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建筑攪拌機械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自重力激振復合攪拌機。
背景技術:
在經過粉碎的或原來松散的土中,摻入足量的水泥和水,經拌和得到的混合料在壓實和養生后,當其抗壓強度符合規定的要求時,稱為水泥穩定土。用水泥穩定細粒土得到的強度符合要求的混合料,視所用的土類而定,可簡稱為水泥土、水泥砂或水泥石屑等。用水泥穩定中粒土和粗粒土得到的強度符合要求的混合料,視所用原材料而定,可簡稱為水泥碎石、水泥砂礫等。穩定土的生產須遵循八字方針,即“計量準確、拌合均勻”,但是就目前穩定土攪拌狀況,離析嚴重拌合不均。目前市場上解決穩定土拌合均勻的三種辦法①加長有效攪拌距離②雙攪拌主機,即二次攪拌③偏心振動攪拌,存在以下問題:一、以上第一種辦法,由于延長攪拌時間,其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拌合均勻度一般。二、以上第二種辦法,由于增加一套攪拌主機,生產成本提高1倍以上,拌合均勻度一般。三、以上第三種辦法,功耗增加2/5,同樣增加了生產成本,而且物料離析嚴重。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自重力激振復合攪拌機,能夠解決穩定土生產中存在的離析嚴重拌合不均、功耗大、產量低等問題。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自重力激振復合攪拌機,包括拌合出料機和設置在所述拌合出料機上部的拌合器,所述的拌合器設置有水泥進料口、噴水管和拌合器出料口;所述的拌合器連接有輸送皮帶;所述的拌合器的一側設置有振動源,所述的拌合器的內腔設置有狼牙板,所述的拌合器與所述的拌合出料機的上表面之間設置有彈簧。優選的所述的狼牙板自上而下呈“之”字形設置。優選的,所述的噴水管設置在所述拌合器的上部接近中央的位置。優選的,所述的拌合器的底面為矩形,所述的彈簧設置在所述拌合器的底面的四個角。進一步的,所述的拌合器的四個角均設置有兩個彈簧。優選的,所述的振動源包括振動電機。優選的,所述的狼牙板包括依次連接,呈“之”字形排列的第一狼牙板、第二狼牙板和第三狼牙板,所述的水泥進料口和所述的輸送皮帶可將需拌合的物料落在所述的第一狼牙板的帶牙面板上,所述的第三狼牙板的末端位于所述的拌合器出料口。優選的,所述的拌合出料機為雙臥軸終端拌合出料機。本發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術方案,能夠解決穩定土生產中存在的離析嚴重拌合不均、功耗大、產量低等問題。本發明的功率消耗低、連續產量大、拌合均勻徹底,能夠滿足最新的生產標準的要求。附圖說明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拌合器;101-水泥進料口;102-噴水管;103-狼牙板;103a-第一狼牙板;103b-第二狼牙板;103c-第三狼牙板;104-振動源;105-彈簧;2-輸送皮帶;3-拌合出料機;301-出料口;4-成品輸送皮帶。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自重力激振復合攪拌機,包括拌合出料機3和設置在所述拌合出料機3上部的拌合器1,所述的拌合器1設置有水泥進料口101、噴水管102和拌合器出料口106;所述的拌合器1連接有輸送皮帶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拌合器1的一側設置有振動源104,所述的拌合器1的內腔設置有狼牙板103,所述的拌合器1與所述的拌合出料機3的上表面之間設置有彈簧105。所述的狼牙板包括依次連接,呈“之”字形排列的第一狼牙板103a、第二狼牙板103b和第三狼牙板103c,所述的水泥進料口101和所述的輸送皮帶2可將需拌合的物料落在所述的第一狼牙板103a的帶牙面板上,所述的第三狼牙板103c的末端位于所述的拌合器出料口106。所述的噴水管102設置在所述拌合器1的上部接近中央的位置。所述的拌合器1的底面為矩形,拌合器1的底面的四個角的均設置2個彈簧。彈簧105為鋼質,直徑為20mm,彈簧圈出內徑為100mm,高度為200mm。本實施例中的拌合出料機3采用的是雙臥軸終端拌合出料機型號為WDB600,功率為37KW×2;振動源104采用的是新鄉旭日電機有限公司生產的YZD-15-6型號的振動電機,功率1.1kw。工作原理:振動源104電機啟動,物料經輸送皮帶2輸送至拌合器1內,同時水泥經水泥進料口101進入自拌合器1內,噴水管102同時噴水,各物料在拌合器1內經狼牙板103使大塊物料充分破碎,振散均勻混合后,進入雙臥軸終端拌合出料機3,進行攪拌后經過出料口301進入成品皮帶輸送機4。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并非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對于一些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熟知的技術內容,此處不再贅述,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