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樓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空心樓蓋,其技術方案要點是一種空心樓蓋,包括空心網架和綁接在空心網架底部的底筋網,所述空心網架包括呈縱橫設置的若干鋼筋架,若干所述鋼筋架形成有用于填裝芯模的填裝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網架位于邊緣的鋼筋架上連接有垂直于鋼筋架設置的滑軌,所述滑軌沿長度方向滑動連接有用于支撐芯模的托盤,所述托盤位于填裝位的上方。本實用新型安裝簡單,主要為芯模放置在托盤上并通過托盤在滑軌上滑動到各個填裝位處,施工人員接著將其填裝入填裝位內,而不需要抬動芯模,從而達到便于施工人員填裝的目的。
【專利說明】
空心樓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設施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空心樓蓋。
【背景技術】
[0002]空心樓蓋是一種現澆鋼筋砼空心樓蓋;也叫現澆無梁空心樓蓋,安裝芯模產品后現澆而成的空心無明梁樓蓋。空心樓蓋,包括鋼筋、砼、芯模,芯模埋置在鋼筋砼中,其特征在于芯模內填充有輕質材料。
[0003]目前,公開號為CN104060828A的專利公開了一種石膏空腔模盒抗浮施工工藝及澆筑模結構,該工藝通過設在石膏空腔模盒四周的定位筋限定石膏空腔模盒的水平滑移。同時通過設在石膏空腔模盒頂部的定位墊塊將石膏空腔模盒上浮力傳遞給抗浮筋,再通過拉筋傳遞給抗浮筋給固定在模板上的底筋網,防止石膏空腔模盒上浮。
[0004]石膏空腔模盒即為空心樓蓋的一種芯模,施工人員需要逐個抬起石膏空腔模盒并將其填入空心樓蓋的空位中,雖然石膏空腔模盒或其他芯模內為輕質材料,但是也具有一定的重量,尤其在空心樓蓋建筑面積較大的情況下,施工人員需要耗費較大體力完成芯模的填裝工程,因此有必要設計出一種便于施工人員填裝芯模的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空心樓蓋,芯模放置在托盤上并通過托盤在滑軌上滑動到各個填裝位處,施工人員接著將其填裝入填裝位內,而不需要抬動芯模,從而達到便于施工人員填裝的目的。
[0006]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空心樓蓋,包括空心網架和綁接在空心網架底部的底筋網,所述空心網架包括呈縱橫設置的若干鋼筋架,若干所述鋼筋架形成有用于填裝芯模的填裝位,所述空心網架位于邊緣的鋼筋架上連接有垂直于鋼筋架設置的滑軌,所述滑軌沿長度方向滑動連接有用于支撐芯模的托盤,所述托盤位于填裝位的上方。
[000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芯模放置在托盤上,施工人員推動托盤使得托盤在滑軌上緩慢滑動,當滑動到指定的位置,對托盤或者芯模施加一個阻力防止其再移動,芯模停止移動后可以將芯模抬起填裝入填裝位內,此方案不需要施工人員將芯模從空心網架的一側抬動到各個填裝位處,從而大大降低了施工人員的勞動強度,達到便于施工人員填裝的目的。
[0008]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滑軌由若干不同尺寸的軌道套設形成,所述軌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厚度沿軌道套設方向呈遞減設置,前一底板開設有嵌設后一底板的第
--^槽。
[000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一底板逐個從前一底板的第一卡槽內抽出,從而延長軌道的長度,當托盤滑動到軌道的末端接觸到水平的鋼筋架時,托盤停止,向停止位置處的填裝位內進行填料。
[0010]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軌道還包括連接于底板側邊的側板,所述側板沿軌道套設方向呈遞減設置,前一側板開設有嵌設后一側板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呈連通設置。
[0011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側板對托盤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托盤在滑動過程往軌道兩邊移動;而設置的第二卡槽為了使得后一側板能夠配合后一底板能夠相對從前一軌道中抽出。
[0012]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滑軌與鋼筋架呈可拆卸連接于鋼筋架。
[001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對一排的填裝位填裝完芯模后,可以將滑軌從對應地鋼筋架上拆卸下來,并且安裝到鋼筋架具有另一排填裝位的位置處,以同樣的方式接著對剩下的填裝位進行填裝芯模。
[0014]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托盤包括盤體和連接在盤體底部的滑輪,所述滑輪滑動連接于滑軌。
[001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滑輪使得托盤與滑軌的滑動摩擦變化為滾動摩擦,降低摩擦力,便于施工人員在施加較小的作用力下驅動支撐有芯模的托盤滑動,降低勞動強度。
[0016]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盤體轉動連接有翻板,所述翻板背離盤體一側與盤體之間設置有可拆卸連接翻板的扣合件。
[001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扣合件將翻板向下轉動到一定的傾斜角度,從而便于芯模從翻板上滑入到填裝位內,在通過扣合件將翻板向上轉動,達到支撐下一個芯模的目的。
[0018]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扣合件包括連接在翻板上的插條和連接在盤體上的套筒,所述插條與套筒呈插嵌配合。
[001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插條從套筒內拔出時,實現翻板向下轉動到一定的傾斜角度,芯模從翻板上滑入到填裝位內,而不需要施工人員抬動,芯模滑落后,將翻板向上轉動,并間插條插進套筒內,達到支撐下一個芯模的目的。
[0020]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通過托盤承載芯模在軌道上滑動指定位置,便于施工人員將芯模放置在填裝位內,而不需要抬動芯模,從而達到便于施工人員填裝的目的;并且軌道相互套接,因此能夠針對不同的填裝位使得托盤滑動到指定的填裝位處,提高填裝效果。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實施例的立體圖;
[0022]圖2為實施例圖1中I部的放大圖;
[0023]圖3為實施例用于體現托盤滑動連接在軌道上的立體圖;
[0024]圖4為圖3中II部的放大圖。
[0025]附圖標記:1、鋼筋架;11、鋼筋;12、定位筋;2、底筋網;3、滑軌;31、軌道;311、底板;312、第一卡槽;313、側板;314、第二卡槽;4、托盤;41、盤體;411、翻板;42、滑輪;5、插條;6、套筒;7、芯模;8、填裝位。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7]—種空心樓蓋,結合圖1和圖2所示,包括空心網架和綁接在空心網架底部的底筋網2,其中空心網架包括若干鋼筋架I,鋼筋架I呈縱橫設置,鋼筋架I由上部的兩根平行的鋼筋11和下部的兩根平行的鋼筋11以及連接在上部和下部的鋼筋11之間的定位筋12構成,鋼筋架I為鏤空的柱狀,定位筋12通過細鋼絲綁接于鋼筋11。
[0028]結合圖3和圖4所示,空心網架位于邊緣處的鋼筋架I上設置有滑軌3,滑軌3由若干個呈不同尺寸的軌道31構成,若干不同尺寸的軌道31呈相互套設,具體結構如下設置,軌道31包括底板311和側板313,底板311和側板313的厚度沿軌道31套設方向呈遞減設置,而前一底板311開設有嵌設后一底板311的第 ^槽312,前一側板313開設有嵌設后一側板313的第二卡槽314,兩個卡槽呈連通設置;同時第—^槽312槽口口徑小于底板311—側的最大厚度和大于底板311另一側的最大厚度,而第二卡槽314槽口口徑小于側板313—側的最大厚度和大于底板311另一側的最大厚度,這使得后一軌道31能過在前一軌道31內滑動,但是后一軌道31不能從前一軌道31中滑出。
[0029]本實施例在滑軌3沿長度方向滑動連接有用于支撐芯模7的托盤4,托盤4位于填裝位8的上方。托盤4包括盤體41和轉動連接在盤體41底部四個角上的四個滑輪42,滑輪42滑動連接于滑軌3 ο該盤體41設置有翻板411,翻板411 一側轉動連接于盤體41,翻板411的另一側和盤體41之間通過扣合件呈可拆卸連接,翻板411上通過鋼索繩固定連接有插條5,插條5設置有兩個,其沿翻板411的寬度方向設置,而在盤體41上固定連接有用于套接插條5的套筒6。
[0030]采用本實施例對鋼筋架I中的填裝位8填裝芯模7的具體操作步驟為:將滑軌3固定連接在鋼筋架I上,滑軌3垂直于其連接的鋼筋架I,平行于兩側的鋼筋架I,將托盤4放置在兩條滑軌3上,軌道31是傾斜設置的,但是傾斜角度為5度,滑輪42和滑軌3之間的摩擦力使得空托盤4不會滑軌3上滑動,施工人員將芯模7放置在托盤4上,放置穩定后向托盤4和芯模7施加作用力,兩者能夠滑動到滑軌3末端的填裝位8處,將插條5從插筒內拔出,使得翻板411轉動至下方,便于芯模7從翻板411的下方滑入到填裝位8內。遠處的填裝位8填裝滿后,將遠處的軌道31向前滑動縮回,從而減小滑軌3的長度,便于托盤4達到近處的填裝位8處。當一排的填裝位8填裝滿后,拆卸下滑軌3將其連接在具有一排待填裝位8的鋼筋架I上,通過上述操作方式進行填料。
[0031]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主權項】
1.一種空心樓蓋,包括空心網架和綁接在空心網架底部的底筋網(2),所述空心網架包括呈縱橫設置的若干鋼筋架(I),若干所述鋼筋架(I)形成有用于填裝芯模(7)的填裝位(8),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網架位于邊緣的鋼筋架(I)上連接有垂直于鋼筋架(I)設置的滑軌(3),所述滑軌(3)沿長度方向滑動連接有用于支撐芯模(7)的托盤(4),所述托盤(4)位于填裝位(8)的上方。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樓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軌(3)由若干不同尺寸的軌道(31)套設形成,所述軌道(31)包括底板(311),所述底板(311)厚度沿軌道(31)套設方向呈遞減設置,前一底板(311)開設有嵌設后一底板(311)的第 ^槽(312)。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心樓蓋,其特征在于,所述軌道(31)還包括連接于底板(311)側邊的側板(313),所述側板(313)沿軌道(31)套設方向呈遞減設置,前一側板(313)開設有嵌設后一側板(313)的第二卡槽(314),所述第一卡槽(312)和第二卡槽(314)呈連通設置。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空心樓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軌(3)與鋼筋架(I)呈可拆卸連接于鋼筋架(I)。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空心樓蓋,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盤(4)包括盤體(41)和連接在盤體(41)底部的滑輪(42),所述滑輪(42)滑動連接于滑軌(3)。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空心樓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盤體(41)轉動連接有翻板(411),所述翻板(411)背離盤體(41) 一側與盤體(41)之間設置有可拆卸連接翻板(411)的扣合件。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空心樓蓋,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件包括連接在翻板(411)上的插條(5)和連接在盤體(41)上的套筒(6),所述插條(5)與套筒(6)呈插嵌配合。
【文檔編號】E04G21/14GK205712582SQ201620662405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8日
【發明人】何況
【申請人】江蘇中和建筑設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