置中的一種或多種。
[0013]結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第一種和第二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第六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塔頭上設置有防鳥設備,所述防鳥設備包括電機、旋轉軸、橫桿、托盤以及反光體;所述旋轉軸與所述電機固定連接,所述橫桿的第一端與所述旋轉軸成一定角度固定連接,所述托盤設置在所述橫桿的第二端,所述反光體固定設置在所述托盤內;所述橫桿在所述電機的作用下繞所述旋轉軸轉動。
[0014]結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第一種和第二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第七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塔頭、塔身和塔腿表面涂有防腐蝕涂料;所述防腐蝕涂料包括環氧樹脂涂料。
[0015]結合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第八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塔頭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4.9°,所述塔身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14°。
[0016]結合第一方面第八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第九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換位塔采用Q420B鋼材;所述塔頭、塔身和塔腿采用角鋼結構;所述換位塔的呼高為15米至36米;所述塔頭高17.6米;所述上橫擔長12米、中橫擔長7.4米和下橫擔長12米;所述塔頭的避雷橫擔的兩個地線懸掛點距離15.6米;所述換位塔高32.6米至53.6米。
[0017]本實施例中,在塔身上設置相互電連接的太陽能電池和警示燈,并設置防攀爬電路,防攀爬電路包括電源,與電源電連接的紅外傳感器,與紅外傳感器電連接的無線通信電路,能夠起到警示作用并防止他人攀爬換位塔。因此本實施例中的雙回路換位塔,具有警示裝置和防攀爬保護措施,能夠提醒周圍人群注意安全以及不要攀爬換位塔,保證換位塔周圍人群的人身安全。
[0018]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0019]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0020]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雙回路換位塔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0021]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警示裝置的模塊組成示意圖;
[0022]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防攀爬電路的模塊組成示意圖;
[0023]圖4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防護外殼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5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防攀爬護欄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6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角度傳感器和第一無線通信模塊電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7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傾斜度傳感器和第二無線通信模塊電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8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環境檢測裝置與第三無線通信模塊電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9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防鳥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10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雙回路換位塔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30]附圖標記:
[0031]塔頭10、塔身20、塔腿30;
[0032]避雷橫擔101、上橫擔102、中橫擔103、下橫擔104、中柱105;
[0033]太陽能電池201、警示燈202;
[0034]防攀爬電路301、電源3011、紅外傳感器3012、無線通信電路3013;
[0035]防護外殼40、防攀爬刺401;
[0036]防攀爬護欄50、刺狀結構501;
[0037]角度傳感器60、第一無線通信模塊61;
[0038]傾斜度傳感器70、第二無線通信模塊71;
[0039]環境檢測裝置80、第三無線通信模塊81;
[0040]電機90、旋轉軸91、橫桿92、托盤93、反光體94。
【具體實施方式】
[0041]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實用新型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42]考慮到作為電能傳輸中的重要設備,目前已有的換位塔缺少警示裝置和防攀爬保護措施,無法起到提醒周圍人群注意安全以及不要攀爬的效果,無法保證換位塔周圍人群的人身安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雙回路換位塔,下面結合附圖進行詳細描述。
[0043]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雙回路換位塔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該雙回路換位塔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固定連接的塔頭10、塔身20和塔腿30;
[0044]塔頭10包括避雷橫擔101、上橫擔102、中橫擔103、下橫擔104以及中柱105,避雷橫擔101、上橫擔102、中橫擔103和下橫擔104自上而下依次固定在中柱105上;
[0045]避雷橫擔101采用倒傘型,上橫擔102、中橫擔103和下橫擔104均包括三角形結構,上橫擔102三角形結構的底邊自三角形結構的側邊頂點向兩側延伸,下橫擔104三角形結構的底邊自三角形結構的側邊頂點向兩側延伸;
[0046]塔身20設置有太陽能電池,與太陽能電池電連接的警示燈,警示燈為多個,分別朝向不同方向設置;
[0047]塔腿30設置有距離地面一定高度的防攀爬電路,防攀爬電路包括電源,與電源電連接的紅外傳感器,與紅外傳感器電連接的無線通信電路,紅外傳感器為多個,分別朝向不同方向設置。
[0048]本實施例中,在塔身20上設置相互電連接的太陽能電池和警示燈,并設置防攀爬電路,防攀爬電路包括電源,與電源電連接的紅外傳感器,與紅外傳感器電連接的無線通信電路,能夠起到警示作用并防止他人攀爬換位塔。因此本實施例中的雙回路換位塔,具有警示裝置和防攀爬保護措施,能夠提醒周圍人群注意安全以及不要攀爬換位塔,保證換位塔周圍人群的人身安全。
[0049]圖1中的雙回路換位塔的塔身20上設置有如圖2所示的警示裝置,該警示裝置包括太陽能電池201、與太陽能電池201電連接的警示燈202,警示燈202為多個,分別朝向不同方向設置。優選警示燈202為8個,均勻朝向換位塔周圍設置。通過太陽能電池201持續發電,為警示燈202提供電能,從而使警示燈202點亮,起到警示作用。優選警示燈202為紅色LED燈。在黑夜情況下,通過警示燈202能夠進一步起到警示作用,避免周圍車輛和人群碰撞換位塔,保證周圍車輛和人群的安全。
[0050]圖1中的雙回路換位塔的塔腿30上設置有如圖3所示的防攀爬電路301,包括電源3011,與電源3011電連接的紅外傳感器3012,與紅外傳感器3012電連接的無線通信電路3013,紅外傳感器3012為多個,分別朝向不同方向設置。優選紅外傳感器3012為8個,均勻朝向換位塔周圍設置。電源3011包括鋰電池、鉛蓄電池以及太陽能電池中的一種或多種。電源3011還與無線通信電路3013電連接,為紅外傳感器3012和無線通信電路3013供電。紅外傳感器3012能夠檢測靠近換位塔的人或物體,并生成電平信號發送至無線通信電路3013,觸發無線通信電路3013與后臺監控中心通信,從而使后臺監控中心獲知有人或者物體攀爬換位塔。其中,無線通信電路3013優選無線網絡通信電路。一種優選的實施例中,當有人靠近換位塔時,紅外傳感器3012向無線通信電路3013發送高電平信號,無線通信電路3013將高電平信號轉發至后臺監控中心,從而使后臺監控中心獲知有人或者物體攀爬換位塔。
[0051]本實施例中,通過圖2中的警示裝置和圖3中的防攀爬電路301,能夠提醒周圍人群注意安全以及不要攀爬換位塔,保證換位塔周圍人群的人身安全。
[0052]為了進一步防止他人靠近換位塔,一種優選的實施例中,換位塔的塔腿30外側圍繞設置有防護外殼,防護外殼如圖4所示,采用鋁合金材料,防護外殼40上設置有防攀爬刺401。
[0053]如圖4所示,防護外殼40可以為多塊,多塊防護外殼40拼接起來,圍繞在塔腿30周圍。通過防護外殼40上的防攀爬刺401,能夠防止他人攀爬換位塔。
[0054]另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換位塔的塔腿30外側圍繞設置有防攀爬護欄,如圖5所示,防攀爬護欄50采用不銹鋼材料,防攀爬護欄50包括多個水平欄以及多個豎直欄,每個豎直欄的頂端都具有刺狀結構501。
[0055]如圖5所示,防攀爬護欄50可以為多塊,多塊防攀爬護欄50拼接起來,圍繞在塔腿30周圍。通過防攀爬護欄50上的刺狀結構501,能夠防止他人攀爬換位塔。
[0056]優選地,本實施例中,換位塔的上橫擔102、中橫擔103和下橫擔104上均懸掛有絕緣子串,絕緣子串上設置有相互電連接的角度傳感器和第一無線通信模塊;角度傳感器向第一無線通信模塊發送絕緣子串的搖擺角數據和平移角數據,第一無線通信模塊接收搖擺角數據和平移角數據,并發送至后臺監控中心。
[0057]如圖6所示,角度傳感器60和第一無線通信模塊61相互電連接,角度傳感器60位于絕緣子串上,檢測絕緣子串的搖擺角數據和平移角數據并發送至第一無線通信模塊61,第一無線通信模塊61接收搖擺角數據和平移角數據,并發送至后臺監控中心,以便于后臺監控中心監控絕緣子串的搖擺情況。通過檢測并監控絕緣子串的搖擺情況,能夠保證換位塔的安全使用,保證電力傳輸的安全性。
[0058]考慮到換位塔自身的傾斜程度是換位塔安全使用的指標之一,本實施例中,塔身20上設置有傾斜度傳感器,與傾斜度傳感器電連接的第二無線通信模塊;傾斜度傳感器向第二無線通信模塊發送檢測到的傾斜度數據,第二無線通信模塊接收傾斜度數據并發送至后臺監控中心。
[0059]如圖7所示,傾斜度傳感器70和第二無線通信模塊71電連接,傾斜度傳感器70位于塔身20上,檢測塔身20的傾斜情況,并向第二無線通信模塊71傳輸傾斜度數據,第二無線通信模塊71接收傾斜度數據并發送至后臺監控中心,以便于后臺監控中心監控換位塔的傾斜情況。通過檢測并監控換位塔的傾斜情況,能夠保證換位塔的安全使用,保證電力傳輸的安全性。
[0060]考慮到環境因素如雨量、溫度、濕度以及風速風向均會影響換位塔的使用,本實施例中,塔頭10上設置有環境檢測裝置,與環境檢測裝置電連接的第三無線通信模塊;環境檢測裝置向第三無線通信模塊發送檢測到的環境數據,第三無線通信模塊接收環境數據并發送至后臺監控中心;其中,環境檢測裝置包括雨量檢測裝置、溫度檢測裝置、濕度檢測裝置和風速風向檢測裝置中的一種或多種。
[0061]如圖8所示,環境檢測裝置80與第三無線通信模塊81電連接,環境檢測裝置80位于塔頭10上,用于檢測雨量數據、溫度數據、濕度數據和風速風向數據中的一種或多種,并發送至第三無線通信模塊81,第三無線通信模塊81接收上述數據,并傳輸至后臺監控中心,以便于后臺監控中心監控換位塔的工作環境。通過檢測并監控換位塔的工作環境,能夠換位塔的安全使用,保證電力傳輸的安全性。
[0062]圖6至圖8中,第一無線通信模塊61、第二無線通信模塊71和第三無線通信模塊81優選無線網絡通信模塊,無線網絡通信模塊具有通信距離長、通信效果穩定的優點。
[0063]考慮到鳥類動物容易落到換位塔上,影響電力傳輸,本實施例中,塔頭10上設置有如圖9所示的防鳥設備,如圖9所示,防鳥設備包括電機90、旋轉軸91、橫桿92、托盤93以及反光體94;旋轉軸91與電機90固定連接,橫桿92的第一端與旋轉軸91成一定角度固定連接,托盤93設置在橫桿92的第二端,反光體94固定設置在托盤93內;橫桿92在電機90的作用下繞旋轉軸91轉動。
[0064]圖9中,橫桿92的第一端優選與旋轉軸91垂直固定連接,防鳥設備工作時,電機90啟動,旋轉軸91自轉,橫桿92在旋轉軸91的帶動下繞旋轉軸91轉動,橫桿92第二端的托盤93內的反光體94也隨之轉動,反光體94反射太陽的光,產生強烈的反射光線,使得鳥類難以靠近,從而起到驅鳥的作用。反光體94包括玻璃等反光材料制品。
[0065]為了提高換位塔的抗腐蝕性,本實施例中,塔頭10、塔身20和塔腿30表面涂有防腐蝕涂料,該防腐蝕涂料包括環氧樹脂涂料。
[0066]為了提高換位塔的穩定性,如圖1所示,換位塔包括加固結構,該加固結構優選為三角形框架結構,換位塔塔身20的截面為正方形,以提高換位塔的穩定性。其中,塔身20的截面指得是塔身20的四個側邊所形成的截面。具體可以參考圖10。
[0067]圖1O示出了本實施例中的換位塔的立體結構圖,如圖10所示,本實施例中的換位塔設置有多個三角形框架加固結構,塔身20的四個側邊所形成的截面為正方形。
[0068]本實施例中,塔頭10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4.9°,塔身20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14°。具體地,圖1和圖1O中,塔頭1的中柱105的側邊與豎直方向夾角為4.9°,塔身20的側邊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14°。
[0069]本實施例中,換位塔采用Q420B鋼材,塔頭1010、塔身2020和塔腿3030采用角鋼結構,從而有效降低換位塔自重并提尚極限承載能力。
[0070]本實施例中,換位塔的呼高為15米至36米,塔頭10高17.6米,上橫擔102長12米、中橫擔103長7.4米和下橫擔104長12米,塔頭10的避雷橫擔101的兩個地線懸掛點距離15.6米,換位塔高32.6米至53.6米。
[0071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換位塔的塔腿包括長塔腿和短塔腿。圖1中,左側塔腿為長塔腿,右側塔腿為短塔腿,長塔腿和短塔腿之間具有固定高度差,如I米。通過長塔腿和短塔腿的相互配合,能夠使換位塔適應凹凸不平的地勢結構,從而安裝在野外高低地勢上,保證換位塔的安全使用。
[0072]下面主要介紹本實施例中的換位塔的研發原理及主要特點。
[0073]本實施例基于工程實際需求,以國內通用換位塔標準化設計模塊和計算方法為基礎,研發適用于高海拔、超高風速、且適合海外欠發達國家落后施工條件的經濟型雙回路換位換位塔標準化設計模塊,采用耐張換位塔型式。同時依據國際電工委員會IEC60826標準進行荷載分析研究,開發基于IEC標準的外荷載計算模塊,以此對換位換位塔進行檢驗與優化,以期達到增加換位塔受力荷載而控制換位塔造價的目的。
[0074]((Design criteria of overhead transmiss1n lines》(架空輸電線路設計準則)(IEC 60826-2003)是國際電工委員會頒布的架空輸電線路設計標準,是國際上線路設計的通用標準。國內設計常用的設計標準是中國國家標準《110?750kV架空輸電線路設計規范》(GB 50545-2010)以及電力行業標準《架空送電線路桿塔結構設計技術規定》(DL/T5154-2012)(以下簡稱國標)。研究IEC60826-2003與國標在荷載計算中的差異性,并結合國標對荷載計算進行優化,在確保超限換位塔整體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優化塔頭及塔身結構,以期達到節約投資的目的。
[0075]雖然國際電工委員會IEC規范與中國標準GB規范有較大的聯系,但由于各方面因素兩個標準間仍然具有差異性。依據輸電線路在各種運行工況下導地線風荷載、安裝荷載和斷線荷載組合原則,經過我們對兩種標準的分析比較,主要差異性如下:
[0076](I)對導線風荷載,IEC標準計算換位塔綜合外負荷約為國標的1.31倍(綜合考慮各種運行工況后);
[0077](2)對上部結構,IEC綜合安全度為國標的1.15倍;
[0078](3)假設本實施例采用粧基礎,IEC綜合安全度為國標的1.37倍。
[0079]桿塔結構設計采用以概率理論為基礎的極限狀態設計法,結構構件的可靠度采用可靠指標度量,極限狀態設計表達式采用荷載標準值、材料性能標準值、幾何參數標準值及各種分項系數等表達式。結構的極限狀態應滿足線路安全運行的臨界狀態。極限狀態應滿足承載力極限狀態及正常使用極限狀態的要求。
[0080]桿塔設計中根據IEC標準,對設計工況、桿塔材料進行合理選擇。通過三維有限元分析軟件對換位塔塔頭、塔身坡度、塔身斷面型式、塔材傳力線路及塔材尺寸等進行了多方案優化比選,采用新型Q420B高強鋼材,有效地降低了換位塔自重并提高極限承載能力。自主研發出I套滿足IEC標準的經濟型220kV雙回路換位塔,該換位塔呼高15m至36m,滿足高海拔山地地形、超高風速、超大檔距的使用要求。換位塔塔頭采用倒傘型結構,在滿足電氣間隙要求的前提下,盡量減少線路走廊寬度及換位塔受力。塔身采用兩次變坡,坡度分別為
4.9度和14度。換位塔主要受力構件均采用Q420B高強鋼,部分斜材及輔助材采用Q235B及Q345B普通碳素鋼。
[0081 ]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
[0082]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或者是該實用新型產品使用時慣常擺放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僅用于區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0083]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84]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可輕易想到變化,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變化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所述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主權項】
1.一種雙回路換位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換位塔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固定連接的塔頭、塔身和塔腿; 所述塔頭包括避雷橫擔、上橫擔、中橫擔、下橫擔以及中柱,所述避雷橫擔、上橫擔、中橫擔和下橫擔自上而下依次固定在所述中柱上; 所述避雷橫擔采用倒傘型,所述上橫擔、中橫擔和下橫擔均包括三角形結構,所述上橫擔三角形結構的底邊自所述三角形結構的側邊頂點向兩側延伸,所述下橫擔三角形結構的底邊自所述三角形結構的側邊頂點向兩側延伸; 所述塔身設置有太陽能電池,與所述太陽能電池電連接的警示燈,所述警示燈為多個,分別朝向不同方向設置; 所述塔腿設置有距離地面一定高度的防攀爬電路,所述防攀爬電路包括電源,與所述電源電連接的紅外傳感器,與所述紅外傳感器電連接的無線通信電路,所述紅外傳感器為多個,分別朝向不同方向設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位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腿外側圍繞設置有防護外殼,所述防護外殼采用鋁合金材料,所述防護外殼上設置有防攀爬刺。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位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腿外側圍繞設置有防攀爬護欄,所述防攀爬護欄采用不銹鋼材料,所述防攀爬護欄包括多個水平欄以及多個豎直欄,每個所述豎直欄的頂端都具有刺狀結構。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換位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橫擔、中橫擔和下橫擔上均懸掛有絕緣子串,所述絕緣子串上設置有相互電連接的角度傳感器和第一無線通信模塊; 所述角度傳感器向所述第一無線通信模塊發送所述絕緣子串的搖擺角數據和平移角數據,所述第一無線通信模塊接收所述搖擺角數據和所述平移角數據,并發送至后臺監控中心。5.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換位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身上設置有傾斜度傳感器,與所述傾斜度傳感器電連接的第二無線通信模塊; 所述傾斜度傳感器向所述第二無線通信模塊發送檢測到的傾斜度數據,所述第二無線通信模塊接收所述傾斜度數據并發送至后臺監控中心。6.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換位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頭上設置有環境檢測裝置,與所述環境檢測裝置電連接的第三無線通信模塊; 所述環境檢測裝置向所述第三無線通信模塊發送檢測到的環境數據,所述第三無線通信模塊接收所述環境數據并發送至后臺監控中心; 其中,所述環境檢測裝置包括雨量檢測裝置、溫度檢測裝置、濕度檢測裝置和風速風向檢測裝置中的一種或多種。7.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換位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頭上設置有防鳥設備,所述防鳥設備包括電機、旋轉軸、橫桿、托盤以及反光體; 所述旋轉軸與所述電機固定連接,所述橫桿的第一端與所述旋轉軸成一定角度固定連接,所述托盤設置在所述橫桿的第二端,所述反光體固定設置在所述托盤內; 所述橫桿在所述電機的作用下繞所述旋轉軸轉動。8.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換位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頭、塔身和塔腿表面涂有防腐蝕涂料;所述防腐蝕涂料包括環氧樹脂涂料。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位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頭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4.9°,所述塔身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14°。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換位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換位塔采用Q420B鋼材;所述塔頭、塔身和塔腿采用角鋼結構; 所述換位塔的呼高為15米至36米; 所述塔頭高17.6米; 所述上橫擔長12米、中橫擔長7.4米和下橫擔長12米; 所述塔頭的避雷橫擔的兩個地線懸掛點距離15.6米; 所述換位塔高32.6米至53.6米。
【文檔編號】E04H12/24GK205713392SQ201620640385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4日
【發明人】張麗, 蔡偉宏, 傅文華, 楊勝雄, 柳耀翠, 甘凱元, 陳苗, 鄭松, 李枝順, 許 鵬, 呂濤
【申請人】廣西壯族自治區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