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內墻橫向擠壓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內墻橫向擠壓裝置,包括分別與內墻和外墻相連接的上拉栓和下拉栓;上拉栓和下拉栓與外墻相連接的位置處均設有固定螺母;上拉栓和下拉栓與內墻相固定的位置處均設有活動螺母;上拉栓和下拉栓的末端均通過上固定釘和下固定釘與主拉板相連接;主拉板的中間位置處設有主拉栓,主拉栓與內墻和外墻相連接,主拉栓與外墻相連接的位置處設有固定螺母,主拉栓與主拉板相連接的位置處設有活動螺母;內墻的下面設有斜楔;斜楔與外墻之間通過Z字形的連接筋相連接。其結構合理,施工效率高,安裝簡便,固定牢靠,成本低。
【專利說明】
一種內墻橫向擠壓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內墻橫向擠壓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建筑施工過程中,經常需要對內墻進行橫向擠壓處理,現有的內墻橫向擠壓處理結構,多存在結構復雜,固定不牢靠,施工效率低,安裝繁瑣,成本較高等問題,為此,需要一種內墻橫向擠壓裝置,解決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上述問題,使其結構合理,施工效率高,安裝簡便,固定牢靠,成本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內墻橫向擠壓裝置,解決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結構復雜,固定不牢靠,施工效率低,安裝繁瑣,成本較高等問題,使其結構合理,施工效率高,安裝簡便,固定牢靠,成本低。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內墻橫向擠壓裝置,包括分別與內墻和外墻相連接的上拉栓和下拉栓;上拉栓和下拉栓與外墻相連接的位置處均設有固定螺母;上拉栓和下拉栓與內墻相固定的位置處均設有活動螺母;上拉栓和下拉栓的末端均通過上固定釘和下固定釘與主拉板相連接;主拉板的中間位置處設有主拉栓,主拉栓與內墻和外墻相連接,主拉栓與外墻相連接的位置處設有固定螺母,主拉栓與主拉板相連接的位置處設有活動螺母;內墻的下面設有斜楔;斜楔與外墻之間通過Z字形的連接筋相連接。
[0005]在以上方案中優選的是,主拉板設為矩形板。
[0006]還可以優選的是,活動螺母均設為六角螺母。
[0007]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內墻橫向擠壓裝置,能夠解決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結構復雜,固定不牢靠,施工效率低,安裝繁瑣,成本較高等問題,其結構合理,施工效率高,安裝簡便,固定牢靠,成本低。
【附圖說明】
[0008]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內墻橫向擠壓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中,I為內墻,2為外墻,3為斜楔,4為上拉栓,5為下拉栓,6為主拉板,7為主拉栓,8為上固定釘,9下固定釘,10為連接筋。
【具體實施方式】
[0011]為了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細說明。但是,顯然可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不同的變型和改型而不超出后附權利要求限定的本實用新型更寬的精神和范圍。因此,以下實施例具有例示性的而沒有限制的含義。
[0012]實施例:
[0013]—種內墻橫向擠壓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分別與內墻I和外墻2相連接的上拉栓4和下拉栓5;上拉栓4和下拉栓5與外墻2相連接的位置處均設有固定螺母;上拉栓4和下拉栓5與內墻I相固定的位置處均設有活動螺母;上拉栓4和下拉栓5的末端均通過上固定釘8和下固定釘9與主拉板6相連接;主拉板6的中間位置處設有主拉栓7,主拉栓7與內墻I和外墻2相連接,主拉栓7與外墻2相連接的位置處設有固定螺母,主拉栓7與主拉板6相連接的位置處設有活動螺母;內墻I的下面設有斜楔3;斜楔3與外墻2之間通過Z字形的連接筋10相連接。
[0014]在上述實施例中,主拉板6設為矩形板。
[0015]在上述實施例中,活動螺母均設為六角螺母。
[0016]本實用新型的內墻橫向擠壓裝置,活動螺母均可以設置墊圈,固定螺母均可以設置墊片,連接筋10的外壁上可以設置外螺紋,連接筋10的末端均可以設置鉤頭,斜楔3的傾斜方向向左,斜楔3與內墻之間可以設置阻尼墊。
【主權項】
1.一種內墻橫向擠壓裝置,包括分別與內墻(I)和外墻(2)相連接的上拉栓(4)和下拉栓(5);其特征在于:上拉栓(4)和下拉栓(5)與外墻(2)相連接的位置處均設有固定螺母;上拉栓(4)和下拉栓(5)與內墻(I)相固定的位置處均設有活動螺母;上拉栓(4)和下拉栓(5)的末端均通過上固定釘(8)和下固定釘(9)與主拉板(6)相連接;主拉板(6)的中間位置處設有主拉栓(7),主拉栓(7)與內墻(I)和外墻(2)相連接,主拉栓(7)與外墻(2)相連接的位置處設有固定螺母,主拉栓(7)與主拉板(6)相連接的位置處設有活動螺母;內墻(I)的下面設有斜楔(3);斜楔(3)與外墻(2)之間通過Z字形的連接筋(10)相連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墻橫向擠壓裝置,其特征在于:主拉板(6)設為矩形板。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內墻橫向擠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活動螺母均設為六角螺母。
【文檔編號】E04G21/16GK205713154SQ201620658613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8日
【發明人】綦剛, 李登周, 蔣養輝
【申請人】青建國際集團有限公司