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拼接地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拼接地板,包括板體以及用于連接所述板體的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體包括表貼板、襯底板、第一間層以及第二間層,所述的第一間層設置在所述表貼板與所述襯底板之間,所述的第一間層包括中央彈性部、頂角固定部以及安裝槽,所述頂角固定部設在所述的第一間層的四個對角上,所述的安裝槽設置在相鄰所述頂角固定部之間,所述的第二間層設置在所述安裝槽內,所述的第二間層上設置有貫穿所述第二間層的第二插槽,所述的第一間層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二插槽連通的第一插槽,所述第一間層與所述第二間層的邊沿設置有連接結構。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拼裝便捷,拆卸容易且不易發生形變的優點。
【專利說明】
一種拼接地板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地板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拼接地板。
【背景技術】
[0002]現有地板在鋪設的時候需要拼接,但是現有的結構在拼接過程中有一個橫向插入滑動的過程,而這個動作在地板鋪設至房間邊沿的時候這個動作極其麻煩,同時由于木板之間存在滑動的可能性所以其形變的范圍就很大,經常會出現前后地板之間的拼縫逐漸擴大的情況,又有現有技術通過四面卡扣進行固定,但是這種方式太過密合完全沒有給予木板的形變空間,導致木板發生微形變時整塊板體上翹破壞地板整體美觀度。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拼接地板,本實用新型通過開設在四側的槽體配合具有剛性段和彈性段的連接件使相鄰木板之間在穩固連接消除側向滑動的同時能有一定的正向形變容納可能。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拼接地板,包括板體以及用于連接所述板體的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體包括表貼板、襯底板、第一間層以及第二間層,所述的第一間層設置在所述表貼板與所述襯底板之間,所述的第一間層包括中央彈性部、頂角固定部以及安裝槽,所述頂角固定部設在所述的第一間層的四個對角上,所述的安裝槽設置在相鄰所述頂角固定部之間,所述的第二間層設置在所述所述安裝槽內,所述的第二間層上設置有貫穿所述第二間層的第二插槽,所述的第一間層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二插槽連通的第一插槽,所述第一間層與所述第二間層的邊沿設置有連接結構;
[0005]所述的連接件包括設置在兩端的剛性段以及設置在中部的彈性段,所述的剛性段的長度大于所述彈性段的長度,所述的彈性段設置卡孔,所述的剛性段的一端設置有與所述卡孔連接的卡栓,設置所述彈性段兩段所述卡孔的插入方向相同;
[0006]所述的剛性段的長度小于所述第一插槽與所述第二插槽的長度和,所述連接件的長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插槽與所述第二插槽的長度和的兩倍。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所述的第一間層為松木層或楊木層,所述的第二間層為秸桿層或木粉層。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所述的第一插槽的寬度小于所述剛性段的寬度,所述第二插槽的大于等于所述彈性段的寬度,所述剛性段的寬度小于所述彈性段。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所述彈性段與所述剛性段的連接處的兩側邊沿設置有楔形部。
[001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所述的卡孔為通孔,所述卡孔包括插入段以及卡扣段,所述卡扣段的孔徑大于所述插入段。
[001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所述的卡栓包括設置在端頭的卡頭以及設置在所述剛性段與所述卡頭之間的栓體。
[0012]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所述第二插槽內設置有用于容納所述彈性段受擠壓后形變部分的內凸槽,相鄰所述第二插槽內的所述內凸槽的設置方向相反。
[0013]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所述的第二間層為秸桿與木粉的混合層,所述的第二間層中秸桿與木粉的質量比為1: 1.5。
[0014]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組成所述的第二間層的秸桿的碎片長度小于0.5cm。
[0015]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所述的連接結構包括沿板體邊沿的延伸方向設置了L型折角卡扣,所述的L型折角卡扣的折角端部設置有弧形滑部,設置于同側的所述L型折角卡扣的翻折方向相反,所述板體的相鄰側邊上設置在同一水平高度上的所述L型折角卡扣的翻折方向相反。
[0016]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拼裝便捷,拆卸容易且不易發生形變的優點。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插槽與第一插槽結構示意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連接件側視結構示意圖;
[0021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連接件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22 ]圖中,2-板體;I_連接件;2-1-表貼板;2_2_襯底板;2_3_第一丨司層;2_4_第二丨司層;2-3-1-中央彈性部;2-3-2-頂角固定部;2-3-3-安裝槽;2_4_1_第二插槽;2_3_4_第一插槽;4-L型折角卡扣;4-1-弧形滑部;1-1-剛性段;1-2-彈性段;1-3-卡孔;1-4-卡栓;1-2-1-楔形部;1-3-1-插入段;1-4-1-卡頭;1-4-2-栓體;2-4-1-1-內凸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4]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包括板體2以及用于連接板體2的連接件1,其特征在于:板體2包括表貼板2-1、襯底板2-2、第一間層2-3以及第二間層2-4,第一間層2-3為松木層或楊木層,第二間層2-4為秸桿層或木粉層,第二間層2-4為秸桿與木粉的混合層,第二間層2-4中秸桿與木粉的質量比為1:1.5,組成第二間層2-4的秸桿的碎片長度小于
0.5cm。第一間層2-3設置在表貼板2-1與襯底板2-2之間,第一間層2-3包括中央彈性部2-3-
1、頂角固定部2-3-2以及安裝槽2-3-3,頂角固定部2-3-2設在第一間層2-3的四個對角上,安裝槽2-3-3設置在相鄰頂角固定部2-3-2之間,第二間層2-4設置在安裝槽2-3-3內,第二間層2-4上設置有貫穿第二間層2-4的第二插槽2-4-1,第一間層2-3上設置有與第二插槽2-4-1連通的第一插槽2-3-4,第一間層2-3與第二間層2-4的邊沿設置有連接結構;第二插槽2-4-1內設置有用于容納彈性段1-2受擠壓后形變部分的內凸槽2-4-1-1,相鄰第二插槽2-4-1內的內凸槽2-4-1-1的設置方向相反。連接結構包括沿板體2邊沿的延伸方向設置了 L型折角卡扣4,L型折角卡扣4的折角端部設置有弧形滑部4-1,設置于同側的L型折角卡扣4的翻折方向相反,板體2的相鄰側邊上設置在同一水平高度上的L型折角卡扣4的翻折方向相反。
[0025]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連接件I包括設置在兩端的剛性段1-1以及設置在中部的彈性段1-2,剛性段1-1的長度大于彈性段1-2的長度,彈性段1-2設置卡孔1-3,剛性段1-1的一端設置有與卡孔1-3連接的卡栓1-4,設置彈性段1-2兩段卡孔1-3的插入方向相同剛性段1-1的長度小于第一插槽2-3-4與第二插槽2-4-1的長度和,連接件I的長度大于等于第一插槽2-3-4與第二插槽2-4-1的長度和的兩倍。第一插槽2-3-4的寬度小于剛性段1-1的寬度,第二插槽2-4-1的大于等于彈性段1-2的寬度,剛性段1-1的寬度小于彈性段1-2。彈性段1-2與剛性段1-1的連接處的兩側邊沿設置有楔形部1-2-1。卡孔1-3為通孔,卡孔1-3包括插入段1-3-1以及卡扣段I _3_2,卡扣段1-3-2的孔徑大于插入段1-3-1。卡檢1-4包括設置在端頭的卡頭1-4-1以及設置在剛性段1-1與卡頭1-4-1之間的栓體1-4-2。
[0026]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到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內容,已經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
【主權項】
1.一種拼接地板,包括板體(2)以及用于連接所述板體(2)的連接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體(2)包括表貼板(2-1)、襯底板(2-2)、第一間層(2-3)以及第二間層(2-4),所述的第一間層(2-3)設置在所述表貼板(2-1)與所述襯底板(2-2)之間,所述的第一間層(2-3)包括中央彈性部(2-3-1)、頂角固定部(2-3-2)以及安裝槽(2-3-3),所述頂角固定部(2-3-2)設在所述的第一間層(2-3)的四個對角上,所述的安裝槽(2-3-3)設置在相鄰所述頂角固定部(2-3-2)之間,所述的第二間層(2-4)設置在所述所述安裝槽(2-3-3)內,所述的第二間層(2-4)上設置有貫穿所述第二間層(2-4)的第二插槽(2-4-1),所述的第一間層(2-3)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二插槽(2-4-1)連通的第一插槽(2-3-4),所述第一間層(2-3)與所述第二間層(2-4)的邊沿設置有連接結構; 所述的連接件(I)包括設置在兩端的剛性段(1-1)以及設置在中部的彈性段(1-2),所述的剛性段(1-1)的長度大于所述彈性段(1-2)的長度,所述的彈性段(1-2)設置卡孔(1-3),所述的剛性段(1-1)的一端設置有與所述卡孔(1-3)連接的卡栓(1-4),設置所述彈性段(1-2)兩段所述卡孔(1-3)的插入方向相同; 所述的剛性段(1-1)的長度小于所述第一插槽(2-3-4)與所述第二插槽(2-4-1)的長度和,所述連接件(I)的長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插槽(2-3-4)與所述第二插槽(2-4-1)的長度和的兩倍。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拼接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間層(2-3)為松木層或楊木層,所述的第二間層(2-4)為秸桿層或木粉層。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拼接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插槽(2-3-4)的寬度小于所述剛性段(1-1)的寬度,所述第二插槽(2-4-1)的大于等于所述彈性段(1-2)的寬度,所述剛性段(1-1)的寬度小于所述彈性段(1-2)。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拼接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段(1-2)與所述剛性段(1-1)的連接處的兩側邊沿設置有楔形部(1-2-1)。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拼接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孔(1-3)為通孔,所述卡孔(1-3)包括插入段(1-3-1)以及卡扣段(1-3-2),所述卡扣段(1-3-2)的孔徑大于所述插入段(1_3-1)ο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拼接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栓(1-4)包括設置在端頭的卡頭(1-4-1)以及設置在所述剛性段(1-1)與所述卡頭(1-4-1)之間的栓體(1-4-2)。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拼接地板,其特在于:所述第二插槽(2-4-1)內設置有用于容納所述彈性段(1-2)受擠壓后形變部分的內凸槽(2-4-1-1),相鄰所述第二插槽(2-4-1)內的所述內凸槽(2-4-1 -1)的設置方向相反。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拼接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間層(2-4)為秸桿與木粉的混合層,所述的第二間層(2-4)中秸桿與木粉的質量比為1:1.5。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拼接地板,其特征在于:組成所述的第二間層(2-4)的秸桿的碎片長度小于0.5cm。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拼接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結構包括沿板體(2)邊沿的延伸方向設置了 L型折角卡扣(4),所述的L型折角卡扣(4)的折角端部設置有弧形滑部(4-1),設置于同側的所述L型折角卡扣(4)的翻折方向相反,所述板體(2)的相鄰側邊上設置在同一水平高度上的所述L型折角卡扣(4)的翻折方向相反。
【文檔編號】B32B21/04GK205712936SQ201620636374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5日
【發明人】楊忠衛, 楊加衛
【申請人】湖州南潯五福木制品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